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秦三千年 > 第十四章 陪葬的稀世珍宝
    @@打算将书名改成《大秦三千年》,希望各位继续关注和支持!

    咸阳城。万里乾坤净如洗,彤云扫尽烟尘生。

    咸阳城内外都被包裹上一层厚厚的白纱,各家各户都高高挂起了白灯笼,仿佛冬日里刚刚下过一场大雪一样。

    整夜,哀怨的奏曲此起彼伏的响起,还伴有一声声哽咽哀伤的哭泣声,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让人不免多少感到悲意浓浓。

    离初七大阴之日越来越近,虽然什么时候下葬始皇帝的日子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布,但整个咸阳城早已处于筹备葬礼的繁忙之中。

    从骊山一回来,李斯就马不停蹄的投入到筹备始皇帝的葬礼中。他本来还对提前下葬始皇帝多少感到有些愧疚,但自从骊山回来后,觉得自己算是对得起这位给了他一切荣华富贵的帝王了,也就希望下月初尽快举行完葬礼。

    本来七个月的筹备期,现在却要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准备好,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非常急迫。

    不仅咸阳城内的大小事要李斯一一主持,他还得频繁的往返于咸阳与骊山之间。随着下葬之日越来越临近,李斯早已是消瘦了一圈,多出了不少华发,更让他疲乏的身影一下子显得苍老很多。

    葬礼的各项筹备工作陆续进入尾声。李斯与赵高商议后,便向全国发布了一份讣告,又拿出此前伪造的诏书,顺理成章的宣布幼子胡亥为大统的继承人,将在葬礼之后择日登基称帝。

    全国的大小官员、将士、百姓心里对提前举行大葬、由幼子胡亥继位虽多少感到有些疑惑不妥,但大都被李斯所拟写的讣文中言之凿凿、情之切切之辞所化解,并未在民间引起太大的非议。朝中的大臣又摄于赵高的专横,没有人敢表示任何异议。

    李斯的文章一向极具说服力,当年,他就是凭着一篇《谏逐客令》,不仅改变了赵政驱逐非秦国食客的决定,还获得了赵政的赏识,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食客一下子成为了秦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赵政对他的识人之恩,李斯一直谨记于心,但赵高把他逼到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地步,为苟求荣华富贵,他也只好顺势而为,不得不违背赵政的遗诏。现在,他只能用一场最隆重的葬礼作为赎罪,以求得良心上的一丝安宁。

    李斯彻夜未眠,亲自动笔列出了一大串陪葬的物品名称,其中不乏有随侯珠、九鼎、十二金人、黄金凫雁等始皇帝生前最喜爱的稀世珍宝。

    随侯珠,是一颗通体纯白的夜明珠,直径有一寸长,在晚上能发出如月光一样皎洁的明光,可以完全照亮整间房。随侯珠与和氏璧齐名,共为天下两大奇宝,被奉为“无价之宝”的“天下所共传之宝”。和氏璧因被始皇帝造成了传国御玺,作为帝国最高权力的象征和传承,所以才没有进入陪葬品之列。

    关于随侯珠,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随国的君主随侯在一次出游途中治愈一条路边受伤的大蛇。有一天,随侯乘船出行时,突遇风浪大起。在十分危急的时候,突然水面升起一条大蛇,对他说道:“我乃龙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特来报德!”说完,就从嘴里吐出一颗夜明珠送给了随候,顿时水面变得风平浪静,所以随候珠也被称作“灵蛇之珠”。

    九鼎,是大禹建立夏朝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以一鼎象征一州,鼎身上镌刻着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成为王权至高无上、国家政权统一的象征,也就有了后世华夏九州之说。

    十二金人,是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尽收天下之兵器所铸成的十二个大铜人。十二金人仿外族人铸造,身着外族服装,每个都不一样,最重的有八十万斤,轻的也有三十万斤,个个浑身镌刻着由李斯撰文,蒙恬书写的铭文。十二金人代表天下十二地支,十二地支统合起来又代表统一的大地,寓意着“天下一统”。

    黄金凫雁,顾名思义是用黄金作成的飞雁,不仅栩栩如生,而且制作精巧,据说能够像真的大雁一样在天上飞翔,最受始皇帝的喜爱,常常对它爱不释手,但至今却未有人曾见过其展翅高飞。

    ……

    这些稀世珍宝都是几经战乱和曲折,最终才从全国各地汇集到帝都咸阳,平时摆放于宫内供始皇帝欣赏、玩耍,但天下之人无不对它们垂涎三尺,只是慑于始皇帝的神威,才不敢随便乱来。

    现在始皇帝一死,很多人早已按耐不住,蠢蠢欲动,其中不乏赵高这样的宫中权贵,都想方设法想把这些珍宝占为己有。

    李斯心里非常清楚这一点,知道要让这些帝国的稀世珍宝随始皇帝永远的深葬地下是件谈何容易的事。他不仅要防范一些普通官员顺手牵羊,更让他忧心忡忡的是,他还得重点防范他的合作者——赵高的强行掠夺。

    李斯打算先下手为强,在这些珍宝被掠夺之前,提前将它们运入皇陵主墓室去。至少在那里,除了陵墓监工章邯之外,天下再没有一人能够轻易进入。

    可是,每次赵高都能掌握先机,这次也不例外。等李斯连夜赶到宫中,准备运走这些稀世珍宝的时候,除九鼎、十二金人等庞然大物之外,随侯珠、黄金凫雁等早已落入赵高之手。

    李斯对赵高的强盗行为简直是恨之入骨,他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已经不顾忠信和名节,与赵高沆瀣一气,造伪诏、立胡亥,又杀扶苏、除蒙恬,心里早是万分愧疚于始皇帝。但现在,赵高又要从他的手上夺去陪葬始皇帝的珍宝。

    他实在是忍无可忍。这次,他不想再一味的迁就赵高,就算是豁出去,搭上自己的一条老命,他也要让赵高把随侯珠、黄金凫雁等拿出来。

    出了咸阳宫,李斯一个人孤零零的骑在马背上,仰首凝望着夜空中点点繁星,思忖良久,突然“驾”的一声,策马直奔赵高府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