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逐鹿1900 > 第二卷 和局 088 大豆高粱
    段瑞仰面躺在一片踩倒的芦苇杆上,翘起二郎腿无聊地晃悠着,嘴里叼着的一根野草也一晃一晃的。如果此时的他不是胸膛激烈地上下起伏、鼻息咻咻,而是哼个小曲儿的话,旁人一定会以为这位穿着三品武官服的大人真的是闲极无聊。

    闲?

    想起这个词儿段瑞就要发火!就要想起那个嘴上没毛的李家少爷,就会想起自己最近的倒霉样儿,那,就更火了!

    袁世凯之所以选择他到天津进武毅新军帮忙,是因为他是合肥人,与李鸿章、李焘、聂士成是同乡,更因为他是天津武备学堂第一期炮科的优等生,也是大清国第一批派到德国柏林军校学炮兵的官费生,更是全国闻名的炮兵行家!似乎,老淮系的段家、炮兵的行家、同乡的情谊,能够让段瑞在到达杨柳青的第一时间就立足于武毅新军高层,还能修补修补袁世凯与李鸿章之间的裂痕。

    事实却是,那个年轻的总兵让三十五岁的副将等了足足一个钟点,见面不过三分钟,就冷着脸将炮兵专家撵到这个鬼地方,顶着能晒死人的太阳搞炮兵测绘。

    唉,有时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段瑞带到天津的军官大多不中用,也被一股脑地撵来搞测绘?那不是让段大人忙得脚不沾地。那些家伙却抱着膀子看热闹嘛!?

    呼哧呼哧……

    喘过几口大气后,段瑞觉得心绪稍微平静了,才偏头斜眼看了看不远处那几个武毅新军地测绘兵,又顺着经纬仪的方向看了看河对岸的那根红白标杆。他有些搞不明白,这些原本是武毅军的测绘兵们,怎么会如此的为那少爷卖命呢?他们从早上太阳出山干到黄昏日落看不清楚标杆为止,似乎那通过经纬仪观察的眼睛不会胀痛,画图的手不会抽筋。扛着标杆到处跑的那家伙地脚不会酸痛?

    想归想,疑问归疑问,敬业的测绘队官兵还是触动了炮兵指挥官兼测绘队长。他慢慢地翻身爬起来,吐掉嘴里的野草梗子,冲远处躲在树荫下聊天的几名山东军官吼道:“你们几个扛标杆去!娘的,就忍心看人家跑一天啊?你,去搞点水来,,你就只能干这些个儿事了!”

    山东军官们见他又发无名火了,乖乖地各自散开做事儿。

    段瑞走到画图记录的测绘兵身边。低下头看了看,大凌河东丙四区还有十二点需要测出数据。顶着这么烈的阳光跑十二个点,嗯,够呛!

    “兄弟,怎么样?眼睛要胀了就换我来。”

    “报告大人,没问题。”操纵经纬仪和方位角仪的两名测绘兵几乎是同声回答,接着。那看经纬仪的兵报出了一个数据。

    三角测量法和最小二乘算法能够快速地测、绘出标准地炮兵用地图。只是段瑞这个出身德国军校的专家至今弄不明白,那年轻的“炮神”要如此详尽的千分图做啥?按照试算法打炮需要这些东西吗?不需要!完全不需要!那么,秘密兴许就在这里喽?可是,究竟是啥呢?

    嘀咕是嘀咕,不满是不满。段瑞对李焘在天津创造的炮兵奇迹是还分外佩服的。至少他衡量过,如果是自己指挥炮兵打八里台、打紫竹林、打北仓,绝对打不出李焘那样的水准!唉,天津武备学堂地肄业生。啥时候这么厉害了?

    炮兵专家是了解炮兵地。火炮的口径、射程、射速、弹药威力等等特性最后还是需要精度来保证。这不是谁眼神儿好。谁他娘的心理冷静就能瞄准、打准的!而是要用脑子、要计算!因此。炮兵指挥官才是炮兵部队的灵魂!当兵的不过是操作火炮的人形机器而已。

    “大人,大人!”被指令去弄水的军官空着手踉踉跄跄地跑喊边喊:“骑兵来了。武毅新军地骑兵!”

    段瑞留神一听,果真有马蹄声!再转头一看,远处有一片蓝色地影子快速驰来。来了,终于他娘地来了!段瑞心里抱怨着,反而转向刚才躺着的地方,随着芦苇叶子“哗哗”地轻响,躺下了,眼睛也闭上了,闭上眼睛的瞬间还吼了一句:“就说老子睡着了!”

    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大豆、高粱、河流、芦苇、远处的小村庄……回到东北的秦铁锤纵马飞驰、意兴飞扬,不知不觉地就将部下的官兵甩开了几百米的距离。他奔到河边一勒战马,战马发出一声长嘶抬起前腿,后腿移动,生生地转了方向,向测绘点冲来。

    “喂!兄弟,段指挥在不在?”

    测绘兵们停下手里的活计,转头呆呆地看着秦铁锤,就是说不上话来。

    “嗨嗨嗨!别都哑巴了吧?说说,段大人在不在?”

    绘图的兵似乎要机灵一些,他最先收拢下巴,抬手擦拭了一下嘴角并不存在的口水道:“在,段大人睡着了。”说着,他指了指段瑞睡觉的地方,又补了一句:“大人,您那身行头,真好看。”

    秦铁锤笑着埋头看了看自己腰间的武装带,可不是嘛,老子这身就是神气!

    “兄弟,谢啦!过两天辎重营上来,你们也能换行头啦!这是咱们武毅新军的制服!”

    一直偷眼看着秦铁锤,静静地听着别人谈话的段瑞一下子就跳了起来,冲秦铁锤道:“那兄弟,此话当真?”

    秦铁锤看了看段瑞身上的补子,试探道:“段大人?段指挥?”

    段瑞点点头,又问:“兄弟,你身上真是武毅新军地行头?。比德国陆军还来得神气!”

    秦铁锤嘿嘿傻笑两声,跳下战马侧了身子,露出有臂章的左臂晃了晃,笑道:“段大人,您看这儿!”

    臂章,方形的臂章中间有个古代骑兵的图案,上面绣着武毅新军四个小字,下面的字略微大一些——骑兵营。段瑞看得眼热。发了一小会儿呆后,才走道秦铁锤面前道:“兄弟,我就是段瑞,找我啥事儿?”

    秦铁锤立正行了个举手礼,正色沉声道:“李总统官让卑职带话给您,请重点测量大凌河东岸锦县(即今凌海)金城地区,选出最适合的筑垒地域。工程营一到,您就要提供准确的方位图纸。”

    段瑞心里又开始嘀咕起来,这李焘要干嘛

    东筑垒?眼看着老毛子就要突破盘山杀过来了!难道东用五千兵对抗老毛子十万大军?疯了。疯子!在一瞬间,段瑞想到了马上开溜,回山东干自己地炮兵统领去!

    可是,他看到秦铁锤似乎不知道灾难来临的傻乎乎的样子,看到那身神气的军服后,又奇怪地犹豫起来。

    真的要回山东?作为武卫右军的援助代表,完成测绘任务就可以回去。完全能说得过去。

    真的要回山东?不行!眼看着就要打仗了。这时候溜回去还是当兵的吗?再说,揭开李焘神炮秘密的机会不就在眼前吗?真走了,这辈子良心不安还在其次,心里总会要惦念着那炮术的!无论当不当兵,做不做官,这个秘密不解开,一辈子恐怕都不安生了。况且,拉拢武毅新军地任务还没开头呢!

    “嗯!知道了。对了兄弟。您贵姓?混得咋样?”

    “秦铁锤。咱是粗人。最不受总统官待见的就是粗人了。”秦铁锤一脸委屈地说了,还瘪了瘪嘴。他说的是实话。看看李身边那些参谋、学员们,多神气!可是人家都是有学问的,自己马贼出身,只能带一群大头骑兵到处跑腿儿。不过,能再捞上一次小摆口骑兵大战也值!

    段瑞的心眼儿挑动了一下,和蔼地笑了笑道:“兄弟跟着总统官,会有好前程的。我可听说了,武毅新军的团长、营长们,以前都是帮带、哨官、队官地职分。”

    “对,您说得对,俺秦铁锤以前就是哨官,到新军后提拔地营长。”秦铁锤会心地笑着,此时完全没了对那些参谋们的羡慕心思。

    一群骑兵呼啸而止,席卷而来的黄沙弥漫开来,将段瑞、秦铁锤等人卷入烟尘之中。

    “!不知道离远点儿啊?”秦铁锤吼了一句,又转向段瑞道:“协台大人,标下还有任务,这就走了,您记得图纸的事儿啊!”

    烟尘未散,骑兵又唿哨跑远,渐渐地没了踪影。

    辽西走廊兴城(宁远州)火车站旁的官道上。

    李焘端坐马背,望着远远行来的步兵团1营,突然伸手摊向身边的吴佩道:“地图。”

    吴佩孚立即寻出宁远州一带地地图。

    李焘瞟了一眼地图,“嗯”声点头示意收起地图,说道:“立即绘制从宁远城南分别经76地和大虹螺山抵达女儿河南岸渡口地简略路线图。梁黑虎,带些银子去女儿河南岸渡口征募渡船和粮秣,并记录一营到达地时间。”

    梁黑虎应了一声,“哈”地打马就走。

    叶长生不解地问道:“总统官,这是?”

    李焘向叶长生偏偏头,抬手用马鞭指着越来越近的部队道:“练练部队地行军能力,走官道练不出本事来!部队主官也得不到类似于实战条件下急行军的组织、指挥经验。今后要打穿插包围,不磨练磨练队伍是不行的。”

    叶长生点点头没说话,却把李焘的话记在心里又咀嚼了一番。

    “报告总统官,简略地图绘制完毕。”吴佩孚喊着报告交上作业。

    李焘看了看地图,关键坐标和地标参照物,行军路线的概略距离,起点、终点俱全,是合格的简略行军地图。

    “二哥,你这勤务兵相当不错,脑子活学得快,等这战打完,得送出去好好培养培养。”

    “送哪?”

    李焘等吴佩孚走远了,才小声道:“德国。”

    “哼,我也想去。半吊子的水平,当这个参谋官心里老是七上八下的不落实。万一哪天出个岔子就完了!”叶长生满脸委屈地说着,不时瞟向李焘看他的神色反应。

    “都去!”李焘说着夹了一下马肚子,行到一营的前方大声道:“全体都有,就地休息十分钟,营长和各连连长集合!”

    一营长是八里台之战带队冲锋的哨官范振仙,四个连长中有两个是武备学堂六期毕业生,另两个是从前武毅军中路、右路部队提拔起来的,分别是王素和、林宏顺、徐福标和孙福贵。

    李焘翻身下马,拿出两份地图递给范振仙道:“十分钟后,你部并分两路,按照行军地图指示开赴女儿河渡口。行军要求,明天日落之前到达目的地,晚九时整,全营展开夜间强渡女儿河的实兵作战演练!行军中保持纪律,不得聘请向导、不得借宿民家、不得擅取民财,如有突发事件,自行酌情解决!五分钟后,营长向我口头汇报简略行军计划,立即准备!”

    “是!”五个营、连长忙立正领命,心里却是个个没底儿。

    李焘可不管他们怎么想,自己牵着战马走到一边,找叶长生说夜间强渡作战计划去了。

    范振仙在当哨官的时候,也曾参加过武毅军从芦台到山海关的拉动。可是这次不同了,地形不熟悉是最大难题,考校的是主官利用指北针、简略行军地图定位的能力和组织行军能力,而不能聘请向导显然是一个杜绝偷懒的条件。还有最大的不同是,行军八十里后马上参加实兵演练,这就要求部队行军节奏安排合理,伙食保障有力,官兵体力要尽量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可是既考校主官又考验部队了。

    五分钟不到,范振仙跑步来到李焘和叶长生面前站定致礼道:“报告总统官、总参议官,第一混成旅步兵一营行军方案如下。以1连、火力连组成左路纵队,经76地抵达目的地;以2、3连为右路纵队,经大虹螺山南麓抵达目的地。各路派出一个排的兵力担任前方搜索,左右翼各布置一个班的警戒兵力,采用纵队梯次轮换前进的办法,以山路每钟点七里的速度为基准,适当插入急行军和强行军,能够于明日午后五时许抵达目的地,展开战前准备!报告完毕!”

    李焘点点头还了一礼道:“行军途中注意安全,保证人枪骡马全部按时到达。执行!”

    又是五分钟后,第一营分成两路纵队,沿着官道边丘陵地带的脊线分道,向西北行军进入松岭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