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秦三千年 > 第八十八章 又中埋伏
    项羽和范增信以为真,立即调动南、北两门外的楚军前往西门增援。

    就在增援楚军赶到西门的时候,东门的上空突然飞窜出无数弩箭,像流星雨一般砸下,城门外的楚军士兵猝不及防,纷纷应声倒地,慌乱成一片。

    在上千秦军士兵的奋力推动下,几个大型的清障装置像千年老龟一样,排成一条直线从东门缓缓向外移动。

    一出城门,老龟们便排成横列,气势汹汹地快速推进。前方各种栅栏、木桩,甚至老虎钳都被老龟们重重地压平在地底下。

    紧跟老龟后面的是一队队轻骑兵,之后是黑压压一片的步兵,从东门蜂拥而出。

    楚军的大部分人马已赶往西门增援,完全无法顾及东门的战事。经过一场短暂又激烈的生死厮杀,东门外的楚军战阵被彻底地冲破,秦军成功突围而出。

    由于筹划严密,声东击西的策略运用得当,从东门发起的突围非常成功,秦军的损失不算太多。只可惜,敢死队的上万将士在楚军的多重围杀下,牺牲殆尽。

    远望着光影熊熊的西门,从东门突围出来的秦军将士无不哽咽,泪流满面。

    总要有人做出牺牲。突围的秦军将士带着无尽的悲痛,夙夜不怠地急速向北行军,往黄河边撤退。一路上,除了偶尔受到楚军小股人马的骚扰之外,没有再发生较大规模的战斗。

    经过连日的急行军,大军来到了萧县,彭城被远远地抛在脑后,荥阳已近在咫尺。秦军在荥阳一带苦心经营已久,防守严密。只要大军抵达荥阳,就算是楚军主力赶到也无济于事,难有所渔利。

    秦军将士从彭城突围后,神经就像根弦一样的时刻绷紧着,眼见荥阳近在咫尺,免不了松懈下来。

    筋疲力尽让人容易忽视危险。这时,又一个圈套已悄悄地套上秦军的项颈。

    范增在彭城布下引虎入笼的圈套时,也做好了万一秦军成功突围的准备。

    他料想到突围的秦军必定会撤回中原地区唯一的据点——荥阳,早已在靠近荥阳的萧县布下又一个天罗地网。

    当然,在招安刘季之后,秦军在中原地区的据点增加了大梁,但大梁城有着先天的缺陷,并不适宜对外坚守作战。

    秦军只会选择荥阳。萧县临近荥阳,秦军经过多日的急行军,到达萧县时正是人马最为困乏的时候,又因荥阳城近在咫尺,最容易放松警惕,松懈下来。在萧县设下埋伏,阻击秦军最适合。

    范增料想的没错,出乎他意料的只是秦军在彭城被困的时候,竟然近乎完美的运用了声东击西的策略,主力完好无损从东门突围。

    这样一来,埋伏在萧县的楚军兵力就明显不足,将秦军消灭在萧县的计策完全不现实。他立即让项羽亲自率领三万精锐的骑兵疾驰北上。

    就像一头受伤的猛兽突然掉入猎人的陷阱,疲乏的秦军进入楚军的埋伏圈,猝不及防,慌乱应战,免不了损兵折将。而荥阳城的守军有限,不敢冒然出兵前来增援。

    好在,楚军兵力不足,虽然连番发起了猛然的攻打,但都没能冲散秦军主力。

    在缓过神来后,秦军立即进行反击,向楚军发起全力冲锋。楚军着实招架不住,埋伏圈很快就被秦军撕开了几个小口。

    眼见就要冲破楚军的埋伏圈,却突然冒出一支凶猛无比的骑兵,闪电般地向秦军冲杀。

    项羽亲自率领的精骑兵连夜赶到了萧县。秦军腹背受敌,惊慌失措,损失惨重,几乎被冲散。

    扶苏、章邯惊魂未定,眼见撤回荥阳无望,只好且战且退。

    项羽率领的精骑兵紧追不舍,穷追猛打。

    秦军一路败退,几乎无法组织像样的反击,更别说立足下来,将士伤亡惨重。楚军一路追杀秦军到达黄河岸边的桃花峪。

    桃花峪地处黄河的中下游,这里河道收窄,两岸山峦叠嶂,岭峻山险,人畜根本无法通行,但却有着连通黄河两岸的唯一栈道和绳索桥。

    通过在险绝的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栈道,偎依在悬崖峭壁上蜿蜒深入山涧中,绵延数十里,可以行军、运输粮草辎重。

    栈道的终点是一座绳索桥,几根粗实的藤绳横跨黄河两岸,上面也是用木板铺就而成,顿时使天堑变通途。

    栈道和绳索桥的两侧用较为松细的藤绳护着,风吹日晒,日久欠修,多处已磨损破败,仿佛一用力就能扯断似的。

    由于黄河宽阔的河道在这里收窄了不少,从上游奔流而下的水流,突然凝聚成一股咆哮汹涌的湍流,不时冲击拍打两岸,卷起重重的水浪,让人望而生畏。

    通过如此凶险的栈道和绳索桥到达黄河对岸,别说是被敌人穷追猛打的十几万秦军主力,就算是平时渡河也非易事。

    紧追不舍的项羽轻骑兵士气高涨,气势汹汹,穷追猛打。看来项羽不灭秦军主力誓不罢休。

    被追击到黄河岸边,进入绝境的秦军,此时除了逃命之外,几乎别无他法。情急之下,扶苏迫不得已决定冒死强渡黄河。

    他采纳了陈平的建言,再次从军中组成了一支敢死队,勉强构建起一道防线,掩护主力撤过黄河。

    敢死队的将士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地坚守防线。

    在气势如虹,杀红了眼的项羽骑兵面前,防线就像一排虚弱的枯竹藤编成的栅栏一样,被项羽这头威风生猛的野兽冲得东倒西歪。

    被冲倒的竹藤栅栏马上又反弹起来,死死地拦在了项羽骑兵与正在渡河的秦军主力之间。这些虚弱的竹藤栅栏硬是撑住了大半晌,秦军的大部分人马利用这个喘息之机,顺利从栈道撤到黄河北岸。

    既便如此,项羽的轻骑兵依然凶猛冲杀,完全没有将到嘴的肉吐出来的意思。

    扶苏只好听从陈平的建言,下令一把火烧毁古老的栈道,防止项羽渡过黄河,继续追杀秦军主力。

    火光冲天,正如彭城东门的场景,渡过黄河的秦军将士望着对岸仍在奋力厮杀的敢死队兄弟,无不痛哭流涕,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