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穿越从美国开始 > 第三十七章见面会3
    各种惊叹、嘲讽等等的感慨后,没等与会者喧闹起来,徐志飞已经接着说了下去。

    “我知道,很多人对我的所谓的投资计划根本不看好,甚至你们会有种我将各位请来是为了让各位听我哗众取宠似的演讲的感觉。是不是?那么我接下来要宣布的事情,你们听过之后我想就不会这么认为。”

    “如果有哪一家银行愿意,我希望能够得到贷款期限为3~5年的5亿美元贷款,以此作为我的启动资金。我想要抵押的则是未来十部票房过亿美元的电影收益,如果我在十部电影上的收益无法还清贷款,则以5部为一个抵偿单位向上累加。也就是说十部之后没还完,那么增加五部,即使后来三部就已经抵偿完了贷款,接下来的两部中属于我的收益也将归银行所有。五部之后还没还完,接着还是五部,但是如果我是以其他方式取得的资金还贷,将按照实际需偿还数额进行还贷。不过之前的十部不可能这么算,举个例子,如果第一部电影中的收益就可以偿还贷款,那么后面的九部抵押合约将自动废止。”

    “当然,很多人会怀疑我编写、拍摄的电影能不能获得这么大的收益,这一点我也同样有个计划,这一计划好莱坞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先生也是知道一些的,而且他现在正在拍摄的‘侏罗纪公园’就是我这个计划中的一个环节。而这一计划中至少包含二十部电影,其中刚刚在世界范围结束放映的‘生化危机’就是这个计划中的第一部影片,3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难道还不足以证明我的还款能力吗?不过说这么多毕竟还是镜花水月般的承诺,真实的收益会是多少恐怕连上帝都不会知道,所以就看哪一家银行敢于冒险了,就像给那些硅谷的新秀们提供风险投资一样。”

    顿了顿,喝口水,也等下面的与会者们稍微消化了一下,徐志飞才接着展开了另一个话题。

    “关于大陆发展的问题我就说到这里。对于我的预测各位是信也好不信也好,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我也没办法左右是吧?我们只能用时间去证明谁对谁错了。但是对于因为大陆发展的问题而引申出来的‘回归萧条论’,就让我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我看过一些报道,总结起来‘回归萧条论’的产生是因为不相信大陆能再高速发展二三十年,从而引出不信任北京政府能管理好并且发展好香港的能力是不是?甚至怕将香港的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用社会主义发展方式代替掉。归根结底就是这个原因,我没总结错吧。”

    说到这徐志飞突然想起前世在英国政府的宣传下,香港民众视解放军为洪水猛兽的样子,李若彤演的“归途如虹”里就有不少真实事情改编的地方,所以他又加了一句。

    “哦,还有对于解放军进驻香港的恐惧。”

    “先来说说北京能不能管好香港、社会主义替不替代资本主义的问题。可是我就不明白这是问题吗?‘一国两制,港人治港’这么简单的八个字你们就理解不了?一国两制说的就是回归之后虽然国家主体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在香港这块地上依然实行资本主义,或者等回归了你想走什么主义就走什么主义跟中央政府没关系。当然你要是走反人类主义、法西斯主义、叛国主义那就另当别论,到时候北京的中央政府非得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分钟把你这什么什么主义给灭了不可。”

    “哄——”下边的人听着徐志飞说的有趣都笑了。

    “还有这个港人治港,不是明摆着等香港回归了让香港人自己治理香港吗?这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吗?就是说在如何治理香港的问题上北京政府不管你,你自己爱怎么玩怎么玩。当然同样的你也不能玩那些叛国啊、虐民啊、独立啊、建军啊之类的,毕竟这种东西很危险玩不好会性命不保的。”

    “我呢,把我自己从这八个字当中所理解到的对于回归的一些程序和要注意的地方给大家说一下,首先当然是订立基本法,这已经完成了。第二:我个人建议在回归之前成立一个回归筹备委员会,选出一位回归筹备委员会主席,这一筹备委员会中必须全部以香港人组成,非本港人只能以顾问的形式参加筹备委员会,这应该只是以平稳回归为目的,协调香港民间各个方面的民间组织。这一个我觉得越早越好。第三:回归前北京方面肯定会成立一个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之类的组织,毕竟要回归的话各种问题千头万绪没有一个高效的、有力的、果断的协调、筹备、处理组织是不可能的。我觉得这时候之前成立的筹备组和这个中央成立的筹备组能有机地交叉、融合到一起,可能很多事情都会事半功倍,很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第四:就是防止有人蓄意破坏回归进程。第五:回归之后就是所有香港人投票选出自己认为,能让自己在香港生活得更好的香港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这样整个回归算是完成了,至于回归之后我认为北京是不会管你怎么治理香港的,举个例子:如果我是特首,我觉得香港高楼大厦太多,想要全部拆掉,然后全都盖成茅草房。我相信只要香港民众都同意,北京是绝对不会管的,也就是说如果我是特首,在不违反基本法等法律以及人的基本道德的前提下,只要服务好我的香港民众就可以。”

    徐志飞之所以费这么多口舌,其实也是为将来让首任的董特首好过一些。前世董特首卸任前开始就备受媒体诟病,原因就是董特首总怕北京有什么要求,或者对一些与中央政府背道的提案犹犹豫豫不敢实行,弄得自己给自己夹板气受,可是北京却从始至终贯彻了港人治港的政策,很多问题都是你爱怎么搞怎么搞,你就算问了北京也不给你意见。所以说董特首在任期内一直是畏首畏尾的,自己的一些才华基本上没怎么展现出来。当然也不能过于苛责,毕竟他是第一任,畏首畏尾其实是非常正常的。

    “当然,还要注意一点。如果我是特首,我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我的位置是什么?我的位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香港特区是和北京、上海、广东同等的,虽然地方比内地的省、直辖市小得多,但是在政策制定的灵活度上却比他们宽得多。我只要坚决不碰军权和外交权就行。军权不用多说,恐怕就算我真的当上了特首想碰军权也碰不了,所以要注意的就只有外交权。不要想着加入那些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这一点懂点政治都知道吧。但有些方面就要非常注意了,比如说:如果我是香港特首我绝不能就某一件事情要求他国国家领袖与我展开对话。就算某一件事情当中我们香港公民受到了伤害,我作为香港特首也不能这么做,因为如果这么做了,那就侵犯了国家的外交权,同时这样做也会丢掉国家的脸面。”

    这些话徐志飞其实真的不愿说,但是一想到前世因为菲律宾人质事件,曾特首竟然要求和菲律宾总统通话,而且还要求菲律宾方面给个说法。可以理解你面对受害公民的心情,但是作为一个政治人物竟然连最基本的外交规则都不知道,这就未免太失败了吧。甚至根本就不能用失败来定义,而是无知啊。当时徐志飞看到这样的报道后,第一个想法就是,你比美国总统都狂。一个地方领导人,竟然要求一个国家就一起本地方公民受害的刑事案件给予说法。可真是疯狂啊。。。。。。

    “呃——话题跑远了,呵呵。回到正题,既然北京不管你怎么治理香港,那么把萧条论和回归联系到一起那还说得通吗?或者提出这个论调的人认为,我们香港人自己管理香港绝对会比不上英国人管理,是这个意思吗?我看不见得吧,难道我们香港人就没几个聪明的、能管好香港的?难道非要事事都听英国人的,听了一百多年不嫌腻味啊?不说别人,我感觉我自己就挺聪明的呀。”

    “哈哈哈···”本来随着徐志飞说话变得有些严肃的会议厅,又响起了一片笑声。

    口渴的徐志飞趁着笑声喝了口水。

    “接着说说军队,也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什么香港民众视解放军为洪水猛兽?各位想过为什么吗?恐怕绝大多数都没想过自己为什么这么怕解放军,这么敌视解放军。但是我想过,而且我也得到了答案,我相信我的答案是正确的。”

    “再说出我的答案之前,我想问一问各位,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广播电台,知道的请举手。”话音刚落,会议厅里举起了一百多个手臂,而且各个阶层都有,最多的就要数媒体方面的人,他们有五十多人。

    “各位可是知道‘’作为美国政府的国有广播电台,是明令禁止向美国国内播放的。而且他们所重点针对播放的地区是前苏联、中国、古巴、东欧等等地区,也就是说这个电台是针对美国所认为的敌对国家的。我再告诉各位一个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在美国有99%的民众不知道他们国家有‘’这么一个广播电台的。去过美国的人都知道那里不仅有山庄别墅,也有贫民窟,不仅有纸醉金迷,也有冻死饿骨。可是在这个电台里美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天堂般的美好,一些当年的共产主义阵营的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们信以为真就跑到了西方。”

    “知道这叫什么吗?宣传战、舆论战。现在知道自己为什么敌视解放军了吗?每个国家都有对敌、对外、对内的不同的舆论宣传政策,英国也不例外。”

    “对于解放军我不想说的太多,因为要是让我说,说出来的大多是好话。所以我只想以一件事作为例子比较一下西方人的方式和中国的方式。当一个灾难发生的时候如果在西方国家,同等距离上同一时间接到消息的人当中,我想第一个赶到现场的很可能是记者,之后才是警察或者专业的处理灾难的队伍,最后看情况军队才会介入。但是在中国,在同等距离上同时接到灾难消息的话,如果不考虑交通工具的因素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实施救援的永远都是军人。而且在国内当民众受灾的时候,一旦看到有军队来到,所有灾民都将信心百倍,都相信自己在军队的帮助下能挺过灾难。”

    2008痛并骄傲的一年,那一年的主角,除了赛场上的健儿,恐怕就只有那些最可爱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