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甲午轮回 > 第六十一章 怒涛之力
    “比武夺冠者,特授‘怒涛’之名!愿你等有若奔腾之浪,用无止无休之力,将敌人之防线冲击得千疮百孔!”

    国师爷赐名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黄怒涛的热血再度沸腾哥萨克骑兵举世闻名,那是你们未曾遇到真正之骑兵精锐!催敌锋于正锐,方为王牌!

    “我们是国师爷亲赐名号之精锐!天威所向,敌军莫不魄散魂飞!”

    大地狂潮般向后掠去,华军的铁钳即将合拢!

    望着这支声威绝不逊于最精锐哥萨克骑兵的华军骑兵,阿列克谢耶夫脸上终于浮现出绝望中国人什么时候也有了这么强大的骑兵部队?

    若想摧毁敌人的锐气,便是要在敌人最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

    “嗬呼”

    无愧是马背上的民族,如此劣势之下,残余的哥萨克骑兵居然开始组织反突击!

    “来吧。[燃^文^书库][www][77][buy][]【燃文书库(776)】”黄怒涛的脸上浮现出莫测的笑意强敌方能激发斗志,遇强愈强!这便是华军的王牌!

    二百余骑哥萨克骑兵开始反冲锋,几十骑最为彪悍的骑手分散在两翼,这正是哥萨克骑兵引以为傲的两翼合围战术!

    黄怒涛嘴角边露出一丝冷笑,霍然加速,几十名华军骑手紧随其后,似一把剔骨尖刀,狠狠地自哥萨克骑兵中路凿了进去,楔形冲锋阵!昔年蒙古骑兵横扫天下的中路凿穿战术!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鹏早将此理念深深地贯入了每一名华军指挥官内心深处。是以张祖佑与黄怒涛于战前便将哥萨克骑兵战术一一演练并破解,这正合了孙子大家之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已然经受了华军枪击炮打的哥萨克马匹速度明显处于劣势,华军骑兵犹如一层层巨浪,轻而易举地撕开了哥萨克骑兵中路的防线,一个个哥萨克骑手被劈落马下,队形在“怒涛”的冲击下开始岌岌可危。

    两翼合围,乃倚强凌弱之战术,然遇到了气势更胜一筹的“怒涛”骑兵,却显得那般软弱无力,待最后一层华军“怒涛”冲入战场,哥萨克骑兵的队形终告瓦解。

    层层叠叠之浪,无止无休之力!

    这就是“怒涛”骑兵营!

    沸汤泼雪一般的攻势,终于击溃了残余俄军的心理防线,这些来自顿河的“雄鹰”,有若被赶散的鸡群,开始了四散溃逃。

    俄军的后续步兵居然被自己人冲乱,阿列克谢耶夫如同失去了魂魄,瞠目结舌地看着这一切。哥萨克骑兵横扫天下,从未败过如此彻底!

    “怒涛”骑兵营余威更盛。

    无数把沾染了俄军鲜血的军刀在烈日下闪耀着诡异的红光,贪婪地吮吸着俄军的血肉。

    “如何?如何?”

    阿列克谢耶夫虽贵为沙皇远亲,头上也一直顶着“常胜”之光环,然却从未遇到如此窘况,毕竟,他之“常胜”战绩皆为“水分”,均为以众凌寡,且面对者,也系无能之清军。

    主帅呆若木鸡,然其卫队长却非草包,尽自从未读过中国之兵书,然依旧做出了与中国兵书相吻合的行动,那就是中国三十六计中的最后一计。

    主帅的溃逃终告成了压倒俄军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继哥萨克骑兵之后,俄国步兵也开始了争先恐后的逃窜。

    “全军出击”张祖佑终于下达了总攻命令。

    “杀”

    几乎所有的华军都跃出了阵地,烈日之下,排山倒海般冲锋的华军士兵与疲于奔命的俄军军士比比皆是。

    俄军终告全面崩溃。

    “居然是一场一边倒的较量。”

    远方的一处高地上,数十名卫兵的环卫下,瓦德西放下了望远镜。

    俄军的失利或早已在他意料之中,只是就算心机强如瓦德西,也未料到俄军崩溃如此之速。

    一同观战的福岛安正则稍稍有些幸灾乐祸,毕竟阿列克谢耶夫的傲气曾深深刺痛了这个日本人:“这就是号称无敌的哥萨克骑兵?”

    瓦德西却不似这个日本人的小肚鸡肠,道:“哥萨克骑兵的确是世界罕有的精锐骑兵,然华军指挥官之战术素养,战士们军事素质均为世界一流……”话至此忽然一顿,显然已想到了甚么,见福岛安正一副探询之意,方才叹道:“若其身后再有一聪明而有魄力之人为领袖,则中华之强盛便已无可阻挡。”

    听完瓦德西的结论,福岛安正的幸灾乐祸登时变成沮丧,论对中国之戒心,世界各国首推日本。如何应对中华之崛起,福岛安正彷徨无计。

    “中国文化在四百年以前,常有若干方面比较欧洲为优。但自彼时以後,遂成停顿不进之象,尤其是对於火车轮船所引起之世界巨大变迁,未能加以理会。而且数世纪以来,未有外敌严重压迫,以致养成一种不能战争之民族。所有上流阶级,对於世界情形毫无所知,只是骄傲自大,盲目反对白人。至於官吏人员,则为之气所充塞,毫无精神之可言。其在皇室方面,则又似乎不能再行产出振作有为之人物。但吾人在此却有一事不应忘去者,即中国领土之内,共有人口四万万,均系属於一个种族,并且不以宗教信仰相异而分裂,更有“神明华胄”之自尊思想充满脑中。此外更有一事,亦复不应忘去者,即吾人对於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更加以备具出人意外之勤俭巧慧诸性,以及守法易治。余认为中国下层阶绞,在生理上,实远较吾国多数工厂区域之下层阶级为健全。且该国当前武备之虚弱,财源之衰竭,政象之纷乱实乃表象,该国国师治下区域,政出一门,财源充足,更兼麾下有一支堪称世界一流之精锐部队,西摩尔被俘,阿列克谢耶夫惨败,由此可见,军事上之压迫实属下策。更何况其国师已入主京师,拳匪之乱业已平息,出兵之口实已不充足,当由和谈解决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