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美人鱼传奇 > 第二章、第5回、龙女千里赠肚兜
    小龙女从包袱里取出五十两黄金道:“这五十两黄金,对于我来说没有一点用处,送给你们,你们可以渡过难关。”说完,将肚兜、项圈交给娇玲,将黄金递给重阳。

    娇玲接过肚兜与项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啜泣地道:“公主,你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我们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全是公主的恩赐,您忍痛成全盼娃到人家报恩,您舍身相救盼娃性命,还保全了我的贞洁。现在又为了我的孩子和全家赠此贵重礼物,我无以为报,只有给您磕头了。”说着“砰砰砰”地磕了三个响头。

    梅姑、秋菊也跟着跪下,意欲给小龙女磕头。小龙女见此情景,惊得睁大了眼睛,急忙将她们扶起来,眼泪婆娑地对梅姑道:“娘,您们这是何苦呢,我虽然贵为龙宫公主,但享受不到人间的真情,享受不到人间的挚爱,也没有享受到伟大而圣洁的母爱。娘,您心地善良,慈祥和蔼,是盼娃的好母亲,也是我的好母亲,您喜欢我,关心我,爱护我,一直吧我当做自己的亲闺女一样看待,我很感动,我应该感激您才对。”说到这里,小龙女再也不能自已,晶莹的泪珠冲出眼眶,划过她那白皙而又美丽的脸颊。

    “好闺女,我的好闺女。”梅姑早已泣不成声,一把将小龙女搂在怀里。

    “好了,好了,都别伤心了,刚才还有说有笑的,忽然又相互的流起泪来了,我们的泪还没有流够啊?难得公主来一趟,大家应该高兴才是。”秋菊见此情景,怕她们伤心过度,急忙过来劝解,以此缓解气氛。

    “是啊,瞧我这不中用的老婆子,咋就爱流泪呢,还惹着公主流泪,真该死!”梅姑自责地道。

    “娘,这不怨您,是我惹的事。”娇玲对梅姑道。

    “好了,我们大家都不用客气了,也都不流泪了。”小龙女试了试眼角道:“还是给英杰穿上肚兜吧。”

    “好啊,给英杰穿肚兜,”娇玲急忙接过英杰,边给他脱衣服边道:“乖孩子,乖英杰,来,穿肚兜咯,穿肚兜咯,英杰好福气哟!”

    盼娃从桌上拿起红肚兜欣赏起来,只见六边形的肚兜上,每个角上都用彩线绢绣着有枝有叶、象征富贵的牡丹,肚兜的中心是一条凌云驾雾、摇首摆尾的金龙。

    小龙女也走到他的身边,轻声地道:“好看吗?”

    “好看,好看,好看极了。”盼娃急忙道。

    小龙女解释道:“这六朵牡丹,象征着六合同春、大富大贵,这中间的龙,是我作法绣成的。它赋有灵气,只要它在,任何妖魔鬼怪都不坏伤害英杰,还有这副银质项圈,两边均刻着两条龙,可以保佑英杰出入平安;千万不可给他取下,就连睡觉也不许取下,切记!”

    “我铭记在心,公主放心。”盼娃点点头。

    不一会儿,他们七手八脚地将肚兜给英杰穿上,再穿上外套,最后,小龙女亲手将项圈给英杰戴在脖子上道:“好英俊的男子汉啊,将来一定是一位英雄豪杰。”

    秋菊笑着道:“但愿如此,我认为啊,英杰长大了肯定有出息,有了您赠的肚兜和项圈,能没出息嘛。”

    “唉~!”小龙女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道:“好了,我该回去了,时候不早了。”

    “别、别啊,别走啊,您好不容易来一趟,我俩还没亲够呢,我不让您走。”娇玲拉住小龙女的胳膊道。

    小龙女冲她笑了笑,伸手理了一下她的头发,摇了摇头,轻声地道:“不了,我必须回去,我这次出来,是瞒着父王偷着出来的,不能久留,免得给你们惹来祸害,改日再来看望你们就是了,好了,就此告辞。”说完,逐向大家点了点头,转身向门外走去。

    “公主,您慢走,让盼娃送您。”娇玲冲出门外大喊。

    “不用了,后会有期~!”小龙女飘然而去。

    第二天上午,盼娃与娇玲刚分完粥,正准备吃饭,忽听院内有人高喊:“姚家庄主姚玉奎是否在府上?”姚庄主闻言,急忙走出屋子,见是一名士卒,便拱手施礼道:“在下便是姚玉奎,不知官爷有何见教?”

    士卒拱手还礼:“在下奉知县大人之命前来邀请庄主到县衙议事。现有信函在此,请庄主过目。”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递给姚庄主。姚庄主拆开,只见上面写道:“青龙寨姚家庄庄主姚玉奎亲启:今青龙寨遭受水灾,民不聊生,贫困交加,且皇恩赈灾粮款被劫,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故速来衙议事,勿误!X年X月X日。”

    姚庄主看罢,对士卒道:“容在下换身衣服,即刻动身。”

    士卒拱手道:“甚好。小卒先行复命,就此告辞。”说完转身走了。

    盼娃道:“此去不知怎么理会?”

    姚庄主长叹一声道:“作为一届县衙,也应该有所动作了,再这样煎熬时日,百姓如何生存?快,给我准备一件像样的衣裳;对了,重阳,你随我一同前去。”

    “是,岳父大人。”盼娃应了一声。

    秋菊边给姚庄主更衣边关切地道:“老爷,您能去吗?您的病……。”

    “不妨事,我能支撑,这是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存亡,老夫就是爬也得爬去,再说,有重阳陪着,你不必担心。”说完,与盼娃一同走出门去。

    来到县衙土门口,姚庄主对盼娃道:“重阳,你在此等候,我去议事,不得走开。”盼娃应了一声。姚庄主阔步走进衙门,来到大厅,只见孙知县高坐大堂,两边分别坐着张、王、赵三庄庄主,因戚国文早已死去,所以较往常缺一席。姚庄主来到堂前,拱手施礼道:“青龙寨姚家庄庄主姚玉奎拜见孙大人。”孙知县闻言,抬了抬手,扯着公鸭嗓子道:“免礼,免礼,请坐下议事。”

    “谢孙大人。”姚庄主站起身来,抱拳环顾两边庄主道:“姚某见过各位庄主。”

    张、王、赵三庄主见状,欠身还礼道:“请坐,请坐。”

    姚庄主坐定,侧目观望孙知县,只见孙知县欠了欠身,将身子靠在椅背上,仰着脸道:“今四位庄主已到齐,我们开始议事,还望各位仔细。”说到这里,他吐了口痰,清了清嗓子,郑重其事地道:“前因天灾水患,致使青龙寨万亩良田化为沼泽,庄居被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对此,本官为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报请皇恩赈灾,然万担粮食皆被草寇掠去,奈何?吾闻百姓疾苦,肝肠寸断,故请列为前来议事,商量对策,以解百姓疾苦。”

    四位庄主闻言,相互对视,默默无言,只好聆听孙知县下文。

    孙知县见他们默不作声,提高嗓门,激昂地道:“作为一县之主,父母官也,不能坐视无睹。前次赈灾粮被劫,断了百姓救济,总不能坐以待毙,自行灭亡吧。所以,我们必须自己行动,以待天时。故此,招各庄主集资,设法采购粮食,以解燃眉之急。”

    赵庄主一听,站起身来道:“集资事小,关键是怎样采购法,前者赈灾粮被劫,吾等怎样一个采购?怎样运输是关键。”

    “是啊,到哪里购粮呢?怎么运输?”大家齐声询问。

    “这就是了。”孙知县站起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这是大家乃至于全县百姓都关心和棘手的问题,然本官自有妙计。”他顿了顿,环顾一下在座各位继续道:“本官近日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皆为此事劳神,众所周知,前者赈灾粮款被劫,皆因运输为旱路,今我们可选择为水路,我们青龙寨濒临海岸,有着水路的优势,且距草寇卧虎山甚远,故而我们从水路到郡州购粮,岂不顺哉?此可谓兵不厌诈,兵书有云啊!”说完,得意地抬手捋了一下山羊胡子,观望各位庄主的反应。

    “对啊,水路运输甚好,可以避过草寇的掠夺,此计甚妙,此计甚妙。”大家随声附和。

    “那么,关键是集资的问题了,我们大家贵为一庄之主总有一些积蓄,还望大家以百姓性命为重,慷慨解囊,”孙知县咬紧主题道。

    “银两无所谓,留着又不能再生,要多少,我们筹足就是了。”张庄主拍拍胸脯道。

    “好!就等这句话了,你们每位庄主每人出一百两银子,各救各庄,至于戚家庄嘛,因戚寨主过世,不好迁就,然戚寨主遗孀翠霞深明大义,宅心仁厚,愿出资一百两购粮救济百姓,难能可贵,精神可嘉。这样,共计五百两银子,三日交付公堂,本官现安排船只水路购粮,诸位意下如何?”

    “好!一百两银子可购得粮食百担,足以支撑本庄百姓熬过夏日,秋日一到,本部粮食可得自给,我们必须马上行动。”赵庄主兴奋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