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秦三千年 > 第十一章 骊山陵墓 二
    @@打算将书名改成《大秦三千年》,希望各位继续关注和支持!

    营帐背靠着一个小山包,左边是一条蜿蜒的小河,小河的一头伸向骊山深处,河水清澈见底,三五成群的小鱼儿在水底下灵动的游来游去,不时还轻轻跃起,泛起阵阵涟漪。

    除小山和小河外,剩下的两面是宽广又平坦的黄土地,都用厚实的竹杆编成的篱笆围得严严实实,竹杆早已失去原有孕育生命的青绿色,被岁月的风雨洗刷得只剩下死气沉沉的灰褐色。

    透过竹篱笆,能够看到里面曲径深幽,一条大路直通山脚下的一间大木屋,大路两旁尽是错落有致的清一色的灰色帐篷。

    大木屋旁高高竖起一面七尺见方的大旗。大旗迎风飘逸,上面绣着的一只咆哮的猛虎,更显得栩栩如生。

    门前的守卫见是丞相李斯驾到,赶忙迎上前跪地叩拜,“恭迎丞相!”

    “章邯在否?”李斯低头看了一眼,淡淡的问道。

    “章大人在,小的这就马上去禀报。”有一个带头模样的守卫躬起身来,急忙应答道。

    话音未落,李斯斜看了守卫一眼,并没有理会他,便带着众随从径直往大木屋方向驱马而去。

    “不知丞相大人驾到,有失远迎。”一个身着将军服的胡须男大步流星的走出木屋,躬身寒暄道。

    转身正要吩咐门卫领众随从下去憩息时,李斯却抬手,打断道:“不用了,你们就在门外等着吧!”便翻下马径直走进木屋去。

    “喏!”众随从异口同声道,也跟着翻下马来。

    胡须男赶紧一个箭步跟着进到木屋内,见李斯一脸严肃的样子,急迫的问道:“不知丞相百忙之中来此地,有何要事?”

    “陛下,驾崩了,你可知否?”李斯面向着墙上的骊山地图,头也不回地缓缓说道。

    “下臣有所耳闻!”胡须男躬着身,低声应道。这个胡须男就是奉始皇之命领三十万刑徒和奴工修筑皇陵的章邯。虽然十几年来一直都在骊山一带忙活,但始皇的死讯早已传的天下妇孺偕知,作为修筑皇陵的总监工的他怎么会不知道。

    李斯忽然转过身来,厉声问道:“那皇陵是否已修好了?”

    章邯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仿佛舌头打结一般,吞吞吐吐道:“这个……没想到……那个……还没……”

    李斯好像被触动逆鳞似的,勃然大怒道:“大胆章邯,你可知罪!”

    “章邯知罪!”章邯心中一骇,扑通一声双膝跪倒在地。

    “大胆章邯,你竟敢罔顾陛下之命,消极怠工,以至直到今日,还未能修好皇陵,该当何罪?”李斯并没有理会跪倒在地的章邯,变本加厉的责问道。

    “下臣,罪该万死!但下臣从未敢怠工,自领始皇陛下之命后,每时每刻无不在赶筑皇陵。近闻陛下驾崩,更是马上下令全体奴工早五点起,晚九点休,日夜赶筑皇陵。只是,皇陵工程实在浩大,非一朝一夕所能完工。”章邯无奈的解释道。

    李斯完全把章邯的解释当作耳边风,又是斥声道:“大胆章邯,延误始皇陛下葬期,还敢诸多狡辩。”

    “下臣,不敢!”章邯见李斯语气严肃,不敢再多做辩解。

    见对章邯已有所震慑,李斯马上放缓了语气,没有了继续治他罪的意思,安慰道:“章邯,起身吧。丞相我也知道你连年修筑皇陵不容易,但谁也未曾料到始皇陛下会这么快……”低头用袖子轻轻的拭了拭眼睛,继续道:“下月初七就要举行陛下的下葬仪式了,时间实在是太紧迫,我也实属无奈啊!”

    章邯单腿支地直起身来,一脸惊愕,心中暗想陛下不是刚死没多久吗?怎么这么快就要下葬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本想向李斯问个清楚,但又怕言多有失,只有恭敬道:“多谢丞相关心,下臣必将全力以赴,保证按时完工。”

    “嗯,那就好,我看还得让他们加班加点,这工时还得再延长。”李斯挤出一个笑容,又不无担忧的叮嘱道。

    “只是,这连年高负荷劳作,奴工中多有怨言,若再延长工时,恐怕……”章邯一脸担忧,欲言又止。

    听到章邯如是说,李斯明显很不开心,白了他一眼,说道:“恐怕什么?始皇陛下大葬之日若皇陵还未能完工,恐怕你我都担当不起。”

    章邯明白既然始皇陛下的葬期已定,那这任务是绝对不可能推迟的,马上转而信誓旦旦的表态道:“下臣必当誓死按时完成工作,请丞相放心!”

    李斯点点头道:“那就好。”一个箭步就径直往木屋门口走去,“好了,别耽误时间了,赶紧带我到现场去看看进度吧!”

    “喏!”章邯躬身恭敬道,便跟着李斯走出了木屋。

    见两人走出木屋,正在门口席地而坐的众随从赶紧起身,牵过来李斯的座驾。门卫也赶紧按照章邯的吩咐备好马匹。

    策马奔驰不久,就来到了陵墓的主山。由于陵墓四周挖掘了各种大小不一的坑道,实在不便马匹行走,李斯等人只好下马走路。

    章邯陪着李斯一边往陵墓的入口走去,一边介绍着陵墓的修建情况,“丞相,请看那边,那里是陵墓最大的陪葬坑,主体结构已筑好,只是陪葬用的陶俑捏造实在太费精力,还未全部造好。”章邯伸手指着远处的一个大坑说道。

    “兵马陶俑已造好了多少,还差多少未造?”李斯顺着章邯的手指望去,一脸着急的问道。见那挖好的大坑足有几十亩大,十几米深,心想都怪自己当初为讨好赵政,才设计出这么大的陪葬坑,还建言仿照秦军的原貌,烧制陶俑并列阵于坑内。现在可倒好,不知道得造多少陶俑才能把这大坑给填满。

    章邯掐了掐手指,答道:“回禀丞相,已烧制好的有一半多,另有一千个已塑好泥,待择日入炉烘烤即可。剩下的还有两千五百个左右未造。”

    “还有这么多啊!怎么这么慢呢?”李斯显然不满意兵马陶俑的烧制进度,露出一脸不悦,责问道。

    “回禀丞相,陶俑的烧制程序虽然稍许复杂,但也算是一件熟活,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只是……”章邯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李斯不耐烦的催促道。

    “只是兵马俑必须仿照真人的外貌一模一样的进行塑泥,但涉及的将领和功勋兵士广布全国各地,往返来此地一次,就得花费不少时间,再加上有些将领或兵士总认为塑成的泥俑与自己不像,三番五次的要求修改,这样一来,要塑好一个泥俑,少说要六七天,多则要大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