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天命三国 > 第六十章,使会稽安
    一场可大可小的罢市风波,被消弭于无形。太守这么大的官跑去一个一个拜访各大商贾,这成了会稽,甚至于晚些时候扬州乃至全国的趣闻。而这个趣闻在各地的不胫而走,使得会稽成了各地商人们向往的经商天堂,试问大汉治下,还有哪个州郡会有太守这么重视商户呢?

    虞翻从外入衙内,他没有看到会稽衙属的其他同僚,除了邓当,其他都是太守的亲信。

    衙外布满了比往常多出一倍的士兵,虞翻隐隐猜到今天会有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

    文麒起身环视堂下诸人道:"今日召集诸君来此是为了决定会稽日后的内政方针,以及分派诸位的任务。"

    王朗的政策是萧规曹随,无为而治,治理的结果是饥民遍野;文麒虽非治世大才,但也不愿意见到满目苍痍,禀承他一贯"既来之,则安之"的原则,他至少也要把会稽好好整顿一下,既然来到会稽,就要使会稽安。

    "这便是我的计划,请诸位帮忙着参详一下。"一等文麒说完,黄叙便把文麒的"计划书"分发下去。没有复印机对于文麒来讲是个大问题,但是好在文麒有个贤内助--这十来份"计划书"便是李盈帮忙抄录的。

    人手一份拿定,文麒在堂中坐下,拿起案台上的茶杯,泯了一口,笑着看着诸人仔细拜读自己的"大作"。这可并非这两天想出来,文麒至得到消息出任会稽日起,便着手准备这份计划了。

    过了半注香时间,众人大约看完计划,陈宫已经忍俊不住了道:"主公,计划非常详尽,但陈宫以为太过重视商业了。"

    文麒笑道:"重视商业!商者,互为交通,是生财之道,也是养民之道啊。"

    制定计划之初,文麒便知道这一点会受到众人置疑。

    陈宫道:"发展商业是好事情,但主公也不必自行经营,这传出去恐怕于名声不好啊!"

    陈宫下半句话还没说呢?这拜访会稽商户,已经弄得满城议论了。

    文麒正色道:"公台,我深知众人均以为商为四民之末,不屑与之交往,但若能因为经商使得天下黎民富庶。坏我一人名声何妨啊?"

    陈宫坚持道:"主公要经营无妨,但却不要以主公之名去经营,这样便无妨了。"

    文麒沉吟半晌,点点头道:"也好!"以一个人的力量,就想要改变一个世界的格局,未免太过不自量力,应当慢慢来,等到有点成绩出来,不愁这些士子不自然而然地改变想法。

    虞翻和邓当二人在旁边看文麒与陈宫争辩,不禁有些心惊:一个是主公,一个是下属,竟然能够这样就事论事地争辩,太过让人匪夷所思。

    文麒问道:"诸位还有其他意见吗?"

    顾沣起身道:"主公,顾沣认为让师妹负责整个水师训练,未免太重了吧,她是女子,怕也不太方便。况且水师一开始便定三千,未免太多了吧。"

    文麒笑道:"不妨事,又并非她一人训练,到时候子轻与诸位也是要帮忙着练的。若是水军能有其他人比李盈在行,文麒也不愿意她去练军。"说着文麒望向李盈,后者坦然对视文麒,丝毫没有羞怯。

    顾沣听到文麒这么说,便笑笑不再说话,坐了回去。以李盈和文麒这种关系,他也舍得,其他人就不必多说了。

    虞翻喃喃念叨:技术监!

    文麒笑道:"技术监!便是革新技术之所在!"文麒见虞翻依旧不是很明白,于是指着虞翻手上的纸张道:"功曹,可是觉得手上的纸张,质量要好上许多。这便是苏伯改进的结果。这技术监日后便由苏诚来打理,不日,苏伯便可带同五十工匠至会稽。"

    汉末蔡伦发明造纸术,但技术还很差,中平年间所出纸张的纸质非常低劣粗糙。文麒在洛阳期间,文麒跟苏伯说了改进纸张的想法,苏伯很有兴趣,便着手去做,而在文麒争战广宗期间苏伯便把改良过后的纸张,托来往的信使带回给文麒,已经是大有改进了。只是技术还不够全面,没法子大批量生产而已。

    虞翻仔细翻看手上的纸张,果然入手滑润许多,而且纸上字迹也不向以前所用的纸会把墨汁渗开很多,欣喜地点点头道:"这个技术监是要设的。"

    邓当见众人所提意见文麒一一细加解释分析,丝毫没有因为提出置疑而有所生气,于是起身大胆地问道:"主公说要取消入城税,邓当有点疑虑,自古以来我们都是有入城税的,何况现下兵荒马乱的,若是取消恐怕会有更多的难民涌入境内。"

    文麒对邓当道:"你所提情况我也曾经有所考虑,但是若是设了入城税,那些没有钱入内的难民,我等是不是就不准他们入境了吗!《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怎么可以任我大汉子民挨饿受冻呢?至于赋税的减少,文麒自有信心从自行经营之盐行等其它诸业获取。至于守城士卒,我自会再拨一些士卒给你,大可放心。"

    邓当脸上一红,笑道:"能接济多一份难民,那自是最好的。小人只是生怕一时之间粮草不济。"

    文麒道:"不妨!邓当勿忧,粮草必可解决!"

    文麒笑着看看众人道:"至于屯田,想来诸位必然早有耳闻。早在昭帝时期,便曾屯田张掖郡,自此文麒也不再详作解释了。屯田一来可以自给军用之粮,若有余粮也可分给饥民,储于府库。此事我想付托顾沣,顾兄一力承担,如何?"

    顾沣应声道:"主公放心,顾沣必尽心办好此事!"

    文麒点点头,继续道:"这份计划写的甚是笼统,诸位可以回去详加增益,有什么意见尽可让文麒知道,若是可行定着即刻时行。虞功曹,便烦劳你再出告示。"

    虞翻道:"是,主公放心,虞翻这就去办!"

    虞翻待要转身离去,文麒却对黄叙道:"叙儿你带上百来个士兵跟着功曹。"

    虞翻满脸讶异回过头,直视文麒。文麒见状笑道:"仲翔多虑了,这些士兵是回去帮你写通告的。"

    虞翻听到这里更是大奇,自己虽说不上学富五车,但也不至于一张通告也写不了,还要那些大字不识的士卒来帮忙。

    文麒道:"仲翔写完通告,当先读与这些士兵听,若是士兵中一人不懂,便烦劳仲翔修改,定要改到这些士卒听懂为止。"

    虞翻闻言顿时大悟,翻身拜倒在地,心悦诚服道:"主公大才,虞翻今日才识得。怪不得往日那些命令,虽颁布,却总是行之无效,却是百姓不知的缘故啊。"

    文麒笑着上前扶起虞翻道:"仲翔大才,加以时日,必可成国之栋梁。想天下法令虽多,百姓懂的却有多少?唯有汉高祖刘邦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天下百姓了然于胸。此法当为良法。仲翔日后,若出告示,一定要出让百姓明白的告示。"

    说完文麒指着黄叙对虞翻道:"叙儿带去的一百士卒,不仅是要替仲翔改通告,更是要帮仲翔宣传通告。仲翔要使得这些士卒,熟悉这些通告,而后去各个村落广为通传,使得全郡无论老幼尽知我会稽衙门新政。"

    虞翻拱手道:"虞翻受教了!"说完虞翻与黄叙二人转出衙门去了。

    虞翻当日便出了一张浅显易懂的告示,通报会稽。告示上主要分了五个大部分:第一招贤、第二屯田、第三赋税、第四练军、第五其他。虞翻将其他类放在了第五,那是他还没有意识到第五类的重要性,因为第五类上列的有技术革新、开设学堂、鼓励经商等等。后来在整个文麒的班底里,第五类越来越举足轻重,这是虞翻当日在会诸人所未能预料,二十年后,虞翻曾为此大叹不已啊。

    议论散了以后,陈宫就带着张钧奔赴荆州与刘表买粮草去了;而顾沣则忙于安排屯田的事宜;李盈与陆云则建船选才练水军;邓当则去布置赋税的各项事宜

    "大人,朱家大公子又来了。"

    文麒刚眯上眼,想休息一会,又被小校吵醒,不禁有点恼怒,没好气地道:"又来,别去理他!说我不在府上便是了。"

    小校应声往外走去。

    文麒心想:若是不让他见朱锦,那朱家还以为杀了他,那可不行。想到这里文麒赶忙叫住小校道:"等一下,去,带他去见朱锦,但不准他跟朱锦交谈,只许远远看看。"

    小校应声"是",仍旧候在那里,生怕文麒又有事情又要吩咐。

    文麒道:"是不是给了朱锦最好的牢房。"

    小校应道:"大人,全按您的吩咐,牢房是最好的,好吃好穿,就是不准有人跟他说话。"

    文麒笑道:"很好,你们做的很好!"一个骄狂的人,我杀,杀不得你,罚,罚不得你,那么让你活生生憋一个月,看你还狂不狂。接下来就是怎么把你藏起来的那批粮给揪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