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异时空之汉武雄风 > 第二节 右北平之战
    般漫了过来。匈奴人如此势强显然是众人没有料道的,刹那间气势一浊。我拼尽了全身的力气大喝一声:“汉军威武”,可是在这怒涛般的马蹄声中连我自己都听不到。程不识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紧跟着大喝:“汉军威武!”渐渐的喊声越来越齐,竟也和那马蹄声平分秋色。这一场气势的拼争双方倒是不分高下。当下匈奴人扎营,汉军也没兴趣去骚扰。

    第二天清晨,匈奴人在城外列好了阵势,汉军也严阵以待。一时天地间战意弥漫这时突然从匈奴人阵中冲出一人。我想难道古代打仗真的单挑吗?那匈奴人大喝:“让本城太守出来答话。程不识正要答话,我向程不识问道“城里射的最远的武器能射多远?”程不识一皱眉“五百步。”

    “那个匈奴蛮子离此多远?”“有七百步。”

    “程将军,你现在只张嘴不要说话,并且比划气愤的手势诱他前来。另把这种弓调过来些,当场射杀此獠!”程不识马上明白过来,一脸愤怒的在城楼上挥舞双臂,那张大嘴也飞快的开合。那个匈奴人显然听不见程不识在说什么,意识到自己这边是须风,不自觉得往前移了些。六百步。“程将军,用你平常的声音跟他说。”这个匈奴隐隐可以听到声音了,却听不太清。便不自觉得又往前挪了些。五百步。程不识欲下令,我急道:“程将军,用稍小一点的声音跟他说。”

    “那个匈奴这时道:“你们汉人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吗!”哈哈……那匈奴嘴里说着,却不自觉得又往前移了些。程不识目光中露出残忍之色,猛喝道:“射!”旁边的兵士立即向两旁闪去,十根长矛粗细的弩箭随即射出。那个匈奴人转身拍马想跑,却已被三根巨型弩箭射中,连人带马被射成一体。汉军兵士哈哈大笑,而匈奴人怒发冲冠。立时攻城。一时间城墙上下箭如雨下,一直杀到傍晚,终因汉军弓矢充足,右北平又城防坚固。匈奴不得不无奈得退去。

    当晚回到府中程不识哈哈大笑:“张兄弟,真有你的,痛快痛快!”一连十日,匈奴人攻城不果死伤无数。而汉军由于野战步兵不是骑兵的对手也没有出城迎击。但是胜利的天平却慢慢向匈奴人倾斜了。汉军弓矢仅够再支持三天时间。而弓矢用尽后,汉军绝不是匈奴骑兵的对手。“程将军,我军连日打退匈奴,你还因何烦恼?”

    “张兄弟,城中的箭矢快用完了。”我道:“那地道可曾挖好?”程不识稍有些苦恼:“现在全城的百姓都去挖地道了,但还是得十天才能挖好。”我暗自思索怎么能弄到箭呢?草船借箭?可惜这不是水战,这伙蛮子也未必会怕,恐怕直接就要杀上来。咦,对了,张巡!哈哈。

    我俯在程不识耳边低声耳语程不识大喜道:“就依贤弟之言愚兄这就去准备。”匈奴人大营中左贤王大帐内一斥侯报道:“禀大王,今天入夜后,无数汉军换上黑夜服在北门口集结,恐怕是要劫营。”

    “你下去吧,你们两个,今晚各带五千人马埋伏在此,记住不能让一个汉人活着回去!……然后换上他们的衣服诈开城门……。”

    “禀大王,右北平北门一直没有动静”。

    其中一个机灵点的说道:大王,汉人狡诈,他们会不会从别的城门出来绕到我们背后偷袭?”“嗯不得不防。”

    “传令在另三门加派探子,有情况随时报告。”话音未落一小兵冲进大帐“大王,西边城墙上突然垂下无数绳索。无数黑衣人跃下……”左贤王暗自庆幸,幸好提早发现汉人的异动,否则这伙黑衣人冲进来倒是麻烦。快传我将令,调两万人多带箭矢对西城外旷野任意发射。“一时间漫天箭雨射向西门城墙,尤其正在半空中吊着的人更是浑身刺满了箭……。禀大王,西城的汉人回去了,他们至少死了几千人,能活着回去的不足百人……。左贤王大喜:“传令下去,大赏有功将士!”

    左贤王睡梦之中忽然被号角声惊醒紧接着听到有人在耳边大叫:“大王,不好了,东边城墙又垂下无数的绳子,比刚才的人还多。小人自作主张吹起号角集合将士请大王恕罪!”

    左贤王暴喝道“传令三万弓箭手给我射,不惜代价的给我射。这时众将刚行至帐外就听到了命令,连大帐都没进,答应着转身离去。

    左贤王回眼看着那全小兵:“你今天作得对,没有你我们可真要被汉人偷袭了。我就是匈奴的罪人。你以后就到我的亲兵队里作一个百夫长吧。”那小校大喜“谢大王。”

    黑压压的箭雨一刻不停的落下半个时辰后,又是几千只豪猪被吊回城上。城里的汉军军士大骂,大都是骂左贤王卑鄙无耻等等。左贤王大怒心想你们主动偷袭我,幸好我发现了,要不现在死得就是我了。这一夜匈奴兵没敢休息,看着快天明了,匈奴兵渐渐放松了警惕……

    这时示警的号角声传来,左贤王大怒,难道这些汉人不怕死吗,这时来偷袭不是送死吗?等左贤王奔到营门口一看,倒吸一口冷气,只见南门城墙上密密麻麻足有上万条绳子,马上命令道:”军中所有能动的人,马夫,伙夫,全都给我射!左贤王既惊又怒:“自己的士兵虽然人多,但都是提心吊胆一宿未睡,此时若这上万人就这么冲过来,这场仗说不定主败了。这次的箭雨,更浓,更密,时间更长,足有一个时辰才停。所有的匈奴人都席地坐着,再也动不得了。这时只听城头上的汉军齐声喊,“谢匈奴狗借箭,来日定当奉还。”这时天已大亮。左贤王看到那些黑衣服里面包的都是稻草人。一口气没上来,哇的一口鲜血吐在了地上。

    整夜我和程不识就在城楼上观战,见匈奴人频频中计,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程不识也是一脸喜气。这时一个校卫冲上城楼道:“报,将军,匈奴退兵了。我军可否追击?”

    程不识道:“匈奴虽退兵,然只是小挫耳,不日既来。尔等不必追击……”

    我暗暗点头:“胜而不骄,头脑清醒。虽无奇智然守成有余也。”

    我躬身施礼道:“程将军,匈奴既退,小人愿上路继续游学天下……”

    程不识上前一步拉着我的手说:“先生,匈奴虽退,然不日既来,下次匈奴再来时,攻势必更为猛烈,行军必更为谨慎。某无先生之奇智,只能厚颜相请先生留下。望先生以合城军民为念助某一臂之力,某必不忘先生!”

    说罢对我深深一拜。其身后亲兵同时也俯身行军礼:“请先生留下!”见此情景我慨然道:“塞外不许胡虏雄,蒙李昔年曾建功。戎马书生少智略,只凭忠愤格苍穹。将军既不已某年幼识鄙某愿助将军大败寇兵,保合城百姓!”

    五日后,匈奴单于遣幼子于单带二万兵来援。匈奴军再一次兵临城下。而此时汉军也得到后方大批补给,援军。大战一触即发。此次匈奴人并没遣人来骂城。不声不响的列好阵势便开始强攻,两军舍生忘死的杀到半夜时分。而我则身在太守府内,悠闲的品茶,并与府内丫头调笑几句。

    “先生好清闲啊”“程将军回来了,不知战况如何?”

    程不识摇头苦笑:“敌我均死伤惨重”

    我笑道:“将军不必忧愁,五日后某当思一计破敌。以将军之才,坚守五日当不难吧。”程不识闻言略感欣慰,忙道:“不知先生何计?”

    我笑道:“将军俯耳过来,只需如此如此……”此后五日,匈奴人舍命狂攻,汉军殊死抵抗。双方死伤均在万人以上。

    这天深夜,一小校满脸愤然之色跑进左贤王大帐:“报二位大王,汉人又垂下几百个黑衣人。”

    左贤王冷然道:“传令各军不必理会,严守各寨。”于单狐疑道:“左贤王,此刻我等若以弓骑射之,汉人必死无疑。”

    左贤王道:“这是汉人的诡计,储君不必理会。”于单颇不信便对那小校道:“你速去传我将令调五千骑射之。”

    那小校满脸犹疑之色望向左贤王。左贤王无奈道:“你去调五千骑,但切记告诉他们每人只可射十箭,多者以军法处置!”片刻箭以射完。而汉军见匈奴不再射之,便把几百草人拉上去,一边高声怒叱匈奴小气。正在观战的于单被气了个半死。而此战中有许多匈奴兵被汉军城上利箭所伤。于单只得郁闷的回营。“小王不听贤王所言,图折利箭,白辱士卒。请左贤王责罚。”左贤王道:“无妨,此次折损不多。上次本王误中汉人奸计白折箭近四十万。大王尚且不怪……”说到此时左贤王脑中灵光一闪“汉军又箭尽了。”

    这时外间一小校满脸惊喜之色闯进大营:“大王,汉军箭尽了。此番有几百兄弟中了汉军利箭以为必死,可回营一看,汉军的箭都是木箭……。”

    左贤王大喜:“传令诸军,今夜好生歇息,明日破城!”三更过后一小校又报:“汉军又在西城送下数千草人……。”这次连于单都知道怎么办了。便代左贤王发令:“传令西门诸军严守营寨不与理会!”

    半个时辰后小校报:“汉军见我军不理会,怒骂着把草人收回去了。”左贤王和于单相顾大笑:“汉军技穷矣!”四更左右一小校进来又报:“汉军纵火焚了我军西营,不过我军发现得早,人马并未损失。只是帐篷等物被毁。”

    于单大怒:“大王,明日小王请为先锋。”左贤王连番中计更是恼怒:“储君万金之躯,不可亲身犯险,明日我为先锋,誓取右北平。请储君守大寨。”于单虽不甘心也只得作罢。

    连日的进攻,匈奴已基本毁了北门外的障碍,陷阱等物。次日清晨,左贤王亲率大军发起总攻,开始时汉军射十箭有五箭为木箭,半个时辰后,汉军所射之箭十有八九皆为木制。左贤王喜而大呼:“诸军奋力向前,先登上城者,升三级,赏千金!”说罢,自己也驱马向前,左右一看,此去危险不大,也未劝阻,皆率军死战,不片刻。便有匈奴军登上城墙,左贤王大喜亲至城墙百步处指挥攻城。于单部虽留守大营,也大呼为友军助威。甚至有性急之人不顾军马上前助战……于单看城破在既也未阻止甚至夸其武勇。这一来留守大军上前助战者更多了……。这时只听一声梆子响,城上箭如雨发。而匈奴军早有准备连避都不避迎着箭雨冲上,不料此番射击汉军所用的都是铁箭一时间匈奴被射得人仰马翻,死伤数千。更令人沮丧的是,左贤王也在刚才一轮的攻击中被射中,生死不知。(这个年代,医学极不发达,受伤稍重就有可能战死)匈奴军有如潮水般退去。可此次汉军并未轻易放过。箭如雨下,更多的匈奴人倒在了地上。而程不识更下令城中仅有的数千骑冲击却被于单挡住。却说左贤王回到营中包扎罢伤口。对于单说:“此次我恐怕要去见大神了。诸君不要怒而攻城,切记要把大军带回……明日退兵五十里,若汉军全力追击。则杀回。如汉军不出,则大军徐徐归之……说完便昏死过去。

    次日传出左贤王战死,匈奴退兵。程不识大喜对我说:“此战,先生居功甚伟,末将必上表言先生之功!”

    我笑道:“此战之所以胜,乃将士用命,于某无干。况且某乃读书人,要这军功也没什么用处。”

    程不识肃容道:“末将不敢欺瞒陛下,当具实告之。并且末将将上表,表先生为此城太守,恳请先生能容末将于帐下效命!”

    我笑道:“小子年不及弱冠,况且家师嘱某游学天下,某不敢有违师尊之言,尚请将军见谅。”

    程不识诡秘一笑:“哈哈,末将今日将大犒三军,忘先生务必前来,不醉不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