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超级蛟龙分身 > 第二十三章 太古修者境界
    太昊笑道:“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每一个人对‘道’的认知不同,心性也不同,所以结果各异。”

    “功法人人可以修炼,但是晋级的却还是一部分人。因为这个跟每个人的悟性、机缘、瞬间的感悟挂钩。”

    赵云若有所思点点头。

    所以功法最主要的功能是对天道,运行的感悟,从而提升自己的境界。天地元气吸收的速度自然加快,事半功倍。

    赵云疑问道:“老师,太古时期,祖龙,元凤,始麒麟,三足鼎立,名震太古。然,如今,它们虽然已逝,但是它们的名讳,仍然震古烁今,难以忘怀。

    想来,老师的威能,并不次于太古祖龙等人。甚至犹有过之,。

    可是为什么“太古大能本纪”未有老师的名讳,哦,还有太阴,道人。”

    “哦,太古大能本纪?

    我想想……太古之时,吾为天帝,执掌太古万族…

    可是为什么没有以后的记忆…

    太昊颓废的躺卧在龙椅上,眼神空洞无物。

    “吾…没有…以后的……记忆。”

    赵云看出太昊不对劲来安慰道:“或许老师忘记了”

    太昊摇摇头,眼内精光瞬间暗了下来。。

    手一挥,一道束光落到赵云手里,一看,便是太古第一功法“九阳道决”。

    “让我静一静,你可以先炼化太昊塔,然后修炼“九阳道决”

    “哦,还有把九转化龙决功法背出来,此功法是诸天万界化龙决的残篇。可以推演出来。”

    “九转化龙决内容,烙印在蛟龙分身识海中,心意相同,蛟龙分身,龙口张开,念出玄妙的法决。

    随着蛟龙的念叨,一个个金色的字不规则的应现在空中,

    旋风四起,四周更凝聚出淡淡雾气,金光乍现,字字珠玑,字字如真龙。

    “昂”,侧耳听去,字里亦然有龙吟声。龙威浩荡,不绝于耳。

    太昊原本呆滞的双目如电,如炬,看着天空悬浮着的如真龙似的文字。

    原本高贵,傲慢的真龙文字,如同老鼠见了猫,立马焉了。

    太昊喃喃道:“天地间不论千门万类的真气,说到底仍是由阴阳二气所组成,所谓一阴一阳之为道……

    道生一二,加上因人而异,致有千变万化。”

    赵云耸了耸肩,觉得老师在风言风语,做足礼节后,踏出凌霄天宫。

    向外望去,宫阙巍峨,一座一座古建筑耸立,气象万千。赵云随意选择了一座有些诡异,明显不太一样的宏伟天宫。

    赵云看着如同学生语文课本的“九阳道决”没有金光乍现,没有七彩长虹冲击天际,没有天地异象,只有普通至极,平平淡淡,朴实归真。

    “大道至简,万法归一。古人诚不欺我”赵云赞叹道。

    赵云翻开第一页,第一句:九阳道决,演化天地至阳,掠夺造化,开创先天。至刚至强,天下共尊。

    此功法有九大境界,有九篇。曰:天阳,乾阳。极阳,至阳。。少阳。真阳。妙阳。纯阳。

    赵云翻开第一篇,心神看去,玄妙哉!

    “修行此法,化成太阳神识,洗尽凡气,炼化真阳,逆夺造化”

    赵云…默默参悟了起来,在其眉心,顿时有一道神光冲起。仔细略读第一篇,天阳修行篇。

    略读一遍,赵云深吸了一口气,心里浮现出几个字,博大精深,玄妙至极,晦涩难懂。

    如果没有太昊记载的修炼心得与体会,赵云恐怕看也看不懂。

    赵云默想到:“太古修炼者,太古道经等级划分为: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返虚,练虚合道。

    现在修行等级已与太古划分不同。

    先天,金丹,元神,渡劫,大乘,有六大修真境界。”

    太古修者,只有四大基础境界,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返虚,返虚合道。”

    然,九阳道决,第一篇,精气神一起修练,横跨两大境界直接达到炼神返虚之境,也就是元神之境。

    这…不符合常理,颠覆赵云的认知。

    太昊批语:“"混元一气吾道成,道成莫外五真形,真形内藏真精神,神藏气内丹道成……"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后,道已练成,达到了"神入气中,气包神外"的层次。

    "神者,气之灵明也,是神化于气,气无精不化,是气又化于精矣。盖人之生也,藉先天之神以化气。

    积气以成精,以成此形体。既生以后,津液以化精,积气以化神。积气化精,结于丹鼎,会于丹庭,灵明不测,刚勇莫敌,为内丹之至宝,先天之根本也。

    故气无形,属阳,而化于神;血有质,属阴,而化于精。神虚,故灵明不测变化无穷;精实,故充塞凝聚,坚硬莫敌…。

    神必借精,精必附神,精神合一,天阳乃成。夫乃神识者,即精神能胜物之谓也。无精神,则无神识矣。

    但不知精神何以聚,神何以会,是殚毕生之心力,而漫无适从也。

    岂知神以气会,精以神聚,欲求精聚神会,非聚气不能也。聚气之法,采天地之气,聚万物之造化。

    一吸一呼,使在上之气,尽归于下,而不上散。上下凝合,团聚中宫,则气聚而精凝,精凝而神会。

    万物由天地所生,天以气养人之阳。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长生之机,皆有阳气为之主……

    阳气又称之为天阳,天阳又为天上的太阳。

    可让神识强壮无匹,如一轮太阳一样,至刚至阳,不可争辉。

    “先天道体为小天地”,以逆炼归元为成仙之诀要。

    万物生命之形成,亦如道、阴阳五行之造化天地。

    “乾坤相索而生六气,六气交合而分五行,五行交合而生万物。

    ”万物各“阳中藏阴,其阴不消,乃曰真阴”,“阴中藏阳,其阳不灭,乃曰真阳”。人亦各以禀自父母真气的真阴真阳为性命之本,元阳真气藏于肾府,元阴真液源于心海,阳升阴降,气液传导,水火既济,推动人的生命活动。

    修真之士盗取了逆转生命之机,逆天改命,以真阴真阳为引,摄心离境,保守性命之本不令耗散,始则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数。从守窍、静定入手,引出泥丸宫中所藏元阳真气,成就大能真人。

    (未完待续)

    小弟写的书,或许前面啰嗦一些,但是铺垫已成,真正剧情开始,大家给票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