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天命三国 > 第五十六章,筹粮过冬
    黄叙倒提起最后一个饭桶,一个纵身,跳上府衙门前的石狮子上,猛力地用木勺敲打饭桶三下,冲着黑压压聚在衙门口不肯散去的饥民大声喊道:"各位,今天的粥已经派完了,散了吧,明天请早!"猛力敲击后的饭桶毫无动静,连最后一粒稀饭渣都没有剩下,人们知道这一轮的粥又没了。人群开始骚动起来,有人在人群中大声哭喊着:"求求你了,爷,我们大人不吃一顿两顿不打紧,可这孩子们可受不了啊?"听这口音不是会稽本地人,想是因为黄巾战乱,从青州或者冀州逃难过来的吧。话音刚落,文麒就看到人群中,一双干瘦的手奋力托起了一个瘦骨嶙峋的孩子,孩子两只眼睛深陷,头耷拉在一边,瘦弱的身体一动不动,实在已经是饿昏了过去。

    文麒心中大痛:饥民遍地这可如何是好!他们这些人不吃点东西,可能立马就没命了!

    原先衙门口,只有一千饥民,却没有想到,越施舍越多,这已经是第三次吩咐加粥了,再加下去,可能就要加到天明了。

    文麒扫视了一眼立在身边的诸人,人人都非常的疲倦,从一大早直忙到晚上,身体再好的人,也会觉得疲惫不堪,但每个人都强打着精神,双目注视着文麒,静候着文麒的命令,他们累,做太守文麒也同样的累,因为文麒也是从早忙到了晚。

    文麒走到张钧身边,淡淡地道:"疏散人群!"四个字说的很轻,但是人人都可以听出语气中的无奈和命令的不容违背。

    张钧应了声:"是!"转身去了。

    文麒回过头,对黄叙招招手,黄叙跑近前来,文麒轻声吩咐道:"你悄悄去把那些孩子领过来,拿些东西给他们吃!再发些过冬的衣服给他们。"

    黄叙高兴地领了几个人往人群中钻了进去。

    "诸位都休息了吧!"文麒对肃然站立在门口的衙役和陆云、陈宫等人道。

    文麒话音刚落,就听到墙脚传出一阵令人火冒三丈的声音:"总算派完粥了,这一觉可睡的真舒服啊!"却是那个不知死活的虞翻,在伸完懒腰后,放声感慨,似乎生怕别人忘记他就是这所有事情的始作佣者。

    陆云看看黑着脸的文麒,心中有些惴惴不安,跟了文麒这么大半年,他可从来没有看到过文麒这么一副阴沉的脸,生怕文麒一个生气,就把那个虞翻来个斩立绝,但是话说回来这个虞翻也是该死,如果有什么事情那也全是自找的。

    正当这个大汉在为虞翻瞎操心的时候,文麒已经走近虞翻,嘴巴靠在虞翻的耳边温柔地道:"虞功曹,我们进衙门内,好好谈谈!"说到最后一个"谈"字,文麒一把夹起尚自发楞的虞翻便往衙内走去。

    饥民渐渐地散去,张钧却发现一个长得极其健壮的"饥民",健步如飞地往会稽城南潜去,张钧快步跟上。

    虞翻一进衙内便即扑倒在地,浑身紧贴地面,只是翘起屁股,翻着白眼直视着文麒道:"郡守,还不开始吗?"

    众人见虞翻一进衙门就扑倒在地,心中已是诧异无比,现在还对文麒道"还不开始",众人更是不知虞翻这个怪人又想干什么?

    文麒微皱起眉头,瞪着虞翻道:"虞功曹,阁下已经耍闹一天了,你还要做什么?"若非是念在虞翻多少算一个历史名人,文麒早就大动干戈,好好教训一番虞翻了。

    虞翻也不搭理文麒,对着旁边站立衙门捕头嚷道:"邓头,我都趴下了,你还不动手打来?"邓捕头做捕头这么多年来,就没有见过这种老爷没发话,犯人先跪下自己布置好,讨打的事情,不禁犹豫着,到底该不该出手去教训这个死醉鬼。

    邓捕头眼光自然而然的转向了本府的最高决策人太守文大人。

    文麒沉思半晌喝道:"虞翻戏弄本府,目无尊卑,当罚打50大板。"顿了顿,文麒眼望服帖趴倒在地的虞翻道:"却不知虞功曹,服是不服?"

    虞翻头也不抬,屁股翘得更高,嘴里大声应道:"打!"

    虞翻没有回应服或者不服,只是答着一声"打",文麒知道虞翻心中定是不服的。

    文麒走近虞翻,看了邓捕头一眼,突然自己也卧倒在地。厅内众人,均觉诧异,众人齐齐看着文麒,却不知道太守为什么也铺倒。连本来低下头,准备就打的虞翻也都侧过头,看着与自己并头趴着太守。

    却听文麒说道:"文某贵为一郡之首,竟然不知我郡有如此多的饥民,还和众位在此大吃大喝无视百姓生死,实在当与虞功曹共罚。虞功曹谏阻有功,除去一半刑罚,就让文某这个不称职的太守替虞功曹受这另外的三十大板吧。"

    厅中众人闻言,立时慌了神,众人跪地纷纷嚷道:万万不可!

    陈宫道:"古有名训:邢不上大夫,主公怎么可以受三十大板呢?何况主公新至会稽,又不知辖地的情况,何罪之有?"

    虞翻冷眼看着趴在一侧的文麒,心里暗笑:你无非是一番做作博取民心要惩诫我吗!多半过一会,在众人苦心劝诫之下,碍于所谓的礼法,三十大板变成一板不板,就这么算了。

    文麒也不理会虞翻,趴在地上对陈宫笑道:"公台,虽然你说的有理,但不识规矩,何以成方圆,人人都持着自己身份特殊而不守法恤民,这天下如何可安,百姓何日能得安康。邓捕头,你打便是了!休得多言!"说着头已经转向邓捕头,下了命令。

    这番道理在陈宫等人听来是闻所未闻的,有功名在身是多半都打不得的,适才如果文麒执意要打虞翻,他们也是要谏阻的,又何况一郡之守呢?厅中诸人立刻头如导蒜般的磕了起来,嘴里一时哭喊不绝。

    文麒听得烦躁,大喝一声:"邓捕头,打!"声如震雷,众人受惊,见文麒态度坚决,再无一人敢吭一声。

    邓捕头招呼了另外一个衙役一声,自己双手擎起五色棍,劲灌双臂便往文麒臀上招呼,文麒咬紧牙关,眉头不敢稍有一皱。旁边的虞翻自是也讨不了好去,一棍一棍下去,翘起的屁股,早已经被打得趴下,但虞翻倒也硬气,一个书生竟硬是忍住一吭不吭。

    "一、二、三"

    数到最后一个"三十"陈宫和陆云赶忙抢前扶起了文麒,文麒指着屁股早已开花的虞翻对邓捕头道:"你扶起虞功曹随我到内院,敷些药吧。"

    虞翻闻言抬起头,对着文麒道:"多谢主公!"

    这四个字,正是文麒这一番做作最大的收获,文麒已经修习了几个月的《太平清领道》,受几十大板虽痛,也不过是些皮外之伤,疗养几天也就康复。如此一来,会稽郡内定都知道这新来的郡守执法严明,爱民如子,郡内屑小也不敢随便违法乱禁,而且驯服虞翻那也是极大的收获。

    文麒只是对虞翻一点头笑笑,在陆云和陈宫的搀扶下,便往内院走去。

    邓捕头把五色棍交给执打虞翻的衙役,躬下虎躯,驮起虞翻紧跟着文麒三人。

    李盈和林晴听得消息早已配了药进了厢房,林晴看见文麒和虞翻二人臀部隐隐血迹,笑着对文麒道:"天魄,好端端地被打了屁股。"

    文麒没有答话,只是看着李盈,后者面无表情。

    李盈走到文麒身旁,放下药,转身就快步走出厢房,自始自终,没有说一句话,连文麒正眼也没有看上一眼。文麒想叫住李盈,但见虞翻和众人在旁,加上叫住了也总不能叫她当着众人的面,给自己敷药,也就没有叫出来。

    稍后林晴也笑着走了出去,邓捕头和陈宫就开始帮文麒和虞翻敷起药来。

    "虞功曹,明日涌来的灾民必然更多,长此下去,会稽府内的余粮不足,而军粮更是万万动不得的,你可有良策应对?"文麒转过头向虞翻问道。

    虞翻应道:"主公,翻有如下几策应对:第一,向州牧刘繇告急。"

    陈宫闻言插口道:"多半是无济于事的,北方黄巾作乱,灾民更是纷涌至南方诸郡,其他诸郡大多自身难保,何来余粮啊。"

    虞翻点点头,表示同意续道:"虽然如此,但告急却还是要的,即便无粮可接济,那么向朝廷上缴纳的余粮也可少上一些。第二,去其他州郡购买,荆州素来粮草多有余结,可派人前往,但一来一回,恐怕要些时日,远水解不了近火。"

    文麒应道:"虽然如此,购粮从长远计还是要去的。"

    虞翻道:"主公所言极是,第三,就是就地筹粮,四族以及各个粮店均当有些余粮,可暂时相借,待过得半月便可以荆州所购之粮相还,只是恐怕他们不愿意借啊。"

    文麒笑道:"怕不至于吧,这些粮店打开门做生意,他们不愿意借,我们就与他们买,买想来也不至于不卖吧。"

    一直没有吭声的邓捕头道:"老爷,您有所不知,现在粮价比什么时候都贵,而且粮商们都放言不卖粮了,要坐地起价。"

    文麒闻言,双手力拍大床,怒道:"这一个个奸商!"一发怒不打紧,手上一用力,屁股就痛得厉害。

    文麒对敷完药的邓捕头道:"邓捕头,再烦劳你一趟,去查一下有哪几家坐地起价的。"

    邓捕头应了一声出去了。

    看着邓捕头快步走出,文麒转过头问虞翻道:"虞功曹,这邓捕头的大名是?"

    虞翻答道:"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