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幻想初唐传 > 第七十章 传国玉玺! 上
    小月用李宽拿出来的紫砂茶壶,给萧皇后和李宽各倒了一杯茶,而如云则是在他们的面前摆上了李宽拿出来的茶点,然后两个人也没有离开,而是像萧皇后带来的侍女一样,跪坐在李宽的身后随时准备伺候。至于她们是不是因为萧皇后的出现而感觉到压力,那就只有她们自己知道了。

    萧皇后惊奇的看着眼前的东西,心里暗暗吃惊的同时,对眼前的小道士更加的好奇起来。隋朝虽然已经灭亡了,但是过去的大隋也是比大唐还要强盛的帝国,作为过去大隋的皇后,什么样的好东西她没见过?可是李宽拿出来的东西,萧皇后只认识那些装茶水的用具,其他的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不过好歹萧皇后也不是那些没见识的人,所以见到这些自己没见过的东西,也没有将心里的想法表露出来,但也没有去动面前的东西,而是饶有兴致的对李宽道:“小道士还是先回答本宫的话吧,不然这茶本宫可喝不下去呢。”

    李宽看了萧皇后一眼,端起茶杯轻轻的吹了吹,喝了一口以后才对萧皇后笑道:“倒是小道失礼了,既然萧后想要知道小道师承,小道自然不敢隐瞒,小道的师父道号也叫逍遥子,乃是逍遥派上一代掌门。”

    “你师父叫逍遥子,你也叫逍遥子?”萧皇后微微皱起了眉头,对李宽的话显然很是不解。

    “小道师承逍遥派,讲究以逍遥自在之心去领悟天地大道,因为某些原因,逍遥派每一代都只有一个传人,而每一个继承逍遥派的弟子都会继承逍遥子的称号。自小道师父仙逝之后,小道也就继承了这个道号。”李宽的忽悠技能早就练到顶级,谎话张嘴就来,而且说的比真话还真!

    逍遥派?逍遥子?萧皇后皱着眉头细细的想了一会儿,怎么都想不起来自己有过这样一个叫逍遥子的故人。而且据她所知,她所熟悉的人里面也并没有出家为道的人,除非那些已经身死的人是假死脱身,偷偷的躲起来去做道士去了,不然萧皇后实在是想不起来有这样一个人出现在她的生命里。而那些萧皇后熟识的人,全都是些被世间功名利禄所累的人,根本就不可能会放弃自己所有的一切,跑去做一个道士!

    虽然想不起来会是哪位故人,让萧皇后心里开始怀疑眼前的小道士的用心,但是也因为无法确定对方所说的是真是假,所有萧皇后只能选择相信这个逍遥子所言。不过作为一个过来人,萧皇后肯定是不会轻易的相信逍遥子这个人,即使这个逍遥子还只是个十岁大的小孩,也不能让她放松警惕。

    萧皇后现在的身份非常的敏感,尤其是在李二至今还没有找到传国玉玺的此时更是如此,而为了找到消失的传国玉玺,不只是李二还有其他人都会想方设法的从她这里,打探传国玉玺的下落。而以那些野心之人的手段,派一个孩子来打探消息这样的事情也非常正常,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有什么事情是不敢做的!?

    “小道的师父和萧后并没有任何的关系,小道用这样的借口将萧后请来,只是因为小道想要见见萧后而已。”李宽完全没有理会萧皇后心里复杂的心思,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萧皇后此时都不知道该露出什么表情才好了,因为李宽归于直白的话语,对萧皇后的冲击力实在太大,所有她只能面无表情的看着李宽不说话。要是此时萧皇后会吐槽的话,一定会狠狠的吐槽李宽几句,你丫的为了见我连欺君之罪都丝毫不顾了吗?

    如果说这句话的人是一个成年人,那么萧皇后还会以为对方是对自己有什么想法,但是李宽现在就是个孩子模样而已。而且萧皇后也注意到这个孩子看自己的眼神非常的清澈,并不是那种从小就对女人感兴趣的之徒,所以心里的疑惑就更加的大了起来。

    萧皇后甚至开始怀疑,眼前这个人是不是李二派来向她打探传国玉玺的下落的,只是李宽现在的年纪实在太具有欺骗性了,连萧皇后也不认为一个孩子会有能力从她打探到什么有用的事情,她就更加不会相信李二会蠢到派一个孩子来了,好歹也找个稍微大一点的啊!

    “小道士这可是犯了欺君之罪呢,难道你就不怕本宫告诉皇帝,让皇帝降罪于你?”渡过了最初的惊讶以后,萧皇后饶有兴致的看着李宽笑了起来,她越发的觉得眼前这个孩子非常的有意思起来。过去几十年来她过的生活实在是太凄苦了,已经很久没有这种让她感兴趣,让她能够提起兴致的事情发生了。

    “太上道德天尊是小道请下来的。”李宽没有多做解释,而是淡淡的对萧皇后说了这么一句。

    萧皇后再一次沉默了下来,李宽之前的作为她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太上道德天尊显灵用天罚毁灭了突厥数万大军的事情,她是再清楚不过的了。毕竟当初她就在突厥人的大营里,战场上的动静她听的非常清楚,也亲眼见过那些堆在一起被拿来焚烧的突厥大军的尸体。

    萧皇后此时也才明白了李二之前对她说的,是一个对大唐有大恩的人要见她的话,这可是天大的恩惠啊!之前若不是天上道德天尊显灵,以萧皇后所知的情况,大唐根本就抵挡不住这一次突厥人的入侵,要是李宽说的是真的话,那么除非李宽脑残到要造李二的反,不然李二是不会拿他怎么样的!

    “其他的事情我也不想多说,我就直言不讳的说了吧,我知道传国玉玺就在萧后您的手里,我对传国玉玺闻名已久,早就想要亲眼的见识见识,所以才将萧后您请了过来。”李宽现在有很多事情要去考虑,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萧皇后继续扯皮,所以干脆就将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又是一个想要从我这里得到传国玉玺的人吗?你背后的主子是谁?算了,本宫对这些事情也不感兴趣!”李宽的话让萧皇后非常的失望,她没有想到这个让她非常有好感的孩子,最后还是为了传国玉玺而来,甚至她都已经想到了对方背后的人,可能就是李二也说不定。

    “可能要让你和你背后的主子失望了,本宫并不知道传国玉玺在那里,传国玉玺乃是国之重器,即便是本宫贵为皇后也不能轻易得见,先夫离世之前也没有对本宫说起过传国玉玺的下落,恐怕传国玉玺早就在乱世之中遗失了。”萧皇后兴味索然的看着李宽,心情烦躁的用手指敲了敲面前的小几,不悦的说。

    萧皇后此时的心情极其的复杂,能够从皇宫那个巨大的牢笼里出来游览一番长安城的景色,回忆回忆过去的美好生活让她的心情难得的好了不少,这才在见到眼前李宽的时候会逗弄一番。可是在得知对方的目的还是想要从她这里得到传国玉玺后,再怎么好的心情都会荡然无存,她没有在这个时候大发脾气已经算是多年的涵养了得了,怎么可能还会给李宽什么好脸色?

    当然,这也还是因为李宽现在的身份让萧皇后有所顾忌,才没有做出失礼的举动,不然过去曾经是一国皇后的萧皇后怎么可能还会继续在这里坐下去?在萧皇后的心里,她都已经确定眼前的小道士根本就是李二的人,人家的背后是现在的皇帝,而她现在只是皇帝的阶下囚而已,为了能够安享晚年萧皇后可不会傻到和李二翻脸,更何况她现在也没有那个资本和李二翻脸。要是换了其他人,哪怕是一介亲王敢这样对她,她都不会像现在这般好脾气。

    不过让萧皇后疑惑的是,李二完全可以直接出面找她问询传国玉玺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的将她送到这里来,还让一个孩子来试探她呢?即使对方很可能是将天上的神仙请下凡间的人,也不代表着就能够从她这里得到传国玉玺的下落啊!更何况既然这个孩子都能够去请神仙下凡了,要找到传国玉玺怎么可能还要透过她呢?直接让神仙出手施展仙家手段不就可以了吗?

    “你现在的确是不知道传国玉玺在那里。”李宽点点头承认了萧皇后的话,但是转眼间又对萧皇后笑了起来:“可是那并不代表着传国玉玺没有在你的身上,实话说,小道过去对前隋皇帝杨广也有过研究。如果不论其他,单纯将他看做一国皇帝的话,他毋庸置疑的是一个难得的好皇帝,至少他的所作所为的确能够让整个国家的人获益,只可惜”

    “只可惜什么?”萧皇后没有理会李宽说的传国玉玺在自己身上的话,而是关注着李宽对杨广的评价,虽然不想承认,但是萧皇后很清楚的知道,她那已经死去多年的丈夫在民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名声。说句不好听,举凡是从前隋战乱中活下来的百姓,无不是对杨广这个人深恶痛绝的。

    杨广三征高丽,致使数十万汉家儿郎埋骨他乡,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每逢清明时节遥望东北方嚎啕大哭,多少人恨不得将杨广拉出来鞭尸?大隋灭亡之后,萧皇后在民间四处飘摇时,见过太多太多咒骂着杨广的百姓,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这些呢。只是即使如此,萧皇后作为杨广的枕边人也是最了解杨广人的,还是希望见到有人能够称赞杨广过往的功绩,好让她能够获得一丝的心里安慰,至少也能够证明杨广并不完全只是一个昏君!

    李宽并没有直接回答萧皇后的问题,而是自顾自的侃侃而谈起来:“杨广一生的功绩中,无论是修建大运河,长安城以及洛阳城,以及准备迁都洛阳,甚至是征讨高句丽的事情,无一不是深谋远虑的治国之举!修建大运河,沟通南北两地方便两地人员货物往来,其功绩可与万里长城一样彪炳千古!开创科举取士,招揽寒门士子避世大儒,可以打压世家门阀对朝堂的掌控,避免世家壮大自身!三征高丽更是杨广高明之处,突厥人毕竟只是一盘散沙,远比不上盘踞在东北方的高句丽国对华夏百姓未来的威胁,若不能击溃高句丽,将来高句丽必然会成为华夏子民的心腹大患!”

    “这些功绩任何一个出现在一个皇帝身上,这个皇帝都可以成为名流千古的明君!但是杨广太心急了!修建大运河本是一件长远的计划,即使耗费百年之功也不为过,但是杨广却为了一己之私强征召数百万徭役,强行在一年的时间里做完了百年的事情!途耗国库且不去说他,他可知道此举让无数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造成民间百姓怨声载道,民心尽丧!?”

    “杨广南巡北行,所耗银钱颇大,且好大喜功,骄奢yin逸,视民间百姓疾苦如无物!三征高丽更是胡乱指挥,导致数十万汉家儿郎埋骨他乡,百姓何其无辜,要受这丧子丧夫丧父之苦?这般作为如何不让百姓心寒?岂不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大隋之所以灭亡,主因便是杨广不得民心!但凡杨广能够多体谅一下百姓,他又何至于落得个死后连口棺材都没有的地步!?”

    “你住口!”萧皇后终于是忍不住大声的喝止了李宽的话,此时的她早已经是泪流满面,李宽的话就像一支支诛心之箭刺入她的心口,让她实在难以忍受,尤其是在李宽说道杨广最后的下场时,她更是悲痛不已痛哭失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