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战国之魏武大帝 > 第七十一章 魏秦对峙
    魏郝率三万魏武卒来到大梁西部山塬,与庞涓所领的三万禁卫骑兵和两万铁血卫士汇合成八万大军,此时秦军已经攻克魏国西境所有城池,大军直扑大梁,本以为魏郝身死,魏军会不战自乱,到时候秦国大军可以轻易攻取魏都大梁,逼迫魏国称臣,到时候秦国东进的路就可以打开,不想秦国大军赶至大梁西部山塬,居然发现八万大军严阵以待,其中就有秦国极为忌惮的禁卫骑兵。

    对于突然出现的禁卫骑兵卫鞅感到很棘手,也很担忧,禁卫骑兵一直以来是魏郝的私军,对魏郝极为忠诚,当时卫鞅建议秦孝公攻打魏国就是知道魏郝已死,没有人能指挥得动这支让秦国胆寒的骑兵,就算庞涓也不行,再说魏国世族内乱庞涓自身难保,也不可能防备突然出现的秦国士卒,但结果出乎意料,庞涓并没有卷入世族纷争,反而来大梁西部山塬阻挡秦军,卫鞅已然有退兵之意,但他却不敢轻易退兵,突然退兵,悍勇的禁卫骑兵如果尾随追杀,这支大军不知道会死伤多少。

    卫鞅在军帐中踱着步子,他现在陷入进退两难之境,秦军士卒悍勇,变法后的士卒更是不畏生死,而且他手中有十万秦军,而庞涓只有八万,但对那支魏郝训练的神秘骑兵,秦国士卒有着很大的恐惧感,而且他也十分明白那支骑兵的可怕,如果硬拼,秦军绝对不是这支军队的对手,只有另想办法。

    一阵寒风吹过,军帐外车英大步走了进来,向卫鞅诉苦道,“大良造,魏国的俘虏正在闹事,要不要把他们全杀了,省的烦心。”

    卫鞅双眼一瞪,“胡闹,魏国俘虏很可能成为我秦国的国民,岂能说杀就杀,……等等,你刚才说什么?”

    车英委屈道,“我刚刚说魏国俘虏闹事。”

    卫鞅一拍大腿道,“好就是这样,车英,你立大功了。”

    车英一脸疑惑地望着卫鞅,这仗还没打呢,他立什么功了。但卫鞅并没打算向他解释,当即下令道,“车英,你去挑选两百对我秦国友好的魏国百姓到我军帐来,我有大用。”

    车英是早年跟随卫鞅的老人,对卫鞅也十分佩服,虽然现在满心的疑惑,但他并没有向卫鞅求解,听到卫鞅军令后他立即离开卫鞅军帐,前去挑选魏国百姓。不久,两百魏国百姓来到卫鞅军帐,这些魏国百姓都是河西人,饱受战乱之苦,秦国攻取河西后,他们深受秦国恩惠,许多百姓甚至在秦国有爵位在身,因此对秦国归属感很强,卫鞅也相信他们绝对不会背叛秦国,卫鞅向两百魏国百姓传授机宜,同时许诺秦国得胜,这两百魏国百姓为秦国首功,爵位唾手可得,这些魏国百姓受到秦人影响,也对战功极为向往,但平时一直负责押运粮草,没有机会可以获得战功,如今听到卫鞅的保证,他们一个个欣喜若狂,看到这些百姓,卫鞅仿佛看到了魏国的希望。

    魏国庞涓军帐,此时魏郝一身普通士卒装扮,庞涓在那为魏郝详细介绍地形,魏郝来到战国的时间毕竟不长,更多的时候忙于政务,对地形不怎么熟悉,庞涓恰恰相反,他对各国山川风貌了如指掌,经过庞涓的讲解,魏郝基本已了解此处山塬的具体地形。

    “报,秦国派来使者,请求面见大将军。”一名士卒进入军帐,向庞涓汇报道。

    庞涓望了一眼魏郝,魏郝点头,庞涓即刻下令,“你去叫秦国使者进来。”

    士卒退出军帐,魏郝向庞涓道,“现在不宜透露本王已来大营的消息,这次与秦国使者会晤,你自行处置,我先藏于屏风之后。”

    不久,秦国使者进入军帐,向庞涓拜见道,“秦国使者车英拜见魏国大将军。”

    庞涓笑道,“秦使到来,未能远迎,还请恕罪。”

    车英豪爽地笑道,“怎敢劳烦大将军,车英一直都仰慕将军雄姿,今日面见将军,见面更甚闻名。”

    庞涓对车英的恭维不以为意,他身为魏国大将军,身经百战,巴结他的权贵数不胜数,他岂会在意车英的恭维,庞涓脸色平淡道,“车英将军来我魏国大帐所为何事?”

    车英对庞涓的态度不以为意,“是这样,我秦国前段时间听说魏国国君被刺杀,秦国内乱,我秦国特意出兵相助,不想引起大将军误会,率军来攻,我秦国自知不是大将军对手,特奉上百坛秦国美酒,还有忠于魏国的两百国民,请大将军放我秦国一马,我军立即撤回河东。”

    “撤回河东?”庞涓冷笑道,“河东、河西都是我魏国领土,你秦国霸占久矣,今日我庞涓就要收复我魏国河东和河西失地,你秦国好自为之,秦使请回吧。”

    “大将军,这事好商量,这样我秦国撤回河西,从此以后秦魏以函谷关、崤关为界,不知大将军意下如何?”

    “不行,河西之地皆为我魏国领土,秦军退回洛水以西,则魏国作罢,不退,你秦国十万大军休想安然返回。”

    车英怒声道,“大将军,谈判就如行商,难道连个讨价还价的余地都不愿给我秦国。”

    庞涓冷笑道,“本将军的谈判就是这样,你秦国如果不归还河西之地,本将军自己去取就是。”

    车英暴怒道,“大将军,你太自以为是了,秦国不是这么容易击败的,既然大将军不谈,车英告退。”说完向大帐外走去。

    “等等。”庞涓叫住车英,“你们秦国既然送我魏国礼物,本将军也不吝啬,百坛魏国好酒送给你们大良造,好好喝,你们的时间不多了。”说完派士卒送来百坛魏酒。

    车英冷哼一声,“那就多谢大将军了,来人,将魏国大将军送给我们秦国的礼物带回。”说完车英走出大帐。

    魏郝见车英离开就走了出来,心中满是疑惑,“这卫鞅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他认为百坛美酒就可让你退兵,还是他派车英来军营只是为了探听我魏军虚实。”

    庞涓沉思一会道,“或许还有一个目的,卫鞅的目的是将这些魏国百姓送来,打探我大军动向。”

    “不无可能。”魏郝沉声道,“你去派人探探这些魏国百姓的情况,如果不妥,当即遣回大梁。”

    庞涓点头,立即派人去查探这些魏国百姓情况,可一番辛苦,得到的结论是秦国送来的这些人确实是魏国的百姓,这让魏郝和庞涓大惑不解,庞涓想了一会,向魏郝道,“既然这些百姓没有嫌疑,那就让他们去押运粮草吧,即使他们真是奸细,在运粮队也不可能探听到我大军动向。”

    魏郝沉吟一会,突然神秘一笑,“这样,你让这些魏人组成一队押运粮草,当粮草送到后,立即转移,但不要露出破绽。”

    庞涓一怔,望向魏郝道,“王上是怀疑卫鞅派这些人来我军营烧我大军粮草。”

    “没这么简单,我军粮草防范严密,这两百魏人不可能得手,但只要知道我粮草去向,秦国大军未尝不能派大军偷袭。”

    庞涓忍不禁出了一声冷汗,如果真是这样,卫鞅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根本没有打算防备这些押运粮草的魏人,“差点上当,还好王上提醒,可这卫鞅怎么知道我会让这些魏人押运粮草。”

    魏郝沉声道,“大将军的习惯要改改了。”庞涓虽然久经沙场,积累了很多阵战经验,但是他是一个忽略细节的人,而且他多年征战,一些平时的习惯早被列国军事家知晓,这些习惯貌似无关紧要,但关键时候被利用,可能造成一场大败。

    庞涓听了魏郝之言,深以为然,两次被孙膑打败,不就是与他习性有关,孙膑与他自小相识,他的习惯孙膑可谓了若指掌,“多谢王上提醒,庞涓现在就去安排。”

    庞涓出帐后魏郝喃喃道,“卫鞅,如果你是退兵的话,本王追着你打还真有些麻烦,如果不是,那这十万大军和河西之地,本王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