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穿越从美国开始 > 第三十一章不希望你凋零啊
    记者会结束了,与会的时事记者们有些遗憾没能从徐志飞嘴里掏出更大、更多的新闻点。不过也不是完全的失望,至少那个“再高速发展二三十年没问题”的论断就有不少的文章可做。虽然不知道92年中国的GDP增长率(毕竟92年还没过去)会是多少,但是通过对至今为止官方公布的一些零星数据进行推算也已经超过了10%。就算是以去年的数据作准,去年可是92%的增长率,这种数据累加二三十年那会是多么庞大的数值啊。

    更何况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过了十个年头,在西方的经济界可是普遍性的不看好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的发展模式,他们认为这种靠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发展的模式,一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除非迅速并有效地调整发展模式,不然肯定会面临经济崩溃的危险。其中中国的问题尤其严重,因为东亚其他国家不仅仅有西方国家做后台给他撑着,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属于小国,老话说得好“船小好掉头啊”,可是中国这么个庞然大物想要掉头其难度恐怕比之崩溃之后重建还难。

    但是这些记者们或者说那些西方经济学者们并不知道,中国和东亚其他国家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他们是一重转轨,而中国是双重转轨,既有发展模式转轨也就是产业结构升级,又有体制模式转轨。所以到了2002年也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第22年外国经济学家们的中国经济崩溃论达到了顶点,因为他们的观点是22年高速发展是中国的极限也是大限,可是这些叫嚣着中国经济崩溃论的西方经济学家们2008年之后,却基本上没多少人再提中国经济崩溃论了。

    相对的让那些西方经济学者和政治领袖郁闷的吐血的是,“两国集团论”、“G2”、“中美国”等等的名词越来越多的被媒体采用的时候,2010年中国GDP总量赶超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的时候,中国的官方却始终强调自己还是个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发达国家在很多方面上的帮助。不过若是论人均GDP中国也确实还处于发展中国家。

    ~~~~~~~~~~~~~~~~~~~~~~~~~~~~~~~~~~~~~

    “看看,小娃子对我们的党和国家很有信心嘛,你们可不能辜负了人家喽。”北京一个隐在一条胡同里的幽静的四合院里,邓公对坐在旁边的戴着大框眼镜的老人说。

    “是啊,再高速发展二三十年,这对于我们党和国家可是不小的挑战啊。可同时也是对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的绝对肯定,只是不知道我们的小志飞有没有理论支撑呦。呵呵呵”这位戴着眼镜的现在基本上掌控了整个国家的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说。

    “困难吗,什么时候都存在,就看你们能不能克服,就算一时间克服不了,不代表永远克服不了。”

    “我知道,老首长。只是我们太缺乏人才了,特别是经济建设方面的人才,现在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在大力引进人才,可是现在又有多少拥有真才实学的人愿意到中国发展?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大量引进那些在外国不得志的或是一些没什么才学的所谓的专家或者海归,充斥进我们各级政府的顾问团甚至直接担当政府官员。像李颖这样国际名牌大学毕业,又在国际知名的‘金融时报’有过从业经历的人才,肯真心诚意为我们提供帮助的实在是太少了。”

    邓公长长的叹了口气。

    “人才啊,十年动乱整整毁掉了两代的人才。”

    二老就在这一句中一下沉默了下来,过了好一会总书记开口打破了沉默。

    “小志飞提过的海南问题,之前我们发现了一些情况,我也找人了解过。问题很多也很复杂呀,一旦对海南进行整顿恐怕海南10年内难以恢复元气,可要是不整顿等再过一两年海南经济自行崩溃,那后果就更是不堪设想了。”

    “这些经济问题我不懂,但是我知道如果是脓疮,早挤总比晚挤好。”邓公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又笑了笑说:“呵呵,小志飞要做调研,再过几个月调研报告就该交上来了,到时候好好看看。”

    “好的,呵呵。听说李颖现在正带着一群海外华人学者们正在山东做调研呢。”

    ~~~~~~~~~~~~~~~~~~~~~~~~~~~~~

    两位共和国最顶端的两位老人偶尔谈到徐志飞的时候,他正在北影附近的一家宾馆里和张国荣聊着天。张国荣没跟斯皮尔伯格等人一道飞去九寨沟,因为他在北京还有几场戏没有拍完。

    徐海荣在开机仪式后就匆忙的飞回美国了,因为那边要举行“生化危机”电影票房丰收的庆祝酒会,他作为导演不去不行。而徐志飞就死活不愿去了,旅途劳累不说,庆祝酒会肯定要面对记者吧,他可不想被他们逮住了问那些刁钻的时事问题,再说他在中国还有事没办呢,至少那个“亮剑”就没写完。

    徐海荣回美国也不仅仅是参加庆祝会,还有就是完善“刮痧”剧本并委托迈克尔贝筹备“生化危机2”。这一回“生化2”准备让迈克尔贝执掌导筒,但是剧本的修改权徐志飞却会牢牢地掌握在手里。

    “我希望你能和我们一起到好莱坞发展。”

    “哦?为什么?我感觉你好像对我特别关注。”虽然和徐志飞没有过太多的交流,但是张国荣还是能觉察到,徐志飞对他明显不同于别的明星。

    “因为你是个人才啊,而且还是惊采绝艳的那种。我可不希望你这朵娱乐界的奇葩,过早的凋零。”

    “凋零?”皱了皱眉头,张国荣很吃惊,因为想不到徐志飞竟然在他身上用上了凋零这个词。

    “是的,凋零。”

    “为什么会凋零?”张国荣紧追着问。

    “唯能极于情,故能极于戏。其实后边还有一句:因能极于戏,不魔不成活。有些戏你一旦接了,就一辈子也无法从戏里走出来了,走不出来你的生命也就到头了。”

    “你是说想‘霸王别姬’这样的戏?”

    “是,也不是。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戏影响着生活,生活也同样影响着戏,到头来你恐怕连是在演戏还是在生活都无法分得清了。”如果有第三人看着徐志飞小小年纪却像个老头说话的样子,保准会笑出来,可张国荣此刻却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他感觉徐志飞好像借着“霸王别姬”隐晦的点出自己的情感上的问题,可细想又不像。

    “那你有办法解决吗?这个问题就算到了好莱坞,也同样存在吧。”

    “尽量少接情感复杂、悲苦、心理活动多而深的电影,最好是那些所有给人带来灰色心情的全都不接。”十年后的月1日,我不想再听到你纵身一跃的消息啊。

    “让我考虑考虑吧。”想了想张国荣同意考虑一下,不过接下来一声带着微笑的“谢谢”,让徐志飞感觉到恐怕自己的劝说不会有什么效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