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神器之阴阳摄珂剑 > 第三十二章 师徒重逢
    杨纵英同着昭雪,还有小乞丐,四人一起往武当山方向游玩。这段时间,对于四人来说,都可算是从未有过的快乐轻松日子。

    这一天,来到离武当山两日路程远的小镇,四人找一家饭馆吃饭,期间又谈起来是否能上武当山看看。杨昭雪三人十分好奇,都想去,但杨纵英却有些顾虑,不置可否。

    旁边一桌的客人听到他们谈话,便说道:“你们几个想去武当山玩吧?现在已经没有危险了,大可放心前去,那张三丰真人年前就回到山上了,后来官府派人出钱,如今正在重修武当派,也在招收新的弟子,你们想去拜师,现在正是时候。”

    “。。。!”杨纵英闻言腾地站了起来,把那个客人吓了一跳。“你说的是真的?!”

    “当。。。当然是真的了,这里人人皆知,你要不信再去问别人。。。”

    没等那人说完,杨纵英饭也不吃,转身就往外走。杨昭雪放下饭钱,在后面紧追出来。

    “哥,你慢点,你要去哪啊,等等我们。”

    “快,咱们这就动身,去武当山!”

    四人一路驾着马车,快马加鞭,连夜赶路,一日一夜,第二日清晨,便来到武当山下。

    下了马车,杨纵英举目望去,长长的台阶一直通到云海之中。杨纵英思绪万千,感慨良多。“武当山,我又回来了。。。”

    杨昭雪早已拴好马车,四人便快步往武当派行去。

    一路无话,等到了武当派大门前,这里却是新的气象:大门正在重修,已经初具规模,四周还搭着架子,有几个匠人在架子上忙碌着。

    再往里看,大殿,阁楼也都在重新修建粉刷。大门里人来人往,都是身穿道袍的武当弟子,杨纵英却一个也不认识。看这些弟子大多年纪轻轻,最大的不过二三十岁,想必都是新投入武当门下的。

    杨纵英四人看罢,抬腿就往大门内走,刚进门,却被一年轻弟子挡下:“干什么的?想玩上别处去。”

    杨纵英一愣,却没有说话,只是打量那人。

    那人一看这架势,又笑道:“想来拜师吧,还带着弟弟妹妹。只是武当派现在不收女弟子。你们先去门房那里报名,等师祖考核之后,方能入派。”

    杨纵英哭笑不得,只是微笑着对那人行了一礼,道:“这位道童,我们是来找张三丰真人的,有些要事,不知你能不能通禀一声,就说是杨纵英求见。”

    那人满面狐疑,打量杨纵英半晌,才道:“那行,你们在这等着,我进去禀报。”

    武当大殿内,张真人塑像早被拆除,换上几排架子,上面放满牌位。正中间,四个牌位,分别书写着张清修,宋清宏,陈清远,张清正的名字。

    牌位前面,一位银发银须,仙风道骨的老者正看着这些灵牌,默默无语。忽然身后大殿门被打开,那位年轻弟子跪倒在地,对这位老者道:“启禀师祖,外面有一位自称杨纵英的前来求见。”

    一听这名字,这位老者身体微微一颤,抬手轻轻擦去眼角泪水,转身道:“快快去叫他进来!”

    “是!”

    老者几步走到大殿外,向大门处张望。

    杨纵英远远看到大殿门外,台阶之上,一位白衣道长正在看向这里,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师父,张三丰。

    飞快就向那边奔去,杨昭雪三人在后面紧跟着。

    “师父!”杨纵英泪如雨下,大喊一声,爬上台阶,冲到张三丰跟前,扑通跪下,当当当三个响头。

    再抬头看去,杨纵英发现,师父是真的老了。。。

    张三丰看着跪在面前的杨纵英,也是百感交集,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上前将杨纵英扶起,二人对向而视,却是一言难发。

    “孩子,你去哪里了?师父还以为你。。。”

    杨纵英千言万语,却是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一言难尽!”

    张三丰拉着杨纵英,道:“去里面慢慢说吧。”

    杨纵英点点头,回头对昭雪道:“你们在外面等我。”说罢就往里走。

    杨昭雪有些急了,喊道:“哥。。。”见杨纵英回头,只得小声说道:“那你快点啊。”

    进到大殿,杨纵英先是对着师兄弟的牌位跪祭一番,又对张三丰道:“师父,张清修师兄还没有死。”

    接着,二人坐定,杨纵英便将此次下山后的经历向张三丰细细讲述一遍。

    张三丰听罢,微微点头,道:“孩子,没想到你去趟长安竟然经历了这么多事,几次死里逃生,命悬一线,也是你命大啊。”

    “多亏了这把摄珂剑,师父。您回来就好了,这把剑还给您吧。”

    “我已经把它传给你了,你好生拿着,勤加练习。”

    “师父,到底为什么武当派要经此灭门之祸?”

    “。。。说来话长啊,其实都怪为师。

    你知道如今的皇上便是原来的燕王,当年坐镇北平府,后来,燕王起兵清君侧,率大军一路南下,攻破帝都应天府(南京)。战乱中,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燕王朱棣即位,改元永乐,迁都北平。

    简单来说,当年建文帝看出燕王有反心,便想使计毒杀燕王朱棣。当时,朱棣痴迷道教,正请我在北平府传道,他知道侄子朱允炆有可能害他,那日赴会便将我带在身边。后来,也全凭为师将燕王救出重围,故此才有后来的改帝更元。

    燕王登基后,对我更是极为推崇,大修武当山。而朱允炆则是对为师恨之入骨,自南京陷落后,他流亡于江南沿海一带,勾结东瀛倭寇,时刻密谋复仇复国。

    虽然中原大局已定,却仍有不少建文帝旧党。那日武当派浩劫,便是由朱允炆发起,联络汉阳府旧党兵士,勾结东瀛武者,加之暗杀集团共同为之。”

    杨纵英听得目瞪口呆。

    张三丰看着杨纵英,叹口气,道:“哎,为师做的孽啊,害了武当满门弟子。所幸有你逃脱,武当算是没有绝了根。。。”说到此处,张三丰终于忍不住,老泪纵横。

    “师父,你不要这样说,并不怪你。武当的大仇,我一定要让那些人血债血偿!”

    “孩子,武当派的冤仇你不要管了,有为师来处理。已经让你承受了太多不该你承受的压力和危险,我再不想将这更多的担子压在你的身上了。”

    “那就让我在武当山陪着你,一同重建武当派。”

    “不,你下山去吧。你年纪轻轻,应该下山广交朋友,丰富经历,纵马横剑,闯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憋在武当山是没有出息的。如今危险已经过去了,有为师在这,你也不用挂心。”

    “。。。”

    二人沉默一会,张三丰又道:“孩子,不提这些烦心事了。来说说你此番下山,有何收获。”

    “我经历了一系列事情,如今脑子很乱,很多事想不明白。师傅你帮我缕缕。”

    “好啊,你尽管说来。”

    “先说那个怪物,当时我险些杀了他,为何后来又出手救我?”

    “哦。。。”张三丰想了一下,道:“孤独,你也许是他在这个世上唯一能认识的人,人的感情有时就是这样奇妙,爱恨交织,复杂难测。还有,你说他从小被阉割,可能对你还有强烈的个人感情吧。你可能很难理解,但是,为师曾经和东厂大太监陈公公交情颇厚,他是大内第一高手,练就一身邪门武功,更是当世武林顶尖高手之一。但是,这样的人物,府中却养着不少美貌男子,供其淫乐。所以说,有时人的心理是极为特殊的。”

    杨纵英听得有些反胃,强忍住了。

    “婉儿为何能为我而死,而且死后却满面欣慰之色,不见丝毫痛苦?”

    “孩子,你真是不解风情啊。爱情的力量有时就是这样,大到匪夷所思的地步。而且,我料那婉儿的心早已死了,经受太多磨难,早已心如死灰。能为爱而死,真正诠释了死得其所这句话。”

    杨纵英回忆起和婉儿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悲从中起,又要落泪。

    “师父,如今我很迷茫,不知以后该何去何从,又有何奋斗目标。”

    “为师知道你的性格,并不是争强好胜,颇有野心之人。既然如此,为师给你三个目标吧。”

    杨纵英闻言,两眼放光,等着下文。

    张三丰却没有继续说,而是起身,道:“你随我去大殿后面的院中。”

    二人一前一后,从大殿后门出去,来到杨纵英熟悉的后院。此刻,后院那株桃树花开正盛。

    站在院子边缘,张三丰放下拂尘,对杨纵英道:“对着桃树弹出飞剑,然后不要动!”

    杨纵英不明就里,但还是照做了。再看那摄珂剑刃飞向桃树,张三丰将手掌对着飞剑,更不见有何大动作。那剑刃突然在空中方向改变,向这边飞了一小下,又旋转着向右侧飞去。就好像张三丰在隔空遥控剑刃一般,那飞剑灵活异常,令人眼花缭乱,在桃树的花与叶子之中来回穿行,将那些桃花纷纷削落在地,却几乎没有伤到叶子。

    正在这时,张三丰大声道:“把剑柄剑鞘扔过去!”

    杨纵英连忙照办,再看张三丰伸出另一只手,对着剑柄剑鞘。那剑柄和剑鞘在空中缓缓悬浮,摄珂剑刃自行飞入剑柄,“啪”一声剑鞘和上。整把剑这才掉落在原地。

    杨纵英从头到尾,张大嘴巴,看的是瞠目结舌。

    “过去把剑捡回来吧。”

    捡回宝剑,杨纵英话都不会说了,“师父,这。。。这。。。”

    “别急,我慢慢给你解释。”张三丰终于露出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