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甲午轮回 > 第三章 直隶总督——烫手的碳团
    李莲英一愣,道:“不是说太后去看戏么?缘何……”

    那小太监摇了摇头道:“奴才只知是太后点的是《玉堂春》……”

    李莲英急道:“可是西安戏班子不明就里,还是唱的老词?”

    李莲英这番话却是有因由,京剧《玉堂春》里有一句词乃是“我好比羊入虎口有去无还”,而慈禧太后生肖却是属羊!

    当时慈禧便天颜震怒,还是李莲英伶俐,命日后再唱此出戏,务要将戏词改成“我好比入网的鱼儿有去无还”。[燃^文^书库][www][77][buy][]【燃文书库(776)】方才解了太后的心结。如今听闻太后发怒,当然便是想到了此。

    哪知那小太监摇了摇头,道:“奴才们哪敢怠慢,听闻太后点了《玉堂春》这一出,早提前吩咐过戏班子了,那伶角也唱得是“我好比入网的鱼儿有去无还”,不过太后还真是听到这一句便变了颜色。”

    李莲英还在琢磨,一直在旁听的荣禄却咳了一声,道:“李总管,我等一同去见太后。”

    李莲英一听便知,这是荣禄心下明白了,他不禁带着疑问的眼神看了看荣禄。

    以荣禄之精明自是明白,但他只是又咳了一声,便道:“哪敢胡乱猜疑,还需速去是正理。”

    荣禄当然不敢明讲,他自慈禧赐自己紫缰开始,引入到国师恭迎两宫回京的电文,已是心中有了底,再加上这句戏文,登时心中透亮慈禧非是不愿返京,相反她返京之心只怕比任何人都迫切!但京师并直隶一带显然已是国师的势力范围,太后是生恐自己回京之后如鸟入樊笼、鱼儿入网,成为有名无实的汉献帝!而赐自己紫缰只怕便是要自己出头与国师争竞毕竟曾经的武卫诸军乃自己一手打造,太后还是对自己颇为赞赏。但荣禄也知道,莫说武卫诸军已然溃散大半,便是完备之时也不放在国师眼里,或许仅需国师麾下的一个师,便足以荡平整个武卫军了。

    正如荣禄所料,慈禧太后召见他之后没两句便直截了当地道:“自联军进犯,裕禄兵败自尽之后,直隶总督便一直出缺,卿家可有力荐之人?”

    直隶总督素来被称之为疆臣之首,且管辖不限于直隶一地,历来为炙手可热之位,但自鹏驻节保定之后,直隶总督职权便大不如前,尤其近几年来,莫说鹏一手打造分驻各地的华军及各地方的议政厅局,即便是朝廷委任的地方官也多数惟鹏之命是从,前任总督裕禄其实政令只行于天津及山东北部。而联军进犯之后,裕禄自尽,袁世凯请调山西,鹏独抗联军获胜,即便是京津两地也纳入了鹏之范围,此种情形之下,直隶总督一职只能是形同虚设。

    对此荣禄心知肚明,但他也知道以太后之老辣,此举自是别有深意恐怕还是顾忌国师势力太大,是以设直隶总督以分国师之势。但如此一来,直隶总督这个炙手可热的职位便成了两头难讨好的烫手山芋!非手腕绝伦之人不足以驾驭!

    权衡利弊,荣禄方才道:“直隶总督一职素为疆臣之首,担负京畿重任,非比寻常,奴才一时难寻合适人选。”

    这招推脱慈禧如何听不出来,她似笑非笑道:“卿家也曾为一任直隶总督,若无合适人选,便由卿家署理也可。”

    荣禄吓了一跳,他情知太后已是对自己所答大为不满,忙道:“奴才理应为太后分忧,怎奈奴才今年已近七旬,精力颇有不逮,还望太后自宗室亲贵中挑选人才……”

    此言倒也是事实,荣禄尽管自幼打熬得一副好筋骨,然近几年清廷动荡,处处耗尽心机,即便是荣禄也颇有吃不消之感。

    慈禧也知荣禄此言不虚,加之她身边也实在缺不了荣禄此人,微微叹道:“宗室宗族中甚缺才能出众之辈,可惜李中堂,多病缠身……”说到此忽然道:“袁世凯又如何?”

    荣禄闻言忙道:“其人朴实勇敢,晓畅戒机,更兼忠义,当能胜此重任。”

    慈禧道:“你这八字评语可说得甚是重了,哀家仅知其练兵尚可,究竟未经大战阵,且政务又如何?”

    总督一职当然要军政齐管,荣禄本来想说袁世凯便在山东巡抚的位上也颇有作为,但转念一想,此必然会论及义和团,而义和团之乱乃太后“西巡”之因!想到此,话语一变:“不妨太后先行召见,择一二政务难题,看其如何作答。”

    “太后见召?”袁世凯却也心中一颤毕竟天威难测。

    还是旁观者清,徐世昌开言道:“近闻荣相身体大不如前,且朝廷仅余将军这支精兵,此行或为将军被重用之开端。”

    西安行在。

    望着跪在面前的袁世凯,慈禧太后一言不发。

    无形之压力几乎使得袁世凯喘不过气来。自己近几年来所作所为一幕幕在脑海中回现,究竟哪些会惊动天听?

    还是荣禄心知肚明太后刚刚看了一封电文后便大发雷霆,倒不是对自己和袁世凯有甚不满。

    只是那电文……

    正思量间,却见太后将那封电文掷于自己面前:“你二人且看看,此事该当如何处置?”

    “庚子之乱,余已与美、德有约,互遣国使。许景澄久为驻外公使,当为最佳人选,还祈太后圣断。国。”

    电文言辞虽尚属客气,但语气中却透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自慈禧太后执掌天下大权以来,国内绝无第二人敢如此这般!

    “袁大人,你也曾为驻外公使,对此外交事务理应熟知,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置?”荣禄当即把皮球踢给了袁世凯。

    袁世凯心中暗骂了一声荣禄狡诈这哪里是什么外交事务,分明是太后与国师之间的权争!但荣禄久为其上级,且素来待他甚厚,是以明知是块烫手的山芋也只好先接过来,道:“许景澄虽久为公使,然其身份……”说到此忽地灵机一动,续道:“曾闻德国有言,需遣亲王赴德谢罪,而许景澄之身份显然不符,不若太后自宗室中择一合适人选赴德,且美、德两国一在欧洲,一处美洲,相距甚远,便可令国师遣许景澄单程赴美,宗室亲王专程赴德,如此一则合外交惯例,二则可节省时日,三则又可免除一人长途奔波之苦以示皇恩浩荡。”

    听到此处,不但荣禄,即便太后也是颔首,如此一来,等同于太后与国师各遣一人,且袁世凯已给太后与国师找了几条冠冕堂皇之理由,彼此面子上均过得去,便是皆大欢喜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