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战国之魏武大帝 > 第七十八章 苏秦和张仪
    正午时分,大梁集市人山人海,从各郡县来的里正、村长和大梁城的平民挤满了整个刑场。

    这次刑法以不同于上次议处彭、徐两家,新法已在魏国臣民的心目中不再是神秘,而是神圣,他们坚信这次魏国王室的老世族触犯了魏法,也逃不脱魏法的处置。

    人犯被押入法场,法场变得一片沉默,在人群中一双双复杂的眼神望向这群老世族。

    杨毕站于正台前方,望向台下的国民一阵欣慰,变法终于有了成果,不少国民已经意识到变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大刑在即,朝野臣民,听王上训示。”杨毕的声音响遍刑场。

    魏郝又要出来,这是国民们没有想到的,他们想过魏郝会遵循新法,对这些皇亲贵胄做出处罚,但没有想到魏郝一点也不避险,亲自出来处置老世族,这让魏国观刑的国民充满信心,新法在魏国决不会夭折。

    一辆高高云车缓缓推向刑场中央,魏郝高亢的声音宛若从天际飘向刑场集市刑场,“魏国朝野臣民:本王自继位后,励精图治,施行新法,农人因新法而富足,商人因新法而守法,官员因新法而不敢贪污,魏国因新法而国富民强,兵马强盛,然总有无知之徒,欲坏我新法,先有彭、徐两家世族,如今更有我魏国皇亲贵胄,勾结敌国,欲图叛乱,以乱我魏国新法,此等乱臣贼子,该当如何?”

    魏郝高亢的话语震动魏国国民之心,连天彻底的欢呼声响遍整个刑场,“诛杀国贼,国君万岁,新法万年,魏国万年。”

    绑在刑柱上的魏庆还欲图做困兽犹斗,“魏国酷法,一日不废,魏国不宁,天下诸侯必讨魏国,秦国伐魏便是先兆。”

    一个个老世族也与魏庆一同大喊,魏国酷法。

    待魏晨止住国民和老世族的呼声,魏郝放声道,“魏国之法,乃爱民之法,强民之法,富民之法,督人向善之法,魏国强大,靠我魏国之耕战,靠我魏国之新法,战国无战事,无异于痴人说梦,我魏国欲自强于列国之林,所倚靠着乃我魏国国民辛勤耕耘和将士一次次的浴血奋战,我魏国日渐强大,诸侯畏惧,攻打我魏国,先有秦国夺我河西之地,后又进攻我魏都大梁,有赖全军将士奋勇杀敌,一举歼灭秦军十万,然河西之战我魏国数万将士血染沙场,秦之隐患一日未除,就是我魏国心腹之患,我魏郝决意灭秦!”

    “血债血偿,灭秦!”士卒和国民的大吼声响彻云霄。

    灭秦之言一出,举国震惊,包括在魏国的各国探子得到消息后,迅速派人回国报信,秦国的探子瑟瑟发抖,他们秦国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魏国国君当着万千魏人的面,说出灭秦之言,秦国恐怕有灭国之危,一封封紧急书简飞速传往秦都咸阳。

    大梁集市,鼓声沉雷般响起,震动魏国人心,这次所杀的是魏国的王室贵胄,但没有国民觉得魏郝诛杀亲族的举措残暴,有新法在前,魏国皇亲贵胄叛乱在后,又有魏国国民的请杀书,魏王诛杀国贼彰显大义。

    杨毕手中令旗一挥,高声喊道:“行刑,杀!”

    一声令下,刀光闪过,集市被鲜血染红。

    远处,两名士子看到魏国刑法,表情各异,其中一名士子大喜,“苏秦,魏国一举涤荡老贵族势力,内患已除,难道你还在想着为秦国效力吗?”

    那名叫苏秦的士子长叹道,“我不愿仕魏,原是我不喜欢魏国朝野的浮滑之风。若得治魏,也要费大力气移风易俗呢,譬如商鞅在秦国之移风易俗,没想到魏王有如此决断,以自身为诱饵,快刀斩乱麻,一举剪除魏国内患,更歼灭秦国十万大军,秦国现在更面临亡国之危,还是你张仪有眼观。”

    张仪思忖点头:“你我在魏国王屋山浸泡了十年,那时苏兄就说过厌烦魏国,张仪如何便能忘记了?只是我已占了天下第一强国,苏兄却向何处立足?”

    苏秦微笑:“张兄不妨为我一谋,天下之大,我欲何方?”

    张仪故作沉思,“秦国?知道你苏秦喜欢秦国,但现在的秦国面临灭国之危,恐怕难以让苏兄施展才华。赵国、燕国?燕赵两国的最大短处,在于旧制立国,未曾变法。何况燕国旧坛老酒,几乎丝毫未动,若不是地处偏远,中间有赵国相隔,难保不被魏国齐国吞灭。未经变法,国无活力,自保图存尚可,断无吞国图霸之心力。若入此等邦国,无异于自缚手脚,岂能大有伸展?楚国?文风武盛,地域辽阔,就是孤寡了些,也不行啊。齐国?唉,齐威王算是明君,可惜,太小家子气了,豪取天下不敢,为邻邦寸土而斤斤计较,不能成大事。至于韩国,唉,不提也罢,顷刻间有覆灭之危,想来想去,还是只有魏国。”

    苏秦看着张仪这个师弟,无奈的摇了摇头,他何尝不知张仪这么说的目的是想让他留在魏国,可惜,他苏秦是心高气傲之辈,张仪既然选择了魏国,他就绝不会对魏国有任何想法,“师弟,你所言有误,燕国,根基深厚,周武王所分封的最古老的大诸侯国中,惟有燕国沉舟未泯,成为七大战国之一。而赵国,善于骑射,虽一时弱小,然现任君王赵语,持重勤奋,朝野气象颇为兴旺。如此之国,前途不可限量也。韩国虽为七大战国最弱小的一国,但也有自保之力,齐国君王虽然决策上稍有失误,然一旦有大才进入齐国,则齐国必有西出之日。楚国虽然孤寡,但凭其实力,循序渐进,未尝没有吞灭天下之机遇。秦国战败,面临灭国之危,然秦国只要挺过这次难关,凭秦国国人之勤奋,迟早有再起之日。”

    “那魏国呢?”忽然之间,张仪觉得自己对大势尚欠揣摩。

    苏秦叹息一声,一脸向往,其中带着丝丝遗憾,“魏国国富民强,甲兵犀利,国君贤明,最有望统一这混乱的战国,然其地处中原,四面皆敌,况且,魏王太强势了,比魏惠王更为强势,列国早有不满,一旦,列国六国结盟,则魏有灭国之危。”

    张仪听后大笑,自然,依苏秦之言,六国联盟攻魏,魏国确有危险,然而他张仪已经决意入魏,有他在魏国,列国结盟就行不通,否则,岂不辜负了他纵横家之名,“师兄所有有理,然张仪在魏,六国如何联盟。”

    苏秦对张仪之言没有丝毫惊讶,他自然明白这个师弟的本事,就算是死的,他也能说成活的,但他也有自己的成算,“魏国有师弟,然列国有我苏秦。”

    张仪认真的点点头,苏秦确是大敌,“那师兄打算出仕哪国?”

    苏秦望向远方,悠然笑道,“一国不足以敌魏,苏秦自不能出仕一国,苏秦决意联盟列国,配六国相印,讨伐魏国。”

    张仪不以为然,配六国相印,说来简单,但要操作起来何其复杂,真当他张仪不存在。

    苏秦见张仪脸色变知其所思,爽朗一笑道,“知道师弟心中不服,师兄再告诉你一个秘密,师兄在下山后请了一个帮手,专门对付师弟。”

    “帮手?”张仪疑惑的看向苏秦,“不知师兄所言帮手是何人,能做师兄帮手定然不简单。”

    “孟轲,孟老夫子。”

    苏秦说出孟子不禁引张仪大笑,“师兄,你这纯属病急乱投医,一惶惶若丧家之犬的乞国老士子,毫无利国之言,说遍天下,无分其国景况,只坚执兜售一己私货,无人与购,便骂遍天下,犹如娼妇处子撒泼,也配做师兄帮手?”

    苏秦一脸正色,望向张仪说道,“张仪太小看孟子了,孟子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在各国朝堂多有人脉,只要在列国略加宣传,再加上为兄的三寸不烂之舌,六国联盟又有何难,何况,师弟下山之际,为兄已与孟子合谋,现在六国君王畏惧魏国强大,已有结盟之意。”

    张仪听苏秦之言后忍不禁打了个寒颤,“师兄,你我对垒当公平,岂能先手。”

    苏秦大笑,“魏乃战国第一强国,师弟选择魏国,难道对为兄就公平了吗?为兄下先手也是无奈之举,师弟见谅。”说完向张仪深深一稽。

    “师兄,话不投机,张仪告辞。”张仪说完大步而去,显然是有所恼怒。

    苏秦在后大呼,“师弟要去何处?”

    声音从前方传来,“前往魏国破你六国结盟。”说话间与之前截然不同,毫无敬意。

    苏秦望着张仪远去的方向悠悠一叹,此别,两人恐成宿敌,再无先前兄弟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