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战国之魏武大帝 > 第九十五章 大战之前
    此时秦国大军还没到,乐毅坐在府邸,思虑计策,却听士卒来报,张翰已经回到离石要塞,同时还有上百名国民赶着三千耕牛随行。

    乐毅大奇,三千耕牛可不是个小数目,张翰离开离石要塞才半日,怎可能筹齐。

    快步走出府邸,来到城门口,果真见到张翰和三千耕牛,乐毅眉头一皱,向张翰沉声问道,“张翰,你此次募集耕牛可曾扰民?”

    张翰正色道,“禀将军,此次募集耕牛张翰未曾扰民,如有扰民之举,愿受魏法责罚,赶牛者皆魏国国民,将军一问便知。”

    乐毅带着疑惑一一询问了前来离石要塞的魏国国民,国民皆称自愿借牛与张翰,乐毅暗暗称奇,张家父子来河西仅仅两个月,这张翰居然能让河西各村村民自愿借出赖以生计的耕牛,可见这张翰并不一般。

    乐毅送国民离开后,又答应了张翰入精骑队的要求,因募集耕牛有功,乐毅便将张翰提拔为精骑队百夫长,随即开始施行计划,一切有条不紊,静待秦军到来。

    秦国离石要塞石桥,卫鞅领兵五万从石桥进入河西地界,离石要塞石桥修建于秦献公时期,目的自然是为了收复河西之地,后河西之战,秦献公受伤不治身亡,离石要塞石桥被拆毁,卫鞅大败公子卬大军占领河西后,离石要塞石桥又被修复。

    大梁西塬之战,秦国河西再次被魏国占领,离石要塞还没来得及被魏国拆毁,六国合纵在秦国咸阳举行,秦军加强了对石桥的守护,魏国根本没有机会摧毁石桥。

    卫鞅经历了两次大败,秦国再无多余兵力消耗,因此变得格外谨慎,在秦军抵达河西之前,已有秦国密探潜入魏国,对魏军河西兵力布防进行详细了解。

    “报,大良造,河西布防已探查完毕,魏国并无军队进入河西,河西守军依旧是三万士卒,魏国领军大将名叫乐毅。”大军渡过离石要塞石桥,一骑快马来报,正是卫鞅派入魏国的密探。

    “乐毅是什么人?”卫鞅向密谈问道。

    “乐毅是最近魏王提拔起来的将领,年仅二十三岁,六年前魏郝继位,曾提拔乐毅为庞涓的副将,其余不详。”

    身旁景监一脸兴奋道,“魏国四面受敌,看来国中已无大将,居然派了一个小毛孩过来,河西收复有望。”

    卫鞅摇头,据他了解,魏郝此人用人惟贤,何况经历了两场大败,魏郝的能力确实值得称道,卫鞅不相信能被魏郝看重的人会这么简单,“景监,不要放松警惕,能被魏郝看重,这乐毅恐怕是个劲敌。”

    景监也不是得意忘形之人,沉重地点头道。

    “魏国现在兵力如何驻防?”卫鞅望向密探道。

    “魏国三万大军全部撤至离石要塞。”

    “你是说全部?”卫鞅惊讶的问道,“三熊山没有魏军驻守?”

    “没有。”密探坚定回答,密探临行前,卫鞅曾特别交代让他探查清楚三熊山魏军的兵力部署,他也和手下对三熊山进行了仔细探查,不料原本防守严密的三熊山现在无一魏军防守。

    景监奇道,“三熊山居高临下,占据三熊山便可观河西之战全局,且易守难攻,与离石要塞成掎角之势,这个乐毅怎会如此轻易放弃三熊山,难道真是个草包。”

    卫鞅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乐毅放弃三熊山有何阴谋,难道真如景监所言,这乐毅是个草包,摇了摇头,甩去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魏国乐毅既然将如此要地放弃,那我军就先占领三熊山再说,有了三熊山,魏国有多少阴谋,在三熊山上一览无遗。

    “全军进发,目标三熊山。”在卫鞅军令下,五万秦军浩浩荡荡向三熊山开进。

    秦国大军开进三熊山,一路畅通无阻,卫鞅和景监登上三熊山上,离石要塞城头守卫情况,被看得清清楚楚,景监大笑道,“离石要塞城墙坚固高大,只有一面城墙,阻绝东西,如果魏国分兵占领三熊山,我军五万大军要攻破坚固的离石要塞确实困难,但现在三熊山在我秦军手中,我军对魏国布防一览无遗,魏军优势全无,乐毅无知,放弃三熊山要地,天赐良机让我秦国夺取河西。”

    卫鞅不置可否,矗立在呼啸的烈风中,景监尴尬的站在一旁。

    此时,一名斥候来报,截获一封魏军书简,卫鞅打开一看,紧张的脸上终于泛起笑容,将书简递给身旁的景监,景监打开书简一看,笑道,“大良造,看来再无疑惑。”

    魏军居然将帅不和,卫鞅开始还担心放弃三熊山是乐毅的奸计,看到这封河西守将送往大梁状告乐毅放弃三熊山重地的密信后,卫鞅再无疑虑,看来这个乐毅是真不知兵,放弃三熊山重地,引发将帅不和,这绝不是一个合格统帅该做的事,魏王这次真是用错人了。

    “传令下去,在三熊山上设秦军大纛,用以指挥大军,士卒在离石要塞外扎营,明日攻城。”卫鞅断然下令。

    “诺。”景监接令后指挥大军离开,卫鞅则率五千士卒在三熊山布防。

    站在城头,望着城外密布的秦军营地,张非充满担忧,三熊山被秦军占领,离石要塞布防处于秦军的监视之下,凭三万魏卒如何抵挡得住如狼如虎的秦国精锐。

    三熊山这种兵家重地,张非一直看得很重,刚来河西之前,魏郝千叮咛,万嘱咐要守好三熊山和离石要塞两处重地,来到河西,经过亲自勘察,更进一步的认识到离石要塞的重要性,张非在三熊山布置了严密的防护措施,不想魏郝派来的西路大军统帅就这么轻易的将三熊山这等战略要地放弃,为此他写下亲笔书简派亲信传往大梁。

    “张非将军,怎么在这?。”乐毅走上城头笑道。

    张非一脸正色道,“将军,值此大战之际,士卒禁饱,将军这样大肆设宴,秦军来攻,士卒如何抵挡。”今日乐毅突然提出饮宴,除守城士卒外,其余将士都参加了饮宴,张非对此很是不满。

    乐毅走了过去拍拍张非的肩膀道,“张将军,秦军初至疲惫,今日无战事,放心。”

    张非冷笑道,“身为大将,随时都要保持警惕,乐毅将军,如果秦军此时来攻,我军酒足饭饱,士卒有何战心?”

    乐毅笑道,“将军想知道士卒是否有战心,何不到军中一叙。”

    张非哼了一声道,“那我倒要看看,乐毅将军有何手段,说完不理乐毅,径直向军营走去。”

    张非来到军营外便听见里面吆喝声不断,冷冷一笑,走进军营,脸上表情瞬间一变。

    只见秦军士卒十人为一组,聚集在一起,没有想象中的饮酒作乐,一个个士卒仅拿着半块肉干,一个个吹嘘着自己功绩——杀了多少敌人,获得多少敌人头颅,得到多少奖赏,一个个年轻的士卒热血沸腾。

    乐毅从张非身旁走过,望着前方士卒正色道,“张将军,现在知道本将是如何激励士卒的了吧,我魏国重军功,只要立功就能得赏,本将此次宴请士卒,名为饮宴,实乃让士卒相互吹嘘攻击,以激励将士战心,而且这次饮宴没有美酒,只有这半块肉干,士卒半饱,随时可以出战。”

    张非拱手一礼道,“乐毅将军,我有一事不解,还请将军解惑。”

    乐毅微微一笑道,“本将知道张将军想问本将为何放弃三熊山,三熊山与离石要塞互为犄角,易守难攻,但本将另有计划,而放弃三熊山也是本将计划的一环。”

    张非疑惑道,“将军有何计划,难道就不能告诉我吗?”

    乐毅神秘一笑,“本将计划,张将军今晚便知。”

    张非思虑片刻,向乐毅拱手道,“或许真是张非误会将军了,还请将军恕罪,另外张非还有一事要向将军禀明。”

    乐毅笑道,“张将军是想说,你已派出亲信前往大梁告本将无能,轻易放弃三熊山吧。”

    张非一脸震惊道,“将军已经知道了。”

    “本将添为大军统帅,这点事情又岂能瞒得过本将,只是将军的这封密信恐怕到不了大梁了。”

    张非惊怒道,“乐毅,你将密信扣押了?”

    乐毅笑道,“将军又动怒了,放心,这封密信本将并没扣留,只是很可能会被秦军扣留。”

    张非惊骇道,“怎么可能,秦军刚来离石要塞,如何扣押我送往大梁的密信。”

    乐毅一脸自信,仿佛所有的事情都尽在掌握,“卫鞅在鬼谷子门下学过兵家,自然清楚要想获胜,有必要摸清楚敌军虚实,以便顺势而动,再说卫鞅两次被王上所败,此次攻打我河西必然加强对我魏军动向的探视,此时离石要塞外面,恐怕已经布满了秦国的斥候,你说密信能送出去吗?”

    张非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乐毅见张非反应过来,望向天空,继续道,“将军,天快黑了。”

    张非望向乐毅道,长出一口气,拱了拱手道,“也好,我就在此等候,希望将军不要让我魏军失望。”

    ———————————————————————

    不好意思,小武今天有事刚回来,用了一个小时急急忙忙的更新一章,对不住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