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洗心赋剑 > 第一部 觅剑篇 第一章 归来
    词曰:

    年少觅剑器,问道修真事可期。恒慕仙侠不辞远,砥砺,御虚行空赴魔池。

    正邪难辩析,情仇翻转恨心迷。未解长生终虚幻,依稀,境里尘缘易别离。

    ——调寄南乡子

    夜暮时分,杨莫疾御剑至玉虚峰顶,驰目昆仑山,止不住情思悠悠。

    浩土神州,多山川形胜,言及山势峻奇,世人皆谓昆仑独圣。昆仑山,雄踞于神州的西部偏北,山势纵横,连绵何止千万里。自古以来便有“万山之祖”的雅称,历来是修仙问道之人神往的地方。

    昆仑仙剑派便坐落于昆仑山玉虚峰下的麒麟崖。日间,崖山烟云缭绕,彩气氤氲,殿宇的身形隐隐,仿佛人间仙境。而其后的玉虚峰,高耸入云,终年积雪,更是难见真容。

    此时的昆仑山,白云之上,云海翻滚,恰如杨莫疾的心思,激荡不已。他仿佛一个天地孤影,临云海而望,独自在心中繁复着自己的意绪。

    云气淼茫里,大地如虚,只有极远处的玉珠峰依稀可辨。众山淹没在云海之中,尘世淹没在云海之中,玉虚峰和远处的玉珠峰仿佛两块漂浮不没的崖石。他立在其中的一块之上,任凭脚下的云浪冲洗,却不知崖石载着他要漂向何处。

    今夜,他要将万千心事都付予这仙山云海,而眼前的云海也正应了他的心事般翻滚起伏。

    杨莫疾是今日方才归来的。

    十年前,他道法学成,外出觅剑。

    师门流传,本派始源于共工一脉。当年,共工就是仗“折天”神器,才将天柱不周山一触而折。共工仙去前,将“折天”传于弟子,命其复筑不周山。后折天被改名为“不周”。然而世事变幻,几经蹉跎。不周山复筑未成,共工一脉却已衰微。“不周”仙剑也在万年之前的大冰雪灾难中,失去了踪影。

    此后,昆仑一派鼎盛之时,也曾四处寻觅,不过是无功而返。其后的昆仑人众也多次外出探访,却始终无“不周”仙剑的消息。

    后来,昆仑没落,师门颓势难阻,饱受欺压。阖派人所共识,只有觅回“不周”仙剑,藉其神力,方能一扫颓云,重振昔日光辉。然而,剑又在何方?又如何去寻找?没有谁能给予确切的答案。如果不找到仙剑,师门命运又如何挽转?

    内有隐忧,外有强敌。师门尊长的眼中忧光重重。杨莫疾看在眼里,内心之间也是极为震动。一股雄心却在胸腔之中喷涌。他暗暗下定决心,必然要找到“不周”神剑以解师尊之忧。

    巍峨的山门上以蓝堂金字书写“昆仑山”三个大字。然而这三个字,也如目下的昆仑仙剑派一样,黯然无光。

    他挥动衣袖,作别这广袤厚实的大山,这仙气馥郁的殿宇,那依依不舍的人。在他的衣袖挥起之时,一股劲风无形而生,卷过山门,刮去附在上面的尘灰。牌坊依旧暗淡无神,但他眼中的神色已然一新。

    他毅然转身踏出山门。

    皇天不负有心人,也是机缘巧合之下,他找到了“不周”仙剑的线索。然而,却被困于藏剑之地十年。直到近日,他才从所困之地修成绝世道法,携“不周”神剑归来。

    然而,那又如何?虽然师门复兴有望,但在他心中却已然空空落落,喜色为神伤取代。在他看来,只怕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去甚远。

    不周,不周,果然剑如其名。剑也不周,情也难周。

    也是在今日,他参加了一场婚宴。

    对长久以来,处于颓势的昆仑仙剑派而言,这无疑是双喜临门的大好日子。不仅久无音信的绝世神器“不周”仙剑被找回,而且又是门下一对璧人喜结连理的时日。是以,掌门破天荒亲自参与婚礼、主持庆典。

    昆仑仙剑派上下热闹非常。

    婚礼上的新娘子美艳不可方物,恍若九天仙女下凡尘。新郎也是长身玉立、意气风发、俊朗不凡。两人携手走来,有如神仙眷侣,羡煞旁人。

    师门上下纷纷向杨莫疾道贺,也纷纷向这对恩爱的新人道贺。

    杨莫疾向这对夫妻道贺,这对夫妻也向杨莫疾道贺。都是道贺,但是“道贺”与“道贺”之间,却不期然间多了几丝丝难以觉察的异样。三人的眉目间都带着笑意,然而眼神之中所蕴含的情态却异常微妙。

    杨莫疾眼中蕴藏的是茫茫的怅惘、是浩浩的神伤、也是漫漫的无奈;新娘子眼中的是微微的惊愕、是淡淡的幽思、也是默默的释然;而新郎眼中的却是细细的关切、是密密的惊疑、也是绵绵的警觉。

    三人都是笑着的、恭贺的。

    新娘:恭喜杨师弟寻回仙器,载誉而归。

    新郎:恭贺杨兄为师门立下奇功。

    杨莫疾:祝贺二位喜结连理,望永结同心,早生贵子。

    这一刹那之间,丰富而又绵密的心灵活动便在双方的道贺言词中消隐。众人还要继续向恩爱的新人言说祝福话语,而杨莫疾也要向对他道恭贺之词的师长及同派同门致谢。

    道贺未毕,婚礼在掌门的宣布下已自开始。

    担任礼仪的昆仑尊长高声喊道:新郎新娘上前见礼。洪亮的声音恍如仙器长击,仙音自殿内荡开去,整个山脉也漾起绵长的回响。

    众人让开一条道,新郎搀扶、新娘敛衽,两人缓步上前。

    杨莫疾立于场中,周边人众的赞叹喝彩声充盈于耳,连绵不绝。然而对他来说,却仿佛是一根根锐利而露着寒芒的尖刺,重重刺在他头上,心间乃至整个五脏六腑。

    他突然觉得胸中烦闷已极,甚至连呼吸都有些不受自己控制。

    他的双眼渐渐模糊起来。

    朦胧中周遭突然风起云涌,时光穿梭间,转换了天地。

    师尊突然走上前拍这杨莫疾的肩膀道:莫疾,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为师真替你高兴,来多喝几杯。杨莫疾心中既欢喜无限又稍带疑惑:啊,今天是我大喜的日子。啊,恩师今天竟要饮酒了啊。

    他低头一看,竟发现自己身着喜服,旁边一位娇羞的新娘。他抬眼一望,顿时欣喜欲狂,急忙挽起喜袖,执起眼前一对温温如玉的手。这个女子,不正是在他心中纵横驰骋了千百万回的人吗?没错,正是这个让自己梦萦魂牵的人啊,你终于还是回到了我的身边,与我进行这神圣的礼仪。

    于是,司礼的尊长喊道:一拜天地神明!

    杨莫疾与新娘缓缓拜下。此时,身边的桃花纷纷盛开,微风吹落满天的桃花雨,飘落在他们的头上,他们的身上。

    于是,司礼的尊长喊道:二拜师尊长辈!

    杨莫疾与新娘缓缓而拜。此时,身畔的梨花扰扰绽放,和风拂落漫天的梨花雨,洒落在他们的发间,他们的衣上。

    于是,司礼的尊长喊道:夫妻交拜!

    杨莫疾与新娘缓缓对拜。此时,身旁的杏花绵绵绽蕊,清风剪落蔽天的杏花雨,散落在他们的手上,他们的脚上。

    于是,司礼的尊长喊道:礼成!送入洞房!

    轻剪俏红烛,慢斟合卺酒。

    洞房缠绵客,但使有情人。

    突然,有人轻拍杨莫疾的臂膀。又是风起云涌一瞬间,转换了天地。

    杨莫疾睁开双目,往周边一望,才发现喜宴已近尾声,自己伏于桌上,竟是一梦南柯。他慢慢回过神来只觉头脑昏沉,似宿醉未醒。而众人看他时,只见他双目酡红,有如醉酒。

    昆仑仙剑派一向禁酒,今日喜宴,俱是以水替代,而杨莫疾饮水居然醉了。众人只道他十年风霜觅剑,终于寻回不周仙剑,自有其与众不同之处。

    杨莫疾见众人疑惑不解,心下也只是轻微一哂,不做回答。他曾于觅剑途中,偶得一物,名为“幻璧”,具有营造幻境的效用。此前婚礼过程中,杨莫疾心神激荡,在宴席上更是愁肠婉转,竟自触发了幻璧,营造出了旖旎风光的梦境。

    心有所思,梦有所境。

    宴罢人散,杨莫疾向师长告辞,然后回到住处。众人不约而同的聚集起来向杨莫疾询问这十年来觅剑的传奇经历。杨莫疾此时更无心思去叙说这些繁琐旧事,只推身心俱乏,想要早点回房间安寝,待改日再细细详谈。

    众人不再打扰。

    待众人不注意时,杨莫疾便御剑来到了玉虚峰。

    夜幕已深,云海依旧翻滚不息。长天之上,点点星光灿烂如银;昆仑之下,苍茫大地,云雾缝隙处,偶有灯火漏微光。

    十年历练,杨莫疾道法精进,心性亦是坚韧健全。

    明知伊人已嫁,万难更改,但是心中依然难以平静下来。

    也是十年前,也是他对她说,外出觅剑,以三年为期。三年之间必然回来与她相见,如若没有回来,那么,她便找一个中意的人付与终身。

    怪得了谁呢?十年来,他们没有隔着千山万水,也不是千山暮雪。其实,他们相距很近很近,近到几乎只有一步之遥,却又远到天涯海角。

    长天暗自起相思,奈何魂梦不与君同。

    想必命中注定,料是此生无缘。

    既然如此,今夜且在这玉虚峰上,悄把一川心事独付与。

    而往昔之事也如身前云海无涯,在他眼前逐渐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