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天间道 > 第五长 跑山苦训
    当众孩童拜完行师礼之后,紫电动地笑着对堂内群雄说道:“请诸位英雄到后山一叙,那里有上好的酒菜来款待各位豪杰,假如觉得不合口味的,就请来找紫某人。后山的宴席共分五块,因为今天诸位英雄豪杰们都来自神州四方,所以准备了东、西、南、北、中五种不同口味区域的菜肴,并且请来了‘厨神’的第三弟子‘小厨子’掌厨,请君品尝。”

    紫电动地又和清断风交待了几句,就起身领着众人上后山去了。而管家清断风却领着三十名弟子去了西厅。

    西厅很宽敞,是雷电门学徒练基本功的地方,所以为了方便施展手脚,甚至比大堂还大上三分。西厅的两侧墙边放着有不同兵器的武器架,以剑和刀最多。本来雷电门是不用兵器的,都是以徒手作为兵器去进攻出招。但是在上几代高手的发展下,使雷电门增加了不少以兵器使用的招式,而且威力更加惊人。

    西厅的北面墙角堆放了许多叠好的“武装”,管家就是带这些小家伙们来换穿雷电门的练功装的。小家伙们各自挑了合身的武术服穿了起来。衣服是白色的,上面有几道紫色的闪电,在衣服的左侧腰部的位置,绣有“雷电”两字。

    小家伙们一个个穿地都挺精神。而玄翼却没有换衣服,因为他原来穿地就是那种服饰。穿着完毕后,管家便带着他们向后山前进。

    雷电门在黄山,在黄山的光明顶半山腰处。因为山势极高,所以每每在雷电交加之际,站在黄山的顶峰,便可以吸收天地之间的电气和雷光,这是雷电门独有的一种高等的修炼方法。只有经过万电的锤炼及考验,才能真正的发挥出强大的雷电之力。

    在黄山,你能看尽天下之无边无际美丽非凡的云海,便会使你忽然产生一种美妙的错觉,感觉自己就是天上的神仙;在黄山,你能看遍千山万峰的秀丽与壮观,使你感觉自己便就是那万物之主。黄山是绝美的,所以在雷电门修行也是一种快乐的体现。

    在雷电门的第一天训练不是蹲马步,也不是冲拳压腿,而是跑山。顾名思义,跑山也就是指先从山上跑到山下,再从山下跑到山上,来回两次,这就是一天所要训练的任务。不完成就不可以回来睡觉,但是食物却是可以吃的,毕竟都是些小孩子,体力不足也可以在途中歇息。但是不能偷懒,必须跑山两次,而黄山的陡峭也是天下闻名。

    跑山对于从小在黄山上长大的紫鸣和玄翼是再简单不过的小事了,所以他们两人常带着那个傻头傻脑的孙照超近道,走捷径。本来应该是很快的,可惜孙照每次在跑山的途中都得摔个二十多次,还要歇息个十几次,一下子使紫鸣和玄翼两人没了超捷径的优势,但是两人也借此机会经常在路上锻炼了身手。

    而诸葛灵通凭借从小在家族里面锻炼的轻功提纵术,在这些崎岖的山路上也是跑的游刃有余,体现出生长在西蜀山区地方的人对于山道的灵活。但是他也不敢离众人拉的太远,毕竟还是个孩子,要是碰到山狼什么的,那可就遭了。

    其它的孩子原本就是黄山当地附近村民家的孩子,所以对山道也是有所了解的,走起来和是利索。

    每天跑山的时间是从早上卯时开始一直持续到傍晚酉时,每次第一个到达的都是诸葛灵通,一回来就吃饭休息一会儿,在去大书房学习诗书常识。之后到达的便是那群山里的孩子,直到最后才能看见紫鸣和玄翼拖着“半死不活”的孙照回到了雷电门。而且每次孙照都要摔的一身是伤,全身衣服破烂,真是一块不能吃苦的料子。

    因为已经是雷电门的弟子了,所以紫鸣和玄翼也不能享受特权,便要与大家一起吃住,同甘共苦了。本来两人都是不太习惯如此的生活状况,但是疲倦却是无情的,所以他们两人也被睡魔拉入了梦香。

    转眼间,三年的时间随风一般的飘逝而去。

    天都峰,黄山第一险峰,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名位“天都峰”。健骨朔桀,卓立地表,直冲云霄,石壁光滑,山体陡峭,气势博大,登之如登天一般艰难。峰头远眺云山相连,江河一线,遥接大海,俯瞰群山,千峰竞秀,万水奔腾,美不胜收。天都峰是鸟瞰黄山壮丽全景的理想之处,因此人们常说,不登天都峰,等于一场空。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赞叹过它的惊奇,多少游人为征服顶峰而失足谷底,它却依然我行我素,傲然挺立。

    千古登峰第一人唐代岛云和尚曾经在绝壁上留诗一首:盘空千万仞,险若上舟梯;迥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欲下前峰瞑,岩间宿锦鸡。

    古有诗赞曰:“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

    有一人,身着紫衫,衣上绣着几道金色的闪电皮肤白皙光亮,发髻高耸,鬓发飘逸,长发垂背,胡须过胸,又黑有浓。双目如电,两手背后,面带笑容。一阵大风吹过,此人长发也胡须丝毫不动,气流过之,竟有一股巨大的气墙将大风抵挡了过去,此人内力之深可想而知。而此人此刻正傲立于天都峰顶,俯视群山。

    从此人的目光看去,天都峰山腰处正有一群人飞速上山。唯首一人面如美玉,身如飞燕,在光滑的石壁上面竟然健步如飞。而且面带笑容,近看竟然是一名不到十岁的少儿。在他的身后,还有同样年纪般大小的二十多名少儿,但是并不像他一样飞檐走壁,而是踏步如飞的蹬着细窄的石阶。再往后望去,只见有两个少儿分别踩壁而上,并肩同行。更加令人惊讶的是,两人边奔边笑,竟然还在这么危险陡峭的山道上谈天说地,也不怕脚下打滑。

    而在最后面,还有一个少儿在飞登石阶,但是从他的神情看起来显得有些吃力也紧张。落后的还不算太远,约有五丈多点。

    一行三十人,飞速上山,很快便到了天都峰顶。每个少儿都立刻用身上的小刀在已有的木桩上面刻下自己的名字,然后立即飞奔下山,看都不看那个站在顶崖边的紫衣人。等到最后的那个少儿刻完名字下山后,紫衣人一声轻叹,便飘然离顶,飞崖而去,踏空而走,简直犹如神技。定睛一看,原来他脚下踏足的是一根悬空铁索,铁索的一端是此天都峰,另一端便是雷电门所在的光明顶。

    此人在铁索之上健步如飞,使人感到真乃天神下凡。他便是“雷电门”主紫电动地。

    三十名少儿还在飞驰下山,为首的诸葛灵通稍微有些拉开了与众人的距离,他后方的二十多名少儿还是不只疲倦的追赶着,紫鸣和玄翼还是在前后队伍的中间保持距离,他俩既不想跟丢队伍,也不想让孙照那小子找不到“回家的路”。

    “啊!”一声惨叫从两人身后响起,回头一看果然是孙照台阶没有跨好,又摔了一跤。两人只好扶起孙照,拉着他狂奔一阵,由于下山的速度过快,吓的孙照连喊停下。

    到了峰底,少儿们又拿出利刀,在峰下的木桩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然后继续飞速上山。

    到了午时,三十名少儿陆续的回到了光明顶山腰处的雷电门时,浑身都已经湿透了。而孙照一进门就又跌了一个大跟头,倒在地上爬不起来,紫鸣和玄翼又只好把他拖回了西厅。

    一行三十人,一个接着一个入了西厅,只见里面已经有许多前几界的师兄,好象已经在厅中等候了许久。等三十名少儿排好了队伍集体坐下时,有一人从门而入,一股傲然的气息传来,不由的令人为之一震。

    (很多网友在QQ和论坛上面问我,对于雷电门为什么收取农民的孩子为徒弟,资质不是会很差嘛?我的解释是,天下虽然大,但是哪里有那么多的世家啊?老百姓才是社会中最多的人!再注:因为雷电门中的人经常帮助生活在黄山附近的村民,又因为这里没有私塾念书,所以当地的村民就要把孩子送往雷电门学艺。但是也要在特定的年龄也选拔时间才可以,这些选拔上的孩子也就是他们的希望。“雷电门”每七年收一次弟子!)

    还有,关于第四章和本章节时如觉得不怎么好,请介晾,因为这些是我在三年前,也就是上高一时候创作的!~不好意思啦!~以后等长大后的内容会很精彩的奥!~支持我吧!~各位读者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