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秦三千年 > 第九十七章 李左车献策降燕国
    李左车认为:秦军此前渡过黄河收复了魏地。

    如今,韩信又一举攻下井陉口,在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打垮了赵国的二十万大军,俘虏了赵王歇,可谓名闻海内,威震天下。

    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土地目前都在秦军的控制下,只剩下北边陲的燕国,还有黄河边上的齐国。这些是秦军的优势。

    然而,由于长途跋涉,激烈作战,秦军将士非常疲惫,再加上粮草辎重不充足,实际的情形是难以马上继续用兵。

    如果韩信直接率领疲惫不堪的士兵,围住燕国坚守着的城池,攻城作战,恐怕一时难以取胜,时间会拖得很久。

    如果不能快速拿下比赵国弱小的燕国,可以肯定远在黄河边上的齐国更加不会降服,必然会固守边境以图自强。

    燕、齐两国相持不下,那么秦军也就没法顺利渡过黄河,从而在楚地后方展开进攻。这些是秦军的劣势。

    李左车还认为韩信提出的“北攻燕、东伐齐”计策并不是一个周全之策。他认为,用兵之道,就要先声夺人,再动实际的策略。善于用兵的人常用己之长击他人之短。

    韩信应该按兵不动,在赵地休整士卒,安定赵地百姓,抚恤遗老遗孤,再每天宰杀牛羊,好酒好肉犒赏将士,摆出全力以赴攻打燕国的态势。

    而后,派遣辩士前往游说燕国,把秦军的实力优势充分展现在燕国的面前。弱小的燕国不知秦军的虚实,肯定会愿意投诚。

    一旦燕国降服,再向始皇帝请求让燕王继续留任燕地。然后,派遣辩士以燕国已投诚为由,说服齐国,齐国肯定会从风而降服。这样一来,不动一兵一卒就可以收复燕、齐两地,才是上策。

    韩信在与周勃等部将商议后,决定采纳李左车的计策。

    在安定赵国百姓后,他于是派出使者前往燕国。

    果然,燕王臧荼很快就答应投诚朝廷。

    按照严苛的秦律,起乱的燕王臧荼将必死无疑,更别说是继续留在燕地。

    此前,赵国的赵王歇就已经被迅速押往咸阳,等待死罪宣判。

    杀了赵王歇没有什么问题。但若是杀了燕王,那齐国就绝对不可能投诚了。

    该如何是好?韩信左思右想,最后脑海里浮现一个人——张良。张良曾经说服赵政招安刘季。他可以求助于张良。

    韩信立即写了一封信快马送往咸阳。

    当然,刘季和燕王臧荼的情况迥然不同。始皇帝是一个审时度势的人,鉴于当前形势,应该会同意不杀燕王臧荼,但臧荼作为旧燕国王族的后裔,在燕地有相当的影响力,赵政不一定放心让他继续留在燕地。

    以赵政的性格,最有可能是让臧荼前往咸阳,将他作为人质监视起来。

    虽然这样能暂时活着,但与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牲畜没什么两样,不仅没有人身自由,而且随时都可能死于非命。

    与其留在咸阳每天担惊受怕,还不如一死了之。燕王臧荼一定不可能答应前往咸阳。

    韩信再三思虑,决定再给张良写一封信,呈明他的所有顾虑,希望张良能够尽最大努力说服始皇帝,让燕王臧荼留在燕地,同时可以任命副将周勃为赵、燕两地的郡守,留下来监视控制燕王臧荼。

    信件快马送出去后,他又后悔自己不该在信中直言让副将周勃当任郡守。

    任命郡守可不是小事。在外人眼里,周勃就是他的嫡系。弄不好,始皇帝会怀疑他企图以此控制刚刚收复回来的赵、燕等地。

    这些东西的微妙,绝不像带兵打仗那么简单。

    与带兵打仗时,那种信心十足、胜券在握的感觉相比,这种感觉让韩信觉得浑身难受,不自在。

    他脑海里甚至想,自己是不是早该将燕王臧荼送往咸阳受死,然后发兵齐地,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

    可是,信件已经送出,他现在也只能耐心地等待结果。

    等待是最难受的。就像一个妈妈无时无刻不在企盼着背井离乡的儿子突然传来音信一样,他每天都翘首期盼着来自咸阳的回信。

    他越是着急,越是迟迟没有消息。越是没有消息,他越是着急担心。

    世事就是这么怪,你越是担心的事,越有可能会发生。

    咸阳终于传回了消息。正如韩信所预感的那样,赵政只同意不杀燕王臧荼。

    他要求韩信立即将燕王臧荼送往咸阳,又命令韩信尽快引兵进伐齐地。当然,周勃没有被任命为郡守。

    看来,只能失信于燕王臧荼,将他送往咸阳了。

    都怪自己想得过于简单。李左车不了解始皇帝,提出让燕王留在燕地情有可原,自己作为上将军,竟然对始皇帝也如此不了解。真是不应该。

    事已至此,韩信只好迅速整编赵、燕两地的乱军,积极准备进攻齐地所需的粮草辎重。

    齐国的军事实力远强于赵、燕两国,城邑就有七十多座,比赵、燕两国加起来还要多,又位于黄河边,离楚国距离很近。如果楚国愿意,楚军无须多久就可以赶到相助。

    以他目前的军事实力,对齐国采取强攻,他真没有必胜的把握。

    强攻不行,那就只能智取。

    齐军城坚兵多,若是广备粮草,充分准备,再据城坚守,绝对不易取胜。若是齐军对秦军放松戒备,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韩信心理琢磨着。始皇帝虽然要求他将燕王臧荼即刻送往咸阳,但这兵荒马乱的,什么时候送到也没法百分百保证。

    那他何不暂时将燕王臧荼留在燕地,等拿下齐地后再送走也不迟。

    没错,就是这样。像一个即将被将死的棋手,突然有了一着起死回生的妙棋,韩信兴奋得从椅子上一闪身站了起来。

    部下不知发生了什么意外,也赶忙站了起来,惊慌地看着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