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神器之阴阳摄珂剑 > 第三十四章 修炼宝地
    来到山下,望着前方漫漫长路,杨纵英仰头深呼一口气,感慨良多。

    “师父,谢谢你。现在,我觉得心胸豁然开朗。”

    带着昭雪,二人踏上新的征程。

    自打二人下了武当山,这杨昭雪算是真的开心了,二人终于可以放下所有负担,共同开始新的生活。

    再说二人来到一个镇子,杨昭雪拉着杨纵英便直奔布庄。

    “二位客官,做衣服还是买布?来看看本店的布料丝绸,都是上品。。。”

    “可以按照我自己的设计来做吗?”杨昭雪问道。

    “没问题,只要您能说出来,本店就能做得出来!”

    杨昭雪听老板说的牢靠,便点了点头,随后,便在店里细细挑起布料来。

    选好布料,又将自己想法给老板描述一遍,老板听得不住点头。

    杨纵英有些没耐心了,但是看到昭雪兴头颇大,便也没有催促,倒要看看这丫头能搞出什么名堂。

    与老板约定两日后来取衣服,付了定金,二人这才离开。

    闲言少叙,两日后,取了衣服,二人换上,再配齐其他装扮。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裳马靠鞍!

    先看杨纵英,一身白衣,英姿飒爽:

    头上戴着月白色的扎巾,上面暗绣满天星,身上穿月白锻一身短靠,勒着灰色十字伴儿,五福丝鸾大带煞腰,外披素罗袍,手中仗墨色摄珂宝剑。俨然一位成名白衣大侠模样。

    再看杨昭雪,一身红衣,这气势已经是一位红衣女侠了,手中掌赤红凤翎剑,较以往更是多了一份英气:

    孰说英雄尽须眉,

    女儿巾帼,也令男儿愧。

    伴君持剑闯天涯,

    英气未把红颜褪。

    与兄把酒黄昏醉,

    豪歌一曲,倦枕斜阳睡。

    古有木兰从军行,

    今昔还看杨小妹。

    杨昭雪拉着杨纵英,在大街上招摇过市,行人纷纷回头,杨昭雪心中别提多美了:终于梦想成真!

    杨纵英极为不好意思,无地自容,走了一会,就赶紧把杨昭雪拉进一家饭馆吃饭。

    “妹啊,咱能低调点不。。。?”

    杨昭雪不理他,大声换来小二。

    小二打量二人片刻,满面堆笑道:“两位大侠,想用点什么?”

    一听小二唤自己大侠,杨昭雪心中更美了,看她一脚踩在凳子上,用手扶着膝盖,另一手一拍桌子,仰着头大声道:“来两斤牛肉,一坛好酒!”

    “。。。”杨纵英直接无语,豆大汗珠流下额头,看他一下拍在昭雪后脑勺,昭雪被拍的险些一头撞上桌面。

    “别听她的,两碗面吧。”

    吃罢饭,二人开始商量下一步行动。

    杨纵英此刻只想找一合适地方,定居下来,潜心武学。他曾从师父那里得知,最适合修炼的地方,其实是川蜀之地的岷山:

    岷山又被称为“海内昆仑山”,山清水秀、文化底蕴深厚,其中青城山,峨眉山是中国古史神话传说中上帝与众神的天庭所在地,更是中华文明中神仙文化、道教发祥地,蚕桑神、嫘祖和治水英雄大禹的故里。

    和杨昭雪一商议,二人便决定南下入川,去岷山!

    一路艰辛自不必说,越往南走越热,一是将近夏日,二是南方较北方更是来得闷热。

    这一日,二人行至荒郊野岭,只觉口干舌燥,酷热难当。此处竟无树木,黄土被热风吹得四下飞扬,更是令人急躁焦虑。

    正在二人难行之时,忽然看到远处竟有一个小小驿站,站前摆有一个小茶摊,斗大的“茶”字迎风飘摆,远远望见,二人终于看到救星了。

    说来也巧,就在这时,天空中忽然来了一片乌云,随即“轰隆隆”惊雷跟至,暴雨便瓢泼般突然降临。

    杨纵英兄妹被浇得狼狈不堪,雨中向那驿站狂奔而去,到了棚子下面,二人这才缓了一口气,再一看对方样貌,不由相视而笑。

    “好雨啊!”杨纵英感叹道。

    忽然,身后有人高声吟到:

    “当头烈日正灼灼,卷地风起实难测。

    惊雷一声天地崩,暴雨随至开新河。”

    杨纵英闻听,转头去看,却见一年长老道,像是给人看相算命的术士,正在身后吟诗。

    “好诗!”杨纵英不由赞道。

    “是好雨还是好诗?”

    “雨好,诗更妙!”

    二人“哈哈哈”对视而笑。

    “敢问二位,这是要去哪里?”

    “我们打算去蜀地岷山。”

    “哦,还有很远路程啊。今日有缘,相聚于这荒郊野外,不如老朽免费为二位卜上一卦,问问此番吉凶如何?”

    “哦,没看出这位道长还是通晓周易的高人啊,只是我向来对这些邪门歪道并不十分相信。恕在下直言!”

    “哈哈哈,能有此话,看来阁下并非俗人。正所谓:吾命由己不由天!这看相算命之事向来都是蒙些俗人,如果将自己命运牢牢掌握于手中,又岂会相信那些玄之又玄的卜问前途之法。”

    杨纵英一拱手,行了一礼,算是多谢夸奖。杨昭雪坐不住了,冲到老头跟前,说道:“大师,我哥不信我信,你帮我看看。”

    “哦,不知小姐想问什么?”

    “有啥说啥呗,我的生辰八字为。。。”

    杨昭雪将自己生辰报上,再看那老头,闭眼掐了一会,小声念念有词道:“四柱:庚寅,丁亥,甲申,辛未。

    旬空:申酉。

    神煞:驿马寅,桃花酉,日禄寅,贵人丑未。

    乾宫:火地晋。

    坎宫:水火既济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六三:众允,悔亡。

    九四:晋如硕鼠,贞厉。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杨昭雪听得有些蒙,但又不好打断,在一旁焦急等待结果。

    “小姐此卦显示比较奇特,你方才真说的是自己本名?”

    “大师果然厉害,我本姓王。”

    “哦,如此说来,便是了。”老头又想了一会,道:“小姐命好啊,一路有贵人相助,诸事顺利。此番去蜀地,竟然还会与真神有一面之缘,实在难得。”

    杨昭雪闻言,两眼放光,兴奋异常,“快说说,我能碰到什么神仙?”

    “哈哈哈,还是那句话:天机不可泄露。”

    再看杨昭雪,又有些不好意思,小声问道:“那大师再帮我算算姻缘。”

    “哎呀,你这姻缘则颇为不顺,只怕是妹有意郎无心。还有句话,不知当讲否,便是你有方人之像,只怕是与真爱之人不能长久啊。”

    “何为方人之像?”

    “通俗说来就是被诅咒,你所真心喜爱之人恐怕命不长也。”

    “。。。能化解吗?”

    “基本无法可破,唯一破解之法,便是不要对人动真心。。。”

    “胡说八道!”杨纵英在一旁实在听不下去了,看到此刻阵雨已停,便大喝一声,拉着昭雪就走。昭雪回头看着老头,再看那老头也不生气,微笑着一捋银髯,目送二人走远。

    闲言少叙,二人一路行至益州蓉城(今成都),在城中又住宿游玩几日,便经人指点,上了蓉城西边的青城山。

    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东汉顺帝汉安二年,道教创始人“天师”张道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零八景”之说。

    寻了一有山有水的风水宝地,杨纵英兄妹二人开始在此处搭建房屋。经过一番折腾,终于,两人算是有了住所。

    终于清静了,杨纵英对这里环境十分满意,开始了自己的修炼。

    “哥,你啥时候开始教我练功啊?”

    “你先说说,为什么想练武?”

    “我要做一代女侠,杀富济贫,包打天下不平之事!”杨昭雪回的干脆。

    如若旁人,杨纵英可能觉得这样的回答有些冠冕堂皇,并不是发自内心,但一回想杨昭雪以往遭遇,知道她是真的恨那些倚强凌弱,心怀鬼胎之人,便对杨昭雪的回答深信不疑。

    “好吧,我来教你。练些武功,以后也可自保,不再受人欺负。只是你做事行为冲动,下手也比较狠,故此,还是先从心性开始练起吧。”

    天还没有亮,杨纵英便已起身,来至屋外,爬上山头,盘膝打坐,呼吸吐纳,迎着太阳东升。

    每日坐定一个时辰,这才回到房中,开始准备些早饭,然后,来到杨昭雪床边,一脚踢醒:“起床练功了,还睡!”

    随后,二人便在屋外平地上开始练功。

    杨昭雪每日先是练几遍剑法套路,剩下时间便由杨纵英指导,学习武术知识。然后是锻炼身体。晌午时分,二人休息片刻。到了午后,杨昭雪的任务是打柴,然后背着步行一个多时辰,到山下镇上去卖,这一是为了换些银钱,更主要是磨练杨昭雪心性,也能增强体质。

    杨昭雪慢慢也习惯这样的生活,刚开始时受了不少罪,挨了不少打,后来习惯了,身体越来越好,武功也是进展迅速。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有杨纵英这样的人指点,又整天在一旁监督,想不进步都难。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样的日子,平平淡淡过了半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