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异时空之汉武雄风 > 第八章 上兵伐谋
    “卫青?”李广与公孙敖相顾愕然。“正是适才卫将军与张将军来过,卫将军尽出八千赏金,张将军也出了二千金。”张汤笑咪咪的说。

    “张将军,哪个张将军?”

    “正是陛下今日封的张卫尉张行健将军。”“他?”李广暴怒道:“他一个书生怎么能当将军,我要立即入宫求见陛下!”

    张汤一边拉住低声道:“李将军,你今刚脱罪,实不宜得罪张将军。”

    李广道:“这是国家大事,我个人安危算得了什么?”

    回顾公孙敖道:“公孙将军可愿与吾同去?”“诺”

    张汤摇头苦笑。

    大殿之上李广急道:“陛下怎么能任命张行健此等书生为卫尉?”

    武帝皱眉道:“李卿可是就此事而来?”

    李广毫不犹豫道:“正是”

    武帝挥手召来史官低声耳语,片刻,史官捧几卷竹简而来。

    武帝道:“你看完这些再说吧!”李广接过这几卷书看了一眼题目《元光三年六月帝与少傅张行健问答》便翻了起来。当李广看完面色惨然默默不语向武帝深深一躬便转身离去。武帝呆了一会道:“李将军为何所去甚急?”

    李广还未走出殿门回身道:“臣此去向张将军负荆请罪!”

    武帝大喜召回李广:“哈哈,李将军不用如此急去,张卫尉正在上林苑为朕练兵。你此刻去恐怕也寻不到他,不如陪朕到御花园走走,如何?”

    在御花园里,武帝道:“朕素知卿心怀忠义,襟怀坦荡,真乃朕之廉颇也!”

    李广摇头道:“臣是卑鄙小人,不识君子,张将军久欲杀敌报国,曾数次向臣求习武艺,臣常轻侮。臣只是匹夫之勇,当不得陛下如此厚爱。臣只求异日陛下伐匈之时能让臣在张将军帐下用命。”

    元光四年春,淮南王舍人举证密告淮南王勾结匈奴欲反。帝命廷尉张汤查之,月半后,张汤谓帝曰:“然也。”帝问策诸将。我道:“淮南王身为王族,不思报效国家,反与敌结交。该斩!”

    帝曰:“以何人为将?”

    我道:“李广将军久经战阵,精通兵法,兼又勇冠三军,可为将。”

    帝允。夏四月谴李广为将,共出步骑共四万伐之。淮南王刘安闻之自裁。李广凭此战获封关内侯。

    这一日我和武帝在御花园饮酒。

    武帝拿出一卷书简递与我道:“你看看这个!”

    我不自觉道:“妙策!这推恩令何人所作?”

    “新任的郎官主父偃所作。”

    “陛下准备何时行此策?”

    “如今淮南王谋反兵败,朕以为立即行此策。”

    “陛下圣明,此乃安天下之本也,臣以为可以再徒举国豪强入茂陵以实长安。”

    “就依卿言,此事卿以为谁办为好?”

    “一事不烦二主,此策既为主父偃所出,就令他去办吧。”

    六月武帝任主父偃为齐相,彻查齐王与其姐通奸之事,齐王度已不能免,自裁。后主父偃又借机杀燕王。赵王上疏弹劾主父言,言其收受诸侯贿赂。武帝命将主父偃缚于长安。九月灭其十族。

    紧接着,武帝下诏徒举国三千石以上豪强入茂陵。至此汉初以来的地方豪强势力大损,国家和百姓均得到了利益。

    接下来,我日夜苦练骑兵。,八万骑兵已经显露出威力来。这一天,武帝召我前去议事。

    武帝接着畅言:“卿治军果有真才,只一年就为朕练出八万大军。现在大军可战否?”我道:“军马粮草皆足,只是大军尚需一月时间再进行一次演习,便可出征了。”

    “卿这马蹬与马鞍做得甚好,有了它,三年可成的骑兵现只需一年既可成了。哈哈。还有那厚背大刀,真是马战的利器。我军勇士凭此硬撼敌营,不知何人可以挡之?就凭匈奴人的弯刀吗?哈哈。”

    我道:“此等都是公孙弘大人的功劳,臣不敢贪功。”

    武帝摆了摆手道:“这不都是公孙弘按你国策上所言吗?朕会赏公孙弘,不过你要朕赏罚不公吗?”我忙道不敢。

    “陛下,臣新练得一战阵”

    “何阵?”

    “臣称之为汉锥阵。”

    “此阵有何妙处?”

    “陛下,臣与卫将军将这八万骑兵据各自之特点,分别编成几队,突前一阵,分为十六小阵,每阵每列兵为十六骑每阵十六列,计二百五十六人,十六阵总计四千零九十六人。人着重盔,马披轻甲。持重矛,以力战之士为之。此阵以之破敌无往而不利。左右各有两辅阵,人数亦各为四千零九十六人,人着重盔,马披轻甲,持长刀,以迅捷之士为之。为重矛兵辅翼。后方为弩骑兵,亦为四千零九十六人,人着皮甲,轻装。只须能骑马兼射弩者为之。臣以为若以此阵以匈奴于塞外草原决战将可大有助益。”

    “朕信得过你和卫青,不须看了。”

    这一天,武帝召我前去议事。一进殿门,我便感到气氛不对。几乎所有在京的武将都到了。文官却几乎没有。我暗想这是又要打仗了。程不识道:“自六月来,匈奴开始在河朔地区集结兵马,至今已近二十万众。又在我渔阳附近集结了近十万众。而其匈奴单于本部也已集结完毕正向渔阳赶去……”我心里暗想,这么快就要打河朔之战了?我记得还得几年时间嘛。众人议论纷纷,“再过一月匈奴既可全部集结完毕。依臣看,河朔之敌欲袭我长安,渔阳之敌恐欲图我渔阳右北平……。”

    内廷,众臣只有我,卫青,李广,程不识留下了。卫青道:“依臣所见,当以我新练之精骑过黄河袭河朔,解除我长安正面之围,如此既使渔阳丢失我方亦可算大胜。”李广和程不识皆点头附合。

    武帝亦大笑:“卿所见与朕略同,不过大军出征行军当谨慎一些朕欲出兵往上谷,离上谷二百里忽往西去,如此当可攻敌于不备。众卿看如何呀?”

    我微笑不语。

    武帝见我如此便道“卿可有何妙策?”

    我道:“依陛下之计,当可尽逐河朔之敌。黄河九曲,唯富一套。若匈奴失去河套,便再无与我一战的本钱了。陛下之计可大胜。不过,臣还有一计,可令陛下完胜。”卿快快说来!

    “陛下,适才卫将军道河朔乃是此战重点,臣亦深以为然。河朔之敌距长安仅七百里,匈奴骑兵旦夕可至。今若击之可保长安无恙。但是陛下既使我军尽出八万精骑,趁匈奴尚未集结完毕此战虽可胜但至多是击溃战,并不能伤匈奴之元气,日后匈奴必欲再战河朔而我则必筑城而守。如此虽胜但于大局并无帮助。臣以为应把八万精骑分成两部,臣愿与卫将军各领一部依陛下之意而行,但是却需匈奴兵临我长安城下。匈奴骑兵不利攻城,若要取胜就需攻我不备,今我深沟高垒,自上郡至长安一路坚壁清野,待匈奴攻长安十日后,卫将军突然挥师北上河朔,依龙城例尽屠之。待匈奴心慌之时必然回军。而臣令小股弓骑不分昼夜沿途扰之。匈奴军心必乱,待其北出上郡过黄河之际,卫将军半渡击之,臣领军从后掩杀,臣料此二十万匈奴必为我军所算,纵能逃出一二却已不足为患了。此战关健在于,长安和右北平决不能有失。臣建议程太尉率三万步卒守右北平,李广将军负责长安。卫将军佯出上谷,臣领军去上郡,与匈奴交兵三日后,臣将辙往太原。如此长安尚余步军十二万人,骑兵一万人,匈奴得此消息,必定不待准备就绪就会趁我空虚直取长安,如此一来,臣之策可有九分胜算。”

    在座的诸人皆深悉兵法,闻我之言皆默默计算起来。过了一会,程不识道:“张将军此计虽妙,但却置陛下于险地……。”我道:“敌我此战均行声东击西之策,今我效田忌赛马,匈奴必为我等所算,况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辈岂能欲干大事而惜身!”武帝猛喝道:“诸位将军不必多言,我意以决,就依张将军所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