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天命三国 > 第三十章,柳暗花明
    灵帝对着厅中诸臣询问道:"诸位爱卿以为文麒出任会稽太守如何呢?"

    但见厅内众人纷纷点头,隔了良久也没有人出声反对。杨赐有心保荐,张让鼎力支持,唯一有实力反对的何进又刚刚遇刺元气大伤。厅内有心反对的人,也是要先掂掂自己的份量。

    场中众人均以为大局已定时,却听得有人出列道:"陛下,小将有话要说。"

    文麒闻声,收了神色,转头望去,却见正是那该千刀万剐的袁术,只听袁术缓缓道来:"小将适才听得文孝廉自称善于排兵布阵,小将实在是万分佩服。

    说完顿了顿,特意向文麒拱手一礼,表示钦佩之意。

    文麒也是笑笑,似乎是受之无愧。

    袁术续道:"国家正值多事之秋,黄巾匪乱尚在各地猖獗,文孝廉既有如此高明手段,不去前线剿匪岂不大大可惜,既然文孝廉精通兵法,臣以为文孝廉去剿匪,必然可以大败敌军,才也必可尽其所用。"

    杨赐,张让二人被袁术说得一愣一愣,似乎袁术处处都是为文麒着想,但细想来,却又总是觉得哪里有所不妥,二人不禁犹疑不定,一时却也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来。

    灵帝一听,见众人又无疑义,笑道:"袁爱卿说的是,提议的好,文麒去做太守实在有点浪费。"

    转而看了看下跪的文麒道:"文麒,朕看你身手也还不错,那便按袁爱卿的提议,封你骑都尉,去广宗助战皇普嵩吧,务必要拿了张角人头来。"

    文麒听得封赏,却傻了眼:要真刀真枪的去杀敌。虽然无奈,口中应道:"谢皇上,臣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满脸堆笑,五体投地跪谢的时候,文麒心下却已经大骂皇帝昏庸,平白的一个太守就这么泡汤了,还封了一个什么都不是骑都尉。人一气傻了,连诸葛亮的名言也蹦了出来。

    灵帝喃喃道:"死而后已,鞠躬尽瘁!哈哈哈"

    灵帝听到文麒如此精辟的话,自然大为受用,但文麒却兀自在郁闷中。

    其实此时的文麒,还尚不知道骑都尉是什么职务,如果他要是知道这时候曹操的官职是跟他还是一样,都是骑都尉的话,他恐怕早就乐翻了天,不禁是要满脸堆笑,而且怕是连心也笑开了花。

    大厅当中还有一个笑的更开心那就是袁术:死活也不能让这个会稽的小子平白做了一郡之首去!

    虽然最后还是给文麒封了个骑都尉去,但无论如何,比起一郡之首,这区区一个骑都尉也算不得什么,袁术还巴不得在战场上一个流矢就让文麒风风光光永远做不成太守。

    大将军府,皇后的寿筵在刺客闹过以后,也就不欢而散。皇后离去的时候是安心地离去,因为何苗也被飞燕差不多完整地放了回来,只是头发被割去了一大片,圆鼓的脑门登时清凉了一大片。

    文麒在回去的路上一直悻悻地没有出声,皇普平几次想出言祝贺,但见文麒拉长着脸,只好作罢。

    三人很快转入一条黑黑的小巷口。

    小巷的深处却见立着一个黑影,文麒三人不由自主地停了脚步,提聚真气,贯注全身,防备不测。

    皇普平大声喝道:“来者何人?”

    黑影冷冷地笑道:“刚刚见过,却又忘了!真是做了官,架子也大了!”

    声音听得真切,文麒知道那是飞燕无疑,不禁大喜道:“飞燕姑娘,你没事,那就最好了!”

    语气中充满着真诚和焦虑,但在飞燕耳中听来却不是这种滋味。

    飞燕听得文麒如此一说,不禁怒道:“没事最好?你怕是巴不得我们全死光呢?纳命来吧!”

    话未说完,飞燕已经挥动长剑,合身直往文麒急刺而来,见识过他刺杀皇帝大将军的文麒,心里明白这个美丽动人的女人,此时已经成了可以随时取了自己这个小命的利刃,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两步。

    但飞燕这样明目张胆的要拿文麒的命,又如何能讨得好去,顾沣和皇普平二人也不是吃素的。二人一人出拳,一人出掌,避过剑锋,上前迎住飞燕,与她战在一起。文麒一边戒备着往后退,一边仍旧在大声地辩驳着:“姑娘,你千万不要误会,文麒,并非纯心跟姑娘作对的。”

    但这种辩驳,在飞燕盛怒的情况下听起来是如此的苍白无力,近乎于狡辩。

    飞燕闻言也不吭声,只是拼命运剑抵档着皇普平和顾沣。此时皇普平和顾沣二人,对付起飞燕来已经绰绰有余了,飞燕跟何府以及皇宫的护卫周旋了这大半夜,已经消耗了大半的体力,现在的她已经并非何府行刺时的她,最多只是强弩之末,实在是没有多少威力。

    文麒不遗余力,继续辩驳道:“姑娘,你不是也没有事情吗,何必这般咄咄逼人呢?”

    文麒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这个,飞燕不禁大怒道:“没事情,你说没事情,我们黄巾在洛阳的据点全都被摧毁了,六十多条人命啊”

    说到后面,已经是哭着出来了,而飞燕手中的长剑似乎也不听使唤的狂舞起来,皇普平和顾沣二人初时还闪避和进攻几下,待隔了一会,却发现那剑根本不是指着他们来的,而是飞燕自己在那里独舞,二人不禁跳了开来,立在一旁戒备。

    文麒一听说死了六十多人,心中不禁大惧,颇有点后悔自己破坏了黄巾行刺汉灵帝,但转念一想如果汉灵帝被杀,那天下不是更乱,死的人不是更多。其实,黄巾方面一开始计划行刺,本就应当考虑到死伤,应当考虑到计划一旦失败,整个洛阳的据点可能会被连根拔起,实在是文麒没有太多直接关系,但是这次计划却是因为文麒而被破坏的,文麒也不能完全说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顾沣,见飞燕舞的近似疯狂,怕她舞得久了,重则脱力而死,轻则损伤身体,急忙运功嚷道:“姑娘!住手!”

    顾沣运足了内力发出的声音甚是洪亮,有震慑心神的功效,极似后世的狮子吼。

    飞燕闻得顾沣的大吼声,全身一震,长剑已经握持不住,脱手在地,人也颓然地坐倒了地上。

    三人缓缓地走近飞燕,发现飞燕原本骄俏的脸已经煞白,豪无血色和生气,脸上还尚自挂着两行清泪,让人看了不由得心生怜惜。

    文麒小心奕奕地走近飞燕,轻声道:“姑娘,你没事吧!”

    飞燕在谈笑间运筹帷幄,调走何府的护卫,孤身一人刺杀大汉皇帝,那是何等的英雄气概!此时却颓然坐在地上,尚自哭个不停,须臾之间,变化何等之巨,无论如何也是很难想象这一前一后两个是同一个人。

    飞燕头也没抬,也没有回答文麒,似乎是完全没有听到,只是喃喃的在那里自言自语道:“死了,全死了,死了”

    文麒听到这里,看到眼前玉人如此憔悴,精神恍惚,心下不禁歉然,伸出手,欲待扶起飞燕。

    飞燕见文麒伸过手来,突地抄起地上长剑,条件反射似的,用剑背一挑,而后长身而起,一纵身,跃上了屋檐。

    三人不禁一愣,但见一曼妙的身影俏立在朗月之下,在屋背之下影射出一条长长的黑影,实在是美到了极点,乍一见,疑似月宫中的嫦娥下了凡尘。

    “文麒,你给我好好听着,今日我便饶过你,你帮我一次,却坏我一次,从此恩怨两清,后会无期!”

    语声中再无哭腔,坚定而绝决。

    说完,飞燕便轻踩着屋檐,消没在月夜中。

    文麒目送着飞燕消逝在自己的视线当中,他突然想起苏轼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文麒不禁有点恼怒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就好了,为什么却偏偏要说“此事古难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