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荣耀大唐 > 第六章 一触即发 2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小说(正文第六章一触即发(2))正文,敬请欣赏!

    ()德州四面守捉,北面白桥、东面庆云、西面龙华,全部出动,来到黄河之畔,与南任守捉集结一处。

    组建不到一年的德州军首次出战,虽然兵马较梁军为多,但阵容士气却远远不及。

    为了临河据守,许错下令,全军动员起来,在黄河北岸设置拦河的铁索、铁杙、巨木,用来阻挡梁军船只。

    河水冰冷湍急,设置沿河防御的工程十分艰难,兵卒腰缠绳索,赤膊下河,奋力动作,稍有不慎就会被河水冲走。而且兵卒往往是五六个人系在一根绳索上,其中一个失足,另外几个人必须全力抢救,若能拉得回来还好,若拉不回来,几个人就要一起被冲走。就算不出意外,能够顺利实施工程,但每个兵卒顶多在河里待上半个时辰,便会冻得四肢冰凉,嘴唇发紫,神志不清起来,必须立刻返回岸上休息。

    “需要提高士气。”杨灿适时建议道。

    “檄文。”许错喃喃说道:“我让都督府起草檄文,应该就快送来了。有了檄文,名正言顺,兵卒的斗志可以提升,而且檄文一出,也便于拉拢河北三镇的支援,同样有助于提升士气。”

    南岸。

    梁王朱全忠同样在等檄文。

    草拟檄文,以前一直是王府典签杨凝式主笔,自从杨凝式去年就调到洛阳,这项差事就换了人来接管。

    但是此次朱全忠要征讨的是许错,许错牵扯着敬翔,还牵扯着卢导和杨凝式,一来为了打击许错,二来也是要试探自己座下部众的忠诚,朱全忠便再次要求杨凝式起草檄文。

    这一rì,杨凝式终于抵达,兵卒通报后,朱全忠立刻招杨凝式进帐。

    因外面飘着毛毛细雨,杨凝式便头戴莲花帽,身着琥珀衫,挂着满身水雾走了进来,神è十分落拓。

    “景度已经备好檄文了?”朱全忠直截了当地问道。

    杨凝式心情沉重,道:“臣不知此地战事如何,故而尚未备好。”

    朱全忠不满地道:“来人,立刻备好笔墨纸砚,以及相关军情呈报,杨景度,一个时辰之内,必须拟出一份檄文。”

    “是。”杨凝式黯然领命。

    一个时辰后,朱全忠再问杨凝式,却见杨凝式只写下只言片语而已:“伪治德州许错者,ìng非忠义,地实寒微。昔充梁王幕府,豺狼成ìng,包藏祸心,窥窃公器。梁王爱才,放之德州,犹不知痛改前非,大肆残害忠良。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

    “只有这些?”朱全忠冷目问道。

    “臣无能。”杨凝式有气无力地跪倒下去,能写出这些字句,已经让他几乎崩溃,自然写不下去了。

    北岸。

    “檄文在此,请都督垂览。”

    赵敬赶到南任守捉营寨,将自己和冯道一起草拟出来的檄文呈交上来。

    许错读罢,先是一愣,旋即笑出声来。

    杨灿见他笑得古怪,便拿过檄文瞧了瞧,一样哑然失笑。

    赵敬自信满满地道:“卑职已经领出五百人,都是经过筛选的大嗓门,站在河边齐颂檄文,定可激励我军斗志,重挫梁军士气。”

    杨灿寻思了一下,点头道:“这檄文词句浅显,却字字铿锵,倒是可以一用。”

    许错笑道:“我看也成。赵大人,这一次你和冯大人倒是别出心裁,出奇立功了。”

    赵敬谦虚了两句,立刻前去布置。

    沿河两岸,德州军与梁军分别列开阵势,许错和梁王朱全忠都已披挂战甲,立在阵前。

    双方擂鼓增势,一番鼓声过后,杨凝式率先走到梁军阵前,身后跟着四个兵卒,高擎长竿,四根竿子将一面横幅拉开,其上是杨凝式亲笔写出的大字,自然是写的《讨德州檄》。

    “上船。”随着一声号令,四个兵卒举着《讨德州檄》,踏上船只,缓缓靠近北岸,同时高声背诵此文,以便能让德州兵看清楚、听清楚。

    许错认得那是杨凝式的俊秀书法,不禁觉得有些难过,叹息着吩咐道:“去吧。”

    赵敬立刻领出五百兵卒,在河岸之畔列成三排,双手扶住腰眼,提起丹田气,喝令道:“声讨!”

    五百个挑选出来的大嗓门兵卒一字一顿,齐声背诵起了《抗梁檄》:“号角吹起心头恨,连把梁王骂几声。想当年德州地面何其靖,大唐天下多承平。目下四海之内多劫难,梁王不平寇虏还逞凶。未曾兴兵先传令,马步三军竖耳听。军中男儿不脱甲,手ā兵戈浴血生,磨坏了多少鞍和镫,穿破了铁甲无数身。南征北战保大唐,德州兵为国建奇功。如今梁王昏庸犯州境,吾等怎能袖手旁观不出征?忙吩咐众将士军营动,德州兵今朝又出征。听军令,必有赏,不听令差去游营。此番来到黄河畔,将士斗志昂扬,军勇八面威风,定要努力杀敌,誓保家园安宁……”

    这一rì是刮东风,略为偏北,声借风势,送往南岸,梁军阵中竟有一多半人能够听清。

    这篇《抗梁檄》不骈不骊,几乎全是白话,毫无文采可言,但胜在浅显易懂,兵卒也能尽数领悟。

    梁军中的官僚皆自嘲笑,以为德州弄出这样的檄文,实在荒唐可笑。但双方兵卒却不这样觉得。

    德州兵听得己方这篇檄文不仅浅显,而且容易上口,宣读一遍后,竟有不少人能够背诵几句。赵敬立刻又读一遍,这一次便多了一些兵卒附和。如此一遍一遍宣读,几乎北岸的德州军全军能够一起背诵,声势激处,风生水起,如雷贯耳。

    杨凝式站在梁军阵势之前,面对澎湃而来的喊声,颓然吐出四个字:“风云起兮……”眼前一黑,摇摇晃晃地倒了下去。

    看到南岸倒下一人,虽然瞧不太清,但看身形,许错便知道那是杨凝式。

    “景度兄保重。”许错朝着对岸抱了抱拳,转身回营。

    (这一段出现的《讨德州檄》,是改的骆宾王的《讨武檄文》的几句。《抗梁檄》是从豫剧《穆桂英挂帅》里选了一些句子改动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