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秦三千年 > 第六十六章 张良为相
    @@打算将书名改成《大秦三千年》,希望各位继续关注和支持!

    赵政一直在阿房殿陪着阿妃和婉儿,直到第二天早才匆匆上朝去。

    赵政到达乾坤殿时,众文武大臣已在殿内伫立等候。

    “上朝——”

    随着一声鸡鸣般的抑扬顿挫声,众文武大臣跪地叩首,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赵政正襟危坐在铜铸的朝台上。

    赵顺如常朗声道:“众大臣,现在开始依序禀事。”

    位于左首的丞相王绾第一个站出来,躬身启禀道:“启禀陛下,据章邯将军飞鸽来报:朝廷的援军已到,楚军止于黄河以西,不敢东进。”

    “太好了。”朝台上的赵政为之一振,早晨的睡意一扫而空,惺忪的双眼马上放出让人生畏的厉光,“这是什么时候收到的来信?”

    朝台下的王绾仿佛被这厉光电到似的,双脚发抖,口中吱吱呀呀道:“这是……这是昨晚收到的来信。”

    “昨晚?”赵政沉声道。

    王绾心中一惊,应声噗通跪下,不停地叩首道:“微臣该死,微臣该死。微臣未即时向陛下禀报,请陛下赐罪。”

    王绾本以为自己闯了大祸,是难逃处罚了,没想到赵政却轻声细语道:“好了,起身吧!昨晚朕也没有留在寝宫中,这事不能完全怪你。”

    自从乱军四起后,赵政一刻也不敢懈怠,要求前线一有消息,无论大小事必须第一时间向他禀报。

    由于没有李斯、蒙恬、蒙毅这样的能臣功将在身旁相助,这么多天来,他都得亲力亲为地在殿内处理来自四面八方的军事要情,可谓是心力交瘁。

    好在,尉缭向其推荐了张良。在听了张良的计策后,他才总算能够舒心地在阿房殿过上一夜。

    一切果真如张良所料,刚从阿房殿回来就得到了这么个天大的好消息,让他大感惊喜。看来,有张爱卿在,今后他可以放心地多去陪陪阿妃和婉儿了……

    想到这里,赵政下意识地扫视了朝台下一圈,问道:“张爱卿在哪里呢?”

    朝台下的文武大臣一时没有想起赵政口中的张爱卿就是当日满朝文武百官在城门口迎接的年轻人,个个面面相觑。

    王绾小心翼翼地问道:“敢问陛下,张爱卿是谁?”

    “张良啊!”赵政随口道。

    “哦!”王绾与众大臣恍然大悟。

    “怎么不见他呢?”赵政追问道。

    “陛下,张良现在还是平民身份,不能随便上朝议政。”王绾解释道。

    赵政恍然道:“是哦!朕都把这事给忘了。”

    他只顾着向张良请教,完全忘了封他个一官半职,现在张良还是个平民身,当然不可能在朝台上见到他了。

    赵政沉思片刻,道:“那就封他为右丞相吧。快请他到朝台来议政。”

    朝台上的赵顺立刻朗声传令道:“传张良丞相上殿。”

    片刻之后,张良身着一身粗麻布衣,被带到了乾坤殿,与殿内锦衣玉帛的众大臣显得格格不入。

    一见赵政,张良恭敬地跪地叩拜道:“小民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爱卿不必多礼,请起。”赵政柔声道。

    “谢陛下。”

    赵政迫不及待地宣令道:“从今起,朕封你为大秦的右丞相,张爱卿觉得如何?”

    张良举手叩谢,从容道:“张良只是山野村夫,承蒙陛下厚爱。”

    “好,朕再赐你府邸一间、锦帛千匹、黄金百两。”赵政接着道。

    “谢陛下。”

    谢恩后,张良自然地退立在左丞相王绾身后。

    张良虽口中自称是山野村夫,但他师从黄石公,深得礼仪之道和帝王之术,在朝台上的一举一动都非常得体,让文武百官无从挑剔,刮目相看。

    赵政对此甚是满意,笑着称赞道:“张爱卿真是料事如神,章邯果然让楚军止于黄河以东。”

    张良躬身行礼,谦卑道:“此乃陛下英明,天助我大秦也!”

    “哈!哈!哈!”听张良这么一说,赵政对张良更加欣赏,问道:“张爱卿认为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陛下,臣认为只要章邯将军固守黄河天险,楚军很快就会回撤楚地,对我大秦的威胁暂时得以解除。我大军可在休整后,集中全力围困汉贼,迫其归降。”张良答道。

    没等张良话音落下,王绾就提出异议道:“陛下,臣认为楚贼势大,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现在应该一鼓作气彻底瓦解楚贼的威胁。”

    又质疑道:“再说那汉贼怎可能归降?”

    赵政虽然十分欣赏张良的才华和谋略,但对他的说法也是半信半疑。目前,楚军还在黄河对岸虎视眈眈,怎么可能就回撤楚地呢?

    正当赵政迟疑时,张良解释道:“楚贼一心只想恢复楚国,并无心渡河而来,再说现在我秦军已在河岸筑起防线,楚贼渡河必将损失惨重。各路乱贼并不一心,楚贼一旦被我军大败,其他乱贼定会趁机占领楚地。渡河对楚贼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故臣认为楚贼的威胁暂时止矣。”

    “反之,正因楚贼势大,我军若先伐之,必须全力为之,但却难占到优势,这样一来,其他乱贼将有时间得以发展壮大,甚至趁虚而入。故臣认为当务之急是加紧围困魏地的刘季,震慑天下居心起乱者。”张良继续道。

    “陛下……”王绾想继续提出异议。

    赵政已完全被张良的决然之词所说服,心中早有决意,便打断王绾道:“好了,张良言之有理。就这样吧!”

    旋即问道:“王绾,现我朝中还有多少将士?”

    既然赵政决意已定,王绾当然不敢再有异议,立即恭敬地答道:“启禀陛下,关中现还有扶苏殿下和蒙魁将军的各十万大军。”

    “好。”赵政令道:“传令章邯固守黄河不动,时刻留心楚军一举一动。扶苏和蒙魁各领十万大军准备进伐大梁的刘贼。”

    顿了一会,补充道:“丞相张良,随军出战。”

    “退朝……”

    张良与众文武大臣跪地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