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异时空之汉武雄风 > 第三节 初显峥嵘
    等待的时间很是漫长,每日里看到王章得意的表情我暗暗诅咒。这石郡守的女儿最好长得和猪八戒的女儿有得一拼。两日后,大少爷终于过来传话说道郡守有请。王章兴奋的对我说:“宝儿,走了”

    我连忙摇头道:“二少爷,今天就不用我去了吧!”

    王章斥道:“你要是不去,一会小姐考较起学问我怎么办?”

    我心中暗骂:洞房用不用我同去呢?无奈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我走!

    到了石府通报过后很快便被引入客厅石郡守道:“小女很仰慕你的才华。不知先生可否见小女一面?”

    “诺”

    不大一会一位古装丽人出现了。云髻高耸,双头玉质凤衩左右贯穿。偏露一缕垂向前额,两缕遮住双耳,又两缕掩住双肩。中间以一朵银质珠花系住,恰到好处的映衬着柔美的黑发。月白色的素缎长裙垂地,外披着一幅天蓝色的绣着西王母宴客图的披肩直垂腰间。我不敢细看,连忙垂下头去。这时那女子娇美的声音传来:“石莺见过先生,先生之才堪比古人,诗体也别具一格。好一首想容。接着喁喁低语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莺儿谢过先生说完微微一福,侍立在乃父一旁。石郡守看到王章这家伙眼睛都看直,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了显得大为满意。

    石郡守道:“贤侄,小女自幼顽劣,年已及笄却疏于教导。还望先生不以小女鄙而弃之。”

    王章起身施礼道:“叔父此言差矣,莺妹品容俱佳,贤良淑德,是小侄应受教导了”石郡守笑呵呵的站了起来道:“贤侄,愚叔尚有些俗务要忙,你们年轻人慢慢谈,喔,晚饭吃过才可回书院。我向管师替你说好了。”

    我暗骂一朵鲜花插在鲜牛屎上,不过也知这种情形我实不宜在此便道:“公子,宝儿告退。”

    王章忙道:“等等,莺妹我这书僮一向侍候得细致。况且你我共处一室终究与你名声有碍”

    石莺又出声道:“你留下吧。”

    “诺”我忙退至屋角,低着头。

    “先生”

    “莺妹勿须多礼,你如不见怪我们可兄妹相称”

    “小妹怎敢当呢,先生之才世所罕见,今日来此可有教我?”

    “不知莺妹现今所读何书啊?”

    “《逍遥游》”

    我暗吃一惊,庄子的逍遥游在这个年代可不多见啊,连我也未曾读过。

    “先生,此篇小妹有许多不可解处,烦先生指教: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此何解也?”

    王子秋从背后伸出一根手指。看在金子的份上再救你一回。我赶紧抢着说“公子,去年您为我讲庄子时我还记得不如我替您回答吧!”

    王子秋傲慢的一点头:“想不到你现在还能牢记,孺子可教也”

    我替他答,答得好是他教育得好,答得不好当然是我学的不好。这种事这些年我们就没少玩过。“小姐,此段意思乃庄周故意混淆他与蝴蝶之间的主客体之别,小姐不可被字面意思所迷惑。小姐可知无庄周既无梦,无梦亦无蝴蝶。所以在这段话中庄周是主,而蝴蝶是客仅此而已”

    石小姐的美目在我身上边闪“想不到公子府上一个书僮都如此博学,莺儿受教了。”

    好险啊,恰好我知道这一段。不过好运也快到头了。

    紧接着石莺又问“小妹读庄周,察其所言似字字珠玑,又字字似是而非不知是何道理?”#¥%……-我晕,回到古代还真他妈的碰上个才女!

    我赶紧抢答:“公子说,庄周最爱迷人心智。片面夸大事物的相对性而忽视其本源。公子读过后告诫我等不可再读。”

    王子秋马上反应过来:“是啊,莺妹此等闲书不必沉迷,为学当修圣人之道啊。”

    “谢先生指点。不过小妹读庄周发现其思想与老子很相近,为什么他的书先生说是闲书呢”(汉初废秦酷政,改以黄老之术治国,以孝治天下。所以老子的道德经是治国之本。庄子的思想与老子相近故石小姐有此问)我暗怒,不学无术还要硬充这回露馅了吧!还得我擦屁股。

    “小姐,我家公子曾言道,老子所讲为真,善,美。而庄周所言为真,却失其不真。是以所言不足信。况我家公子所求是治国之术,非机谋诡辩之才,是以说庄周所著为闲书。公子读其书爱慕其文采却不齿其术。故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之诗。况我家公子所求为真,所奉为善,所爱为美,而全大道。是以劝小姐不可沉迷……”我边说边打眼色,示意快走否则就完了。可是王子秋却显然精虫上脑,不顾我频频示意接着卖弄:

    “莺妹,愚兄所言不足为信。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还请指点”

    石小姐深深一福道“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妾对道之为何一直一知半解。今听先生之言方明老子所言道乃真善美。”

    王子秋显然更兴奋了:“莺妹所学还有何难解之处,小兄不才或可为之解答。”

    “‘老子曾有言:夫兵者,不祥之器,而今上重修武备,举国之力屯马,欲与匈奴决战是何解也?”

    我道:“小人为公子小姐奉茶”我闪先。说罢不顾王子秋婉留走了。谁知刚到门口却发现石郡守正在偷听,我勿忙施一礼向左走去。前面有一凉亭,我先坐一会吧。过了一会,听到脚步声传来,原来是石郡守来了。“石大人,小人在里间伺候得久了,在此歇息片刻,望大人恕罪。”

    我看这老家伙的眼神明显看出点什么来也不敢大意。石郡守看了我一眼,徐徐说道:“王公子果然大才,连家奴学问都如此渊博。言必称大道,解老夫多年之惑也。你刚才所言庄周吾也尝思索,虽隐约明其意但与你家公子之立论相距远矣。”

    我急忙躬身答道:“小人代公子谢过大人夸奖”

    “那刚才小女之言你以为如何?”

    “小人愚昧,小人不知…………”

    石郡守思索片刻道:“嗯,你说你家公子能否为小女解此惑?”

    我道:“小人实在不知”

    石郡守一挥手道:“嗯,你回去好生伺候吧”

    “诺”

    “且慢,老夫听你所言也是才学之士,老夫欲写荐书为你拜在管师门下你可愿意?”

    我大为意动不过想及已身情况只得无奈道:“这个……小人才疏学浅,且家境凉薄只有孀母在堂恐怕有诸多不便,只好敬谢大人美意了”说罢我深深一揖便要告退。

    石郡守轻轻的颔首道:“也罢,老夫与你同去听听你家公子有何高论吧!”

    我急忙道:“大……大人,我家公子年未及弱冠怎能对如此国策作出评论呢大人久居朝中,所见自与我家公子不可同日而语,还请大人见谅。”

    石郡守微微笑道:“呵呵,王公子乃本郡大才其所见必不同凡响,老夫去听听又有何不可呢?”没办法,我只有硬着头皮回到了里间。

    “公子小姐,适才小人不曾认得路只好有老爷带回来了。”

    “呵呵,贤侄,适才老夫问其另奴得知小女此问不知你可有何教小女啊?”我巨寒中……

    “这个……小侄只知学问之事,不曾从政,是以叔父所问小侄不知何解,望叔父恕罪”“嗯,老夫今晚有些公事要办,不能留贤侄了”

    王子秋道:“侄儿告退”

    “贤侄,吾观你的书僮颇有才学,可否今晚宿于老夫府中与老夫整理公文啊?”

    “诺”说完王子秋转身走了。而我只能无奈的苦笑。

    石郡守看了看我:“适才小女之言你可有什么见解啊?”

    我苦笑道“小人年仅十三,怎知如此国策呢?况且连公子都答不出,更枉论小人了。”

    石郡守语气转寒:“如果老夫现在派人到你家公子府上求诗可得否?”

    我只能强撑“作诗是妙手偶得之事,小人不敢断定。”

    “好一个妙手偶得,一语道破文章之道。我且问你,适才听你言你家公子对庄周研读颇深,老夫却还记得,如果现在召你家公子回来可能求得?”

    我无奈道:“大人有话直说,何苦为难小人?”

    石郡守忽然笑道:“只要你能解小女适才所问,老夫便不在此追究,否则便立查王子秋才学究竟如何,如有隐瞒自当治其欺世盗名之罪,当然还要治其同谋以罪。”

    我急忙分辨:“大人言重了,不知我家公子如何欺世盗名耳?”

    石郡守抚须笑道:“呵呵,自从听闻王子秋之名,老夫便四处收集其作,共得一十三篇,不知你家公子可否记得?莺儿拿上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此诗作分明成于饱经世故人之手,你家公子自幼富贵,一帆风顺,怎能有如此阅历?尔不觉怪否?况老夫研读庄周三十年,依你家公子为人风liu,既便有天赋之诗才,可这学问却非速成之道。为何却能如此渊博?老夫四处打探,却发现你每日足不出户潜心学问,而王公子却每日游玩戏耍,这不得不让老夫疑心啊”我一想看来纸是包不住火的啊!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也只能认了:

    “不错,公子与我有活命之恩。小人为报恩才如此作,望大人明察。”

    “呵呵,老夫刚才说过,只要你能解小女之惑今日之事便可不究。”

    我深吸一口气道: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是故圣人用兵乃不得以而为之。是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则用兵。而今匈奴乃我死敌,谋略取之不易。我与西域诸国交通断绝,交之不易。而乌桓,夫余,鲜卑等与匈奴关系密切。所以今上不得不修武备以伐之”。

    石郡守摇头道:“我大汉与匈奴和亲之策已六十年矣,而这期间匈奴虽有小犯却不伤我元气你为何说我乃匈奴死敌也?”

    我苦笑道:“匈奴共有人口一百多万,而塞外草场不过三十万并不能耕作。养畜每人需羊三十头需地一顷,所以匈奴之地并不能活其人,因此只能靠劫掠为生。今上奋三世之余烈以伐之,正是圣人用兵不得以而为之……”

    屋子里异常沉静,石氏父女显然被我如此立论惊得呆住了。

    “依你所见,此战可有胜算?”石郡守小心的问。

    “此战必胜!”

    “此话怎讲?”

    我微微一笑道:“战争之道,以国力为本,军力为器。我大汉人口为匈奴十倍,财力为其百倍,此其一也。吾尝闻今上常练骑兵于禁苑,想今上必欲以铁骑对搞匈奴之铁骑。此正为破敌最佳选择,此战术正合兵家之道,此其二也。今年闽越围东瓯,东瓯告急。今上遣中大夫严助无符持节发会稽兵,浮海救之。闽越走,兵还。由此观之今上颇得奇兵之妙。如此以正兵合,奇兵胜,兼之国力乃匈奴数十倍。焉愁匈奴不灭?”

    石郡守高声笑道:“哈哈,你果然高见,不过你毕竟年轻,老夫也知此战我大汉必胜却非你所言。今上乃贤明之君攘外安内,政通人和,年虽幼可国之大事井井有条。此乃得胜之关键耳!”

    我施礼道:“小人受教了。”石郡守摇摇头道:“你以童子之龄既有如此之才老夫有何教你?今上圣明以你之才他日必可青云直上,老夫在此有一事相求你一定要答应!”

    “大人请讲,但有所命,小人无不遵从!”石郡守沉吟半响向我一拜道:“吾观你之诗作行文中隐隐有王霸之气,如你心中也有此思,恐非社稷之幸也!”

    我赶忙扶住“先生请起,先生何出此言?”石郡守摇头苦笑道:“青青子吟,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此言何意?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言又何意?先生莫非以老夫盲而不识君意否?”(我心中暗骂,都是曹阿瞒累我)

    正待出言解释石郡守又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暗指今上虽圣明奈何周围没有大才,而你要到南方建功立业。不错圣主北伐南方必然空虚,以你之才建功立业却也不难啊!”

    我大急“大人,张宝在此对苍天发誓,此生决不有负大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