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幻想初唐传 > 第九十三章 商人?打出去!
    “这就是那个叫筒车的东西吗?”李二饶有兴致的看着被人送来的筒车制作图纸,虽然他其实什么都看不懂,但是也要在大臣面前装装样子,这样才显得他这个做皇帝的学识渊博嘛!他随意的看了两眼后赞叹的说:“果然是巧夺天工,听说逍遥子道长给叔宝和知节的庄子都装上了,不知使用起来效果如何?”

    “老程我去看过了,确实是个不错的玩意儿,就竖在河边都不需要去理会就可以自动的将水从河里汲上来,以后老程家的庄子可就不用再担心没水种地咯!”秦琼虽然近日里身体有所好转,但是毕竟是久病缠身了今天依然没有出现在朝堂上,所以程咬金就成了现场的主角,在那里吐沫横飞的夸耀着他家庄子新装的筒车的功效,这货就是喜欢显摆自己得到的好东西。

    房玄龄想了一下,对程咬金问道:“那若是遇到干旱时节,河水水位变低,这筒车还能够使用吗?”

    听到房玄龄的提问,在场的人都来了精神,明年可能会发生旱灾的事情李二并没有瞒着他们,只是这种事情不是从那个神奇的逍遥子口中传出来的,让他们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怀疑。这倒不是他们不想相信李淳风的测算之术,他们只是更愿意相信专业人士的话而已,人家逍遥子可是提出盛世三灾还请来神仙的人,想要让他们相信李淳风也可以,去请个神仙下凡让他们看看再说!

    不过不管相不相信,对于那个能够自动汲水的筒车他们还是很上心的,在坐的这些人谁家里没有个万亩良田?这么便利的东西谁会愿意放过?现在筒车的图纸就在李二的手里,以他们对李二的了解,自然不需要担心将来会没有他们的份。所以现在他们更关心的还是那筒车是不是真的有用,能不能在河水水位降低后依然能够将水汲上来,要真的可以的话,那这筒车他们可就势在必得了。

    “嘿嘿,房老儿倒是和老程想到一块去了,当时看那些工匠装筒车的时候老程也问过一样的问题,你们猜他们怎么说?”程咬金见自己的话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十分恶劣的笑了几声后却没有直接回答房玄龄的问题,而是眨眨眼睛卖起关子来了。

    “老程你这个浑货!卖什么关子?快点说出来,回去某家请你喝酒!”脾气不好的尉迟敬德当场就不乐意了,这说话说一半真心是急死个人的节奏啊!要不是此时是在李二的宫殿里,尉迟敬德早就跑过去对程咬金饱以老拳让他知道知道厉害了,而有这样的想法的人此时还不在少数。

    “有酒喝那就好说了,来来来,老程告诉你们啊,当时老程问了这个问题后,那工匠就说了,这水位低了就将那筒车再往下放放,让竹筒一直呆在水面下面就不用担心筒车会不动了。”程咬金想到自己又混了一顿酒水,忍不住咂咂嘴乐呵呵的笑道:“当真是个好办法啊!老程一开始还真就没想到呢!”

    房玄龄和杜如晦眼睛一亮,顿时就忍不住站了出来对李二行礼齐声道:“恭喜圣上得此奇物!大唐百姓得此奇物,只要河水不干,将不会再受旱灾之苦!此是大唐之福,百姓之福!”

    其他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拍马屁的机会,紧跟着房玄龄的脚步一起对李二开始歌功颂德,反正只需要说说奉承话逗李二开心而已何乐而不为呢?李二对此也是非常的开心,看着手里的筒车图纸笑的见眉不见眼的,前段时间他还在为李淳风预测出来的明年旱灾的事情头疼,现在有了筒车的出现就可以暂时放宽心了。虽然筒车只能在河流边使用,某些地区还是会因为旱灾而出现灾民,但是至少在黄河周边地区的人们是不需要担心了,这样也能够减轻朝廷的压力啊。

    其实早在得知旱灾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后,李二也有在打筒车的主意,只是碍于面子他才没有直接对李宽开口索求,毕竟在找李淳风预测明年旱灾的事情上,李二在心里觉得自己有些对不住李宽。而他之所以给李宽发那道圣旨除了顶不住朝堂上的压力以外,也是打着让李宽主动将筒车上交的心思,在李二看来,但凡是有点脑子的人大概都能从圣旨上猜到他的意图,李宽怎么看也不像是个没脑子的人。

    事实证明李二算的还是很准的,李宽在接到圣旨之后就非常识趣的将筒车的图纸送了过来,只是李二不知道的是,这将筒车进献给他的事情是李宽早就决定好的事情。李宽比李二以及李二那群智囊们更加的清楚,筒车的出现对于大唐的作用到底有多巨大,为了能够在即将到来的旱灾上获取更大的利益,李宽自然不会将这种好东西藏着掖着。

    “这份图纸工部临摹百份,发往大唐各州县让各地官员监督百姓进行安装!”李二被捧的高兴了,大手一挥就把事情安排了下去,工部尚书这个时候自然是欣然应许,不过他拿回去可不止是要临摹百份那么简单,没看到那群大臣们都在用狼一样的眼神看着他吗?至少也要先满足了那些大臣和世家大族们,才可能派发到下面去啊!至于普通老百姓?那可就要等等再说了。

    对于这样的事情李二也不是不知道,不过这只是些许小事而已,还不至于让他太过上心,自己那些老部下和其他大臣们还是懂的分寸的。而且有这些人率先修建筒车也能够让百姓们更加直观的看到筒车的功用,不会因此而引起什么不必要的麻烦来,自上而下的对百姓进行影响这种事情李二或许没有概念,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进行联想。

    而在大唐高层们如火如荼的争着一份筒车图纸的时候,李宽家里来了一个很特殊的客人,说特殊是因为他给李宽送来了好几车的财货作为求见李宽的礼物,并且在得知李宽已经闭关以后也没有直接离开,而是在庄子里住了下来说是要等到李宽出关亲自求见后再离开。

    这个人的作为很轻易的就引起了李宽的注意,毕竟会那么执着于见他的人他在大唐还是第一次遇到,之前那些送来拜帖的人在得知李宽闭关后都很识趣的留下订单就走了,只有这个人一直坚持着要见他,这不得不让李宽心生好奇。

    “他送东西过来的时候有说自己是谁吗?”李宽听着小月的汇报,心里开始对这个人有了那么点兴趣。

    “那个人听说公子在闭关后将东西留下就走了,倒是没有提及他的身份,只说还会再来拜访公子。”小月想了想确定没有从家奴那里听到过什么,摇摇头对李宽说。

    李宽摸摸下巴微微眯起了眼睛,在这个时候出现这样一个人很难说会发生什么事情,既然想要求见自己却又不表明身份,难道是哪个隐世家族派来接触自己的人?李宽有些拿不准对方的心思,不过既然那个人住进了庄户的家里,想要知道些情报还是很容易的,经过李宽的努力他早就已经将李家庄子的声望刷到了崇拜,想知道点事情还是很简单的。

    “找个信得过的人去看看情况。”李宽放下了心里的想法,对小月眨眨眼睛示意她找外院的那些家奴中还呆在家里的暗探去探探情况,那些探子在他家里一直都无所事事的,不拉他们去做些事情岂不是要让他帮着李二白养着?

    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小月自然心领神会的点头应了下来,相信有那些专业的暗探出手怎么的也能够得到些许的情报。虽然那些暗探在李宽眼里实在是不合格,但是在大唐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探子了,不然也不会被李二安排到李宽的身边来,之前被李宽早早的发现暗探的踪影,可是让李二对自己组建的百骑司很是严厉的责备了一番呢。

    而且经过画儿那两个侍女的事情,李宽知道李二已经开始怀疑小月了,趁着小月在家里的暗探面前还有那么点权力,还是多利用利用的好,总不能真的就白养着这些混蛋吧?至于那些暗探们心里怎么想的,谁会去考虑这个?吃我的住我的花我的还不付出点东西,真当李宽是开善堂的咩?

    只是调查一个人而已,有那些经验丰富的暗探出马自然是手到擒来,很快的那个奇怪的人的资料就被送到了李宽的面前,当然了送到李宽面前的资料肯定不会有多详细就是了,不过对李宽来说已经是足够了。

    “哦?居然是个商人?”听到小月说对方只是个商人时李宽愣了一下,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自己有什么地方会引起一个商人的关注,而且对方还亲自登门拜访。要说为了筒车一事根本就不可能,筒车的构造虽然看起来比较复杂,但是实际上却是很简单的一件物件,真想要自己做的话买一架回去拆开大概也就弄明白了,国人的山寨水平李宽还是很清楚的,即使是在大唐这个时代想来也不会有多大的差别。

    “哼!区区一个奸商也好意思上门拜访公子?公子不要去理会这个人了,平白的污了自己的名声,小月已经叫人将他送来的财货给他送回去了,再敢来纠缠的话直接打出去!”让李宽目瞪口呆的是,平素嘻嘻哈哈像个开心果一样的小月此时却一脸愤愤不平的样子,而且说出来的话很是有种霸气泄露的感觉,实在是很损她在李宽心目中的形象!

    我草!这个暴力萝莉是谁?我家那个温柔可人心地善良的小月哪去了?李宽此时就感觉到自己眼前有一万头神兽草泥马奔腾而过,让他情不自禁的就想大声的喊几句草泥马!天知道小月这是怎么了,居然会因为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人发这么大的脾气,甚至一反常态的越过了李宽直接就对下人们下了命令,而且看旁边的如云居然还一副很是赞同的样子,李宽更是接受不能啊!

    是这个时代变化太快我跟不上节奏了吗?李宽真的很想问问小月,她是不是在那个商人那里吃过什么亏,以至于如此仇视那个家伙,还有如云不要给公子我在那里点头了!

    也许是李宽看她的眼色实在有些怪异,小月很快就恢复了过来,有些不好意思的对李宽说道:“公子这样看着小月,是不是小月做的不对?”

    “不!你做的很好!”虽然很奇怪小月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一个商人,但是这个时候李宽是不会责备小月的,不就是个商人嘛?不要说只是被小月赶出庄子,就算真的是被小月打出去的那也是那个商人的错!哪怕他本身没有做错任何事情,让小月那么生气就是那个商人最大的错误!

    “不就是个商人嘛,赶走就赶走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坐在李宽面前喝着花茶的萧皇后优雅的放下茶杯,有些好笑的看着李宽说道:“你这个孩子平素不怎么外出,可能不知道这些个事情,商人低买高卖赚的是百姓的血汗钱,一向都不怎么受人待见,一般人家都不怎么会和商人有所来往,这丫头这次做的很对。”

    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这是李宽所知的即使是在他原来那个时空里也很出名的,关中地区比较有名的一句谚语。商人也被涵盖在这里面,说是无商不奸商人都是黑心的货色,即使杀了也不会杀错的意思。只是李宽没有想到,在历史上对商人非常优待的大唐初期的时候对如此的看不起商人,难怪那个商人送了东西过来却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呢,恐怕是害怕被自己知道他的职业会拒绝见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