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秦三千年 > 第八十四章 伐楚檄文
    咸阳宫。

    赵政得知出战告捷,成功逼降刘季,收复魏地,欣喜不已。

    张良不愧是黄石公的传人。在失去李斯之后,让他得到了张良,一定是上天在庇佑大秦。

    胜利来之不易。在巨鹿大败后,他经受了多少日夜的煎熬,终于等来了这次胜利。这不仅仅是一次战役的胜利,更是一次战略的胜利;不仅仅是一次战事的胜利,更是一次心理的胜利。秦军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完胜过了。

    他决定立即起程前往函谷关,召见所有有功之臣,加以封赏,再亲自督战下一步对楚地发起的关键之战。

    三日后,赵政轻车简从来到函谷关,这与他在函谷关前送行秦军的时候仅仅相隔了一个多月。一下车,他就吩咐函谷关守将速速通报扶苏、张良、章邯等人到函谷关来见他。

    自从最后一次出巡,死而复生后,赵政每次出行都是轻车简从,不再像以前如临大敌般带着黑压压的一群禁卫军,衣着也从原来的黑衣锦袍改为更紧身的锦龙军甲,这样更加方便外出行走。

    当天晚上,扶苏、张良、章邯、蒙魁等人连夜快马赶往函谷关。投诚的刘季、陈平也相跟着同行。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时,赵政就早早地起床,在守将的陪同下登上了城楼。透过晨曦的薄雾,函谷关前逶迤磅礴的山脉若隐若现。

    这个紧靠黄河岸边的关隘,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因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是通往关中的咽喉要塞。

    过了函谷关,一马平川的关中尽收眼底,直至咸阳。不言而喻,它对大秦帝国来说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在这里,曾经上演了一次次生死厮杀,依稀还能听见惨烈的战马嘶鸣。

    当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进伐秦国,秦军就是凭借着函谷关的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在他登位的第六年,楚国、赵国、卫国等五国军队又再次来犯,最终还是在函谷关前吃了败仗,不得不回撤。

    最近的陈胜、吴广乱军,也是在这里中了秦军的十里埋伏而全线溃退,由攻转守,岌岌可危的大秦帝国才总算有了喘息之机。

    在这里,不仅一次次见证了大秦帝国抵御外敌入侵的惨烈,也见证了秦军从关中走向中原,最终兼并六国的雄壮。

    就在一个多月前,他才在这里给大秦帝国的将士们送行。现在,他们即将凯旋而归。他相信这个雄伟壮丽的关隘,一定会再次见证帝国的崛起……

    望着函谷关的一草一木,赵政感慨万千。

    “驾……驾……驾……”关前一串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赵政的遐想。是扶苏、张良他们来了。守将立即下令打开城门。

    他已等不及想见他们,在守将还在发号施令关闭城门的时候,他已经独自快步走下了石阶。

    “陛下,天暗,慢点,小心啊……”守将赶紧抓过火把,小跑着紧跟下来。

    赵政完全没有听到似的,头也不回的一口气下了城楼。

    扶苏、张良、章邯等人牵着马进到城内。一见始皇帝突然出现在眼前,大吃一惊,旋即下跪叩拜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紧跟在他们身后的刘季和陈平见状,也赶紧放下手中的缰绳,一同下跪叩拜。

    “连夜赶路,辛苦了,快快起身吧!”赵政快步向前双手扶起了张良,转身对守将令道:“快带他们下去洗漱,设宴为他们一行洗尘。”

    扶苏、张良等人向赵政叩谢后,相跟着守城的士兵往城楼的左侧走去。

    陈平紧跟在后,一路回想着刚刚见到的一幕,心中不由暗忖:始皇帝对他的大臣原来这么好啊!看样子,他并不像人们口中所说的那样残暴无情。看来,投诚秦军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赵政原本打算庆功宴上再与张良等人商讨下一步作战计划,但又急于听听张良的意见,便让赵韦赶去召见张良单独到他的寝宫中来。

    张良来不及梳洗,风尘仆仆地跟随赵韦来到了赵政的寝宫。

    一见张良跨门进来,赵政马上起身迎了出去,口中怜惜道:“张爱卿,受苦了!”又请张良与他平行坐在右侧。

    张良一再推辞,最后在赵政的右下侧坐了下来。

    刚一坐下,赵政就迫不及待地连声夸道:“张爱卿真是神机妙算,刘季果然归降了!”

    “陛下过奖了!”张良谦和道。

    “张爱卿,请问下一步是不是可以全面对楚国开战?”赵政急切地进入主题。

    “敢问陛下!”张良没有直接回答赵政的问题,而是反问道:“陛下认为我军与楚军相比,谁强谁弱?”

    “我军无论兵马数量,还是将领,都不能说绝对强于楚军。”赵政无奈地道。

    稍顿一会,他长叹一口气,道:“我军尤其是缺乏能征善战的将才啊!”这正是他最为顾虑的。

    “嗯!”张良点点头表示认同。

    “还请张爱卿为我军伐楚一事出谋划策。”赵政谦逊道。他亲切又热情地看着张良,眼中充满期待。

    赵政百般尊重天下贤才的一贯态度,几乎让所有人无法抗拒,甘心为他所用。张良也不例外,他欣然道:“想必陛下听说过‘兵出无名,事故不成’的道理吧!”

    “当然听过。”赵政直言道。

    “陛下,正所谓‘明其为贼,敌乃可服’。臣以为我军在出兵之前,可以先发出伐楚檄文,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楚军才是祸国殃民的大贼寇。这样一来,百姓自然就会对楚军离心,拥护我军讨伐楚军,降服楚军才有把握。”张良道。

    “嗯!”赵政认可地点点头,问道:“那该如何昭告天下?”

    张良捋了捋稀疏的山羊胡须,略加思虑道:“就说:自天下大统以来,国家安定繁荣,百姓乐业安居,这是天下人有目共睹,共同拥护的。但楚地的项梁却不顾百姓的心声,逆行倒施,起乱犯上,企图恢复所谓的楚国旧制,致使天下大乱,无辜百姓遭殃,名为楚国的忠良,实为天下的贼寇,人人得而诛之。项梁虽已遭天谴而战死,但楚贼祸害还在。现在,陛下为安定天下,将率领关中的全部兵力,讨伐无道的楚贼,收复山河,还之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