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六十七章 利州之战 2
    “是蒙古人,蒙古人来了……”

    “是鞑子兵……”

    一声声慌乱的惊叫声发自那些木客的口中,他们早就听说了蒙军的恶名,蒙军的残忍好杀也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恐怖的阴影如今见到数千蒙军轻骑朝他们直冲而来,立时便吓得面色苍白,手脚瘫软若不是因为还有数千武卫军在一旁压着,只怕这些木客此时便要争相逃命去了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说到底他们只不过是随军木匠罢了,他们会的只是手艺而已,自然不能以战士的准则来要求他们

    中计了!

    我与徐敏子对望一眼,两人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意。电光火石间,我突然明白了是什么在支撑着利州的羌兵在打这场不对称的仗。也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王坚炸毁栈道会如此的顺利,对于王坚断绝他们的后路与援兵之路,利州城中的羌兵竟然连一点象征性的阻扰都没有,原来这却是他们精心设下的圈套。

    “原来蒙军早就到了,的确是好计。”望着不过两里之遥的蒙军轻骑,我不由暗赞一声。这些想必便是兴元的五千蒙古骑兵了,怪不得利州会在汪世显没在的情况下还能坚守至今,现在在利州主持大局的,想必就是来自兴元的蒙军将领和部份蒙军了。据说蒙古人的战术是来自于狩猎,如今看来果然是名不虚传。想到这里我不由苦笑了一声,此番我当真是给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如果有可能,我倒想见见策划此役的蒙军将领,想看看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置使大人,现今却该任何?”徐敏子看着依然不为所动的我,不由急道。如今的形势对武卫军来说可算是恶劣之极,虽然战场的正面武卫军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任谁也知道这种形势很快就会随着蒙军的赶至,来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已经将自己的后背完全暴露在四千余名穷凶极恶的蒙军轻骑面前了。此时在我身旁的,只有王坚数百名骑军,充当炮手的三千余名木客。还有两千余名为炮手输送石弹的武卫军。以这些人又怎能抵挡面前这号称能以千敌万的蒙古轻骑?而倘若蒙古轻骑从我们所立之地横穿而过,那不光是我们这些人兵败身死这么简单,因为接下来要面对他们的便是那些正在攻城的武卫军弓箭手,到时只怕这在场的武卫军要遭受的将是毁灭性打击了。

    “保护置使大人!”耳边传来了王坚一声嘶哑的喊叫。

    “是!”

    不过盏茶的功夫,原本在抛石机侧翼防止敌军冲击的王坚,已经及时地率领着他的三百余名骑军策马赶至我的身边。

    “下马布阵!”

    数百名骑军迅速而整齐地翻身下马,骑军只能用于冲锋,如今为了挡住敌人骑兵的冲击,下马无疑是一个无奈而又正确的选择。

    “拒马枪!”

    骑军们好象事先约好的一般,五人一组地从不远处的辎重中取出长枪和支木,迅速地将它们组合,并将其一列列地排在抛石机前。

    “震天雷!”

    “荷!”众军士取出火种与震天雷,齐声朝正狂奔而来的蒙军大吼一声,声势几乎便要盖过了那隆隆的马蹄声。

    随着王坚一连串的发号施令,三百余名骑军已在我的面前,利用抛石车排出了一道人与抛石车相间的长枪阵。看着这些军士一口气完成的这些动作,我不由暗暗点头,这支队伍在久经战阵之后,终于发展成了一支可以与任何军队匹敌的精兵。

    “置使大人。”做完这些后,王坚满头大汗地策马来到我跟前,跃下马来对我拱手叫道:“大人请先行撤退,此处便交由王坚!大人放心,王坚不会让鞑子跨过此地一步的。”

    “还有属下的武卫军。”徐敏子在一旁附和道。见到王坚所领骑军的素质,他的脸上不由有了些愧意。

    我自顾自地观察着四周的地形,没有理会王坚和徐敏子的要求。在军队集团作战的今天,虽然我不赞成主帅身先士卒的做法,我一直认为那与将自己的脑袋往敌人的刀口上伸没什么两样。但对一有危险主帅便先行“撤退”的做法更加不屑。那不只是马上推牌认输的问题,倘若我就此“撤退”的话,即便我能逃回西川,今后也无法在信任我的西川将士面前抬起头来,我的余生也必将生活在愧疚与后悔之中。与其相比,在此战死也许是一种更好的选择,更何况现在的我们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大人,再不走便来不及了。”望着越来越近的蒙军,王坚不由急道。

    “调转炮口!”我冷冷地回应道。

    “什么?”王坚与徐敏子闻言都明白了我并没有要走的意思,不由相互对视了一眼。

    “调转炮口,对准嘉陵江!”我指着三百步开外冰封的嘉陵江,将刚下的命令重复了一遍。

    “是!”闻言王坚和徐敏子稍稍一愣之后,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图。霎时两人就犹如遭针扎一般地飞速跃上战马,极有默契地分望两侧,一边狂奔一边对正惊惶失措的木客们高叫道:“调转炮头,掉转炮头!”

    宋朝时的抛石车,调转炮头只需旋转中间的一根支木,但即便是这样,对蒙军的恐慌还是让木客们行动的速度十分缓慢,倘若没有武卫军的帮助,这个速度还要大打折扣。望着身旁到处都是手忙脚乱的木客,我不由皱了皱眉头,不过让我庆幸的是,蒙军这时也不得不减缓了他们的速度。因为此时他们已经到了江边,冲在前头的几匹还在悲嘶着的失蹄战马,让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有多么好的战马,无论拥有多么精湛的骑术,也不要轻易尝试在冰面上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