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天命三国 > 第100章 兵贵精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八月和九月对于扬州人民来讲是最平安的两个月,除了在九江郡陆云部旷日持久的摩擦以后,几乎没有任何战事,而会稽郡的各方面治理更加达到前所未有的和谐兴旺。

    军队的改制在慢慢施行当中。兵贵精不贵多的理念,越来越深入各级将官的心中,各个县城都在精简军力,那些老弱却有功劳的士兵慢慢地退了下来,由虞翻统一安排工作,一些精明干练都被留在衙门,组成了治安部队,专门打击各类犯罪,而一些实在体虚乏力,又不甚聪明的士卒则由官府统一发放各类劳动工具或者土地,由兵转农、或者渔民、或盐农自食其力。后一类退伍士兵,在返乡务农或者入海捕鱼前,必须参加官府创办的救业培训班,进行专业的培训,考核通过后由政府统一发放执照方可上岗工作。

    百姓哪里见过这等稀奇的事情。这么战乱的年月,士兵被放回耕作已经非常奇怪,还赐予工具农田,更是百年难遇的罕有事情,还有那凭执照上岗更是闻所未闻。百姓们都观望着,果然不久会稽全面施行政策,官府兑现所有条件,而且那些拿着执照上岗退伍老兵,各个异常的专业,往往是事半功倍,尤其是这些由士兵退下来,受过专业培训的渔民,每天下海逮到的渔可比那些在海里折腾了大半辈子的渔民还多。消息一传开,越来越多的渔民、农民要到培训班来,他们也要求专业培训,一时间培训班里那些教习们慢得不可开交。

    随后各种各样的新政策在会稽试行开来,百姓们从一开始的观望态度,慢慢地转变成参与,没过多久已经开始养成,一天亮就到衙门口请那些识字的先生,念那公文。后来官府干脆就找人到每个村庄角落敲锣打鼓去宣读公文。新兴行业越来越多,百姓们也越来越活络,整个会稽都开始有些兴旺起来。

    在钱塘江、甚至于九江之上,基本已经没有一支水师可以同甘宁的会稽水师对抗,于是文麒就秘密调令甘宁、陆康离开水师,回到会稽准备组织一次大战役将笮融以及刘繇从丹阳郡赶出去。

    陆康这几个月一直跟甘宁待在钱塘江上,日日习练武艺,熟悉水战,这几个月下来,虽然不敢说有多少成就,但是三两个普通的汉子是别想近陆康的身了。陆康本身满腹学识,本对兵法就甚有见得,上一次的罗刹石一役,其中一些布置也多是甘宁与他一起合计的结果。甘宁教陆康武艺,陆康教甘宁兵法、经史,一来一往,二人脾气日渐相投,在武艺与学识都互有收获。

    甘宁与陆康一队小校直往会稽城而来。会稽城内一系列变革的故事,甘宁与陆康二人时有听闻,常听人讲目下粮草充足、武器日益精良,二人颇有疑惑。加上水军造船本来就是极费时日,不是一日两日就能见成效,除了日益增加的粮草以及那几张大椅,甘宁与陆康实在没有感觉有什么巨大变化。

    甘宁与陆康二人入城进了衙门问过,方才知道文麒带着神武卫,上校场练兵去了。向左右衙役,问了校场所在便上马往校场而来。会稽的练兵场设在了会稽山之上,每日卯时,文麒必然亲自领兵上校场训练。此时太阳初升,为辰时,正是文麒练兵练到火热之处。甘、陆二人听说文麒竟然在会稽山上练兵,二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惊奇,直奔会稽山而来。

    秦汉之际,会稽山便已经名闻天下。会稽山,原名茅山,亦称亩山,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之一。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一生行迹中的四件大事: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发生在会稽山。春秋战国时期,会稽山一直是越国军事上的腹地堡垒。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就不远千里,上会稽,祭大禹,对这座出一帝一霸从而兼有“天子之气”和“上霸之气”的会稽山表示敬意。

    整个会稽山脉中有一山叫石帆山,石帆山通体岩石,呈东西向,文麒便在此间练兵。山形扁而狭长。山岩石壁高数十丈,状如一叶顺风的帆,浮游于苍莽云海间,山名由此而来。另有一种说法是“石帆来海上”。说禹治水功成,天赐神女圣姑,圣姑从东海乘石船,张石帆来到这里。

    二人纵马骑至山下,远远便听到“一、二、一”的呐喊声,在狐疑间却见到一对士卒正从前面山道上过往石帆山纵深处跑去,二人赶忙下马循着这小队往山里跟去。甘宁因为久经战阵,体力充沛自然没有问题,但陆康本是书生出身,虽然已经练习武艺两三个月,但毕竟底子差,跟着跑了几步,已经是有些气喘,甘宁只得停下等他。好在这一队人马,一路“一、二、一”地喊将过去,甘宁、陆康虽然拉在后面,也是不难找到他们。

    二人快步沿着小路而上,小路已是有些陡峭,二人行走越来越慢,到后来却是非得要手脚并用攀爬才行。陆康微微侧首张望,一不小心脚下一滑,踩漏了一下,好在甘宁眼明手快,一把将其抓住。两人立稳之后,略略张望,却见山渊深不见底,而那刚才坠落的几颗碎石头早已杳无声息了。两人对视一眼,不禁骇然,而陆康额前已是惊出了一把冷汗。

    二人经此变故之后,更加小心攀爬,这样一来,那些军士“一、二、一”的声音已经是越去越远,待得再攀爬半个时辰,他们已经是听不到“一、二、一”的喊叫声,代之而起的却是震耳欲聋的喊“杀”之声,这一声声喊杀声,听得出是那些士卒顷尽全力所为,喊将出来颇有夺人心魄的震慑之感。

    二人紧攀几步,总算行到了山顶,却见早被人工夷平的宽阔山顶之上,排列着五百精壮汉子,而为首那个赤膊的汉子不是别人,正是扬州代刺史文麒。

    “杀、杀、杀”

    这五百壮士全都赤膊着上身,手上的兵器也都和文麒一样是用重金购买精铁打造的刀。士兵们模仿着文麒一个个动作,配合着他们发自内心深处喊杀之声,不说作战对敌,单是身临其境已经不寒而栗了。

    甘宁仔细打量主公,却见文麒已经被几个月之前精壮了不少,脸上更是少了一些青涩的书生之气,代之而起的是杀伐决断果敢之气,加上文麒脸上蓄了少许胡子,更是增添其男子汉的沧桑之感。

    文麒全身关注,双手紧握大刀,高高举起,大喝杀一声:“杀!”立劈下去,身前那个特意制作的木制假人,应声而裂,刀法狠辣、干脆利落!

    甘宁脱口赞道:“好!”甘宁心中暗思:若是能率领这样的五百精兵,我甘兴霸哪里去不得?

    文麒闻声停了练刀,喜道:“兴霸来得正好!”说完,拖着全身是汗的身子便来拥抱甘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