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神器之阴阳摄珂剑 > 第六十九章 世事难料
    这趟路已经不是第一次走了,兄妹二人一路心情不错,游山玩水。

    “哥,你还记得咱们以前路过这里时,遇到的那个老道吗?”昭雪问道。

    此时正好到了同一个地方。那驿站仍在,茶摊却早已没有了。天色已晚,二人正好在驿站休息一夜。

    “怎么会不记得,当日的情景历历在目,那道长说的话仍一字不落回响在耳边。”

    “哎。。。真想能再见一面,好好请教一下,就不知有没有这个缘分了。世上不乏高人啊,这位道长神机妙算,也可称得上半仙之人了。当时半信半疑,竟然没有问清楚道长的名号来历,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有些后悔。”

    “将来是否能再相见,一切都只能看天意了。不过,即使再次见面,我估计也不会再问出什么的。该讲的话,当时都已经说给你听了,其它的话没有说清,应该也是有他的道理。我看你还是不要多想,一切终究会有答案的。”

    “。。。你说的没错。”

    。。。

    书说简短,行了二月有余,杨纵英兄妹终于到了青城山。

    此时正好三年之期刚过,也算是信守约定。

    来到了青城山下,纵英及昭雪抬头望去,风景如画。熟悉的地方,勾起二人无尽的回忆。

    两人默默无语,也没有耽搁,便往山里深处青城派所在之地行去。

    “哥,你说此番换回宝剑,不会再出什么意外吧。。。?”昭雪问道。

    “应该没有问题,当时我与青城掌门余涯子道长定下君子之约,如今三年期限已到,况且我将七星龙渊完整无损地带来了,他也定会依约给我换回摄珂宝剑。”

    嘴上这样说,但是杨纵英心中却有个小鼓“咚咚咚”乱敲,总觉得将会有事发生。三年期限是余涯子定下的,如果他已经达到自己的目的,那得成功后的余涯子不知是何样貌?如果他还没有修炼成,会将摄珂剑干脆地还给自己么?。。。

    怀着忐忑的心情,一路行来,终于到了青城派大门前。在远处抬头一看,杨纵英昭雪皆愣在当场,愣了一会,又互相看看,都是一头雾水。

    原来,“常道观”里的青城弟子都身穿重孝,四处又都挂着白布,门上贴着挽联。。。不用问也能看出,这是有个重要人物刚刚去世了。

    杨纵英兄妹急忙走到大门外,向一名青城弟子打过招呼,道明来意,那弟子带杨纵英二人进到三清大殿。大殿内有一位年长的道长,正坐在灵堂的一侧。

    那弟子示意杨纵英二人等候片刻,自己则走到那道长身边,耳语两句。那道长听罢,点点头,又转头看向杨纵英。

    打量杨纵英兄妹两眼,道长走到跟前,勉强带上些微笑,行了一礼,开言道:“二位就是杨纵英贤弟和昭雪吧,几年未见,别来无恙啊!”

    杨纵英回礼道:“这位道长认识在下?我们兄妹二人依照约定,来找掌门余道长,不知他现在在何处?”

    “贵人多忘事啊!当年你们在青城派住的时候,咱们可是经常碰见的,只是未说过话而已。”

    杨纵英忙作了一个揖,“恕我兄妹失礼,但不知道长如何称呼,这里又发生了何事呢?”

    “青城派掌门之位暂时由本人担任,我乃是余掌门的师弟,你们叫我虚涵道长即可。”又左右看下,道:“此处不是说话之所,二位请随我来。”

    安排完前殿弟子,虚涵道长带着杨纵英兄妹回到自己的住处,叫弟子端来茶水,寒暄两句,这才进入正题。

    “余掌门现在何处?我兄妹依照当时定下的三年之约,前来交还宝剑,能否劳烦道长带我们去见他?”

    “想必二位也是看到了,青城派上下目前正在服丧。而那棺中所躺之人,正是余掌门。”

    “啊?!。。。”兄妹二人大吃一惊,互相看了看,难以置信:余涯子。。。死了?

    “不知余道长是何时去世的?死因又是什么?”

    “说来话长,二位先不要着急。我这里有一封信,掌门当时离开青城派之前,特地交代我,说是等二位到来,定要将这封信交到你们手上。请你们先看看再说。”说罢,起身到床边一小柜中拿出一封信,递给杨纵英。

    杨纵英迫不及待拆开信封,昭雪也凑到一旁,细细看了起来:

    杨贤弟,无法等到你们回来,只能写下这封信了。

    其实,我始终觉得,咱们二人有很多相似之处,故此,有些话也只能和贤弟说说,相信你能理解。

    先说那时,我初拿到摄珂剑,也是不了解其中的奥秘所在,研究一段时间后,我终于明白了,它为何被传为“神器”!

    这东西不仅来自于另外一个世界,也是通往那里的“钥匙”。摄珂剑内蕴含有无穷无尽的能量,无穷无尽的原始阴阳之气,甚至浓缩着世界的精华。正所谓:大繁为简!小小的一把剑,简单的黑白二色,却是生命甚至是自然万物的真谛所在。

    回想有一次,我盘腿坐在山后的密室中,闭眼运气,摄珂剑在我身边缓缓飘浮了起来,剑刃与剑鞘剑柄自行分解开来,成了黑白两部分。又慢慢绕在我身体周围飘动旋转,越来越快,最终快得看起来已经变成了一个以我为圆心的灰色的圆圈。而这个圈,也将我同周围的一切隔绝了起来。

    当摄珂剑围着我飞转之时,我始终闭着眼。起初眼前漆黑一片,渐渐我却能看见了!我看见周围尽是五彩斑斓的色彩,流动交汇,整个地包裹着我。再往后,这些色彩融合成了纯净的白色,我感觉仿佛处在了一个新的空间,这里是那样安静平和,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没有了冷暖,没有了上下左右,也没有了时间。

    我试图伸出手去触摸前方的白色,但是我发现我没有了手,我试图站起来行走,却发现身体都已经不存在了。。。只有我的思想,剩下的都是一片虚无。

    我并不害怕,也不喜悦,甚至没有了任何的感情。只是如同一个小点一般,在这白色中漫无目的地漂浮游动着。这时我才发现,并不像平常那样只能看到前方,而是能看到所有方向,因为我也没有了眼睛。这是来自心灵深处的互动交流。

    不知过了多久,我被山洞外的雷声惊醒,等我收了真气,睁开眼睛,才发现摄珂剑已经掉落在地,方才的一切却是那样真实,让我有些不知所措,缓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自己还是在这个地方。

    不瞒贤弟,在拿到摄珂剑之前,我体内的“内丹”早已形成,却是始终无法更进一步。经过那日打坐时的一番经历后,我却发现内丹变得充盈,在我体内真真实实地存在着,甚至能感觉到它在我体内缓慢悬浮移动,不受脏器,筋肉骨骼的阻挡。又像是体内的一个另一个自己,要将现实中的我完全地吸入吞噬:它(他?)在长大,在变强。

    我不知是何道理,后来我分析了一下,觉得,之所以能迅速成长,也许是因为“内丹”吸收了大量摄珂剑内的纯洁纯粹的阴阳二气吧,或者说是摄珂剑将气充入了内丹之中。

    “内丹”是人的精华所凝结,也是人与自然更亲密更直接的对话形态。要构筑它,除了凝结体内之“元精”,更要得到纯粹的阴阳“元气”。这阴阳元气如果从平时修炼中提取净化,那费得力气可就大了去了,但是摄珂剑却能源源不断地直接提供。从摄珂剑中吸取的阴阳元气经过融合配比,直接为“内丹”所用,省了极大的事。这也许就是摄珂剑能助人修炼的原因所在吧。。。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想用泥来做一个雕塑,就需要调和出软硬合适,没有杂质的泥来。但如果没有别的方法,只能从身边的河底中获取,那么捞上来的稀泥要想办法去除水分,去处砂粒等杂质。费很大的劲,也许才能得到一点合适的。但是,摄珂剑却等于提供了纯净的“水”和单纯的“细土”,只需按自己的需求混合,无论何种“泥”都能轻易得到。

    好了,言归正传。为兄在后来的日子里,几乎所有时间都在伴着摄珂剑修炼,加之曾经修炼的基础,正如当时的预期一样,突飞猛进,三年时间绰绰有余了。

    就在这几天,我感觉已经到了成功的门口。喜悦的同时,心中却有了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隐忧,有一种无法言状的惊慌。总感觉自己走的路有什么不对劲,也许是犯了错误,也许是还有什么遗漏了没有完成。但是,那究竟是什么呢?我无法问别人,自己也无法解决,越来越强烈的不安感觉,让我几乎到了承受不了的地步。。。

    最后,我想到了一个地方,如想迈出那最后一步,这个地方可能是非去不可的。便是西方边关处,西宁卫某地的雪山派。那里也许有答案,为兄决定前去一试!

    我要准备启程了,眼看三年期限将至,但是,恕为兄不能亲自等你回来。摄珂剑已经用毕,我将它安放在以前七星龙渊剑的地方,并写下此信。等你到来,读罢此信,便可同我师弟虚涵道长一同去取出,交换宝剑,为兄也算是没有失约,了了一桩心事。

    具体情况已经同虚涵道长交代清楚,只等贤弟到来。

    最后,拜谢贤弟成全。有对不住你兄妹之处,万望海涵!为兄也是迫不得已,请你和昭雪贤妹原谅!

    。。。

    读罢此信,感慨的同时,杨纵英兄妹却是更加疑惑。收好信,对虚涵道长言道:“余前辈要去雪山派,怎么就突然去世了呢?”

    “哎。。。师兄出发后的当夜,正在一山头盘膝休息之时,万万没有想到,突然出现一片乌云,范围不大却是黑如锅底。一声惊雷过后,一道闪电正劈在了师兄的天灵盖上,将我那师兄当场击毙。这道闪电能量之大,几乎将师兄击为焦炭啊。。。!”

    “啊?!”杨纵英兄妹吃惊不小,“。。。余前辈就这般死于非命么?”

    “这也是命中该着,师兄也许注定便有此一劫。毕生修习化为乌有,实在是可惜可叹啊!”

    三人感叹一番,虚涵道长最后道:“好了,时间已晚,前殿应该也没有人了吧。我也不管师兄信中说些什么,这些话是师兄对您二位说的,请善加保管书信。既然二位如期到来,我便谨遵师兄遗愿,这就带二位去前殿,取出摄珂剑。请随我来。”

    杨纵英兄妹起身,行了一礼,道:“那就有劳道长了。”

    书说简短,只说三人来到大殿内,先是拜祭了一番余涯子,虚涵道长又支开守夜的弟子,关上殿门,随后,绕到神像后面,打开了机关暗门。

    伸手在里面摸索半天,却是发现,里面竟然空空如也,并无一物!

    三人皆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这。。。当时我亲眼看到师兄将宝剑放入剑盒,又用青布包好,放进去的,怎么会没有了呢?”

    杨纵英低头想了一下,问道:“那这里除了您和余前辈,还有人知晓么?”

    “此处是青城派镇派之宝所藏之地,只有历代掌门才知道啊,并无他人知晓!”

    “如此说来,却是蹊跷了。。。道长您应该是信得过的,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有人知道了这里,偷走了宝剑,二嘛。。。”想到此处,杨纵英抬头看了看那边停放余涯子尸首的棺木。

    昭雪和虚涵也是反应了过来,一同看去,却是感觉后背凉气直冒,头皮发麻。

    “棺木内确有遗体。。。?”杨纵英问道。

    “千真万确!”

    “遗体确是余掌门的么?”

    “当时有三个弟子陪着师兄同行,亲眼得见师兄死于雷击。但他三人并未受到伤害。连夜就将师兄遗体运回青城派,应该也是不会有错的!”

    “。。。”杨纵英听虚涵道长说得肯定,却是无言以对了。

    “哥,那现在怎们办?”昭雪焦急问道。

    杨纵英思量片刻,转身对虚涵道长行礼,道:“如今这情况并不怪余前辈,既然如此,我仍需遵守约定,将七星龙渊剑奉还。”说罢,从腰间解下了七星龙渊。但毕竟相伴三年,难免产生感情,轻轻抚摸两下,依依不舍,双手捧着宝剑,递到虚涵面前。

    虚涵赞道:“杨兄弟乃真君子也!掌门师兄曾多次夸赞过你,果然不错!今日见你如此守信,令老朽也是十分感动啊。。。但不知摄珂剑失窃一事,杨兄弟打算如何处置?”

    还回龙渊剑,杨纵英道:“我已经有了打算。虽不知何人所为,但是,如今想找到摄珂剑的线索,看来去一趟西边的雪山派是在所难免的了!”虽未讲明,但杨纵英心里明白,盗剑之人很有可能也知道余涯子要去雪山派,那么,在那里找到摄珂剑线索的可能性非常大。况且,这也是目前唯一能去寻找的地方了。更不用说,如果拿走剑的就是余涯子本人。。。

    “既然如此,贫道也就不便再说什么了。如果杨兄弟需要帮助,尽管开口!将来抓到盗剑之人,任由杨兄弟处置,但请务必传信回青城派,好让贫道安心。”

    杨纵英兄妹在青城派住了一夜。第二日清晨,虚涵道长为二人准备了盘缠等路上应用之物,又准备了一把上好的宝剑,赠与杨纵英防身。

    与虚涵以及青城派众弟子道了别,兄妹二人又踏上了去往雪山派的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