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宋一品驸马 > 第200章 海途
    海风有些强劲。【首发】

    诸葛匹拿出一张海域地图,指了指一个位置,道:“大人,我们要收服其他海岛上的海盗,应该从远处开始,若是离金花岛亦或者飞鱼岛太近,容易被他们袭击,而我们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承受他们的袭击,因此,属下建议从远处下手,最远的地方是一座名叫景谷岛的小岛,上面有海盗四十多人,对付他们不成问题,然后依次是三洋岛、花球岛……”

    诸葛匹将先后要进攻的海盗说了一遍,再有就是每座海岛上有多少海盗,他们的情况是怎样的给说了一遍,而诸葛匹之所以知道这些,自然是从那些渔夫的嘴里打听出来的。

    众人听完之后,不由得惊叹诸葛匹知道的清楚细致,不过诸葛匹并没有露出一丝得意神色,因为他很清楚,他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柳味让他派人去向那些渔夫打听的。

    在众人惊叹的时候,柳味点了点头:“诸葛先生说的不错,那我们就先进攻景谷岛吧,只不知到景谷岛需要多长时间?”

    “以我们现在的速度,应该需要五天的时间才能够到。”

    “五天时间?”大牛又有些暴躁了,要他在这海上无所事事的呆上五天,比杀了他还难受。

    可诸葛匹却笑着点了点头:“这还是风平浪静的情况下估算的,若是途中遇到了风暴亦或者其他意外,五天是绝对赶不到景谷岛的。”

    大牛为之气结。

    “这海面风平浪静的,能出现什么意外?”

    “海上的情况最是复杂,从来没有人能够精确的预料到,也许我们很快就会遇到海风,也许会迷失方向,也许会触礁,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诸葛匹的话有些危言耸听,大牛听完后就显得很不安,不过柳味却并没有说什么,在他看来,诸葛匹说的一点都没有错,海上的情况太复杂了,后世的很多人还难以预料,更何况现在的宋人?

    不过只要不是一些特别具有破坏里的自然灾害,在他柳味看来还是足以应付的。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确保万一,他们还找了几个渔民一同跟着来。

    那些渔民出海的经验很丰富,有他们在,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诸葛匹说完这些后,大家便各自回船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柳味则在回味完诸葛匹刚才的话后,微微凝了凝眉,然后回船舱命人找了几样东西过来。

    几首大船浩浩荡荡的在海面上行着,如此一连两天都是平静的。

    这对他们来说是好事,只是海面越是平静,对于大牛来说就越发的难打发时间,而他又不是一个很会聊天的人,因此就时常能看到他站在船头望着远处的天空和大海,以及偶尔冲入水中抓鱼的海鸥。

    海中的旅途是寂寞的,大牛看天看海的样子也是寂寞的,只是这寂寞却带着三分说不出的好笑,因为大牛身材魁梧,因为他寂寞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叹气,亦或者急的跺脚。

    他这样的人,与寂寞这个词似乎是不沾边的。

    -----------------------------------------------------------

    前两天都是风平浪静的,可第三天却出了事。

    事情发生在那天晚上。

    夜色来临,整个海面都显得空寂,海浪声从远处传来,像一首歌,一首有关寂寞的歌。

    夜半的时候,忽而起了雾,很浓很浓的雾。

    接着星河隐去,四周茫然不辨方向,海浪声再起的时候,已是波涛如涌,击打的整个船只都摇摇晃晃,好像随时都会跌入大海。

    船上有经验的渔夫见到这种天气后,脸上带着惊恐。

    “大人,这是暴风雨的前兆。”

    柳味望着四周,四周全是浓雾,他的眉头紧锁着:“雾天也有可能有暴风雨吗?”

    渔夫点点头:“海上的天下是变化多端的,这场暴风雨怕是一定会来的。”

    渔夫有很丰富的出海经验,因此他的话多半是可信的,而当有暴风雨要来的消息传出去后,柳味带来的侍卫都有些心惊,他们很害怕。

    他们从来没有在海上遇到过暴风雨,他们不知道暴风雨来临后会是怎样的情况。

    大家都有些慌乱,柳味眉头凝的更深了些,不过他到底还能够保持冷静。

    “吩咐下去,把船帆放下,用绳索将大家的船绑在一起。”

    很快有人将柳味的命令吩咐了下去,而就在命令下达后没多久,海上的夜空中突然响起了一声惊雷,接着海面刮起了一股狂风,狂风很快将浓雾吹散,可浓雾又很快聚集。

    惊雷,狂风后,暴雨如期而至。

    暴雨来,浓雾渐散,只是这个时候,海浪却一次强过一次,船只摇晃的更厉害了,给人一种极其不安的感觉。

    船舱中很快溅进了水,暴风雨打在人脸上生疼。

    有人不停的往外泼水,可柳味却立马喝止了他们,不仅如此,他还命人往船上掏水。

    船只在海面上茫然的飘着,每个人心中都没有底,那些渔夫到底是见惯了这种场面的,因此比那些侍卫要显得镇定许多,他们一边指挥侍卫做着做那,一边检查船只的受损情况。

    夜越来越深了,暴风雨来的很快,不过一个时辰后又悄然退去。

    当天边露出了一抹鱼肚白的时候,天空放晴,又是风平浪静。

    侍卫在忙着将船里的水淘出去,有人在检查船只和粮食,柳味站在船头,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是他第一次在海面上遇到暴风雨,他从来没有觉得生命离死亡这么接近过,当船只不停摇晃几乎要翻到在海里的时候,他觉得此生可能就这样完了。

    不过现在一起都好了,天气又放晴了。

    几名渔夫站在柳味旁边,他们并没有柳味这样的感概,对他们来说,身为渔夫,就是要与大海做斗争的。

    “大人以前出过海?”

    一名渔夫站在柳味旁边,有些好奇的问道。

    柳味愣了一愣,不解的问道:“为什么这样问?”

    “昨天晚上大人命令侍卫向船舱中倒水,小的便有了这样的疑问,因为只有出过海的人才知道,在遇到暴风雨的时候,船越重就越不容易翻到,因此往船舱倒水看似不合情理,但却是当时最为正确的做法。”

    渔夫到底在海面上待的久了,他们知道的东西比那些没有出过海的人要多,而正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觉得柳味以前是出过海的。

    柳味苦笑了一下:“本官没有出过海,这些不过是从书中看来的罢了。”

    那些渔夫相互之间望了一眼,他们没有读过书,他们在海上生存的经验都是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不过当他们听到柳味从书中看到的这些后,他们还是惊叹了起来。

    知识的力量是强大的,而这些知识都是从书本中得来的。

    一名渔夫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头:“大人,小人不识字,不过小人有个儿子很聪明,能读会写的,就是没有进过私塾,小人觉得犬子是个读书的材料,可却不知该如何教导,不知……不知大人能不能给犬子安排个读书的地方,最好是能学习一下大人从书本上看到的那些出海的东西……”

    那名渔夫说完就地下了头,脸上更加的不好意思了,本来,他们的地位卑微,不应该向柳味提出这样的请求,可他也是一个父亲,为了自己的儿子,他还是硬着头皮说了出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自己的孩子,他们不怕被人嘲笑,他们甚至不惧怕世上任何的危险和困难。

    柳味见那名渔夫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而激起了让自己儿子读书识字的心,不由得颇为感触,这个时代,不是谁都能够读得起书的,当然,这个时代跟后世也一样,不是谁都想去读书识字的。

    不过这个时代还是有其局限性,因为很多想读书的人根本就没有机会去读书。

    “大人……”

    渔夫见柳味久不开口,以为不同意亦或者想发怒,不由得心中胆怯起来,柳味见他如此,浅浅笑了笑:“你儿子几岁了?”

    “回大人话,七岁了。”

    柳味点点头:“等回去后,本官准备在兴王府创办几家官方学堂,你让你儿子来读书学习吧。”

    听到柳味这话,那名渔夫顿时兴奋的给柳味跪了下来:“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渔夫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感激的话,最后只是不停的说着这句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柳味笑着将他扶了起来:“本官早有心搞教育,就算你不提出来,这学堂也是要建的,你就不必道谢了。”

    正说着,诸葛匹突然从另外一边小跑着走了来:“大人,不好了,出大事了。”

    时正早上,阳光微弱,雾气在暴风雨后又渐渐浓郁起来,一眼望去,能见度极低,不过暴风雨后,柳味并不急着加快速度,因此对于诸葛匹的话,柳味有些疑惑不解。

    “诸葛先生,出了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