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山寨蜀山 > 第34章 聚仙钟音
    “当……当……当”一阵悠长而深远的钟声响起,由近及远,缓缓地传遍了整个峨嵋山顶。张尘本来已经起来,洗漱完毕之后,在院子里打了一趟降龙伏虎拳。热身完毕之后,正准备上山去砍柴。忽然听到钟声,张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生怕派内有什么大事发生,于是向曾宁的云房赶去。

    张尘赶到云房一看,自己的师傅曾宁已经站在院子里了,正冲着峨嵋正殿的方向注视着,神情肃穆。

    张尘问道:“师傅,发生了什么事情?大殿祖坛方向为何突然响起了钟声?”

    曾宁头也不回地答道:“徒弟,这是峨嵋派遇到紧急情况之后,召集全派弟子到大殿聚齐的‘聚仙钟音’。当初先师飞升之时,将掌教之位传与齐师兄的时候,师尊就曾下令敲响‘聚仙钟’,召集全派弟子观礼,以作见证。本以为齐师兄接任掌教之后,教权平稳交接,派内可以安静一段时间,不料如今竟然又听见了‘聚仙钟音’,难道我峨嵋派如今真得是多事之秋?”

    张尘听了曾宁的话后,说道:“师傅,既然是召集全派弟子的号令,那么师傅还是赶快去吧,如果迟到了,反为不美。”

    曾宁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不过徒弟你虽然只是记名弟子,尚未正式列入峨嵋门墙,但是你是我曾宁的唯一弟子,以后也有可能是为师唯一的衣钵传人。此次峨嵋大会,你也应该前往参加。走!”说完,曾宁一拉张尘,脚下生风,腾空而起,然后曾宁背上的飞剑自动出鞘,化作一道碧光,架着师徒两个向峨嵋派太元大殿飞去。

    到了太元大殿之后,曾宁收了剑光,那把飞剑又自动飞回到曾宁身后的剑鞘里。张尘左右看了看,此时太元殿外的广场上已经是人头耸动,大家各依方位站好,没有胡乱走动,只站在原地与左近的同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几位二代长老也是神情肃穆,互相见面之后,也仅仅是以眼神交流,谁也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太元大殿的中门大开,执事童子从殿内走出,站在廊下,大声喊道:“遵奉峨嵋掌教法旨,宣全体峨嵋弟子觐见。”话音方落,所有峨嵋派弟子即在本支师尊的带领下,自动分成两排,鱼贯而入。

    峨嵋派二代长老和全部的三代弟子全部进入大殿,大殿的正中悬挂着三清道祖的画像,长九丈,宽一丈五,这幅画不知出自何人之手,画上的三清道祖像的画风遒劲雄壮,飞扬流动,带着一种说不出来的韵味美感,颇有吴道子的“吴带当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绩素”的感觉。

    画像之下供奉着好像是长眉祖师的青铜坐像,铜像高三十六米,所铸长眉真人方面大耳,眉长尺余,直鼻厚唇,背插紫青双剑,右手执如意,左手捋眉,手指外翘。整座铜像外表溜金,不知用了多少青铜方才铸成。铜像之下是一座巨大的青铜巨鼎,里边燃烧着三根巨香,根根粗如儿臂,长达三丈。袅袅清烟在殿中飘飘荡荡,衬托得大殿仿佛仙境一般。

    在青铜巨鼎前边不远处是一座法台,台高尺余,上面摆放着三个蒲团,中间位置上坐着的,自然是峨嵋派的一派之尊,新任掌教之位的乾坤正气妙一真人齐漱溟;齐漱溟的右手边坐着一位头插玉簪,面色红润,颌下留着三缕长髯的道装老者;齐漱溟的右手边坐着一位头上留有寸余短发的头陀,头上戴着一个铜箍,身上披着一件旧袈裟,脸庞比旁人稍长,眼角和嘴角下垂,显得一脸的苦相,只是低眉顺目地坐在那里,手里不住地拨动念珠,一言不发。

    法台下面摆放着许多的檀木太师椅,分成两列,左右各是九张。太师椅自然是让派内的长老们坐的,各位长老应该是按着入门的顺序来排座次的,由于种种原因,座位并没有坐满,而是参次不齐的空着几个座位。而那些二代长老们的亲传弟子自然要站在自己师尊的后边,其余的弟子只能远远地站在大殿的后侧,有的甚至要站在殿外等候。

    本来以张尘一个记名弟子的身份,也是要站在殿外相候的,不过他现在是曾宁唯一的一名弟子,如果他要是站在殿外的话,与别人身后弟子成排成列的景象比较起来,那么曾宁身后就显得光秃秃的,这样一来,曾宁这个二代长老的面上也不好看。正是因为张尘目前顶着一个曾宁长老“唯一弟子”的身份,才可以进入大殿内,与有荣焉、堂而皇之地站在曾宁的身后。

    峨嵋新任掌教真人齐漱溟见大家已经到齐了,咳嗽了一声,说道:“啊哼,今天本座让守钟力士敲响‘聚仙钟’召集大家前来,实在是有一件关于峨嵋派兴衰气运的大事,要与诸位商议。”

    齐漱溟话音刚落,底下的长老和弟子们顿时乱了起来,虽然没有一个人敢发出声音,但是都在互相地交头接耳,两两相对,大家都能够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惊诧的神色。

    齐漱溟双手虚抬,向下压了压,说道:“诸位请稍安勿躁,今天清晨,有一位五台派的使者前来本派拜山传书,负责接待来人的乃是大师兄的弟子诸葛警我。警我,你把当时的情形,与几位师叔和众位师弟们说一下。”

    “谨遵掌教法旨。”话音刚落,从右侧队伍的最尽头处,走出一位青年,年纪看起来在二十五六岁左右,长得是眉如远山,目似朗星,俊美刚毅,玉树临风,气宇轩昂,英气逼人,虽然身上穿着一件灰色的道袍,不但难掩他那出尘脱俗的气质,反而另有一种虚无缥缈的神秘感觉。

    这个道装青年正是玄真子座下的二弟子诸葛警我,因为玄真子的大弟子黄玄极犯了门规戒律,被玄真子逐出师门,所以诸葛警我实际上就是峨嵋派的长门大弟子,日后有很大的可能会继承玄真子的香火衣钵。

    诸葛警我大概不是第一次在这种场合发言,因此显得从容不迫,口齿清楚,条理清晰,他言道:“诸位师叔、师姑,诸位同门的师弟师妹,事情是这样的。今天早晨的时候,在下正在侍奉掌教师叔与家师和苦行师叔,忽然掌教师叔寝室内的‘传音摄形镜’有了动静,掌教师叔施法观看,原来是山外有人前来拜山,被护山大阵给侦测到了,故而由‘传音摄形镜’给掌教师叔示警。”

    “来人自称是五台派的朱洪,奉乃师太乙混元祖师之命,前来下战书的。那混元祖师要与我峨嵋派约定二次比法斗剑,要一雪上次断臂之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