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幻想初唐传 > 第一百八十四章 番薯风暴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幻想初唐传》更多支持!

    “皇帝给了我半年的期限,半年之后不管我愿不愿意都要回到长安城里去继承楚王的爵位。”李宽没有丝毫隐瞒的将自己和李二之间的约定告诉了萧皇后她们,这也是为了事先让她们有所准备,尤其是萧皇后,她会一直待在李宽的家里本就是不想再参和进长安城里那些破事里面去,现在也是该让她考虑自己将来要何去何从的时候了。

    萧皇后心里自然也清楚这个事情,李宽恢复自己的身份以后以她的身份是不可能继续留在李宽的身边,哪怕是想一直住在李家庄子也不行,堂堂大隋皇后住在李二的儿子家里算个什么事情?加上萧皇后现在的名声本就不是很好,到时候势必会闹得谣言漫天飞,萧皇后自己可以不在乎什么谣言但是她却不得不为李宽考虑,虽然现在萧皇后对李宽向自己隐瞒了真实身份的事情很是生气,但是她依然还是很喜欢李宽这个学识不俗又能够给她带来很多快乐的小辈。

    其实这个事情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只要李宽和萧皇后认个亲,拜萧皇后为奶奶那其他人也就无话可说了,可惜这两个人的身份注定了这个想法只能是想法而已。萧皇后身后代表着的是前隋的旧势力,而李宽则是李二的儿子又是大唐的楚王,哪怕仅仅只是为了不让李二对李宽起疑心这种亲也是万万认不得的,甚至于现在萧皇后都在担心自己在李宽家里住了那么久,会不会已经让李二开始猜忌起李宽来了。

    和萧皇后的担心不同,如云和小月的想法却是要简单的多了,李宽的身份小月从一开始就已经知道了,而如云跟在李宽的身边那么长时间还亲耳听到房玄龄杜如晦称呼李宽为大王,自然也是早就猜了出来。她们此时对李宽要继承楚王爵位的事情一面为李宽感到由衷的开心,一方面心中又黯然了下来,李宽恢复身份后势必不可能再像现在这样只会对她们两个人好,因为李宽将来一定会有一个正妃两侧妃,而以小月和如云的出身这三个位置怎么都不可能有她们的份的。

    甚至于她们两个将来还能不能继续呆在李宽的身边都很难说,毕竟说到底她们也只是李宽的侍女奴婢,哪怕将来她们再怎么受李宽的宠爱要是李宽的正妃容不下她们,她们的未来依然会非常的凄惨。好一点的还只是被赶到一边不让她们经常去见李宽,坏一点的随便找个借口杀了她们也是正常,这种事情在大唐根本就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正妻杀死几个身份低贱的妾侍甚至都不需要经过主人的同意,官府也不会为此而找上门来,谁让妾侍的地位连牛马这些家畜都不如呢?

    她们唯一的指望就是为李宽生下一男半女,母凭子贵才有可能在家里获得活命的资本,只要有了孩子就算是李宽的正妃也要考虑一下杀了她们会不会引起李宽的怒火。不过这些都是小月和如云在杞人忧天而已,李宽可不是那种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的人,他辛辛苦苦将如云培养成自己的专属女仆将小月培养成大唐时代的女神,怎么可能会眼睁睁的看着她们受苦甚至是死去?

    “没看出来你原来还是个王爷?”相比起心思复杂的萧皇后她们,程文文这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倒是不怎么在意李宽身份上的转变,不就是个王爷嘛,长安城里的王爷多了去了也没见她阿耶程咬金高看过谁一眼。

    你没看出来的事情多了!李宽在心里暗暗吐槽了一句,这个没有什么心眼又有些天然的丫头都在他家住了好长一段时间了,难道就没有发现他家里其实有很多相对于大唐人来说很难理解的事物吗?不过程文文这样也好,至少她不需要为这些事情而烦恼,可以继续每天一到饭点的时候就咋咋呼呼的让李宽去为她做饭,话说让一个王爷给自己做饭程文文也算是千古第一人了。

    李二和一众大臣们心满意足的走了,这一次在李家庄子得到了亩产万斤的番薯,同时也知道了仙家子弟逍遥子就是楚王李宽的事情,虽然因为番薯的副作用让他们经历了一段苦不堪言的时间,但是总的来说他们这一次的收获还是让他们感到不虚此行的。无论是山东豪门世家,还是关陇贵族陇西新贵,番薯的出现都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益,而最大的得益者自然是李二这个大唐的皇帝,能够让百姓人人有饭吃且能够吃的饱这就是一份天大的功绩!

    治下百姓再也不需要担心吃不饱饭,仅仅是这一个功绩就足够让全天下的人忘记李二之前所做的一切错事,即便史书依然记载着他弑兄杀弟的事情,别人也只会认为他李二杀的对杀的好!当然,以李二这个事事最求完美的人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他在得到传国玉玺的时候就已经暗暗的决定好了,他要做一个超越统一六国的秦始皇驱逐匈奴的汉武帝的皇帝,为此他需要更多的功绩来让后人永远的记住自己。

    李宽和李二的半年之约李二并没有隐瞒大臣们的打算,只不过李二告诉大臣们的话却是他委任李宽在这里继续研究新的种地方法,和李宽自己想要留下来的说法有很大的不同,身为大唐的皇帝他总不能说自己对自己的孩子妥协了吧?至于大臣们会不会相信那根本就不在李二的考虑之中,反正也只有半年的时间而已,即便半年后李宽没有拿出任何的成果来,单凭李家庄子里那一千亩的番薯就没有谁敢多说什么。

    李二原本只是打算留下三百禁军保护或者说是监视李宽,但是在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遭到了文武大臣双方面的反对,亩产万斤的粮食对现在的大唐实在是太重要了,谁都不希望在没有完全的将所有的番薯收获入库之前出任何的事情,这可是攸关大唐国之根基的大事!经过大臣们的商讨,最终李二让最值得他信任的秦琼带领右武卫整整一卫的兵力驻扎在了李家庄子附近,这一卫的士兵将会在这里一直待到番薯收获完全才可以撤离,而原本只有三百禁军的楚王护卫队也变成了五百人。

    幸好李家庄子的庄户在搬进筒子楼的新家后并没有拆掉以前的旧房子,不然那五百禁军可能就要和右武卫的士兵们一样每天住在行军帐篷里了,而有了右武卫和五百禁军的驻守也为李宽解决掉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亩产万斤的粮食出现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办法隐瞒,而且李二也根本就不打算隐瞒这个消息,今年长安周边连续发生了旱灾和蝗灾,虽然因为李宽想出来的办法百姓们并没有遭受多大的损失,但是人心浮动的情况依然还是存在的。李二就是想要利用番薯的惊人亩产来安抚好治下百姓,他相信以自己现如今在民间的声望,即便百姓们还没有亲眼见识过番薯的亩产也不会对这个事情太过怀疑,最多也就是将信将疑的四处瞎打听而已。

    在李二暗中的推波助澜下,亩产万斤的粮食出现在李家庄子的消息以超出了常人想象的速度传播了开来,在李二和某些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甚至在长安城里刮起了一阵巨大的番薯风暴。长安城里居住着的人无论是普通的百姓还是商人,上至大唐各位之挂着虚衔的王公贵族,下至三岁刚刚断奶的娃子,几乎没有人不在讨论着忽然出现的名为番薯的新鲜事物,仅仅是一个亩产万斤的真实噱头就足以让街头巷尾聚拢起一群群的人互相争论。

    不管是相信还是不相信的人,在得知番薯现在就种植在李家庄子以后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庄子,在关注之下李家庄子那些原本并不为人所知的事情全都暴露了出来。许多人惊讶的发现,春耕时出现的方便好用的新犁曲辕犁、在旱灾时让百姓不需要担心无水种地的筒车、秋收时可以让大家更快收获的打谷机筛谷机也同样出自这个庄子!如果说只出了一件神奇的物件或者事情,那还不至于让人们太过于吃惊,但是所有的事情都出自同一个地方就不得不让人多想了。

    李宽所展现出来的神奇之处一直都只有大唐的高层知道,在李二等人有心的隐瞒下,普通百姓不知道李家庄子的主家还是一个仙家子弟的事情也很正常,唯一知道这些事情的李家庄子和周围的几个庄子也早就有人下了封口令。现在番薯这种高产作物出现后,即便李二再想要隐瞒也已经是不可能的了,那么多文武大臣和禁军亲眼见证了番薯的亩产,人多口杂的哪怕下了封口令估计也堵不住那么多人的嘴,而这也造成了李家庄子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成了当下长安城里最受关注的地方。

    可惜的是,如今的李家庄子已经被右武卫保护起来,等闲人不要说来看看亩产万斤的番薯了,就算是想要靠近李家庄子周围五十里都要被赶回去,但凡是有想要硬闯或者是偷偷摸进来的,一旦被抓住那几乎就没有活着离开的可能!尤其是那些外族的人,比如说突厥人啊突厥人突厥人啊什么的,只要是看到这些外族人靠近直接就是一箭射过去,李二可是下了死命令的,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

    番薯这个东西对当前时代的人来说是在是太过重要,任何国家势力得到了它国力都会得到飞速的增长继而强盛起来,这对一心想要开疆拓土让大唐更加强盛起来的李二来说是无法容忍的,别的国家都强大起来了那他以后还怎么去征服他们?要不是番薯这种东西是高产的粮食,就算李二想要将它完全的掌握在手里也不可能,他总不能不准百姓种植吧?要是那样的话他还要个屁的高产粮食!虽然明知道无论怎么预防也阻止不了番薯外流,但是至少番薯在大唐普及之前李二是不会轻易让外族人得到哪怕一颗的!

    现在在李家庄子那一千亩的番薯地里,虽然收获番薯的人依然还是李家庄子的人,但是周围全都是全副武装的悍勇之士,所有收获上来的番薯在称重打包之后也会统一送到右武卫的军营里严加看管,然后再由禁军负责运送到安全的地方进行储存留待明年的种植,至于明年这些番薯应该如何分配那就是李二需要头疼的事情了。

    “真是烦人!”李宽视察完庄子后回到家里有些不爽的对如云抱怨道:“那些禁军难道还担心本公子会跑了不成?在庄子里至于要那么紧张的跟在我身边吗?”

    “”如云对李宽的抱怨只能笑笑不说话,虽然她也觉得那些禁军确实有些太烦人了,原本每天跟着李宽一起外出巡视庄子就是她和李宽唯一能够单独相处的时间,可现在一离开家身后就跟着几十号的禁军什么情调都没有了!可这些事情又不是她区区一个侍女能够管的了的,就算心里再怎么不高兴也不会像李宽现在这样抱怨出来。

    “算了,这段时间还是尽量少出门吧,我也实在是怕了那个司农寺卿了,天天跟我汇报番薯的亩产也不嫌烦!”这也是李宽最无法忍受的事情,李二安排过来负责收获番薯的司农寺卿张善林对番薯的亩产实在是太过在意了,每次一见到李宽就会跑到他的身边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喜色对李宽进行汇报,实在是太过烦人!

    现在番薯已经成了所有人的宝贝,就连李宽原本送给庄户们尝鲜顺便留种的番薯,也被庄户们当成了宝贝牢牢的看护起来,哪怕是有小娃子想要拿一个试试味道也会被家人抽上一巴掌扔到一边去。而那些负责保护番薯地监督庄户们收获的右武卫士卒们,每天看着不断增加的番薯数量也是眼冒绿光,都不需要秦琼多说什么他们没有半点懈怠的心思,本就是农户出身的士卒们比谁都要清楚番薯的重要性,他们也在幻想着自己的家人将来再也不用饿肚子的场景,这个时候任何敢对番薯伸手的人都会被这些将番薯视作希望的士卒们砍成肉酱的!

    程文文已经跟着程咬金一起回家去了,毕竟现在李宽的身份已经被百官们所知,加上番薯又是出自李宽之手势必会给他带来许多的麻烦,程咬金可不会傻到让自家的女儿搅合进去。程咬金是看好李宽没有错,可那都是建立在李宽和李二之间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的情况下,李二一天没有将李宽的真实身份昭告天下他就一天不敢掉以轻心,毕竟皇帝的心思可不是程咬金能够猜测的出来的,他也不会在自己正当壮年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拿整个家族去赌。

    也是因为同样的理由,那些在官场上混迹多年的官员们也没有为了番薯的事情来李宽家登门拜访,李宽的身份如今实在是太过于特殊,他不只是大唐的楚王同时也是皇帝李二的亲儿子,随便和李宽接触的话很可能会被李二猜忌。在如今李二的皇权无人能够撼动的时候,只要不是脑子进水的人都不会选择站到李二对立面去,就连那些自视甚高的世家大族们也不会站出来挑战李二的忍耐底线,这种作死的事情能不做还是不要做的好,这倒是让李宽躲过了许多的麻烦。

    而在朝堂上,大臣们现在讨论的朝政重点已经全部都在如何分配番薯的种植,以及如何想全大唐推广上,这是当今重中之重的事情没有人敢有丝毫的马虎。虽然现在已知的番薯总量在千万斤以上,有如此巨大的数量在分配时应该不会有多烦的,但是为了各自家族势力的利益谁都想要成为第一批进行番薯种植的人选,毕竟掌握了亩产万斤的粮食后无论是本身的利益还是增加民间的声望都有极大的好处,由不得这些人不争上一争。

    每次朝臣们为了这个事情在争论不休的时候,李二都会镇静自若的坐在上首冷眼旁观,番薯是李宽种出来的也已经明确的表示送给了他的,也就是说如今真正掌握着所有的番薯的人就是李二他自己。有着如此巨大的优势掌握在手里,李二对朝臣们的争论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哪怕这些人说出花来只要他不愿意给谁也没有办法!

    关于番薯的分配其实李二心里早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这种好东西自然是要优先自己人来种,而为了不让世家大族们反对的太过激烈他也不得不给他们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要拿来招揽人心同时也是为了平衡各方势力的。虽然李二只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但是有李渊这个做了九年皇帝的老爹倾心教导,加上李二自己也不是蠢人早就明白了,想要让李家皇朝的江山稳固,让朝堂上的各方势力保持相对的平衡是必不可少的道理。

    逍遥子李宽就是失踪已久的楚王的事情李二暂时还不打算昭告天下,如今长安城正因为番薯的事情而疯狂,要是这个时候恢复李宽的身份势必会将李宽推上风尖浪头,而这并不是李二想要看到的。李宽现在在百官之间的声望已经很高了,李二并不希望继续让李宽获得更多的声望,毕竟他还要考虑太子李承乾的想法,要是因为李宽声望太高导致李承乾开始产生危机感继而敌视李宽,那么很可能他过去所做的错事会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再次重现,这是李二最为担心的事情。

    如果李二只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家主,李宽如此有能力也许他还不需要考虑这么多,为了家族的发展考虑让更优秀的子弟继承家主的位置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长子无能更换其他的继承人在大唐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李二是皇帝,太子的变更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哪怕李宽的能力远远的超过李承乾,在李承乾没有任何过错之前他是不能随便更换太子人选的,不然势必会造成朝野动荡不安甚至会给外族乘虚而入的机会。

    所以在最后,李二还是决定先等番薯的风波缓下来之后,再考虑恢复李宽身份的事情。而李二不知道的是,在他没有将李宽的身份昭告天下时,他最信任的朋友兄弟长孙无忌很是松了一口气,至少当前长孙无忌是不需要担心李宽的出现会冲击到他的外甥李承乾的太子的位置了。(小说《幻想初唐传》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