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神器之阴阳摄珂剑 > 第二十六章 命中注定
    婉儿来到妙儿家中,将银钱及书信送到,却未敢言明妙儿已经惨死,只是说她和幺贼离开长安城,远走高飞,不用细表。

    且说婉儿,当夜离开妙儿家,又买了一辆马车,驾车连夜赶往城东灞桥。

    待到这日清晨,婉儿将车赶到灞河边一僻静之处,依约坐在马车前等待杨纵英到来。心中焦急万分,双眼望穿秋水,只怕是杨纵英再出什么意外,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又感觉回到在贵香馆盼君归来的场景,有一首乐府诗正和此意:

    。。。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

    灞桥,位于长安城东,自古就是长安通往中原的必经之路。灞河原名滋水,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将滋水改名为灞水,用以炫耀自己的霸主功业。那时灞河上架设的桥梁便是灞桥。

    古人在灞河两岸及附近的灞上,灞池等地,种柳成习,数万株岸柳成为长安城的一道绿色屏障。如今已是初春,嫩嫩柳叶泛青,长长柔条,依依遮道,微风中细细弱枝轻轻摇曳,如泣如诉,令往来行旅之人销魂断肠。

    灞桥自古便是送别之所,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佳句,尽道离别之情。诸位不妨品鉴一番:

    韩琮《杨柳词》写道:

    枝头纤腰叶斗眉,春来无处不如丝,

    灞陵原上多离别,少有长条拂地垂。

    戴叔伦《送友人东归》:

    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

    轻烟拂流水,落日照行尘。

    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

    徘徊灞亭上,不语自伤春。

    李白的《灞陵行送别》更是伤情沉沉,别有滋味: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柳永也是触景生情,一曲《少年游》令人黯然神伤: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这个自古的离别之地,今日将会上演一场团聚。。。

    再说杨纵英,昨夜在城外躲避一宿,一早就到了灞桥,东张西望却不见婉儿。此刻晨雾缭绕,岸柳青青,杨纵英在灞河两岸来回寻找,找那梦中常出现的倩影。自打杨纵英离开贵香馆的那夜,虽说自己没有意识到,但其实婉儿的身影早已深深烙在他脑海深处最温暖的地方。

    终于,杨纵英看到一条隐蔽的小路边上,停着一辆马车,马车前坐的不正是那美丽的身影吗。杨纵英离着老远,大声喊道:“婉儿!”看到婉儿听到,猛地回头望向这边,杨纵英露出灿烂的微笑,急忙向那边走去。

    远远看到杨纵英向这边走来,婉儿也是一笑,跳下马车朝杨纵英冲过去,张开双臂就要拥抱,杨纵英也张开双手迎接婉儿。

    二人终于紧紧相拥。此刻二人已经无需多言,只是尽情享受着身体的触碰,温暖的怀抱,久久没有分开,越抱越紧。。。

    过了不知道多久,婉儿抬头,双手捧着杨纵英满面笑容的脸颊,深情地仰望着。杨纵英也报以深情的目光回应。

    忽然,杨纵英看到婉儿眼睛一瞟自己后方,瞳孔瞬间放大,还未来得及反应,婉儿猛地抱着自己一转身,双方位置对换,

    杨纵英不明就里,正要问时,就感觉婉儿身体剧烈一颤,杨纵英再看,一只青色长羽箭从婉儿后颈穿入,从咽喉冒出尖来。

    杨纵英忙欲举头向婉儿身后看,却被婉儿双手抱着脸颊,将自己的的目光扭向婉儿双眼。

    杨纵英再看婉儿,她此刻正圆睁双目盯着自己,张大嘴巴,努力了几下吐出两个子:“。。。我。。。啊。。。”后来再凭着婉儿如何用力,第二个字也没有说出口。

    抱着婉儿慢慢蹲下身子,婉儿好似十分着急,不再想着说话,而是一抱杨纵英脖子,将杨纵英脸庞拉近,双唇紧紧贴到杨纵英嘴上。

    二人闭上双眼,拥吻在一起。突然,婉儿身子剧烈颤抖几下,一大口鲜血从口中咳出,喷了杨纵英满口满脸。

    杨纵英睁眼再看时,婉儿已经没了呼吸,双目却闭着,脸上竟不见丝毫痛苦表情,满满都是幸福欣慰之色。

    杨纵英顿时泪如雨下,仰天长啸一声:“婉儿。。。!”随后紧紧抱着那消瘦身体,悲痛不已。

    就这样抱着哭了半晌,终于慢慢将婉儿身体放躺在地上。再看杨纵英,站起身形,擦把眼泪,紧咬牙关,抬头恶狠狠向那支箭射来的方向望去。却见在三四十丈开外,晨雾中隐隐一个人影站在一棵大柳树旁,也没有继续放箭,只是怔怔站在那里望向这边。再一细看,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那索阿可,而她此刻手中正拿着那把宝弓,青龙入云。

    见是索阿可,杨纵英便全明白了,也不废话,抽出摄珂剑,剑尖缓缓指向索阿可,一按机关,剑刃奔着索阿可面门直直飞去。

    那索阿可却不躲闪,一动不动看着摄珂剑朝自己飞来,好似要受这一剑一般。可待剑刃飞到索阿可面前之时,突然从索阿可身边大树后伸出一只带着乌黑拳套的手,一把便将那摄珂剑刃牢牢攥住。

    随即树后传来“哈哈哈”几声大笑,有一男子高声喊道:“这就是摄珂剑?我看也不过如此嘛!”再看时,从树后慢慢走出一人,站到索阿可旁边,打量着手中摄珂剑刃。那人看了一会,复又抬头望向杨纵英,满面笑容,颇有些挑衅的味道。

    杨纵英本来悲痛万分,恨不得将索阿可一剑毙命。但是却被这一下着实惊着了:从来都不敢想象,这世间居然会有人能够徒手抓住摄珂剑!只见杨纵英竟一下忘记悲痛,目瞪口呆站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那人却笑着高声道:“朋友,你就是杨纵英吧!”见杨纵英不答话,又道:“不要误会,你和索阿可之间的恩怨我没有半点兴趣,只是想来会会你,看看传说中的摄珂剑到底有何神力。方才你身边那女孩为你挡下致命一箭,也算是成全了你我二人今日的较量。你如果想找索阿可报仇,我没有意见,不过,必须打赢了我才行!”

    杨纵英一听对方提到婉儿,这才忽然回过神来,又悲从中起,高声问道:“你是何人?既然没有恩怨,就请闪到一旁,我只找索阿可!”

    那人却笑着摇摇手,道:“非也非也,咱们之间还是有些恩怨的。”说罢,望了望满脸疑惑的杨纵英,继续道:“你一直在找你的师兄张清修吧,他已经被我给打死了!”

    一听这名字,杨纵英更是一惊,却道:“我师兄乃是武当掌门,功力深不可测,你有何证据能证明他已丧命于你的手中?”

    那人一听杨纵英不信,仍然笑着,另一只手从身后拿出一把长剑,抬手奋力扔向杨纵英这边。那把剑在空中旋转着,“啪”一声落在杨纵英面前,摔得剑刃剑鞘分离。杨纵英低头看了一眼,只见那把剑的剑刃只剩下了两三寸长,正是师兄张清修佩剑!

    “你究竟是何人?!”杨纵英抬头大声问道。

    “贺飞轩!”

    “贺飞轩。。。好像在哪里听过。”杨纵英回忆着:想起来了,自己曾听大慈恩寺方丈讲过,那时长安论武,擂台上打伤师兄陈清远的人正是这贺飞轩。却不知他居然和索阿可认识,看来他们是一伙的,那这长安城对师兄下手之人,以及武当灭门惨祸便是这帮人有预谋分头为之。。。

    随着晨雾慢慢散尽,杨纵英这才终于看清对面二人。索阿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瞪着自己。贺飞轩却是轻松微笑,把玩着摄珂剑刃。

    杨纵英哪受得了这场面,看他一按剑柄,那剑刃受到引力,猛地就往回飞。再看贺飞轩,用力攥住剑刃,咬牙“啊!”地一声大喊,胳膊青筋暴起,用尽全力,将摄珂剑刃在手中竖了起来。那剑刃在黑拳套中剧烈颤抖,发出“嚓嚓嚓”的声音,火花从贺飞轩指缝间噼里啪啦地向外喷着。

    由于吸引力太大,贺飞轩用双手合握,一脚伸直顶着前方地面,整个人却被那剑刃拉得向前方滑去。

    杨纵英也是死死握着剑柄,否则剑柄就要脱手飞走,再看他一手牢牢抱住身边树干上,硬生生将贺飞轩拉向面前。

    二人相距三丈多远时,贺飞轩还是握不住了,松开手任凭剑刃飞去。再看他呼呼喘着粗气,摊开手掌来看,那坚硬无比的镔铁拳套上密密麻麻全是痕迹:再握一会,非伤到手不可。贺飞轩心中感叹,这剑锋利坚硬程度,以及收发力量之大,实在令人咋舌。

    杨纵英也终于收回宝剑,用剑指着贺飞轩。心中深知:眼前这个对手与自己以往遇到的都不相同,能打死张清修师兄,恐怕功力远在自己之上,更主要的是,他能抓住摄珂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