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甲午轮回 > 第六十八章 用兵——能源之争
    [燃^文^书库][www][77][buy][]俄国,圣彼得堡,冬宫。【燃文书库(776)】

    一阵脚步声由远而近,托洛斯基自如山的文案中直起了身子:“布鲁西洛夫将军,请坐。”

    年过半百的布鲁西洛夫重重地坐到了椅子上,那特有的八字胡微微上翘,显示着内心中的不满。

    托洛斯基显然明白他的指挥官心中在想些什么就在刚刚结束的一场大规模会战中,布鲁西洛夫指挥红军自几个地段上同时突破,使得高尔察克的预备队顾此失彼,从而打乱了白军的全部部署,终获得大胜,然就当布鲁西洛夫准备乘胜追击时,却接到了托洛斯基停止进攻的命令,这个沙皇时代的老将军自然一肚皮不快。

    托洛斯基笑了一笑,道:“布鲁西洛夫将军辛苦,此战之后,可谓大局已定,新生政权奠基之功,非阁下莫属。”

    布鲁西洛夫硬邦邦地道:“然此战未能扩大战果,若敌军因此死灰复燃,阁下当负其责。”

    听着这貌似不敬之言,托洛斯基却丝毫没有着恼,他缓缓行至地图之旁,背负双手,道:“若再行追击,只怕此时将军已至鄂木斯克之郊外了罢。”

    布鲁西洛夫哼了一声,道:“阁下也堪称精熟军事,莫非还忧心高尔察克会于鄂木斯克郊外设伏不成?”

    托洛斯基微微一笑,道:“高尔察克乃海军中一等人才,然若与将军陆战,却是远非对手。”

    布鲁西洛夫神色略略缓和,道:“然则阁下为何下令停止追击?”

    托洛斯基面上忽然露出一丝莫测高深的无奈,道:“我非顾忌叛军,所虑者,乃叛军身后之黑手!”

    鄂木斯克。

    高尔察克背负双手,静静地望着墙上的行军图。

    “报告。”门外卫兵的声音响起。

    高尔察克霍然转身,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进来。”

    “将军,是否用餐?”高尔察克的目光瞬间黯淡了下来,答非所问地来了一句:“华方还没有消息么?”

    圣彼得堡。

    “叛军身后之黑手?”布鲁西洛夫困惑地摇了摇头。

    托洛斯基一时未答,他缓缓踱步至窗边,眺望东方,良久,方才呼出一口气,道:“二百年之罗曼诺夫王朝一朝坍塌,虽有阁下反正之功,然主因却是中俄战争之溃败。”

    托洛斯基忽然打开窗子,一股劲风扑面而至,便是一旁的布鲁西洛夫亦脖颈一缩,只闻托洛斯基又道:“华军之势力早已渗透俄国各阶层,便是冬宫一众警卫,亦不敢断言是否绝对忠心……”

    布鲁西洛夫又是缩缩脖子,此言之威竟似比之先前之劲风更胜:“然则捷尔任斯基所设之组织……”

    托洛斯基忽然摆手打断了布鲁西洛夫之言,道:“捷尔任斯基确然极富才干,华军之情报网络虽无孔不入,然却已多半在我监控之下……”

    布鲁西洛夫疑道:“然则为何不……”

    托洛斯基早知布鲁西洛夫必然有此一问,当即道:“此非时机,阁下不见红军之军火来源么?”

    布鲁西洛夫哼了一声,道:“华方虽大量供给枪炮弹药,然亦非无偿,我政权所搜罗之黄金储备只怕早已用尽……”

    托洛斯基道:“虽是如此,然毕竟是大笔军火。”他有意加重了军火二字,随即又道:“更何况,力迫沙皇退位,此时欧洲列强皆视我政权为毒蛇猛兽,早已欲横加干涉,唯一可指望之外援,也唯有华方。”

    布鲁西洛夫又是一声冷哼,道:“然则据闻华方对高尔察克支援更力,如何能指望得?”

    托洛斯基道:“那不过是些军火商人罢了,虽亦为华人,却非华军官方。”

    布鲁西洛夫自是嗤之以鼻,然托洛斯基显然亦不愿在此明摆着装糊涂的问题上纠结,便道:“若阁下进军鄂木斯克城郊,高尔察克心急之余求华军援助,那华军之势力便可堂而皇之入侵西西伯利亚。”

    布鲁西洛夫一怔,道:“华军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出兵干涉?”

    托洛斯基抬头看看窗外的天空,良久,忽然摇了摇头道:“华方国师之想法,实在鬼神莫测,是否敢于直接出手,却是谁也不知,然其若遣大股华军入境,脱掉军装,以志愿者身份参战,却难给列强之口实,然其功效却与华方之正规军一般无二。”

    布鲁西洛夫忽然冷冷地道:“据闻华军总军力亦不过二十余万,而我红军已然有四十万之众。”

    托洛斯基道:“布鲁西洛夫将军可是质疑华军之战力么?”

    布鲁西洛夫不答,然面颊上冷冷的不屑却已然表明了态度。

    托洛斯基忽然轻叹一口气,道:“中俄开战之时,库罗帕特金、李涅维奇、卡尔莱尔、扎鲁巴耶夫、马卡洛夫、罗杰斯特温斯基等一干将领也尽皆质疑华军之战力……”

    这干人均是俄军名将,然溃败者、身死者、被俘者皆有之,其中有些将领之地位功绩尚在布鲁西洛夫之上!

    见布鲁西洛夫涨红了脸,托洛斯基也知此言有些重了,便又道:“华军之战力,非有切身之感不可言之。”

    看看布鲁西洛夫仍是一副忿忿之模样,托洛斯基又道:“尽自此时尚不可与华军争锋,然……”托洛斯基目中忽然射出寒光:“假以时日,待我俄罗斯强盛之时,必向华军讨回一切!”

    保定府,鹏之居所。

    “高尔察克欲率部东撤,求属下援手。另附高尔察克亲笔信。”鹏看罢电文,随手置于案上,示意诸人同阅。

    “有负国师期许,今欲率众东撤,唯期国师赐予立足之地,若国师答允,百万人力、数百吨黄金财力皆可任国师驱策。”

    方超先道:“若这百万人抵达极北军区,如何安置?现有营房自用尚不暇。”

    方超现今主管后勤,自是第一步先想到此节,且极北军区因有数万归顺的俄罗斯部队,人数最众,后勤最是吃紧。

    冷胜、云坤亦皆是一副双眉紧皱的模样,显然,虽然他料到了高尔察克欲东撤之举,然后勤难题也是一时难解。

    鹏缓缓起身,信步踱至窗前。窗外,秋风瑟瑟,略显枯黄的枝叶在风中起舞,发出阵阵声响,似在倾诉。

    “落叶终归泥土,以残躯化为肥料,来年逢春,老树发新芽,却也有残叶之功。”

    鹏忽地转身,语气已然不容置疑:“成立对俄总办,本国师亲任总指挥,方超、王春城、冷胜、云坤、邝孙谋分任副指挥。立即电令王春城复电高尔察克,建议其可分批撤至极北军区,首批先行接受妇孺;方超担负后勤之职,过冬物资确保内地情况下,全部供应极北,必要时可动用军备;知会邝孙谋,即刻选派铁路运输人才赴极北军区指挥部驻地,各铁路线仅维持最低运输效能,其余运力全部保障极北军区。云坤即刻自各部门选调一批人才,担负一线协调组织之责。”

    诸人一一记下,鹏又道:“速速电令在德国之上官昊天,下批次供应托洛斯基之军火可暂时缓送,并以本国师特使身份赴圣彼得堡,表明华方欲调停俄罗斯内战之意。”

    冷胜犹豫了一下,仍是道:“托洛斯基此人,确实雄才远略,不若属下或云坤前往,更有成算。”

    冷胜与云坤皆与托洛斯基有旧,且对其知之甚深,故冷胜自行请缨。

    鹏摆摆手,道:“近一年来,托洛斯基所部军火皆为昊天供应,便由昊天辛苦一趟。”

    鹏想了一想,又道:“命昊天知会托洛斯基,华方不允其部进占鄂木斯克,以此为交换,华方可默许其驱逐高尔察克所部势力,并加以协助。”

    冷胜又道:“然则托洛斯基不肯又当如何?”

    鹏目中忽射寒光,道:“命王春城速速集结一个华军主力师及两个俄罗斯仆从师,大张旗鼓做出西进之意。并由夏云函麾下喉舌大肆宣扬。”

    方超道:“然则托洛斯基当真孤注一掷,是否当真为鄂木斯克用兵。”

    鹏斩钉截铁地道:“当然。”随即看看诸人道:“本国师非为此一地,所意者,乃其周遭之能源也。”

    诸人恍然。

    安置好这一切,鹏将目光抛向了西方:“算算,太后一行也该到了。”

    日头渐近西山,余晖映衬下,一支部队正在缓慢地前行。

    直隶总督袁世凯晃晃硕大的头颅,任由落日将自己的身影拉长。

    这已然是直隶境界,然而身为地方长官的袁世凯却心中惴惴太后銮驾内不时传来的喘息声像一把利刃,将他本就如乱麻的心思斩成一个个不计其数小段,愈发理不清。

    “太后显然凤体欠安,即便闯过这一关,然毕竟已年过七旬!说不定几时就去见列祖列宗了。”这些大逆不道的话他自是不敢说,就连想也是小心翼翼。

    “若太后大行,国师能容自己么?”

    “投靠国师?”这个念头仅一闪便被否决自己一直便非国师嫡系,唯一能依仗的只有这支部队,然国师麾下如狼似虎的精锐颇多,根本瞧不上自己麾下之军。

    “弃职归养?”前半生努力不免付诸东流。

    就在袁世凯还在胡思乱想之际,一内侍骑马奔至:“袁大人,太后见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