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洗心赋剑 > 第十四章 获救
    杨莫疾在饥寒交迫、担惊受怕、筋疲力竭的几番轮流击打之下,终于心力交瘁再也支撑不住,接着失去了神智。

    他的身体好似一尾芦管随着巨瀑飞流而下,一直往下坠,似乎没有终极;就那样的坠下去,坠下去,好似要坠穿到地底的尽头。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也不知从什么时刻起始,杨莫疾渐渐的感知到自己的内心居然还能够活动,居然还有思维意识。

    更让他讶异的是,感觉此刻身上已然没有了之前的种种煎熬苦痛,反而是身轻如燕可以自由驰翔。然而天地之间,只余茫茫无际浓厚得挥之不去、不招即来的黑暗。

    没有声音,没有画面,没有方向,没有路途。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堂,或者地狱?若是天堂,那么里面的神灵却又隐匿在何处?若是地狱,那么之中的鬼怪又藏身于何所?如若两者都不是,那么此刻自己又身在何方?

    他已不知道自己究竟从何处来,也不知自己到底要往何处去。虽然身上消弭了那些折磨苦难,但是处身黑暗之中久了,便开始心慌起来。慌得心神不宁乃至五心不安难受之极,因此迫切想要给自己定位一个方向,寻找一丝光明以缓解内心的苦闷。

    他在黑暗中并没有漫无目的四处去乱游乱荡,仅是朝着一个方向驰骋。因为他自小被最亲的长辈告知,做任何事只要认准了方向,便朝着那个方向一直坚持下去,不管连路上会有多少坎坷磨难,最终都会有结果。

    虽然他们并没有告诉他,这个世间有的方向并不一定准确,固执的走下去会离初心越来越远;也并没有告诉他,即便方向走对了,坚毅的走下去,也未必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不过,此刻这些话却给予了他极大的指向性,而且在目前处身的这种境域之内,按诸而行之,却是很有效果。

    他就是那样走得义无反顾,走得勇往直前,走得一心一意。终于,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逐渐感觉到了身体的分量,而且越走身体越是重起来,也越难走起来。

    然而这种愈加举步维艰的重量比之于轻飘飘似虚若无的身躯却有一种稳踏之感,他宁愿这样艰难举步,也不愿如无根漂浮。也终于,他似乎能够看到极远之处,一丝光亮传出。

    激动之余,他朝着光线疾步而走,有如在巨潭之畔的黑暗中前行,只为那一丝心中的光亮。如是身体越来越重,步子越来越难迈,然而光线也越来越亮,黑暗越来越淡。

    终于,他来到了光明处,却原来只不过是一层眼皮的厚度。他睁开了眼睛,眼前的光芒刺痛得他迅疾的把眼闭上,并且下意识的想抬手去挡在眼前,但是手臂有如万钧之力压着,抬举不动。

    然而他有万分不舍这来之不易的光亮,又强行睁开,如此几次渐渐适应了眼前的光明。触手所及,原来自己是躺在一件宽大的长袍之上,也不知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温暖之极。

    这时身前一个清脆有如黄莺初鸣的声音道:“呀,王师姐快来看,这个人醒了。”杨莫疾只觉得眼前一亮,一个穿着鹅黄衣服的小女孩,正弯着腰倾身向前好奇的看着他。

    这小女孩约莫十来岁的样子,眉宇之间甚是清秀,一条细长的辫子从额头抹过。眼睛黑白分明,白的白如九天之雪,黑的黑如暗墨之精;鼻子玲珑秀气,牙齿个个均匀雪白,说话时,面颊上现出一个浅浅的酒窝。脖子上系了一条玉块,玉块之上雕刻得有猛禽图案,散发着柔和的光彩。

    此时,小女孩眼珠流动,目光自杨莫疾身上流淌了几下,看他时头左右偏了一偏。

    这是杨莫疾自死复生后听到的第一句话,也是他睁开眼来看到的第一个人。似如此清丽的声音,这般穿着打扮的人还是第一次看到。又兼刚从鬼门关里打了个转身,不是天生的神仙下来救了他,又会是谁?

    于是心中惊喜的一跳,是以第一反应便用嘶哑的声音发出:“你…可是神仙?”

    “我是神仙?”小女孩听后格格大笑起来,银铃般的笑声哗啦啦如春雨一般迎面洒向杨莫疾,直沁入他的心间。

    杨莫疾只觉心头一暖,随后直直的望着她,似是有些痴呆了,道:“神仙,是你救了我么?”

    小女孩眨眨眼,又格格笑道:“对,是我们救了你。”笑时,用手挡在了嘴前。

    杨莫疾想起身学着爷爷每逢初一十五在神龛面前作揖敬神那样的感谢眼前这位小神仙,但是没有坐起来,不过口中还是谢道:“多谢神仙救了我啊。”

    哈哈哈哈,小女孩又是一阵大笑。杨莫疾低了低头,不懂眼前这位小神仙为何老是喜欢笑。不过笑就代表其高兴,所以只要小神仙笑,他便心内敞亮起来。

    “曦曼,什么事如此好笑?”这时一个亭亭玉立,肌肤若雪,长相俊美的青年女子走了过来。她身穿一袭翠绿衣服,脖子上挂了一个月形玉坠,一瀑青丝垂腰,衣袂无风自动,真个有如画中仙子凌尘而出。

    尤其是左手持了一柄古剑,剑身虽隐于剑鞘之内,然而这柄藏锋之剑,无形之中有一股寒光渗出,更令人对其不敢轻视。

    小女孩欢笑着向身后走来的一人道:“哈哈哈,王师姐,他说我是神仙,哈哈哈。”

    这位小女孩口中的王师姐名叫王慕心,而她则叫崔曦曼。听了她的话后,王慕心也自盈盈一笑,随后拉起小女孩白嫩的手,道:“人家说得很对哦,你就是我们昆仑山的小仙女。”

    崔曦曼娇声道:“那你就是我们昆仑山的大仙女。”

    王慕心笑道:“有你在,我可不敢称仙女哦。”

    杨莫疾依稀记得以前听大人说起过昆仑山。只道昆仑山很高很远,极高之处会有茫茫浮云和皑皑白雪。浮云上面据说有仙宫殿宇,里边住得有神仙。

    而其实灵石矿所在之地便在昆仑山脉的一麓,但之前却从未看到过神仙,仅仅能自远处仰望浮云和白雪。

    此刻听得二人交谈中有“昆仑山的小仙女”一句,心中更认定她们是昆仑上的仙女。

    王慕心道:“来,我们来看看这位小兄弟的情况如何了?”

    杨莫疾闻言道:“谢谢大仙女,我现在好多了。”

    王慕心听了轻启朱唇笑道:“你别听那个小可爱说的,我们不是什么仙女。”

    杨莫疾心下生疑,昆仑山来的,又救了他。明明是仙女啊,怎么又说自己不是仙女呢,难道称呼仙女不对,要称神仙?于是便道:“神仙,是你们救了我么?”

    崔曦曼又拍手道:“我没说错吧,他说我们是神仙。”

    王慕心道:“那是人家在感谢你呐。我们虽然懂得道法仙术,可不是什么神仙哦。”随后又对杨莫疾道:“救你的人在那边呢,我们到来之前,是那位教书先生把你从救过来的。”

    杨莫疾顺着她那有如白荑的手指着的地方看去,只见不远处的石壁下,坐着三个熟悉的身影,却原来是教书先生、乞丐、庄宜修他们。

    这时教书先生似乎也正朝这边看来。杨莫疾一股暖意自心底涌起,心下感激莫名。而教书先生也似是感知到了,对他投过微笑的目光,然而目光之间却有些难以言明的异样。

    只见他和其他二人盘坐于地,似是在调引内息。他们的脸上并无多少血色,并且身上依稀带有血迹。此刻他们所处之地,却依然是巨潭之畔的石壁下。

    杨莫疾想起身过去,但身子依然有些不听使唤。王慕心道:“小兄弟,你还是稍微休息一下,待会再过去看望他们不迟。”

    杨莫疾感激的点点头道:“谢谢神仙。”

    王慕心闻言也自一笑:“不要叫我神仙,叫我王姑娘,或者王姐姐也行。”

    杨莫疾心内当然渴望有一位这样神仙般的姐姐,心中也一万个愿意称她为姐姐,于是道:“是,王姐姐。”

    崔曦曼在一旁道:“你叫了我王师姐为姐姐,也要叫我崔姐姐。”

    杨莫疾对这位小姑娘也是敬若神明,赶忙道:“是的,崔姐姐。”

    崔曦曼哈哈一笑,似是很开心。王慕心笑道:“去你个小滑头,不羞,你还没人家大呢,就占人家的便宜。”

    崔曦曼眨眨眼,一幅得意的神情。

    这时,潭面之上传来三道破空之声,三道清辉疾驰而来,至近前停下。清辉收处,从中走来三个青年男子,都是手持仙剑,气度非凡,正应了那句古语“云衣月面佩珊珊,夜驾天风下古坛。”

    左首一位深眼窝,高鼻梁,面部棱角突出,一脸络腮胡子,身材高大均匀,看起来很有气势,年纪较其他两位稍大;

    中间一位五官端正,中等个子,身材稍微有些发胖,脸上表情相当的自负,不怒自威,不过年纪在三人中却是最小;

    而右边一位身材中等偏瘦,长相倒也平常,一脸滑稽的样子,然而身上无形中散发着一种精明能干的气质。

    适才那句赞誉的话却是出自左边那位云衣冉冉的络腮男子之口,他说话的音调相较其余人却自有些不同,不过凛然有力。

    崔曦曼闻言拍手道:“买师兄,你们不是来打长虫的么,怎么没打到?”

    络腮男子用手摸了摸她的头道:“甚么买兄,卖师兄的,告诉你多少次了,要你叫我买买提师兄啦。我们的小古怪仙女,现在长虫躲起来了,还没出来哩。”

    崔曦曼嘟起嘴不耐烦的道:“哎呀,你怎么老是摸人家的头,把人家的头发都弄乱了。”

    买买提又笑着摸了下她的头道:“哎呀,我摸的是人家的头,又没摸你的头。”

    崔曦曼不乐道:“人家还不就是我嘛。”

    呵呵呵,其余几人,也自笑了出来。当买买提那粗大的手再次往她头上摸来,她扑的一闪,躲到王慕心后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