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幻想初唐传 > 第二十七章 李二的抉择
    互相打了招呼以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在宦官的带领下来到了甘露殿,李二早早的就已经备好了饭菜等着他们了。

    “无忌、玄龄你们来了,先坐下吃饭吧。”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召见这些大臣,他们肯定是还来不及吃饭,所以就提前让人准备了。等一下他们可能会讨论到很晚的时间,要是让他们饿着肚子的话,明天就可能会有谏官投诉他虐待朝廷大臣!

    以李二对那群没事都要搅三分的谏官的了解,这种事情难道还少了吗!?可谁让李二想要当一个明君呢?即使心里对那些谏官再怎么厌恶,也不会因为他们的进谏而处罚他们,有的时候还要进行奖励,真心悲催到了极点!

    不过相比起宋朝那些敢往皇帝脸上吐口水的文官,李二现在可是要幸福的多了!至少现在这个时代里,还没有哪个人敢往李二脸上吐口水的,最多也就是想撞死在李二面前,博个敢于死谏的清名而已。

    看到李二的架势,房玄龄和杜如晦互相对视了一眼,都露出了沉重的神色。李二这么安排,显然是真的有事关大唐国运的大事要商量,不然决计是不会招待他们吃饭的!皇帝赐宴可不会只请他们几个最值得李二相信的臣子!

    只有发生了大事,而且是危及大唐国运的大事,比如说当初定计玄武门事变那样的事件,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然那个时候李二还不是皇帝,请他们吃饭什么的还是会常有的事情。

    “圣上,可是边疆出现动乱?还请圣上明言告知!”李靖微微皱起眉头,在和其他人向李二行礼,跪坐在矮榻上后却是没有开始吃饭,而是直截了当的开口问询道。

    房玄龄和其他人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的附和道:“还请圣上明言!”尼玛李二都搞出这样的阵势了,谁还有心思去吃饭啊!?即使真的吃了,因为心里转着这样那样的念头,再好吃的东西也会味同嚼蜡!

    李二其实也无心吃饭,听到李靖如此说,再看其他人也是一副同样的架势,只好无奈的叹了口气,从桌子上拿起了边疆的急报对他们道:“边疆传来急报,突厥人正在集结兵马,极有可能会进攻我大唐!”

    果然是突厥犯边吗?听到李二的话后,房玄龄反而是松了一口气。该怎么说呢?这突厥犯边就像每天都要吃饭一样,每年都要来上那么几次,已经算是一种日常了,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事!

    “圣上此刻召见某等,想必绝不只是为了这突厥犯边的事情吧?可是还有其他的事情?”杜如晦显然要比房玄龄想的深远一些,毕竟房谋杜断可不是浪得虚名的,想要做出决断就必然要想的更深一些。

    这倒不是说房玄龄不如杜如晦,两个人的侧重点不一样,思考模式也就不一样。房玄龄擅长于谋略可以给李二提出许多方案,而杜如晦则擅长于分析决断,为李二选择最合适的方案。两个人联起手来,才是真正的房谋杜断!

    “还是克明看的明白,如果突厥人只是如往常一般犯边,世民确实不需要在此时找你等商议。”李二微微叹了口气,对自己最信任的臣子说道:“只是世民今日听闻一个道士所言,盛世降至必有三灾!如今我大唐已经初现盛世征兆,而这突厥犯边就是我大唐盛世开启前三灾中的人祸!”

    听到李二说的话,即使是一直都很平静的长孙无忌,此时也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就更不要说其他人了。虽然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盛世三灾,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会联想,既然都有人祸了,那么其余的两灾会不会是天灾呢!?

    在古代,要说人类对什么最没办法抵抗,那就是天灾了。因为无法抵抗还将天灾视为上天的惩罚,不去想着怎么解决,反而是花费大力气去祈求神灵的原谅,甚至还有人认为是当权的皇帝做错了事情,才会造成天灾而想要推翻皇帝的统治。

    远的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功推翻秦朝的统治,除了秦始皇的暴政以外,也有当时发生天灾导致民不聊生的原因。而李二能够打败各路诸侯,最终建立起大唐盛世,除了隋炀帝穷兵黩武三征高丽,导致大量青壮战死沙场以外,也有当时发生旱灾的原因在内。

    所以说,天灾在历史上的朝代更迭里,也占了很大的比重。毕竟一旦发生了天灾,受灾最严重的就是那些穷苦的百姓们,而一旦严重到活不下去了的地步,百姓就会贩卖自己赖以为生的土地,甚至是子女以求生存。而没有了土地以后,百姓不是变成奴隶就是流民,更多的却是强盗!

    最后必然会有野心家聚拢这些百姓,然后推翻旧的政权,建立起新的政权,重新分配土地给百姓。因为战争的发生导致人口锐减,土地自然也就足够分配出去,天灾也已经停止,然后就是盛世的到来!

    严格说起来,朝代的更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百姓活不下去才造成的,而天灾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而已,真正的主因还是土地兼并这个历史因素。

    不过这些都和在场的人无关,就放到以后再说吧!

    “圣上!请恕某等孤陋寡闻,为何某等从未听说过这盛世三灾?圣上又是从何处听来的?”长孙无忌想来想去,也没有从自己的脑海里,想起过有谁提到过这盛世三灾的话语,疑惑的开口问起李二来。

    要知道,能够和盛世搭上边的东西,即使只是谣言,也是会被人们深刻的记下来的。一般来说,人们都会将美好的事情记下来,而将不好的事情忘记。像是盛世这种许多人受惠的时代,即使过去千年,也依然会有人为之感怀。

    “此事暂且不谈,世民已经请了袁天罡袁道长,到时世民再将所有的事情告知诸君。”李二摇摇头,暂时并没有将那个仙家子弟的事情,告知其他人的打算。

    “先说说突厥的事情,世民在登基时,袁道长就曾为大唐国运算过一卦,言及秋收前后大唐必有兵灾!世民担心此次突厥犯边,可能会发生什么变故,是以请诸位过来商议一下。”李二的神情严肃了起来。

    见李二不愿多说,长孙无忌等人也不会不识趣的继续追问下去,李靖开口说道:“突厥每年都会犯边,劫掠我大唐人口财富,确实是我大唐的心腹大患!只是天下初定人心思安,实不宜再动兵戈,若是待数年后我大唐国力恢复,某定携大军平定北患!”

    李靖可是一个近乎全能的帅才,不只是在军事上无可匹敌,即使是在政治上也有不俗的表现。只是本来就没有参与到李二的玄武门事变,一开始也没有支持李二登基,还在军中有着极高的威望,若是还插手政事的话,必定不会被李二所容。

    所以在贞观后期,李靖除了带兵打仗以外,基本上在朝廷里都是扮演雕像角色的。即使李二提问,只要不是涉及到军事的问题他也不会回答,平时更是躲在家里当宅男,连前来拜访的人都不见。最终他才能够得以善终,被李二赐予陪葬昭陵的殊荣!

    李靖对此时的大唐国情看的非常清楚,知道想要和突厥开仗,对于现在的大唐而言实在是有些勉强,所以才说出这样一番话。如果换一个人,比如有着混世魔王称号的程咬金,这个时候绝对会说要带人灭了突厥这样的话的!

    李二微微一叹,看着李靖无奈的说道:“这些道理世民自然是知道的,但是这一仗并非是我们说了算的。”

    李二的话让众人一时默然起来,论及实力,此时的大唐确实不如突厥,不然也不会每年都被突厥犯边了!战争的主动权从来都不掌握在弱者的手里,而是掌握在强者的手里的,而此时的强者却不是大唐而是突厥!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二在原来的历史上,才会不得不做出拿钱财向突厥换取对方退兵的事情来,最终签订了被他视为耻辱的渭水之盟。不过也是这渭水之盟,才让李二明白什么叫弱者的无奈,一心致力于让大唐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帝国!

    “药师!茂公!彻查长安十六卫军备军纪的事情,世民就拜托你了!世民想要知道,我大唐兵将尚有多少可战之力!”李世民猛的站了起来,大声的下起了命令,此时的他才展现出了一位真正的帝皇的气势!

    “辅机!户部能不能拿出一笔钱来打一仗的事情,某就靠你了!”李二拉起长孙无忌的手,充满信任的看着他说道。要不是知道他们两个的关系,不清楚的人还会以为他们是一对好基友呢!

    “玄龄、克明,其他朝臣的应对,世民就拜托你们了!”李世民又将视线投向了房玄龄和杜如晦,诚恳的请求道:“若突厥真的有攻打大唐之心,世民欲与之一站,还请诸君竭力相助世民!”

    “诺!”众人都对着李二俯身下拜齐声应诺,他们都是李二最信任的人,即使李靖一开始没有站在李二一边,此时也绝对不会忤逆李二的命令。

    李二满意的看着这些恭敬的臣子,但是他心里非常清楚,只是这些人赞同还不够!想要和突厥开仗的话,他还需要更多大臣的同意,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的支持尤为重要!即使得不到世家大族的支持,至少也不能让他们来捣乱!

    打仗最忌讳的,就是后方不稳!一旦后方不稳必定会影响到战局,这是李二的经验之谈,所以他是绝对不想看到,当大唐和突厥开战时,有人在后方捣乱的事情发生的!

    相信如果那个时候真的有谁敢这么做的话,李二绝对不会心慈手软的!

    PS:完全没有任何灵感,原创小说实在太难了,这周只写了五章,还请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