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甲午轮回 > 第五十一章 国师入京
    侧翼迂回?冯国璋的嘴角边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这类战术,便是保定武备学堂最初级生员皆可娴熟运用!

    “让这些倭奴们领教下真正的战术,目标倭寇中军,地毯式排炮轰击!”

    早已跃跃欲试的华军炮兵迅速就位,密集的排炮犹如天神之巨犁,搅翻了整个日军阵地。[燃^文^书库][www][77][buy][]【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

    “清军缘何有射程如此之远的大炮!”福岛安正难以置信地看着被抛上半空的断肢残骸,“难不成义和团的妖法当真有效么?”

    居然有了如此荒诞的念头!然便在其胡思乱想之际,一股巨大的气浪将福岛安正的坐骑掀翻,狠狠地撞击反而使得福岛安正瞬间清醒过来,他吐出一口嘴里黄土:“疏散队形,就地隐蔽,命两翼骑兵迅速突击,摧毁清军炮兵阵地”

    冯国璋看也不看两翼的日军骑兵,他手一挥,华军的骑兵部队也开始了突击。

    骑兵对冲?非也,华军骑兵并未自两翼针锋相对地突击,而是将突击的方向放在了中路!

    作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冯国璋早已敏锐地察觉到了日军阵型的破绽因为过于强调进军速度,日军几乎没有工事,而火炮一类的重武器也远远落在了后面,看似人员密集的日军中路其实防御薄弱,甚至可以说是不设防!这也难怪,自战争开始,清军就没有发动过一次像样的反击,每战均是被动的防御,这也是福岛安正根本未曾料到中队敢于发动反击的原因。

    “迅速中路集结,火力阻击清军骑兵”福岛安正声嘶力竭地狂吼。日军的纪律性的确不俗,刚刚开始分散的队形竟又开始了勉强集中。

    “轰轰轰”

    华军的又一轮炮火在日军中开了花,“炮火准备居然与骑兵突击一同进行!清军的指挥官是疯子么?”福岛安正几乎失去了理智,在华军精准的炮击协同下,骑兵冲击犹如刀切朽木,狠狠地嵌入了日军的阵地。

    中路的日军已没有了任何还手之力,“预备队!”眼见日军阵型在中国骑兵的突击面前濒于崩溃,福岛安正终于动用了手中最后的预备队。他还在寄望两翼的迂回骑兵能收到奇效!

    然而,这注定只能是奢望!

    随着爆豆般的机枪声,近乎饱和的重机枪子弹犹如铜墙铁壁,令撞上来的日军骑兵骨折筋断马克沁重机枪侧翼交叉火力!甲午年联峰山下儿玉源太郎部惨案重现!

    “日军终于动用最后的预备队了么?”见两翼已然固若金汤,冯国璋手一挥,准备随时支援两翼的预备队向正面日军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突击。

    正如王继生与冷胜所料,双方之差距乃全方位,综合运用便为压倒性优势,华军指挥官所要做到的便是如何转化为胜势!

    福岛安正内心的奢望终于变成了绝望,看看已然千疮百孔的日军防线,他牙关紧咬,是为天皇尽忠于此还是马上逃离?两种思想正自他脑海中激烈地交锋。“将军”他的卫队长早已率卫兵将他扶上了一匹新的战马,在“保护将军”的嘈杂声音中,众卫队簇拥着福岛安正开始了落荒而逃。

    是役,日军伤亡两千余人,被俘二百余人,更为致命的却是士气遭受毁灭性打击,面对中队的优越感荡然无存。

    北京城,庆王府。

    尽管王士珍已率部稳定了北京局势,然内有野心犹存的端、庄二王,外有联军步步进逼,奕仍有如坐针毡之感:“国师爷,您啥时才能进京坐镇?”

    “看来庆王着实想念本国师了。”声到人至,王士珍与方超护卫,鹏信步直入。

    在这一瞬间,奕又有了天坛祭天时之感国师自天而降。这一刻,他才算真正地踏下心来,想起身,却又觉双腿疲软,当下手臂上加了把劲,方才直起身来,道:“国师爷……”

    鹏笑笑,不待奕谦让,径自坐了,随即反客为主,道:“且先坐下说话。”

    哪料国师爷此番话语却几乎无人听从,方超与王士珍自不必说,身形一晃,已是侍立于鹏之身后,除此之外,屋内连奕在内尚有四人,皆不就坐,其余三人竟跪倒于地,口中齐道:“谢国师爷活命之恩。”

    鹏一怔,奕一旁忙道:“此即为许公、袁公并立山大人了。”

    鹏亦起身,一一相扶,道:“诸人皆醉,唯三位独醒,朝堂之上,仗义执言,亦为本国师钦佩。”

    以鹏之身份,此言一出,饶是袁昶与立山皆称“硬汉”,也不禁涕泪横流,许景澄与鹏虽未曾蒙面,然素有书信之交,是以第一个叩下头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国师爷”

    此言虽是俗语,然此场景道出,却别有一番滋味,鹏命三人起身,道:“大清之官,三位一时是做不得了,若愿就此告老,京师、原籍或是保定府,皆可择地而居;然眼下国家正值之秋,若三位肯舍却朝廷功名,为国效力,本国师也自欢迎。”

    告老之臣,通常皆回原籍,亦有少数或留京师,然鹏特意点出了保定府,自是有护佑周全之意必竟现在立山仍为钦犯,而袁昶并许景澄虽因太后迫于国师压力,特下懿旨改为革职,然说不定何时太后心情不快了,便即一道“恩旨”发往原籍,责令自尽。而若身在保定府,若是国师爷不允,便是太后的懿旨也不好使,是以鹏此言实则关怀备至。

    然告老虽亦为选项,但任是谁也能听出鹏的招揽之意,三人早已恨不能为国师爷赴汤蹈火,是以皆俯下身去:“愿以此身报国,此生唯国师爷马首是瞻。”

    鹏笑道:“大清不能尽三位之才,却被本国师爷拣到了宝,然诸位一生竭虑,便为朝廷功名,当真便可舍却么?”

    此言一出,一旁的奕心中先“咯噔”了一下,这摆明是要与清廷分庭抗礼了。

    纵然这数年来,朝廷政令早已不行直隶并山东南部,然面上却仍是一团“和气”,这层“窗户纸”此刻被国师爷捅破,实在令奕心惊肉跳。

    然奕毕竟久历宦海,且办理洋务经年,更与国师爷麾下之实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干系,转瞬间已是想明大清积弱如斯,实需国师爷出面回天,而以鹏之仁义,自己最不济也可做个“富家翁”,实不必因此大惊小怪。

    奕思绪虽繁,实则只是电光火石间,此时只闻袁昶道:“一生追求朝廷功名,不外乎欲留名青史,然以国师爷天纵之才,袁某随之,定可建功立业,青史之名必可远胜出将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