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洗心赋剑 > 第三十章 转寻乞丐
    很快,杨莫疾便在教书先的茅舍当中过了一宿。因昨晚挨到半夜之后才睡得,是以早晨反而睡得久点。

    他还于昨夜浅浅的梦中,看到教书先生回来了,将他接进了宅内。宅中有个大厅,前边挂得有一幅圣贤的图像,又看不清楚长什么模样。仔细瞧时,却好像是教书先生。厅中坐了多位学童,在跟着教书先生念书。

    杨莫疾发现自己竟然也有一张桌子,还有笔墨。他高兴得拿起笔蘸了墨汁写字,又不记得写的什么字了。

    突然,更让他惊奇的是,小仙女也在,向他要笔写字,他不给,两人争抢之间,一片墨汁沾到了小仙女鹅黄的衣服上,小仙女竟好似发怒唤了她的灵雕飞走了。

    梦到此处便醒了,他睁开眼看时,却是歇宿在教书先生的茅舍内。

    茅舍之内也是一片狼藉,原本好好的一张床被人从中间劈做了两半。书架残缺了一边,倒在地上,其下的书册杂乱散开。此外是茅舍的窗子下,摆放的书案,也被劈散了架,地上散落着笔墨纸砚等物。

    杨莫疾起身走至书架前拾起一本书册,随手翻看了几下。却认不得几个字,遂又将书册放回原处。随后,他将里面凌乱的物事稍稍整理了下。

    断裂的床榻,底下用一个小柜子给顶起来,再铺上被褥,依然可以睡觉。倒下的书架扶起来之后,依然可以摆放一些书册,而书案则只能勉强撑起来了。

    事毕,他出得茅舍,迎风打了一个哈欠。今日原本是一个好天,阳光温柔的抚摸着大地。周遭鸟鸣幽幽,路旁松竹寂寂。若不是眼前犹然一片废墟,影响了他的心情,不然真是一个好的所在。

    杨莫疾又向之前那农舍买了顿饭菜,并还用一个旧篮子装了两大碗饭菜当做晚餐。

    那农家之人问他何以买饭菜时,他只道是教书先的远方亲戚,在等他回来。至于问起教书先的书苑为何不见了时,杨莫疾抓抓头,只说是被人推倒了。

    农家之人也是好大一片惊愕,说教书先是个好人,平时很谦和,没想到竟有人向他寻事。

    杨莫疾提了篮子回到茅舍当中,守着茅舍坐等教书先生,然而一日过去仍不见教书先生的影子。

    日间有一些他的学童,原本来上学,见书苑倒了,教书先生也不见了,俱都高兴起来,跳着喊着追着打着跑回去了。此后也有一些类似家长的乡农前来询问,杨莫疾只将之前在农家说的那番话回答了。

    如此过得十来日,教书先生依然没有回他的“书苑。”期间拆他书苑的那大汉倒是来过数次。那大汉首次见杨莫疾,便凶狠的问与教书先生是什么关系。

    杨莫心下惴惴,只答教书先生欠得他家的钱,是来要债的,谁知教书先生却一直不回来。他爹娘便吩咐他守在这里等教书先回来,好向其要还债。

    那人冷哼一声,道:“真是瞎了狗眼,竟借钱给这种人。”然后又对着废墟恶骂了几句,突然看到了兀自立在那里的茅舍,上前引刀便要挥。

    杨莫见状,赶忙道这几间茅舍早已抵债给他家了,现在不是教书先生的了。而且里面也不知被谁弄得稀烂,连用于抵债的东西也没有了。

    杨莫疾自从在雪谷城中过得数日,见识了各色人物,此时也学得圆滑了一些。

    那人闻言朝着杨莫疾一瞪,瞪得他身上寒毛直竖。不过那人手中的大刀却也没砍下去。

    之前见此人拆书苑时,大刀每一挥,便发出一道寒光,劈梁斩柱有如用刀切豆腐般简单。若是斩那茅舍,只怕不用两挥,那茅舍便荡然无存。不过那大汉却也没有去砍茅舍,只是呸的一声,吐了口浓痰,随后离去。

    此后的几次,那大汉每看到杨莫疾,都是用眼一瞪,杨莫疾便躲得远远的。

    亏得之前格拉丹府中赠送了不少金币,虽然花费了一些用于买饭菜,不过囊中依然饱足。如此他又在茅舍中等了大半个月,那大汉也没再来,而教书先生依旧音信全无。

    堪堪等了一月余,杨莫疾等得很是心焦起来,也不知教书先生去了何处,要何年何月才回来。教书先生若是不回来,难道他就不学道法了?杨莫疾为难的思索了很久,终于下定决心,不等教书先生了,而是去雪谷城跟其他的修士学道法。

    然而他在雪谷城又不认得多少人,也不认得多少修士。这时,突然想起乞丐和庄宜修他们来。虽然这两人对他几乎没正眼看过,但是也好歹共过患难,而且知道他们之前在雪谷城内算是道法很厉害之人。

    于是便有些不舍的离开了教书先生的“书苑”,往雪谷城中走去。

    他不知道乞丐的姓氏,倒是知道庄宜修的姓名。觉得有名姓的比没名姓的要好打听些,起先便向人打听庄宜修,然而众人多是摇摇头,说不认得此人。

    倒是打听乞丐在哪时,得知的结果是前边即有。他快步上前,看到结果后,只得哑然一笑。乞丐果然是乞丐,只不过此乞丐非彼乞丐。

    然后又想起乞丐具备的另一特征那就是会道法。于是便以此特征打听,果然有人便晓得,说要找此丐,便要到城南的赌坊去找。因为这位乞丐除了道法了得外,还有一个嗜好就是赌钱。

    问马得驴,也自不错,于是杨莫疾便往城北走去。行得个把时辰,杨莫疾已然来到了雪谷城北边的“状元街”。这条街名为状元,并非士人举子参加科举考试得中,而是以赌为名,其王为状元。一家赌坊紧挨另一家赌坊,人员进进出出,生意火爆。

    杨莫疾于赌坊之外见得有妇女拖了男子哭喊,劝其不要进去赌钱。然而在男子看来,不让他进去赌钱便是要他之命。于是狠命推开了女子,跨步进去,留下女子伤心哀泣。

    当然也有刚进去便被踢打了出来的人。从赌坊出来的壮汉警告那人,若是不还钱便要断其手脚。

    有人兴高采烈的进去,有人垂头丧气的出来;也有人得意洋洋,出来时钱囊鼓鼓,招摇过市。

    杨莫疾不知道里边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不知道里边为何如此的吸引人。当他想跨进去看看时,守门的人却问他身上有没有钱,若是没钱就早点滚蛋,别妨碍大爷做生意。

    杨莫疾身上带得有钱,但他此行的目的主要是找人,既然有人问话,他便顺势打听起乞丐来。

    乞丐的大名想必那人也是知道,只听得那守卫冷冷道:“当年的乞丐可以在各赌场呼风唤雨、肆意来去,现在不过是废人一个。没有钱还硬是要进赌坊玩钱,结果被人打断了腿。要找他,便去北边的城隍庙。”

    杨莫疾听言心下老大一讶,没想到那乞丐竟落得如此地步,不管如何,还是得去城隍庙寻他一下。

    他听那人说乞丐腿已断了,便于街道旁的铺内买了一只烧鸡带一壶烧酒,鸡用竹纸包了,酒则有细绳提着。又向那老板顺带打听了城隍庙的方位,便向那处寻来。

    这城隍庙却是一个偏僻的所在,外边的规模颇大,想必当年也曾香火盛极一时,如今却颇为落败。正有如乞丐一样。

    人如城隍庙,城隍庙如人。

    日光从庙顶上的破洞漏下,光线中飘满了灰尘。当杨莫疾踏入其中之时,随即闻到一股臭味,却似有些熟悉。再前行得几步,发现乞丐正躺在香案上睡觉,右腿之上竟用木棍树皮绑住了。

    乞丐闻得脚步声,睁开眼来,见是杨莫疾,脸上现出微微的惊异,眯了眼睛瞧着他。杨莫疾见到乞丐心下欢喜,打了声招呼,道:“乞丐先生,你好哇,我终于找到你了。”说时递上了烧鸡并烧酒。

    那乞丐也是没有料到眼前这个从没正眼瞧过的小子,竟然用烧鸡烧酒来孝敬自己,当下也不客气,一把取过了。抓了鸡便吃,也不嫌双手脏,吃得片刻又揭开酒壶盖咕咚咕咚几口便将酒喝完了。

    乞丐吃得啧啧有声,听得杨莫疾也吞了吞口水。他原本可以自己买了吃,但为显示诚意,是以便忍下了。对他来说,学道法比吃鸡鸭饱口福要重要得多。何况之前在格拉丹府的待客堂也曾吃过了。

    待得乞丐吃完,打了个饱嗝,意犹未尽,不过对杨莫疾的态度却是好了不少。道:“小小弟,没想你今天竟然提了鸡酒来孝敬我,不错,不错。你怎么知道我在城隍庙,是特地来的,还是碰巧来的?”

    杨莫疾面上一片诚恳道:“我是特地来找先生你的,我想跟你学道法。”

    乞丐一听,乐了,他道:“不错,小小年纪就想学道法,有志气。不过学道法要拜师磕头,还要交拜师费用,你依得么?你有钱么?”

    杨莫疾听乞丐并未回绝,并还有点提示的意思,心下也是一片欢喜道:“我肯磕头拜师,我也有金币。”说着从胸内摸出钱袋示意了一下。

    乞丐点头道:“很好。你那袋中有多少钱?”

    杨莫疾道:“这袋金币是格拉丹府的城主打发的,还有一百多金币。”

    乞丐听了顿时眉开眼笑,心下盘算,若是拿到这笔金币,就有扳本的机会了。便道:“既然如此,你将钱袋给我,现在就磕头拜师。”说时,便来取杨莫的钱袋。

    杨莫疾却是迟疑了一下,缩回手道:“先生你可不可以先教我道法,然后再给你钱?”

    乞丐有点微愠道:“你不交钱怎么拜师学道法?你有没见过在大街上不交钱可以买东西的?”

    杨莫疾心下有点担忧,他道:“我若是将钱全部给了先生,到时你又不教我道法,那我怎么办?”

    乞丐听得发怒,腾的从香案上下来,没想断腿却磕到了案脚,疼得他直哆嗦。他嘶牙怒道:“混账,我乞丐是这样言而无信的小人么?你学便学,不学便滚蛋。”

    乞丐如此一说,倒弄得杨莫疾有点手足无措,立在当地,很是尴尬。他若把钱全部交给乞丐,又怕乞丐诳他;若是不给,乞丐不仅不会教他,而且担忧乞丐怒火上烧,要跟他学时,不会尽心教。

    一时之间,杨莫疾手握着钱袋,左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