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幻想初唐传 > 第一百九十三章 笑的像菊花的李二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幻想初唐传》更多支持!

    李宽心里很清楚,自己的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那些世家大族可不会管他到底有没有参与其中,只要他们心里对他有所怀疑那么就会出手对付他!事关家族传承无论是哪个家族都没有留手的可能,等到世家大族的人看到了活字印刷术和新的造纸术会对他们家族造成极大的损失后,别说是区区一个李宽了,就算是代表着大唐这个国家的李二他们也敢放手一战!连家族的传承都保不住了,疯狂的世家大族会爆发出多强大的力量,对历史颇有了解的李宽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要清楚。

    隋末战乱的起因大多数人都以为是隋炀帝残暴不仁三征高丽而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才造成的,但是事实上据李宽考究数量庞大的隋唐史记后从里面找到了些许的蛛丝马迹显示,实际上在隋末战乱时期出现的十八路反王背后全都有世家大族的身影!就连李渊起兵时也得到了五姓七家的资助,史书记载李渊起兵时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可是做出过开仓放粮的举动,但是当时整个中原大地都发生了旱灾蝗灾,而且隋炀帝为了三征高丽强征暴敛官仓里根本就没有多少粮食!

    如果说在隋末的时候除了掌控了整个大隋的隋炀帝,或者说杀掉了隋炀帝的宇文化及以外还有谁能够一次性拿出大量的粮食,除了手里握着大量土地同时也被隋炀帝顾忌着的世家大族以外就没有别人了,也就是说李渊起兵时获得的粮食军饷有很大的可能是世家大族在背后提供的。不仅仅是李渊,其他反王或多或少的都和世家大族有些不清不楚的牵扯,王世充的背后是太原王氏,窦建德的背后站着河北世家,就连李密身边也有陇西李氏家族子弟的身影!

    这些世家大族在乱世之中做出这种资助反王,甚至是直接出手帮助反王反隋的事情,其实也是被隋炀帝给逼的,隋炀帝在后期越发的看世家大族不顺眼,在朝堂上隋炀帝也从来都不会去理会世家大族所提出的谏言。如果只是这些的话世家大族们也就忍了,大不了等到隋炀帝死后再让继任者重用他们就是了,可是隋炀帝千不该万不该起了要将世家大族一棍子打死的念头,三征高丽隋炀帝不知让多少世家大族里有前途的子弟永远的留在了那片黑土地上,这种可能会导致世家大族连传承家族都没有办法的做法让他们如何能忍?

    李宽在后世的时候甚至是听闻过这样的一个说法,隋朝会灭亡根本就是世家大族搞出来的,因为隋炀帝好大喜功残暴不仁同时又是一个疯狂到没有办法说理的人,而且隋炀帝为了继续征讨高句丽不断的向世家大族施压,逼迫他们为他的大军提供物资粮饷。一次两次以世家大族的底蕴也还能够承受,但隋炀帝三次征讨高句丽三次无功而返,最后一次甚至是只剩下两千人狼狈逃了回来,而隋炀帝居然还想着要进行第四次东征!?就算世家大族依然还能够支撑的起一次东征的花费,可谁家里的钱财是捡来的啊?

    更何况世家大族在征讨高句丽时失去的可不只是钱财而已,跟随隋炀帝一起东征高句丽的世家子弟一个都没有能够回来,这才是世家大族真正想要让隋朝灭亡的原因!一个家族能够传承下去依靠的是什么?是值得托付的继承者!钱财什么的都可以慢慢的积累,可要是失去了优秀的可以将家族传承下去的人才,那么这个家族离灭亡也就不远了。而这才是世家大族会联合起来帮助反王们推翻隋炀帝的统治,准备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秩序的原因。

    现在虽然刚刚经历完了隋末的战乱,即使是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也同样需要休养生息,但是一旦他们发现李二手里握有能够让世家最大的优势彻底消失的东西,那么为了保证自己的家族传承,说不得隋末十八路反王反隋的事情就会在大唐再一次上演!不过这些也只是李宽以最大限度的恶意去揣摩人心想到可能而已,实际上以当前大唐的情况来说是没有这种可能的,因为李二这位帝皇现在想要做一代明君,世家们也不希望华夏大地再乱上一次。除非说李二会对世家们来一次狠的将他们打疼了,不然哪怕李二明着将世家在朝堂中的官员慢慢清理出去,只要不伤到根本世家们也绝对会忍下去!

    李承乾回到皇宫后立刻就带着李宽送的东西去找了长孙皇后,自幼就颇具孝心的他每次得到了什么好东西总会想要和自己的母亲分享,原本他也会找自己的弟弟妹妹们一起分享的,可惜除了亲妹妹李丽质以外那些以前很喜欢他的弟弟妹妹们都和他疏远了。

    “承乾可算是回来了,让娘亲看看在外面有没有磕碰到哪里?”长孙皇后见到李承乾后很是高兴,苍白的脸上也出现了一丝笑意,如果不是她的身体一直深受病痛的折磨,现在一定会将李承乾拉过来好好的看看的。

    “让娘亲您担心了,孩儿从二弟那里给父亲和娘亲带了礼物回来,希望娘亲您能够喜欢。”李承乾快步走到矮榻前,满脸担心的看着长孙皇后,看到自己的母亲深受病痛的困扰他心里也不好受,所以他立刻就想要将自己从李宽那里得到的所有东西拿来给长孙皇后看看,好让长孙皇后能够高兴一些不用那么痛苦。

    “承乾你有心了”长孙皇后的眼神扫了一眼不远处的屏风对李承乾含笑道:“既然是宽儿送的东西想来一定不是凡物,那娘亲就看看吧。”

    得到了长孙皇后的首肯,兴奋的李承乾立刻就叫外面的人将李宽送的东西送进立政殿来,当然,因为李宽送的东西不少而且多有重复的东西,所以李承乾只是挑了些小巧精致以及他自己也弄不懂的东西而已。知道长孙皇后现在身体不好李承乾也不敢多废话,凡是宦官送进来一件东西他就立刻积极的将那个东西的用途简单的告诉长孙皇后,而那些连他都不知道有什么用的东西他也很明白的说自己不知道,在自己的母亲面前承认自己不懂并没有什么好丢人的,做母亲的又不会因此而笑话自己的孩子。

    “这个箱子里的东西孩儿也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看起来像是一些普通木头刻的印章,娘亲你看这一大块还排成了一篇论语,也不知道二弟他送这个东西给孩儿做什么?论语孩儿可是早就背的滚瓜烂熟了!”当那一箱子被排成一本论语的木活字送进来时,李承乾拿起一块排好版的模块有些疑惑的对长孙皇后说道。

    李承乾虽然自小就被人称赞聪颖好学,但是有些东西需要的可不只有头脑聪明就能够看的出来,更重要的还是人生的阅历以及那突如其来的灵光一闪!很可惜,李承乾现在还只是个刚刚开始发育的小娃子,每天都还需要被一大波的大儒进行洗脑教育,他所有的知识都只是从书本和身边的人身上学到的。要让他在第一次接触到木活字就能够看出其中的好处来实在是太难为他了一点,如果换了是成长起来开始和李泰争夺皇位时的李承乾,想必在看到这些木活字的时候就一定能够从中看出它的作用来的。

    “娘亲相信承乾,承乾你刚刚回来也累了,还是先回东宫洗漱早点休息吧,娘亲也累了要休息了。”长孙皇后看到从屏风后面走出来一个侍女,知道这是自己的爱郎李二在示意已经可以了,便温和的拉着李承乾的手说着让他回去的话。

    “那娘亲要好好的休息,明天承乾再来向娘亲请安。”虽然李承乾的心里还有很多的话想要和长孙皇后说,但是他也知道这个时候长孙皇后的身体不好,所以只能略显失望的点点头恭敬的对长孙皇后行了礼后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观音婢辛苦了。”李二从屏风的后面走了出来,快步来到长孙皇后的身边拉着她的手轻轻拍着怜惜的说:“观音婢你的身体不好,这些事情本不应该让你来做的。”

    “二郎说的哪里话?承乾是妾身的孩儿,当初的事情妾身也深感对宽儿多有愧疚,妾身就是想要亲眼看看他们兄弟会不会因为妾身的缘故而心生嫌隙,不然妾身是无法安下心来的。”长孙皇后微微的叹了口气,当初让李宽代替李承乾被前太子的党羽掳走一事一直都是她心里最大的一根刺,她在得知李宽就逍遥子的时候非常的庆幸李宽没有出事。但是想到李宽并没有回皇宫而是用一个逍遥子的身份出现,长孙皇后又担心李宽会因为当初的事情仇视她和李承乾,以至于都担心的旧疾复发卧床不起。

    如今看到李承乾仅仅只是去看了看李宽,李宽却愿意给李承乾准备许多的新奇之物作为礼物带回来,感性的长孙皇后以为这是他们兄弟重归于好的证明,所以在这个时候她总算是能够安心下来了。不过李二很显然是个理性的人,他并不认为李宽送那么多的东西给李承乾就表示他愿意和李承乾重归于好,和李宽一样喜欢用最大的恶意来揣测人心的李二以为这或许是李宽的一种掩饰,李宽这是在刷李承乾的好感度来让李承乾降低对他的防范以便将来图谋大事。

    这种事情李二当年也不是没有做过,在还没有和李建成撕破脸皮之前他们兄弟在其他人面前还不是表现的兄友弟恭?可是等到他们撕破脸皮后他们兄弟之间就是你死我活的情形了。身在皇家,这种一直都保持友好关系最后却为了皇帝闹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事情,就算没有亲身经历过李二看过的史书里面难道还少吗?不过这些想法李二是不会对长孙皇后说的,深爱着长孙皇后的李二可不想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去为这些事情担心,这对本就身体不好的长孙皇后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二郎莫非心里还在怀疑宽儿有什么不该有的野心?”和李二一起度过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李二此时心里在想些什么长孙皇后随便一猜就猜了出来。长孙皇后是什么人?能够在历史上将李二的水晶宫掌管的井井有条,就连身份高贵的隋朝公主杨妃都被她压制着,甚至她死后都没有人能够接替她皇后的位置,这除了有李二是真心爱着她和她有个权倾朝野的哥哥长孙无忌以外,她本人也是有着聪慧贤淑的美名连李二有的时候都会找她问询关于政事的事情。

    “朕确实有此担心,宽儿因为之前的事情一直都被朝野上下称颂着,而且宽儿对朕的态度也让朕不得不担心。”李二也没有对长孙皇后隐瞒自己心里的想法,直言不讳的将他心中的担心说了出来。

    “二郎不妨去看看那个箱子里的东西?”长孙皇后也不开口劝慰李二,而是伸出手指指了指李承乾最后拿出来的箱子对李二说道。

    李二扫了眼那个摆放着许多木活字的箱子,脸上露出了一丝感兴趣的神色来,实际上刚刚他听到李承乾介绍那些东西的时候就对那些像是由许多的印章排列起来,最终组成了一页论语的东西有了一种仿佛抓住什么的感觉。他也没有让周围的侍女动手,而是亲自上前拿起了箱子里最上面的两块模板又走回了长孙皇后的身边,并将模板放到长孙皇后的面前想要和她一起看看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长孙皇后也不对李二解释什么,而是强撑着在李二的搀扶下偎依在李二的身上,随手就从模板中拿出了几个木活字然后大乱顺序又装了进去,李二看着长孙皇后的动作眼睛越发的亮了起来。等到长孙皇后将木活字放好后李二已经明白了这些东西有什么用途了,如果不是长孙皇后还偎依在他的身上,心里涌起阵阵狂喜的李二说不得就要拍案而起大笑出声了,即使是这样他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像是一朵盛开的菊花!

    这由不得李二不开心,从长孙皇后的操作中李二已经明白了,他眼前的这些单独雕刻着一个个字的模板就和印刷书籍的雕版一样,只是相比起每印一页书籍就需要专门雕刻出一块雕版的雕版印刷术来说,李宽送过来的这种可以拆卸的模板却完全可以做到只需要多做一些单独的字就可以重复使用,也可以拆开重新排成新的页面再进行印刷!这等于说是在印刷书籍时完全可以省去最耗费时间的雕刻雕版的时间,只要纸张足够就能够飞快的印刷出无数的书籍!

    李二对雕版印刷的工艺还是有所了解的,他非常清楚雕版印刷之所以不能快速的印刷出书就在于雕版的雕刻上面,首先想要雕刻一整版的书籍需要制作数十块的雕版,而一块雕版需要一名手艺精湛的匠师花费十数天甚至是数十天的时间,这还是在保证雕刻时不会出错的情况下所花费的时间,要是在雕刻的时候出了问题那么整版雕版就算是废了!为何在此时的大唐并没有多少书籍流传于世以至于许多的宝贵书籍不是变成了孤本就是彻底的遗失?就是因为想要大量印刷实在是太费时间了!

    大唐的读书人手里的书籍从何而来?除了在市面上流传的数量稀少而且价格昂贵的书籍,在大唐大多数的读书人想要拥有一本书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借来别人手上的书籍自己进行撰写抄录,就连李二自己手里都保存着一些他过去手抄来的书籍就更不要说大唐其他的读书人了。而这也是世家大族能够在大唐超然于世的真正资本,因为他们手上握有大量的珍贵书籍大多都是想找都找不到的孤本,吸引了大唐大多数渴望读到更多前人知识增长自己的见识的读书人。

    维持一个朝堂的正常运转最需要的是什么人?自然是士农工商四民中千年来一直被认为排在第一位的士族,也就是读书人!如果那些读书人都被世家大族所掌握,那么在朝堂上真正的掌控者就不会是皇帝而是世家们!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是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到最后的女皇帝武则天都一直的致力于想要消灭世家的根本原因,任何一个当权者都绝对不会想被其他人牵着鼻子走路,而世家大族现在却又偏偏有这个能力。

    现在有了李宽送来的这个比起雕版印刷术来说要快无数倍的活字印刷术,李二手上就掌握了足以将世家大族的优势削弱到底的手段,甚至李二完全可以凭借活字印刷术得到全天下寒门士子的爱戴,并且让更多的寒门士子进入朝堂加入到对抗世家的行列中去。虽然李二也知道仅凭这些还做不到完全将世家的势力赶出朝堂的地步,但是对于皇帝来说这种分庭抗礼的局面才是他最希望看到的,平衡一道李二当皇帝的时间那么久可是越发的有心得了。

    联想到最近得知的李宽手上握有全新的造纸术,李二看着手里的模板的眼神越发的炙热起来,他已经可以预见,当新的造纸术和新的印刷术一起出现后会对大唐带来何等巨大的变化,虽然这种变化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够看出效果来,但是李二现在根本不需要心急,他还很年轻还可以做数十年的皇帝,这点时间他还是等的起的!

    “二郎可懂了宽儿的心思?”长孙皇后见李二一直看着手里的模板,脸上还露出了她只在和李二成亲时才看见过的笑容,就知道李二此时一定是对手里的东西极其的欢喜的,就连李二成功的夺得了皇位最终登基的时候,长孙皇后都没有再见过李二露出这样开心的像个孩子一样的笑容。

    沉浸在自己的欢喜中的李二回过神了,想到自己手里的东西都是李宽送给李承乾的,心里对李宽的看法也开始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改观,他几乎都已经在心里认为李宽完全对皇位没有任何的兴趣了!毕竟像他手上拿着的这种堪称神器的活字模板,李宽完全可以自己拿来使用为自己招揽来大批寒门士子的效忠,可是现在李宽却轻易的就将之当做礼物送给了李承乾,李宽这种举动已经很明显的在向李二说明自己对皇位的态度了!(小说《幻想初唐传》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