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甲午轮回 > 第七章 照会——沙俄野心
    [燃^文^书库][www][77][buy][]阵风忽起,海面已非先前之静,“德意志”号舰身微晃,旋即转舵,然主炮却丝毫不慢,伴随着火光、硝烟及巨大的轰鸣声,靶船再度受创。(燃文书库(776))

    “无愧是亲王统带之兵。”听闻首轮十中六的成绩,荫昌不禁拍手称赞。

    海因里希的嘴角边也浮起了一丝得色:“该舰与贵国渊源甚深,此番若能异军突起,诸位面上却也增光。”

    荫昌点头道:“闻此舰多泊胶州湾,确可称与华有缘。”

    海因里希笑道:“非止如此,乃因此舰现下代理二副、代理三副及炮术长皆为贵国之人。”

    “德意志”号,主炮塔前,邓永华矗立。

    尽自身畔除了同属胶州水师学堂的钟少卿及葛鸿煌外,皆为德国水兵,然其依旧一副大将风度,口下之令,一众德人也尽皆凛遵。

    二轮炮击,仍是炮术长葛鸿煌亲自操炮瞄准,他也甚为珍惜此番与其余德人一较长短之机,小心计量,方才点了点头。

    随着火舌狂喷,十枚炮弹竟有八发命中,这已然是与斯佩单轮相当的战绩!

    载沣的一颗心瞬间被折服,便是这一刻,他暗下了重整大清海军之念。

    只是载沣没有料到,一支史无前例的舰队正自中国胶州悄然成型……

    胶州,码头。

    鹏独立高处,在他身畔,是群情激昂的胶州水师学堂的首届毕业学员。

    这是颇为不寻常的日子,举世无双之第一艘无畏舰正式服役!

    数月间,这艘巨舰的上层已然完备,十门二百八十三毫米口径重炮巍然耸立。

    “这是一艘举世无双的海上巨无霸,它拥有迅捷的航速与超强的续航能力,强大而迅猛的超级火力,可以将任何一艘敌国战舰送进海底!”

    听着鹏的演讲,周边的学员更加汹涌澎湃,然而还在继续。

    “此皆为引以为傲之本,然本国师希望……”鹏环顾下四周,又道:“未来之日里,能令我最为骄傲的最终是你等!你等这些操控这艘战舰之勇士!用你等之勇气及本领使这艘战舰成为真正之海上利器!让所有与中华为敌之人听闻这艘战舰之名号便会心惊胆战!让历史永远地记住你们和这艘战舰之名号!”

    “甲午黄海海战,我们吃了大亏。为中华雪耻必须成为你们每一个海军官兵心底的烙印!然为国捐躯的北洋水师忠魂不能被埋没,要让中华永远铭记那些英烈,因此,这艘战舰,将命名为世昌号!”

    时光飞逝,岁月无情,新的一年转瞬又至。

    西安行在。

    以关外尚驻俄军为由而迟迟不肯还京的慈禧太后再逢重击荣禄因病去世了。

    赠太傅,谥文忠,晋一等男爵。

    颁布上谕后,年已七旬的慈禧太后显得更加衰弱。

    “李鸿章与刘坤一先后谢世,如今又轮到荣禄了。”老太后只觉一阵心悸袭来,空虚及寂寞的恐慌使得她再也坐不住了:“传李莲英。”

    哪知李莲英此时就在门外,闻太后相召,忙跨进门来,伏地请安。

    “何时方能真正心安?”慈禧只觉满嘴苦涩,她端起香茶啜了一口,道:“莲英啊,咱们遛遛去。”

    “喳!”李莲英犹豫了一下,又道:“外面王文韶说有要事要见太后,不知太后……”

    慈禧怔了一下,她此时实在没有处理政务的心情,然近一年多来,肱骨老臣纷纷辞世,王文韶可说是仅存的几个元老之一,且自北京西巡后一直随在身边,可说忠心不二。

    “传他进来。”

    看着满头银丝的王文韶,慈禧太后心中又是一阵感慨,见其尚要请安,便道了一声:“免礼,赐坐。”

    王文韶还是恭恭敬敬地叩首已毕,方才直起身来,也不就坐,将一封奏折递与李莲英。

    寻常奏折自是军机大臣缮写节略后呈上,只有极为重要之事方才原旨呈送御览。慈禧自是知其分量,当下便展开细阅。

    “砰”

    “欺人太甚!”王文韶早有准备,加之相国城府,是以脸上未曾变色,然室内其余人等,包括李莲英在内,都战战兢兢,汗流浃背。

    这是一封俄国最新之照会。

    自鹏主持签订辛丑合约之后,沙俄不得不宣布废止《奉天交还暂且章程》,并与大清签署《交收东三省条约》。

    双方约定如下四条:

    一、东三省各地一如俄军未经占据以前,仍归中国版图及中国官治理。

    二、如果再无变乱,并他国之举动亦无牵,俄军须在一年半内分三期全部自东北撤走。

    三、俄军撤退前,东三省中队的数目、驻地,须与俄官商定;俄军撤退后,中国在东三省的兵力应添应减,应随时知照俄国。

    四、俄国交还山海关、营口、新民屯沿线铁路,清政府应予赔偿。

    其中第二条更是作了详细规定:第一期,条约签字后六月内撤离盛京省西南段至辽河所驻俄国各官军,并将各铁路交还中国;第二期,再六月,撤退盛京其余各段官军及吉林省内驻军;第三期,再六月,撤退黑龙江省所驻俄军。

    然现第二期约定日期已满,俄军却仅完成了第一期撤军。王文韶受命与之交涉,却换来如此一封照会!

    照会言道:“若俄国得中国信切之言,以俄军撤退之后,中国不违背俄国在本界地公允之利益。若俄国所得中国信切之言,以存于心,如贵国政府应认各情如下:第一,所将交还地方专于营口及辽河一带,无论如何不能让给他国,或买或租各等事。若拟似此,让给他国,则俄国想是中国以此恐吓俄国,俄国将保护其利益,当用决断之法;第二,现在中国之政在蒙古地方不能改换;因或如此改换,将不免民教扰乱,并沿本国边界一带有不平靖景况,系为不悦之举,极须郑重之事;第三,中国若不预先知照本国政府,不得立意开新商埠在东三省及准在新埠口驻外国领事官;第四,若中国必欲请外国人管理吏治各事宜,其权限不能干预中国北方各事,因其在北方利益俄国居首。若遇请外国人管理北方之事,应在北方分设公司,须托俄国人经理。譬如请外国人为矿务参赞,亦不得干预蒙古及东三省矿务,此矿务亦应请俄师采办;第五,俄国因有现在营口、旅顺、盛京一带电线,系为营口至北京所有俄挂线必须之接续,该挂线续有何时?俄国存管营口、旅顺、盛京一带之线于何时?第六,将营口地方交还中国地方官之后,所有此口海关款项,当照现今仍归道胜银行接办;第七,俄国属人及商号在东三省占据时自然所得之权,俄军撤退之后,应仍照旧行。”

    “亡我之心不死……咳咳咳。”

    “速传太医!”见慈禧眉心紧颦、手抚胸口,李莲英第一个反应过来。

    “不必了……”慈禧勉强抬抬手,两个吓得花容失色的小宫女定定神,忙上前为太后捶捏。

    慈禧闭目不语,似在养神,又似在静思。

    过得良久,方才睁开双目,长呼出一口气来。

    “卿家之意若何?”

    只这一句,王文韶只觉昔日那个威仪天下的圣母皇太后再度临凡,忙回道:“俄人据东三省,居退兵之期,仅退出公所衙署,而城外各要隘驻兵如故,复暗中添兵。近又以章程七条照会外务部,大意谓矿务、铁路、税银、行政权、兵权归伊掌握。如果属实,则虽地面交还与不交还何异?”

    见慈禧点头,王文韶又道:“以臣之见,莫若以夷制夷,只须将此照会知会英国,自会有国出头与俄国争竞。”

    慈禧轻叹一口气,遥望窗外,半晌方才言道:“此法子用了十余年了,虽是能解燃眉之急,却终非长久之策。引虎驱狼与饮鸩止渴何异?”

    良久的沉默,室内众人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幸好此时太后又开了言:“难不成还需国师出头么?”

    李莲英与王文韶深知,太后这是咬着牙说出了此言毕竟国师已全然掌控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其威望早已远胜朝廷,甚至使得太后不敢还京!若是再行东北逐俄,那声威之盛将不容想象!一国两主,终非华夏之福!

    王文韶道:“太后,国师虽于甲午克日寇,辛丑拒联军,期间虽也多用合纵连横之术,然所恃终归为武力,若是此番国师也欲动武,恐非大清之幸。”

    慈禧道:“国师两番皆有再造玄黄之功,若能尽驱俄军,动武又何妨?”

    王文韶想了想,道:“老臣仍认为,动武乃下策,孙子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若国师兵败自不必说,即便获胜,只怕到时朝廷政令难行东三省。”

    这话可说得直白了,哪知慈禧只是轻轻叹道:“即便将东三省交由国师,也好于被异族侵占,毕竟国师乃天降神使,且与本宫气运相合。你且将此照会转交国师,再传本宫口谕,对俄之事务处置由国师一力承担。”

    “喳。”

    王文韶应允后却又闻慈禧苦笑一声:“此照会便不转交国师也无妨,以国师之能,或早已尽知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