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问鼎三国 > 第八十三章
    在陈宫的两条计策中,刘基倾向于第二条,不是他不想在这个时候杀死曹操,而且杀死曹操的概率非常小,而且就算杀死了曹操,就会面临曹操的手下的拼杀反扑。更有可能曹操的那些子女们为了为曹操报仇,带着曹操的手下投靠袁绍,到时候袁绍实力急剧膨胀,对淮军来说是莫大的灾难。而第二条计策虽然只是消灭夏侯渊的两万青州兵,却能够断其一臂,迫使曹操分兵。

    刘基道:“我决定选择第二条,不过现在曹仁还没被灭,我们想秘密撤离虞城恐怕也不容易。”

    徐庶道:“曹仁这次损失惨重却没有撤退,无非是在等待援军,不过等曹仁的援军到达,起码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这半个月的时间足够我们做一些安排。”

    刘基道:“那就留下两千步卒在虞城,其他的军队从今天晚上开始秘密向沛国撤退,同时军情局全力收集夏侯渊所部的情报。”

    “是。”

    ……

    一连三天,刘基秘密调动虞城的兵马,除了留下两千步卒迷惑曹仁外,其他的两万两千淮军已离开虞城一百里。

    这天早上,刘基刚起来,就接到密碟司的紧急情报,在情报中显示曹操的兗州兵马在这几天频繁调动,规模之大比得上曹操第一次出兵徐州的时候。

    对于密碟司的情报刘基深信不疑,密碟司不同于军情局和内卫,作为刘氏宗族的情报网,密碟司的情报网比军情局、内卫更广,更全面。

    曹操想干什么,难道想和刘备决战?或者是想和自己、刘备两人决战?

    刘基连忙召集了自己的两大谋士陈宫、徐庶商量关于曹操大规模调动兵马的目的所在。

    陈宫抚须道:“主公,曹操的目的无非是对付我们和刘备,不过如此大规模的调当兵马,除了曹操的正规军青州兵外,一定还调动了屯田兵,所以属下看来,曹操想同时对付我们和刘备也并非不可能,只不过如此一来曹操如果不能拿下我们和刘备两方中的一方,曹操就会元气大伤。”

    刘基点点头,曹操的屯田兵不得万不得已是不会出动了,这几年来屯田兵而种出的粮食几乎占了曹操的正规军中的一半军粮,如此这个时候出动屯田兵,今年的收成就会急剧减少。

    刘基道:“我觉得无任是刘备还是我们自己虽然实力不如曹操,但曹操想一起对付我们两方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曹操调兵后,一定会单独对付我们和刘备两方中的一方。无任是淮南还是徐州,都是富庶之地,曹操只需要得到其中的一方就可以补充他粮草不足的困境。公台、元直,你们说曹操是先对付我们还是对付刘备?”

    “刘备。”

    “我们。”

    陈宫、徐庶两人的意见首次不同。

    刘基看了看陈宫和徐庶:“你们都说说自己的理由。”

    陈宫道:“这次彭城之战,刘备虽然消灭了曹操两万正规军,但刘备却失去了彭城这个重要的城市和几万彭城百姓,所以刘备在徐州的威望急剧下降,加上徐州世家豪强对刘备不是完全一个心,现在这个时候刘备军中内忧外患,离心离德,曹操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消灭刘备的机会。”

    徐庶道:“军师,不要忘了在徐州人的心目中,曹操比刘备更可恶,虽然在这次彭城之战中徐州的世家豪强损失很大,但比起曹操第一次攻打徐州的情况来看,彭城的损失算不了什么。而且我们与刘备联合,曹操不会让我们坐收渔利的。”

    陈宫道:“我们淮军虽然兵多将广,但地盘很大,机动部队和刘备相差无几,汝南、寿春等地又是少有的大城,凭曹操现在的实力想攻破汝南、寿春是很难办到的,所以我觉得曹操再一次攻打刘备的可能性很大。”

    刘基道:“两位军师,虞城徐州在表面上还在我们手中,曹操会不会消灭我们在虞城的主力,然后再攻刘备呢?”

    陈宫、徐庶一楞,随即徐庶点点头道:“有这个可能,我们现在手中的部队是我们淮军中的机动部队,如果消灭了这一支部队,曹操再去攻打徐州,我们就没有多余的兵力去配合刘备了,以曹操的实力,想消灭一个刘备绰绰有余。”

    陈宫笑道:“不过现在我们的主力部队已经撤出虞城,曹操就是用此计也不可能了,到时他一定会全来再次攻打刘备。”

    徐庶道:“不过如此一来曹操在虞城一带一定会屯聚重兵,我们想再一次配合刘备,威胁曹操的粮道是不可能了。”

    陈宫道:“这对我们没有坏处,我们只需按照原计划消灭夏侯渊所部,威胁许昌,同样可以让曹操攻打徐州无功而返。”

    ……

    汝南城外,夏侯渊大营

    夏侯渊对荀攸道:“军师,我们攻打汝南数天都无功而返,军师可有破汝南的好计?”

    荀攸摇摇头:“想不到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刘基就把汝南经营的如此坚固,汝南城中又有八千淮军,我们想短时间内攻破汝南是不可能的,而且许昌派出的大军在上蔡受到淮军的顽强抵抗,需要三天才能攻破上蔡。而寿春方面贾诩已带着一万大军赶来,我们不得不面临一场残酷的战争。”

    听到荀攸说起贾诩,夏侯渊寒光闪烁:“贾诩,哼,想不到贾诩投靠了刘基,这一次我一定要让他好看。”

    p:求票求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