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美人鱼传奇 > 第二章、第15回、楚重阳阡陌变法
    羞涩地太阳憋红了脸蛋悄然地爬上青龙山顶,斜着眼睛窥探沉睡中的青龙寨。随着几声鸡叫和几声犬鸣,青龙寨逐渐活跃起来。

    盼娃推开屋门,走到台阶上站住,抬头仰望了一下微红的天空,继而打了一个哈欠,伸了一个懒腰,然后信步来到正门房口问道:“岳父、岳母大人起床了吗?”

    “重阳吗?起床了,我这就开门!”秋菊的声音。

    秋菊打开屋门,迎了出来,她看到盼娃脸上疲倦的样子,关切地道:“怎么一副疲倦的样子?是不是没睡好?”

    “是的,昨晚睡的晚了点,我与玲儿商量着咱庄阡陌变法的事,我们起草了一份告示,请岳父大人过目呢!”盼娃对秋菊道。

    “就是商量事情也应该早点休息呀,看你这阵子疲弱的都消瘦了许多。”秋菊嗔怪地道:“你岳父正在洗漱呢,进屋吧!”

    盼娃应了一声,径直来到卧房对正在洗脸的姚庄主道:“岳父大人,我与玲儿昨晚起草了一个阡陌变法告示,请您过目。”说着,从袖管里掏出一页黄表纸递向姚庄主。

    姚庄主边擦脸边接过纸张仔细观看,只见上书:

    姚家庄村民须知:

    因前时水患成灾,致良田被淹,民无食可安,造成悲凄之苦。为重建家园,光复良田,特实行农田改革如下,望村民遵循。

    一、凡有土地契约的,原地不动。

    二、对全庄一千八百亩荒滩实行均田分配,凡三年内开垦成田的归自己所有,三年不成的,收回另配他人。

    三、自青龙潭流域五十里,筑坝建堤,以防水患和蓄水防旱。

    四、八百亩堤田广植地边槡,以固堤保田,且广泛养蚕,抽丝织绸。

    五、户均三分土地种植棉花,保证棉布自给。

    六、全村土地分东西南北四处水塘,挖泥养藕,广泛养殖青蛙,以防虫害。

    七、工程浩大,需人力、物力、财力,故各家各尽其力,自四月十五日动工,全民上阵,按需分工。

    X年X月X日

    姚庄主读完,轻声地道:“措施固然很好,不过……。”

    “不过什么?”盼娃急切地问。

    “一个是,百姓刚躲过了水灾而产生的疾病,现尚在饥饿之中,身体很是虚弱,老夫恐怕他们承受不了超体力劳动。其二,百姓遭此一劫,家中贫穷,哪里有钱买棉花种和槡苗啊。其三,这次州郡购粮,只能维持两个月时间,怎能等到工程办完?”

    盼娃点点头笑着道:“岳父所言极是,我想这三点也有办法解决,至于百姓身体,我们组成团队,青年男女组成一个团队,男队负责重点工程,女队作辅助,大可承担工程建设任务;老年也组成一个团队,男老年组可发挥其经验指挥作用,同时负担工具维修等任务,女老年组重点负责伙食给养问题,孩童队可以自由安插两队其中,做到各尽其才,各尽其力;这样形成了团队的格局,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姚庄主点点头,坐在椅子上道:“那种子钱怎么办?”

    盼娃道:“一是募集。我们可以通过募集的办法进行筹集部分款项;二是我们还有二十两黄金尚在,可作补充之用。”

    姚庄主点点头。

    盼娃继续道:“至于第三项的粮食问题,我看时至三月,这是万物峥嵘之时节,各类花、叶等野菜还是有的,可作辅助食物。”

    姚庄主凝固的脸舒展开来,他笑着道:“想我姚玉奎经历了大半辈子,面对今天的局面也是一筹莫展,我这些天没有少为此事操心伤神,真想不到,我没想到的,你替我想到了,并且条理有序,有根有据,真所谓后生可畏啊,哈哈哈!”

    盼娃见姚庄主高兴地样子和对自己的大加赞赏,脸上也挂满了微笑,他轻声道:“这也不是我自己的办法,全是玲儿的办法。”

    “什么?玲儿的办法?”姚庄主抿住微笑,惊愕地问道。

    “谁说我的办法!”随着声音的到来,玲儿轻盈的来到姚庄主跟前道:“爹,不是我的办法,是您姑爷的办法。”

    “就是嘛!我说我女儿没有那么聪明吧。”姚庄主戏谑地道。

    “爹就是偏心,就是我的办法,爹也不会说是我的办法,我还不如送个人情,直接说是娃哥的呢!”娇玲晃着脑袋道。

    “好啊,不管谁的办法,总之是我孩子的办法。唉!爹爹年老了,不中用了,今儿看到你们能忧国忧民,是干大事业的人,爹就心满意足了,死也瞑目了,哈哈哈!”

    “爹,您怎么又说这些,烦不烦啊!”娇玲生气地道。

    “好好好,爹还要活一百岁呢,爹要看看我女儿与姑爷将姚家庄治理的更加富饶,更加美好……”姚庄主关爱的拍着娇玲的肩膀自豪地道。

    “再活一百岁还不成了老祸根了,瞎说呢,再活三十岁就不错了。”秋菊捧着一碗鸡蛋汤走进屋里,接过话茬道:“都是你这个老头子,好不容易弄到一只母鸡,下了蛋谁也舍不得吃,亲家母身体也很弱,怎么会舍不得吃,还每天早晨给你浸鸡蛋。玲儿需要营养奶孩子,也舍不得吃,除了你外孙争着吃一个,就算你吃的多,还活一百岁呢,想的美。”说完,将碗递到姚庄主手里。

    “呵!这到成了我的不是了。”姚庄主听后,无可奈何地环视也一下娇玲与盼娃道。

    盼娃望了娇玲一眼,笑着对姚庄主道:“岳父,您自从受了剑伤,身体一直不好,再说,您是一家之主,也是姚家庄的庄主,这鸡蛋就应该您吃。”说完,悄然向娇玲使了一个眼色道:“你说对吧,玲儿?”

    娇玲一听,心领神会,立即上前扶住父亲的肩膀道:“就是嘛,就您有资格喝鸡蛋汤,谁要喝,甭想!”

    “哈哈哈。”姚庄主高兴地大笑道:“还是我的乖女儿疼爹,爹喝!”说完,呷了一口汤。

    梅姑抱着英杰走进房里嗔怪地道:“光知说笑,我孙子尿床了还不知道,幸亏老婆子及时赶到,不然,闹腾起来,老婆子跟你们没完。”

    娇玲一听,急忙迎过去将英杰接在怀里,喃喃地道:“噢,儿子尿床了啊,尿床也不说一声,宝贝儿子,以后尿床要告诉娘一声,啊,不然奶奶生气的,啊,乖儿子。”说完在英杰脸上亲了一口。

    秋菊关切地对梅姑道:“亲家母,你坐下休息会儿吧。”

    梅姑道:“不了,我还要去烧火去。”

    “娘,还是我去烧吧。”娇玲道。

    “还是我去吧,这些粗活你尽量少干,管好我孙子就好了。”梅姑白了娇玲一眼,转身走到门口,又回转身子道:“狐狸三兄弟担鱼回来了,站在天井里呢,盼娃快去见他们。”

    姚庄主一听,喜出望外地站起来道:“快,喊他们进来,我有话对他们说。”

    “哎!”盼娃应声出门。

    狐狸三兄弟鱼贯来到屋里,躬身施礼:“见过姚庄主。”继而转向娇玲:“见过嫂子。”

    “免礼,快坐。”姚庄主急忙道。

    “三位叔叔好!”娇玲怀抱英杰,万福回礼。

    姚庄主笑着道:“三位贤侄,你们过来看,这是重阳与你嫂子制定的阡陌变法措施,你们看看是否可行?”说完,将稿纸递给狐狸。

    狐狸接过来左右环视了一下野猫和猪蛋道:“我是个睁眼瞎,不识字,怎么念?”

    野猫笑了笑,夺过稿纸说:“笨了不是?看……看我的。”然后低头读道:“姚家……家……庄村……村民须……知。”

    七个字的一句话,被野猫念了个稀巴烂,望着他撇嘴念字的模样,大家都笑出了声。

    猪蛋调侃地道:“还识字呢,像老公鸡下蛋一样,脸红脖子粗的,半天憋不出个屁来。”

    姚庄主笑着道:“重阳,还是你念给大家听吧!”

    盼娃应了一声,接过稿纸一字一句地念了一遍。姚庄主道:“你们仨兄弟对阡陌变法有如何见解?”

    狐狸扬了扬脖子,清了清嗓子道:“凡是有利于农民百姓的事,我们都去做,凡是庄主与大哥吩咐的事,我们兄弟三人就是上刀山、下火海,绝不含糊。”

    “好!”姚庄主听后大悦,他一拍桌子道:“独龙下不了雨,只要有兄弟三人帮助重阳,老夫就放心了。”说到这里,他将目光转向盼娃道:“重阳,你立即书写告示,在庄内张贴,让全庄上下了解此事。”

    “是!”盼娃应声抱拳。

    姚庄主又将目光转向狐狸三兄弟,命令道:“三位侄儿,你们立即将担来之鱼卖掉,回来沿街鸣锣通知百姓变法措施。”

    “是!”狐狸三兄弟应声抱拳,转身出门。

    “咣,咣,咣!”“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听着,据姚庄主姚玉奎指令,自三月十二日起,对本庄实行阡陌变法,望各位遵循,详情见告示!”“咣,咣,咣!”狐狸一面鸣锣,一面沿街叫喊。百姓们听见通知,纷纷出户观望告示。他们边念边议论。

    有的道:“唉!这是件大好事啊,对于土地是应该整治了。我们老百姓不就是依靠种地嚒,植槡养蚕,修渠筑坝,这是咱们老百姓大家的事啊,我们拥护。”

    有的道:“是啊,还有呢,池塘养藕,养蛙防灾是咱农民的保障啊,庄稼种地再好,遇到虫灾,那还不竹篮打水一场空吗。前年那场蝗虫灾来的多么凶猛,要不是有那上万只的青蛙,咱们一粒粮食也收不到,现在想起来还害怕呢!”

    另一位汉子道:“好是好,我们现在衣不遮体,饥不饱腹,分文皆无,到哪里去弄钱买棉花种和槡苗呢?”

    一位妇女道:“小伙子,你就放心吧,姚庄主既然设计这一工程,他肯定有办法。再说,像前次省城购粮,要不是他家姑爷重阳前往,早就完了。还有,上次晒粮食老是下雨,还不是他想办法治住的,他们真心为民做事,你就放心去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