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战国之魏武大帝 > 第二十六章 谋划
    谋划

    这天,魏郝一身戎装,在一翻热血激昂的演讲后,魏郝和庞涓踏上了征程。

    由于魏郝担心公子卬会在粮草军械上使坏,一应装备粮草都经过严格检查,粮草更是提前几天已经上路,由禁卫军队粮草进行护送,魏国不同于秦国,在秦国平民可以通过战功获取爵位,但在魏国,爵位基本上是给贵族的,但魏国的魏武卒在战国这个奴隶制度占据主流的时代,魏武卒也可以获得仅次于秦国士卒的封赏。

    在出征之前,魏郝给予了魏武卒不少的物质待遇许诺,更发放了不少的财货让这些魏武卒在战场上效忠,在赏赐的同时,魏郝更是强调军令,军令分为七禁令和五十四斩。

    七禁令:

    轻军、慢军、盗军、欺军、背军、乱军、误军;

    五十四斩首:

    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二: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三: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

    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

    五: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者斩之。

    六:所用兵器,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此谓欺军,犯者斩之。

    七:谣言诡语,捏造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此谓淫军,犯者斩之。

    八: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之。

    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淫妇女,此谓奸军,犯者斩之。

    十: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犯者斩之。

    十一:军民聚众议事,私进帐下,探听军机,此谓探军,犯者斩之。

    十二: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此谓背军,犯者斩之。

    十三: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此谓狠军,犯者斩之。

    十四: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此谓乱军,犯者斩之。

    十五: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而逃避,此谓诈军,犯者斩之。

    十六: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此谓弊军,犯者斩之。

    十七: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此谓误军,犯者斩之。

    魏郝希望通过严明的军令和丰厚的赏赐来约束士卒,以期能够在与孙膑的对决中取得胜利。

    大军至魏国边界后,魏郝命令士卒对每一个可能设伏的地方进行搜索排查,确认没有埋伏大军才通行,昼行夜息,防卫严谨。

    此事的齐国王宫,齐威王和孙膑早已知晓这支军队的动态。

    “这个公子郝还真是谨慎,一路行军虽然缓慢,却是密不透风,让我军无机可乘。”齐威王感慨。

    孙膑摇着羽扇道,“观公子郝在战场和在魏国朝堂的行为,虽然看似猛撞,实际上却是谨慎异常,其军事才能尚不如庞涓,但他却能凭借魏武卒的精锐在战场上让敌军堂堂正正战败,用公子郝搭配魏武卒,还真是绝配。”

    齐威王遗憾道,“看来我们这次又只能无功而返了。”

    孙膑神秘一笑,“兵法以正合,以奇胜,孙膑建议大王攻魏,自有奇计破他公子郝的正道。”

    齐威王哈哈大笑,“对,公子郝自认为可以堂堂正正与我军决战,但军师还有后手,自然不惧,即使不能战胜魏军,也可保我齐国无忧。”

    “不,这次必须战胜魏国,现在的魏国已经严重威胁到了齐国,这个公子郝虽然不是什么千古不遇的明君,但他这样的人却非常适合魏国,如果他在魏国权利斗争中夺取政权,这对我们齐国非常不利,而且确立齐国的霸主地位,离不开战胜魏国,所以战胜魏国的也必须是我们齐国。”孙膑的话斩钉截铁。

    “莫非军师另有计策破齐”齐威王惊喜道。

    孙膑笑了笑道,“自然有,现在田忌的大军在哪里?”

    齐威王道,“田忌大军已然按照军师的吩咐退出宋国。”

    孙膑向齐威王道,“魏军已经进入宋国了吧。”

    “魏军已然进入宋国,一路行军谨慎,田忌没有机会。”

    “不用担心,没有机会我自然会创造机会,大王,待魏国军队进入宋齐边界后,让田忌继续撤退,一直退到我齐国历阳以东,随后北上,多遣暗探,待魏国大军过河随即南下,在历阳以东埋伏,历阳无需派人把守,魏军前进,我齐军后撤,放弃城池,一路上坚壁清野,不给魏军留下一粒粮食。”

    齐威王疑惑道,“历阳当江淮水陆之冲,左挟长江,右控昭关,梁山峙其东,濠滁环其北,为“淮南之藩维”,“江表”之保障,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今放弃历阳是何道理?”

    “自然是在我齐国重新上演桂林之战和马陵之战。”孙膑笑道。

    齐威王疑惑道,“桂林之战和马陵之战我大军借助地形方能取胜,但历阳以东并无险地,如何伏击魏国。”

    孙膑轻摇羽扇,坐在轮椅上笑道,“若大军过河半渡而击,大王以为如何?”

    “半渡而击,好一个半渡而击,魏军渡河,首位不得相顾,指挥混乱,我军半渡而击,定然可获全胜,孙子果然大才。”齐威王哈哈大笑。

    孙膑道,“孙膑只是在祖父兵法中有所获,当不得孙子这个称呼。”

    齐威王喜出望外,“如何当不得,不过这场大战还得看秦国那边如何,如果秦国不能取胜,我等谋算恐会落空。”

    “太子魏申和公子卬狂妄无知,必然会中卫鞅之计。”孙膑一脸理所当然。

    齐威王被孙膑那强烈的自信心所感染,笑道,“看来一切都在孙子谋划中,霸业指日可待。”

    孙膑道,“其实对魏国,我倒不惧,倒是秦国的水很深,我摸不透,我感觉笑道最后的会是秦国。”

    齐威王道,“孙子是说卫鞅变法?”

    “不错,卫鞅变法十几年让一个弱国变为一个强国,如果再给秦国一段时间,在没有魏国的威胁下,秦国很快就会崛起。”

    “也就是说,这场大战就算我们战胜魏国,最终得利的却是秦国。”

    “魏国是我齐国的一块绊脚石,齐国要发展必然要和魏国冲突,齐魏之战不能避免,战胜魏国我齐国可以短期获利,然而秦国却可长期获利。”

    齐威王道,“我齐国可以变法吗?”

    卫鞅摇了摇头,“变法强臣,百年不遇。齐国想要变法,必然要有一个变法强臣和一批忠诚于变法的能臣,现在的齐国没有这样的人。”

    齐威王带着遗憾道,“可惜当年放走了卫鞅,如果卫鞅在齐,我齐国强盛有望。”

    朋友今天请喝酒怕喝醉了忘记更新,提前补上一章,求点击,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