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汉天子 > 雏鹰卷 第一百二十三节 天子的告戒
    管怎么说,贾姬的忽然死亡,还是令刘荣感到非常奇

    但他却又不知道,贾姬是为何死,带着这些疑惑,刘荣的车队从上党转入河东郡,不三日,便到了平阳侯曹寿的封地平阳县。

    在从长安出发去燕地时,刘荣也曾在河东停留过一段时间,见过曹寿夫妇。

    他们夫妇结婚近两年,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曹茂,小曹茂很可爱,肉嘟嘟的小脸看上去非常可爱。

    于是,刘荣便在河东平阳住了三日。

    并且还饶有兴趣的专门打探了一下曹寿家是否有叫卫青的年轻人,但是很遗憾,显然现在这会卫青还在襁褓之中,是不可能神奇的出现在曹寿家中。

    不过这一打探,倒是让曹寿多留了一个心眼。

    然后,刘荣的车队,渡过黄河,回到了京畿地区。与在那里迎接的中尉韩安国的大军汇合,一同返回了阔别近两个月之久的长安。

    此时已是春晚时节,渭水河中的河水,喘流不息,霸桥之上的柳树,也已经发出了嫩嫩的枝桠,随着春风随意摆动。

    傍晚的夕阳,照在长安城中,将这座繁华的城市,变得格外艳丽。

    乌孙小王子,被安置在刘荣的撵车上,他探出头,仔细的观察着这个陌生国度的首都,他心中的惊讶与震撼,浮现于脸上。

    在这之前,乌孙人何曾见过如此庞大的城市?

    长安的城墙,高达四丈,城内分为四大块,城中更有庞大的宫城,整个城市完全可以住下三十万人口。

    至于那些密集的人流。与拥挤于道路两旁地百姓,更是令他感到震撼。

    从前,他以为,乌孙国的赤谷城怕就已经是这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但是,现在他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赤谷城跟眼前这座庞大而繁荣的城市比起来,只不过是一只卑微的蚂蚁。

    “乌孙小王,我大汉国的城市如何?”刘荣得意的掀开车帘,炫耀着说。旁边的翻译,很快就将刘荣的话翻译给他听。

    忽雷靡的神色,微微一愣,尽管他不愿意承认,但是长安城确实是这个世界最美丽地城市。

    于是他回过头来,点点头道:“尊贵的汉国左贤王,贵国的都城确实很漂亮!”

    在他心中。他竟然隐隐生起了干脆就住在这里的想法。

    是的,比起自然条件与环境十分恶劣的草原,长安城的确是一个天堂。

    半个时辰后,刘荣回到了自己地太子宫,他令人将忽雷靡送去给典属国公孙昆邪,让公孙昆邪好好的去教育教育这个蛮夷。

    “燕儿,这就是寡人的家!”刘荣张开双臂,将聂燕搂在怀中,指着金碧辉煌的太子宫宫墙介绍道。

    而早就闻到熟悉味道的白白。则是兴奋的围着刘荣转了一圈,然后十分熟练的从宫门溜了进去,它要去找自己那些熟悉的地方好好玩玩了。

    “殿下!”公孙弘带着留守太子宫的人,匍匐带刘荣面前道:“臣等恭迎殿下回京!”

    “平身吧!”刘荣松开聂燕。挥了挥手道。

    然后,他带聂燕与公孙弘等人,进了太子宫,并着人给聂燕安排了一个离他寝宫非常近地地方住了下来。

    现在刘荣已经习惯了聂燕每天早上帮他舒缓一次欲望的享受,那种感觉,令他如同上瘾一般痴迷。

    回到寝宫,刚刚沐浴更衣,便有太监拿着天子的旨意,令他速去未央宫……

    “儿臣荣拜见父皇,恭祝父皇万寿无疆!”宣室殿中。刘荣跪到地上,给天子重重的磕了几个头,道。

    “吾儿回来了!”天子端坐在龙塌上。他地头发已经有些白了,身体亦比刘荣离京时,又憔悴了几分。

    汲黯与另一位陌生的官员,跪坐在大殿两旁。

    “是的,父皇,荣儿回来了!”见到天子的样子,刘荣没由来的鼻子一酸。

    “你们先下去吧!朕跟太子有些话要说!”天子挥了挥手把汲黯与那个陌生的官员,喝退了出去。

    “诺!”汲黯与那官员对天子和刘荣行了一礼,躬着身子,慢慢的退了下去。

    “两位爱卿在外面侯着!”天子忽然加上这

    ,然后他站起身来,对刘荣道:“太子平身吧!”

    “谢父皇!”刘荣躬身而起。

    “太子跟朕来!”天子走到刘荣身边道,刘荣连忙应了一声,便扶着天子的身体,父子两人慢慢的走在这宣室殿之中。

    “听说太子这次带回了一个夷狄的王子?”天子走了几步,摸了摸了刘荣地头,问道。

    “回父皇,是的!”

    —

    “不错啊,朕当太子的时候,都没俘虏过一个夷狄地王子,想不到朕的太子,第一次出行就俘虏了一个夷狄,看来,朕的太子真的长大了!”天子赞道,他又道:“过了五月,太子就要加冠纳妃了,太子给朕说说,这次出行,有什么收获?”

    “回父皇,儿臣此次出巡,看了大半个边地,收获自然是不少的,只是三言两语是难以把那些事情说清楚的,所以儿臣会尽快拟个条陈与父皇的!”刘荣在一边道,其实他想要说的事情,也就那么几件,完全可以直接说出来。

    但是,在这个世界这么久了,一些潜规则,刘荣还是知道的。某些事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有些事情可以写上去,但不能说出来。

    天子点点头,带着刘荣走到内殿中,道:“听说太子最近喜欢看慎到的书,有这事情吗?”

    刘荣自是不敢隐瞒,诚实的道:“回父皇,有这么一回事!”

    “慎到的书,朕看过,有些东西写的不错,朕很喜欢,但有些东西却是一派胡言!”天子看着刘荣道:“朕的太子,想必分的清这其中的是非吧!”

    “父皇,那些道理儿臣自是懂得的!”刘荣小心的道。

    “这样就好!”天子点点头道:“太子多看些书,是件好事情,但是,做事情不能光靠书!”天子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与眼睛道:“凡事太子要多看多想,谋定而后动,书上说的,其实很多都是些理想化的东西,根本就不现实!”

    “诺!”刘荣点点头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天子又道:“太子啊,朕是看着你长大的,知道你的性子,你的性子太过自信了一些,这都是太后跟你太傅给惯的!”

    他说:“太子啊,虽然身为储君,自信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太过自信了,却会有问题,就拿这次匈奴人入侵来说吧,你一听说他们可能入侵,就急急的带着卫队,赶去蓟城,幸亏这次匈奴只是左贤王的私自行动,假如是王庭与左右贤王联合行动,那么朕就将因为你而陷入被动!”

    “儿臣知罪了!”刘荣浑身出了一身冷汗,连忙道,他亦不知自己是什么时候变得极为自信了,甚至自信到以为自己可逆转一切。

    但是,天子现在的提醒,却使他幡然醒悟,历史上亦不知有多少人,死在了自信之上,白龙鱼服,深入险地,那非是一个对国家负责的人,所应该做的事情,在匈奴这件事情上,他做的的确太过了。

    “太子回去后,多看看《韩非子》跟《道德经》这些才是治世之道!”

    “诺!”刘荣自是点点头,应承了下来。

    事实上,历史证明,白痴到认为,可以凭借一家学说来统治天下的君主,统统都失败了,任何一个政府,都不能只靠着某一个学派成功。

    =<个学派的杰出人物,正是靠这些人的努力,才使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横空出世。这是自然的,所谓术业有专攻,儒家适合治理地方,黄老派有利于协调天下矛盾,减轻人民负担,法家可以制定出紧密的法律,为政府服务,更是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好手,墨家善于巧技,可以制造出强大的武器与农具,纵横家是天生的外交家,是能把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存在。=""综观历史,即便是罢黩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但凡盛世,有道明君的治下,诸子百家的思想总是非常活跃的——虽然他们大都披着儒家的毛皮。=""对于立志学习太宗孝文皇帝与李世民的刘荣来说,他当然清楚,自己该怎么办。=""这是自然的,所谓术业有专攻,儒家适合治理地方,黄老派有利于协调天下矛盾,减轻人民负担,法家可以制定出紧密的法律,为政府服务,更是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好手,墨家善于巧技,可以制造出强大的武器与农具,纵横家是天生的外交家,是能把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存在。=""综观历史,即便是罢黩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但凡盛世,有道明君的治下,诸子百家的思想总是非常活跃的——虽然他们大都披着儒家的毛皮。=""对于立志学习太宗孝文皇帝与李世民的刘荣来说,他当然清楚,自己该怎么办。=""></个学派的杰出人物,正是靠这些人的努力,才使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横空出世。>