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神器之阴阳摄珂剑 > 第十章 长安古意
    前文说到杨纵英将那名少女救出箱外,带上路边,捂着少女眼睛,以免当前惨状再刺激到她。将少女扶上马匹,借着月光收拾些行李衣物,外加那包银子,用布包好,递与少女背了。两人同骑一匹马,继续向前赶路。

    那少女在身后抽泣不断,杨纵英无言安抚。行了一程,少女哭声渐止,从身后慢慢抱住杨纵英,问道:“我家人都已遇害,从此单身一人,我该何去何从?你救了我,我想认你当我的哥哥,可以吗?”杨纵英道:“你叫什么名字?”少女将头靠在杨纵英身上,小声道:“王昭雪。”“我叫杨纵英,做你兄长之事绝无问题,只是目前我也孤身一人,且有要事在身。我此番前去长安,吉凶难测,生死未卜,你断不可随我同去的。我计与你找一人家收留,过些太平日子。待我长安寻得师兄,安定一住所,便回来接你,可好?”

    那少女连惊呆吓,幸得杨纵英所救,早已视杨纵英为唯一依靠。此时听到要跑下自己,顿时浑身发抖,道:“我绝不愿再让你离我而去,无论你何去何从,我必要生死跟随。从今日起,我要改名杨昭雪,你便是我今生唯一之亲人,求你不要抛下我独去。”杨纵英劝道:“你不用害怕,我真真无法带你同行。既然做了你的兄长,定要为你的安全及生活负责。放心,我保证从今往后再无人能伤害你一根毫毛,你定要听我安排,否则,我便不认你这个妹妹了。”杨昭雪听罢,便不再发一言,却又嘤嘤地哭了起来。

    两人同行一夜,至第二天晌午,来到一个小镇,名曰梅铺镇。二人寻一饭馆吃饭,期间,向店家打探,此镇中可有无儿无女只夫妻。那店家道:“正有,在镇南有一户人家,老两口五十左右岁,至今未育。”杨纵英又问:“他们人品如何?日子过得是否清贫?”店家道:“老两口老实巴交,一生与人为善,镇中口碑十分不错。他家里有两三亩薄田,院房几间,生活倒也盈实。”杨纵英又将那家具体住处打听清楚,得知老头姓赵,老婆赵氏。吃晚饭,杨纵英感觉总算疏了一口气,付了饭钱,便带着杨昭雪过去。

    到了赵家,叩开院门,对着老两口讲明来意。那对夫妇见杨昭雪生得晶莹剔透,一看便是大户人家千金。只是此刻双眼通红,紧紧拉住杨纵英衣角,躲在杨纵英身后,偷眼看着这里,顿时心生怜爱,急忙将杨纵英二人让入房内,细作商量。

    双方谈好之后,杨纵英又取出银子交与赵氏夫妇,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们定要好好对待昭雪,那二人见如此好事,更是喜不自胜,忙打下包票,叫杨纵英放心。杨纵英听他们说得牢靠,心里终于踏实了。将昭雪拉到前面,交与那对夫妇。谁料想,杨昭雪死活不放手,满面委屈,两眼恳求地看着杨纵英。见此情景,杨纵英心生犹豫,却又把心一横,将昭雪推了过去,转身就走,却早已眼含热泪。

    只听到身后杨昭雪放声大哭,想追将上来,却被那夫妻拉住,不停劝慰。杨昭雪不停哭喊道:“哥哥别走,别丢下我!”怎奈杨纵英始终没有回头,骑上马飞奔而去。行至看不到昭雪了,方才停下来,擦干眼泪,缓了一会,回头牢牢记住赵家方位,终于打起精神,继续赶路。

    独自又行了一程,随仍是一人,心境却有了改变,心里多了份牵挂,有了些温暖。

    一路无语,这一日,杨纵英终于到达长安城下,进了城来,被眼前繁华惊叹。想他自幼上山,从未到过如此大的都市,见过这许多形形色色的人。一时间,杨纵英只感觉眼睛都不够使了,这边杂耍卖艺,铜锣声响,那边忽又一片白气,包子出笼,回头看着布店里的五颜六色,却又被推着的小车撞上腿脚。

    毕竟年轻人,杨纵英逛得兴起,不知东南西北乱走一气。有些倦了,才想起了正事。他见街边有一卖柿子的小贩,便上前询问。那小贩一见有人过来,忙满面笑容高声道:“这位公子哥,看看咱的柿子,包软包甜,您随便挑。”杨纵英见对方如此热情,稍有些局促,红着脸问道:“我不买柿子,想向你打听一人。”那人一听,沉下脸说:“不知道不知道,你上别处问去。”杨纵英无奈,只得走开。一连问了几人,均是不耐烦地应付,也是确不知晓。渐渐天色已晚,杨纵英腹中饥饿,便于路边一包子铺买了两文钱包子,边吃边问那掌柜,掌柜却是热情,道:“你问武当派掌门,我只知十月有一论武大会,各门派都来人参加,那地点在城外南郊大雁塔下。据说那日武林人士汇集,比武精彩异常,只是我等哪有那眼福。你若想问,去大雁塔下大慈恩寺问问,应该有所收获。”杨纵英闻言大喜,谢了掌柜,往城南走去。

    来到大慈恩寺,此刻香客游人已经稀少。映着红色晚霞,见那大雁塔高耸入云,好不气派。杨纵英早于书中得知,这大慈恩寺便是唐代高僧玄奘译经之所,大雁塔也是其亲自督造,用来供养从天竺请回的经像及佛祖舍利。有诗赞大雁塔曰(节选):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登到盘虚空。

    突兀压神洲,峥嵘如鬼工。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杨纵英看得呆了,半晌才缓过神来。行至寺内,与小和尚道明来意,小和尚入内禀报,等了一会,小和尚回来道:“方丈有请,里面叙话。”杨纵英跟在小和尚身后,穿过一个个庭院,殿楼,云阁,禅房,方到方丈居处。

    见方丈正在打坐诵经,便不敢打扰,站立一旁等候。方丈终于睁眼见到杨纵英,起身行礼,道:“施主可是由武当山而来,寻找张掌门?”杨纵英见方丈庄重祥和,满面银须,二目如电,便知是一位得道高僧,故毫无隐瞒,将武当浩劫系数道来。方丈听罢,微微点头,复又抬头回忆:“那日论武便在寺外,贫僧有兴得以观战。比武倒也精彩,只是武当掌门及其师弟却遇风波。那位道长险些丧生与一年轻人之手,此人乃长青岛代表,名曰贺飞轩。”方丈将那日情景细细讲与杨纵英,最后道:“张掌门自那日离场,后来去向我却着实不知。后来几日,各派门人也均离开长安。你可去城内各个客栈打听,找到武当派住所,便可知你师兄去向。”

    杨纵英听罢,却站在那里不动,方丈看了,笑道:“施主乃名门高徒,武当浩劫如今已是天下皆知,你能得以幸免,还是要隐藏住身份,以免招来危险。你若无处安身,可先与寺内住下,慢慢打探不迟。”杨纵英对方长善解人意之处感激不尽,俯身深施一礼,几乎要哭将出来。方丈复又合上双眼,小和尚给杨纵英安排好住处。那夜,杨纵英彻夜难眠,却也是人之常情。

    后来一连几日,杨纵英与城内各处客栈打探,终于得知那场客栈大火,有几名武当弟子遇难,却有张师兄及陈师兄和几位同门不知去向,纵火之人至今未获。杨纵英顺着客栈人士的指点,来到武当门人埋骨之处祭奠一番。想到自己如今只身一人,再也难回武当,身上盘缠早已用尽,日后更不知何去何从,前途一片渺茫,不禁在坟前潸然泪下。哭了一通,站起身来打起精神。如今当务之急,是先找一安居之所,继续寻找师兄,便起身又向城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