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大梦西游 > 第五十四章 海平面之下
    大家的异样早在这个中校的意料之中,这样的惊人之语一出,居然没有人立刻站起来反对,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众人的议论并没有维持多久就平息下来,一起望向那个中校,等待下文。现在,中校反而平静下来,不慌不忙地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七月二十一日的战斗结果大家都已经十分清楚了,我们的制导武器和单兵轻武器完全失去了作用,空军的战斗机和陆军的战车战力骤减,海军则是除了人员外,全军覆没。虽然我们已经在前线地带组成了一个包围圈,将敌人保卫在被占领的三座城市内。但是,这样的防线是不坚固的,如果受到敌人大规模冲击,我不认为我们真的能挡住敌人的攻势。从目前的情报来看,我们唯一能对敌人起作用的攻击方式是最原始的白刃战。而这样的战斗模式是我军所不熟悉的,虽然现在各支部队都在加强白刃战的训练,但是与长期处于白刃战状态的敌人之间的差距并不会因此而消失,而我们也不可能真的去与敌人经行这种消耗战,因为这正是他们所希望的。

    虽然现在在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是我军包围敌军的相持态势,似乎看上去占据了优势。但是,事实上我们根本无力进攻。而我们的敌人之所以龟缩在城内,并不是没有与我军一战的能力,相反他们并不害怕我军的大举进攻,反而希望我军离开防御阵地,与其在野外来一场大战。但是,敌人龟缩不出,甚至在我军派出大量狙击手偷袭敌军士兵后,敌人的指挥官并没有大举进攻。而是派出小股部队前来试探,在试探失败之后便果断放弃了对城市外围的绝对控制,只是派出大型魔兽驱逐我军狙击手。而这样的举动,对于一支新胜之师来说,无疑会对全军士气造成不良影响。但是敌军的指挥官却依然这样做了,从这一点上看,我个人认为这表明两点。一、敌人的指挥官是一个谨慎的人。二、敌军的兵力不足以进行持续作战。而现在他们龟缩不出,是在等待来至海上的增援。一旦他们的增援到达,那么一场大规模的地面战将不可避免。

    更加不利的是,由于我军失去了制海权和制空权,敌人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态势。而我军则必须尽一切努力来阻止敌军的进攻,因为我们身后是发达的大城市和工业地带,一旦失去这些,我们的战争潜力就会遭到巨大破坏,那时我们也许就真的只能和敌人经行白刃战了。战争的长期化将不可避免,造成的损失将不可计量。即便是我们最终取得战场上的胜利,得到也是一个满目疮遗的帝国。我们损失的将不仅仅是军人和平民的生命,还有我们的家园。而敌人,最坏的结局也不过是退回到自己的地方去而已。即便是我们消灭了每一个敌军士兵,他们也不过是损失了士兵而已。因此,为了帝国,我认为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尽一切可能使敌军的进攻时间推迟,给后方的研究机构和制造企业更多的时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战争的长期化。

    一旦新的武器装备到达,使用原始武器的敌人决不可能打败我们。为此,一切代价都是可以付出的。虽然我们的炮弹对敌军士兵只能造成些麻烦,但是,如果这个麻烦被蓄意扩大,毫无疑问会影响对方士兵的情绪。对敌军士兵身体结构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这些敌人并不是超越了人类的存在,他们的身体结构与我们的差异只局限于体表特征。也就是说,他们需要和我们一样吃饭,睡觉,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心理需求。如果我们不分昼夜,无规律地用炮弹爆炸的噪音来刺激他们,就能使他们因为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而产生一系列心理和生理问题。而一群这样的人在一起,相互影响造成的种种麻烦将成倍地增加。再加上远渡重洋而来,在一个陌生的,不熟悉的环境中,即便再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也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那时,一支失去了冷静的部队,即便是再高明的指挥官也不得不面对部队战斗力下降这一事实。为了尽量保持战斗力,敌军指挥官将会有很多额外的事情必须解决。这时只要我军同时持续炮击港口设施,逼迫敌人不得不分出精力来修复港口,我们就能最大可能的延缓敌军进攻时间。

    这样,我们只需要用三座城市被移为平地为代价,就有可能换取帝国其他地区不受侵害的机会,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只要我们的后方没有受到破坏,,那么只要我们取的这战争的胜利,我们有足够的的能力在那废墟上建设起更大,更好的城市。这些就是我的理由,谢谢。”说完,那个中校参谋行了一个军礼,坐了下来。

    此时,会议大厅中鸦雀无声。中校口中的这三个城市可不是普通的城市,而是三个人口规模超过二十万的大城市,同时也是北唐帝国的花了整整十年建立起来的三个船舶制造中心。帝国政府和企业对这三个城市的投资是用百亿帝国元为单位计算的。虽然从众人的一脸难色上不难看出中校的提议已经被大家认同,但是谁也下不了这个决心。当初这三个城市遇袭的时侯,驻扎在当地的国民护卫队拼死在城市外围阻截敌军,一是为了为市民撤离争取时间,二是为了保护城市不会破坏。即便是在市民撤退以后,国民护卫队虽然能够利用空城进行城市战这最有利于自己的战术,但是他们依然选择了放弃,而是直接绕过市区,将敌人吸引到城外,为的便是要保护身后的城市。为此,超过三万国民护卫队的战士牺牲在战场上,甚至有一个国民护卫队的整师在野战中被敌军两面夹击,无一人生还。如此惨重的代价便是为了保证这三座重要城市不被破坏,可是现在居然要轻手将它毁灭,用废墟和瓦砾来阻挡敌人的进攻。这是否对得起那些为保卫城市而倒下的勇士们呢?这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羽劲驰也默默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了,虽然心中对这样一个建议颇为嘉许,但是他还想看看这十多年来帝国军培养起来的高级将领是否拥有这种壮士断腕的决心。会场的沉默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此时凌晨三点的钟声敲响了,在肃静无声的会议大厅里显得特别响亮。摆在墙角的落地种浑厚的钟声敲响了三次,仿佛每一次都敲在众人的心坎上。就在这时,陆军参谋长举起了自己的右手。用微微颤抖的声音道:“我同意中校同志的建议。我相信那些牺牲的将士,如果泉下得知我们到了现在这样的关头还在犹豫不解,一定不会原谅我们。所以,我同意中校同志的建议,如果因此战败,我会用适当的方式对帝国的英灵们解释。”陆军参谋长抛地有声的回答,震撼了所有的军官们,这样的回答已经表示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紧接着,其他参加联席会议的军官们也纷纷举起了自己的右手。看着手下这些年轻的军官们一脸的坚毅,羽劲驰不由得点点头,这才是军人的样子啊。

    “很好!”羽劲驰站了起来,“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帝国军人勇往直前的精神。现在,我代表北唐帝国最高军事会议,帝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宣布通过用炮击拖延敌人的决定。请参谋部迅速拟定详细计划,并请提出这一建议的那为陆军中校参加计划制定。同时,我宣布这一作战计划一旦失败,我将承担全部责任。”说着,羽劲驰不等回过神来的军官们反对,立刻宣布会议结束,快步离开了会议大厅。

    那个陆军中校的炮击计划很快便制定出来,并被命名为“泥潭”行动。计划的核心便是炮击,炮击,再炮击,决不能让敌人有休息的机会,同时还必须不断破坏码头,决不能让一个码头能够用来停靠船只。而此时,远在北冰洋的帝国海军研究基地,基地司令官接到了来至国防部的可视通讯。

    “报告!帝国海军北冰洋试验研究基地,司令官赵翔向您报告。”基地司令对屏幕上的羽劲驰行了一个军礼后,坐了下来。羽劲驰也回了一个礼,然后直入主题:“好了,赵翔少将,关于帝国西海岸的战事相信你已经得到了通报,现在我要问你的是,你的水下攻击群是否能够出动。你不用立刻回答我,我要的是作战情况下,而且没有水面舰支支援,也没有空军掩护的情况下的远洋作战。你们一切都得靠自己,就连补给也必须回基地,唯一能得到的只是有限的定位支持。你们讨论一下,三天后给我完整的答复,完毕!”说完,通讯屏幕便自动关闭了。

    赵翔少将接到命令后,立刻命令各个部门立刻评估各自工作进度,并在明天召开技术部门扩大会议,要求各技术部门主官全部参加。第二天上午,军事会议在八点准时召开。在这次会议开始之前,与会的主官们便全部达到了,有的甚至是在今天凌晨两点才从试验舰上乘坐军用运输机回来的。对于这次会议,大家都在议论纷纷。因为这个海军基地从来没有在上午召开过会议,而且在它不多的会议中,也从来没有过这样要求全部技术部门主官必须到场的。就在人们的议论声中,墙上的挂钟敲响了八点正的钟声,会议室的侧门就在钟声敲响的第一时间被推了开来。只见帝国海军北冰洋试验研究基地的最高长官和他的参谋长快步走了进来,嘈杂的会场顿时安静下来。跟着赵翔少将进来是几个士兵,每一个人手中都捧着一叠资料,再进入大厅后,立刻分开来,将资料发给每一个人,然后迅速离开。

    赵翔少将见资料发放完毕,便直入主题:“好了,先生们,我知道你们对今天这种反常的会议感到意外。但是,相比之下,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东西更会让你们大吃一惊。”说着,扬起手中刚刚发下来的资料道:“这是一份战报,不是普通平民看到的那种。正是因为这样的战报,在昨天,摄政王大人亲自打来了电话,询问我们的水下攻击舰队是否能够出动。”说罢,他对身边的参谋点点头,那个参谋立刻站了起来。同时,会议大厅的顶上出现了一个长方形的缝隙,一个大型显示屏幕从那缝隙中伸了出来。紧接这,显示屏上便显示出了帝国军在西海岸与敌人对峙的态势图。那名参谋用一根指引棒,对照手中的战报做了简要的阐述。虽然只是简单的阐述,但是每一个人都已经感觉到局势的危机。

    等参谋阐述完毕后,赵翔少将一脸坚定地继续道:“虽然摄政王大人并没有要求我们一定要出动,而是说给我们三天时间考虑,但是作为帝国的军人,在帝国最危急的时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离开战场。因此,我已经决定,水下攻击舰队将根据摄政王大人的命令,随时出动。现在我想知道的是,我们到底要怎样做,才能发挥这只舰队的最大威力。”话音刚落,研究制造部门的各个主官们顿时炸开了锅。

    原来,帝国海军的这个北冰洋试验研究基地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军事基地,而是一个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工作的准军事基地。它的任务就是研究和设计海军的各种武器装备,因此这里除了卫兵必须的装备外,其他各种设备基本上都还处于研制阶段,是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制做的样本而已。而赵翔口中的水下攻击舰队则是帝国军的最高军事机密,那是一支纯粹由深潜舰船组成的舰队。不过,这只舰队只有三艘军舰,而且全部都是试验舰,许多设计前所未有的,完全的全新理论的产物。北唐帝国建国十多年来,原先在此支援帝国建设的五千名白纱神族几乎已经用种种借口陆续秘密回国了,就连当初羽劲驰手下的三千军官团也已经先后去了白纱帝国。而最后一批白纱神族不在别的地方,就在这个基地,直到上个月的最后两天,他们才回白纱帝国。他们之所以逗留到现在,便是为了这三艘军舰。

    当初,在北唐帝国第一次目睹了来至海上的怪物时,羽劲驰便意识到帝国已经失去了制海权。虽然当时使用空军战斗机将这些海怪驱逐出了帝国的近海,但是没有一支强大的,能够任意驰骋在任何海域的海军,就谈不上制海权。因此,羽劲驰建立了这个帝国海军北冰洋试验研究基地,为的就是能够在这里打造一支真正的强大海军。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拥有彻底消灭那些海怪的军事力量。面对能够在大海深处随意活动的巨大怪物,帝国海军也需要一支能够在到大海深处去消灭这些怪物的舰队,毕竟水面舰只和空军部队攻击水面以下的敌人有着先天不足,他们更擅长于攻击水面以上和陆地、天空上的目标。这样,为了对付那些来自水下的威胁,就需要一种能在水下迅速行动,威力巨大的武器。于是,北唐帝国的水下攻击系统的研制就成为一种必然。但是,水下攻击舰是一种北唐华族从未接触过,只是出现在人们幻想中的全新的武器。虽然墨门的典籍中记载过类似的假象设计,但是毕竟只是假象,要想现实是不可能的。

    而建造和设计大型水面舰只的理论和经验,顶多也只能对舰船建造工艺上起到有限的帮助,毕竟水面下的情况和水面上是完全不同的。要在这种即无理论,又无经验,甚至因该是个什么模样都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开始这样复杂的工程,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没有制海权,北唐帝国就一天不能得到真正的安全,谁知道大海里还有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怪物呢?于是,在一边打击来支海上的海怪,一边建设海军的同时,北唐帝国在寒冷的北冰洋的冰窟窿里建立了北冰洋试验研究基地,准备在一张完完全全的白纸上画出深海海军的未来。为此,在全国都十分需要高级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时侯,羽劲驰毅然决定抽调相关行业的两千名顶尖技师和近五十名白纱神族组建了研究基地的班底。为了保证即有效,又健康的发展,白纱的神族们依然采用引导研究的模式,让那些普通技师们自己摸索出所需要的理论和经验。经过整整五年的努力,白纱神族有意无意的暗示下,基地的研究工作几乎没有走什么弯路,终于在三个月前建起了一支实验性的水下攻击舰队。

    虽然舰队只有三艘水下舰只,但是这三艘舰只却代表着划时代的意义,是全新理论和作战模式的体现。舰队由两艘代号为B-1和B-2的水下攻击舰和一艘水下攻击母舰组成。两艘水下攻击舰长1176米,水下排水量7317吨,外形仿造鲨鱼的模样设计,其运动方式也采用鲨鱼的模式,可以下潜到1350米的水下。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获得与大型海怪同级的灵活性,而它们的水下速度达到了每小时70公里,比真正的鲨鱼还要快速。否则,一旦与海怪接战,不能灵活运动的水下攻击舰只有死路一条。这种全新的水下舰只使用的武器系统同样是全新的,它一改飞机和水面舰只使用的水元素光探测、锁定系统,而是用了一种全新的探测模式,那就是声音,毕竟光这种东西在水下的传播距离实在是太短了。

    利用回声定位这一新的方式,帝国军的水下攻击舰可以搜索到100公里外,体长超过二十米的海怪。使用的武器是一种能像高速自由游动,装有小型回声定位系统,最大射程达到65公里的高速爆炸武器——鱼雷。而先进的目标管理系统,保证了这种水下攻击舰同时攻击八个目标的能力。此外,为了弥补在对付小型高速目标上大型水下攻击舰先天上的不敏捷,帝国海军开发了第三种水下舰,那就是水下攻击母舰。这种水下舰虽然排水量达到了0000吨,但是速度并不比B-1或者B-2慢。它本身的攻击能力并不强,而且体型也不是鲨鱼型,而是一种水滴状,推进系统则是位于尾部的八部喷水推行系统,但是它搭载了2艘水下攻击机。这种全新的水下攻击机只有六米长,虽然只携带八枚快速鱼雷,航行距离不超过1000公里,但是宛若热带鱼一般的身躯却十分灵巧,是专门为攻击高速小目标而设计的,其速度更是达到了每小时120公里,可算是海洋中游动最快的东西了。于是,这三艘水下攻击舰的水下攻击可说是完美无缺。但是,如此强大的舰队,却还没有完成。虽然舰只本身已经完工,上舰官兵也已经在模拟器上完成了训练,但是还有大量的调试、实验工作要做,并不是说现在就能拖出去战斗的。即便是调试、实验完成了,也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正真形成战斗力,这一切都绝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因此,当赵翔少将一说出要派出水下攻击舰队参加战斗时,研究人员们反映这么大。

    此时,基地的技术总监站了起来,毫不客气地对赵翔道:“少将阁下,虽然你是基地指挥官,但是在技术方面是不能感情用事的。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是爱国的,没有人愿意看着我们自己的国家受苦。但是,请您注意,水下攻击舰才刚刚建造完成,大量的调试工作还没有结束。而且,完全在水下运动的舰只一旦发生事故将是十分可怕的。虽然我们的设计中有逃匿设计,但是,如果没有水面舰只的支援,飘在海上的逃匿设备并不见得安全。因此,我希望你在作出决定前再考虑得更多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