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穿越从美国开始 > 第四十五章机会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鲁伯特·默多克又在办公室里思考着公司的亚洲战略。

    经过长时间观察筛选,前年也就是90年由李嘉诚建立的卫星电视有限公司进入了默多克的视线。本来是想直接进入大陆传媒市场,那可是私营传媒的处女地,也是有可能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庞大的传媒市场的地方,向来喜欢冒险也敢于冒大风险的默多克直接向北京提出了意向。可是北京怎么可能把这么个舆论阵地轻易地让出去,更何况是在90年代初?要知道徐志飞的前世就是有着中资背景的凤凰卫视中文台也是直到2001年才正式获得广电总局批准落地广东珠三角地区。虽然80年代初开始默多克就谋划中国大陆市场,85年默多克本人首次访华就送了央视50部福克斯的电影,之后也一直对大陆传递好感,但是想要直接进入大陆还是有些操之过急了,不要说纯外资投资,恐怕就是中资控股的合资公司,现在的北京政府都不可能放开口子。

    也就是因此对李嘉诚和记黄埔的卫星电视有限公司的收购才正式提上了日程,并且也已经做了很多准备。

    也正是因为默多克如此的看重中国市场,结合他将在日后对中国大陆所做的,甚至可以说默多克对中国情有独钟。正是因为这样,默多克对于上次福克斯竟然连看都没看片子,就否掉了“生化危机”的事情感到非常的气愤,不说该影片所创造的票房有多高,光是徐家三口的身份就足以让默多克同意帮助发行了。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是像默多克这样的处于欧美最上层社会的人而言,已经基本上在各国高层属于半公开状态的徐家人的身份,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

    套句以后才会流行的“老话”,默多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那个在北京碰了壁,然后又被派到福克斯的一个副总直接被炒出了新闻集团。只是当时默多克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反应,可惜徐家已经和索尼签约了。

    不过,前两天香港传来消息,总爱惹事或者说总是被事惹上的少年,又出了惊人之语。说是要以未来的十部电影的收益作抵押,准备向银行贷款5亿美金用来投资大陆。

    他倒是真敢开口,拿未来收益作抵押,他怎么就能保证未来收益超过5亿美金?这还仅仅是他自己改的的部分,就算是所有电影都由他来投资,10部电影的票房至少要达到20亿美金,而电影成本还不能超过5亿美金,要不然他的收益就绝难保证达到预期。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年限问题,十部电影恐怕得最快也得三五年才能制作完成,要想制作的精良更费时间,就算十部同时开拍,不说他徐家有没有那些资金投拍,就是有,就算拍出来的部部都是经典,同一年里出现十部经典也会因为分散票房反而会变的成绩欠佳。可是分成三五年来拍的话,试问又有几家银行、金融公司愿意借出这5亿明显是长期而且还不能保证按期收回的贷款?

    只是这对于新闻集团还真的是一个绝佳机会,如果能有人和新闻集团分担这笔借款的话,默多克还真的不介意出个一两亿美金和别人合伙将这个借款放给那个少年。因为默多克认为虽然5亿有些太多,但是一两亿美金与一旦事成自己能收到的收益相比还是合算的。首先那少年说他有一个包含了二十多部电影的一个计划,“生化危机”是其中的第一部,还有詹姆斯·卡梅隆拍摄的“侏罗纪公园”也是其中一部。

    而且现在他在准备的两部电影中,“生化2”也应该是那个计划中的一个,而另一个不属于那个计划。也就是说,除了他说的计划外他还有别的剧本正在准备,这样的话不说能不能全部达到“生化危机”的水准,但是他至少是绝对高产的编剧,而且还是无论名气还是影响力都非常大的高产编剧。这样的人绝对是每一个影视公司所需要极其重视的,只是在应该多么重视的问题上,个人有个人不同的看法罢了。

    默多克现在思考的就是这个问题,到底是该用一两亿美金去重视呢,还是用五亿美金去重视?再给新闻集团旗下的福克斯带来电影剧本或者发型片源外,自己还能得到什么呢?对新闻集团布局亚洲的战略能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

    ~~~~~~~~~~~~~~~~~~~~~~~~~~~~~~

    不仅默多克在考虑着徐志飞的问题,好莱坞的其他像派拉蒙、环球、米高梅等大电影公司,还有像狮门、新线等中小电影公司,特别是和徐家合作过的索尼哥伦比亚三星更是在衡量、计算着自己需要付出的和可能收获的。毕竟二十多部电影剧本啊,没有哪个电影公司能给不为之怦然心动,虽然连个剧本大纲都没看到,但是谁还敢等闲视之,之前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对于一个偶尔才能在香港电影的道具人员名单里看到一两次的徐海荣,其拍摄的“生化危机”,不仅大公司就是连小的影业公司,有哪个理会过?连片都不看就拒绝给予发行,怎么样?现在不是都悔得肠子也青了?

    再说现在人家詹姆斯·卡梅隆那个拍出了“终结者”的天才导演,现在不也正在拍摄徐家提供的剧本吗?可见徐家提供的剧本的质量是得到了卡梅隆的认可的。这样谁还敢小瞧那二十多部还没写出来的剧本?所以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其实也不仅仅是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欧洲的电影公司也有不少动心的,只是5亿美金成了他们共同的拦路虎。

    当然这些电影公司外,电影人们也是非常关注这一话题,毕竟二十多部电影,主角就是二十多个。虽然还不是道需要的是男是女、是俊是丑、是高是矮、是胖是瘦,但是毕竟是二十多部,什么类型的演员不需要啊?而且因为“生化危机”的珠玉在前,所以这一次就连那些已经成名的大腕们,也有不少对于能不能在这二十多部里弄到一个主角的名额有些想法。这实在是因为,茱莉亚·罗伯茨竟然成功的演绎了商业动作片,从而直接给她拓宽了戏路,也受到的众多的好评。对于那些已经有了名气的、有些定型的演员而言,比起片酬恐怕戏路的宽窄才是最在意的,因为戏路越窄,他的发展空间越小。

    所以虽然不知道是徐海荣导演帮茱莉亚·罗伯茨拓宽了戏路,还是她的努力成果,或者干脆就是剧本上的成功。但是不论怎样,那些觉得自己戏路有些窄的大腕们,如果有合适的角色不介意来试试,看看能不能给自己拓宽戏路。这些人中阿诺德施瓦辛格就是其中之一。

    ~~~~~~~~~~~~~~~~~~~~~~~~~

    除了电影公司、电影人外,还有一群人正在夏威夷的一个小岛上谈着徐志飞和他的5亿美金。

    “这或许也是个机会,你说呢?”

    “或许是吧,谁知道呢。怎么,你有兴趣?”

    “有点,5亿或许换不来进入中国的通行证,但是我不介意去试试。北京一直对金融、保险、矿产等方面不放开口子,我们只能另寻他法。”

    “通过电影?”

    “嗯哼!”

    “我要20%。”

    “呵呵,你可真够贪婪的。这一次注定是几个财团一同行动,一你下要走五分之一,不怕他们找你拼命?”

    “他们只会找你不会找我。”

    “苏联解体了,中国成了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是人口最多的国家,12亿啊,多么庞大的市场。”

    “是啊,而且还是刚刚开始开发的市场。”

    ······

    这两个对话的人掌控着无法计数的财富,一个姓洛克菲勒,另一个姓摩根。

    ==================================

    最近更新不稳定,因为过几天也就是这个星期日我要考试了。考试过后能稳定下来,这次是笔试,不过再过些日子还有场机试。到时候可能也会不稳定更新,望海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